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6
Browse
Item 論音樂劇《芝加哥》女主角蘿西·哈特之詮釋(2019) 余子嫣; Yu, Tzu-Yen本詮釋報告針對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Chicago)中女主角蘿西·哈特(Roxie Hart)做角色上的詮釋和分析,筆者在此將本文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包含本詮釋報告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架構。第二章為音樂劇《芝加哥》一劇的時代背景研究,從禁酒令、槍枝氾濫、媒體壟斷、爵士樂和舞蹈風格幾個方面去做介紹。第三章分為三個小節對音樂劇《芝加哥》做詳細介紹,包含劇本起源和創作改編、劇本大綱以及劇中主要人物介紹。第四章分析女主角蘿西·哈特,包含其內外在形象塑造、與其它角色間之關係以及蘿西·哈特角色的轉變歷程。第五章為音樂劇《芝加哥》歌曲演唱詮釋分析,除了蘿西·哈特的獨唱曲目之外,亦挑選出本劇的一些經典重唱、合唱曲目進行探討,包含中英台詞對照、演唱詮釋、譜例分析。第六章則綜合了本詮釋報告以上各個章節的論述做為總結,期許筆者能在舞台上詮釋出既保留經典又有自己樣貌的蘿西·哈特。Item 餐飲劇場營運困境與挑戰之研究(2019) 陳聖育; Sanguine Chen餐飲劇場營運困境與挑戰之研究,從臺灣早期的那卡西、紅極一時民歌西餐廳、茶館、PUB駐唱,到近年發展為餐館、咖啡廳也積極在與表演藝術團體合作,餐廳搖身一變成為藝文場地,舉辦音樂會、表演成果展、甚至出現小型舞展及音樂劇的形式,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看表演不是進劇場,而是走進餐廳。 本研究旨在歸納餐飲業者與表演藝術的合作模式,分析因兩者結合產出的合作效益,透過訪談餐飲空間個案業者、藝文工作者、觀眾,從三個面向整理現今表演藝術跨領域至餐飲業的發展狀況,建構餐飲業者與表演工作者合作的參考依據。 研究者以自身經營表演藝術團體和餐飲業的經驗,與餐飲業者、表演藝術者、顧客對談,用更能感同身受的方式去綜合記錄各方角度經驗談。更要鑑往知來、溫故知新,整理過去到現在的餐飲空間和表演藝術結合的發展脈絡,歸納出目前時下流行的產業結合方式。 企盼本研究能探討餐飲及表演藝術,異業結盟卻有所相同的商業環境生態,探究雙方合作之優點及缺點,將成功合作案例立案分析,以評量指標提升餐飲空間引入表演藝術之品質,促進表演藝術與餐飲業合作之價值,推廣雙方合作方式能更為健全並蓬勃發展之可能,而這一切就和「行銷」息息相關。Item 音樂劇《羊角男孩》中殖民主義下「他者」的文化選擇(2019) 應修平; Ying, Shiu-Ping本文論述筆者如何透過音樂劇《羊角男孩》之創作手法、虛構設計及音樂劇歌曲之敘事技法,將當今社會下「他者」之文化選擇融入於奇幻音樂劇作品中。 作品中以真實世界歷史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關係,以及文化與文明之差異探討作為基底,進而結合「發展下的受害者」所面臨的選擇及現況,建構出音樂劇《羊角男孩》中「塔尼亞國」以及「羊格拉族」之虛構世界觀以及劇中重要意象的使用。並透過作品之故事設計、情節佈局以及角色規劃,結合筆者自身經驗以及歷史反思,轉化為音樂劇作品。藉由音樂劇歌曲敘事手法之分析,將音樂劇歌曲分作九大功能,進而探究作品中歌曲之曲式安排以及結構分析,論述音樂劇《羊角男孩》如何利用歌詞編排將音樂劇中「戲劇文本」以及「音樂文本」相互融合。 音樂劇《羊角男孩》藉由劇中角色對於羊角的追求,以呈現「他者」在強權文明下之文化喪失以及族群認同感之弱化。筆者期望透過音樂劇《羊角男孩》探討過去人類歷史脈絡中殖民者所持有之殖民理念以及目的,進而虛構出一個不存在於歷史中之世界以及族群,藉由奇幻的形式,使觀者能夠跳脫出舊有的歷史框架,卻能透過劇中之情節設計以及角色選擇,連結自身過去之情感經驗而了解人類歷史脈絡下相異族群之相互關係,以及重拾對於自我族群之認同感,最終能夠面對歷史以及面對「他者」。Item 以教師在職進修國中表演藝術為第二專長角度看跨學科教學之能力發展(2019) 許瑜庭; Hsu, Yu-Ting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職中學教師,進修國中表演藝術第二專長學分班時,在修習過程中,學分班課程、同儕以及授課教師三種不同的因素影響下,如何結合自身本科專長,發展出跨學科教學的能力,進而增進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本研究時程為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第一階段為問題發想與前導研究,採半結構式問卷調查,作為未來規劃問題的依據,共25名受試者;第二階段採參與觀察法,以觀課角度及課堂參與方式,並撰寫觀課日記呈現課堂原貌;第三階段採深度訪談調查法,以國立幾所相關師培院校之國中表演藝術第二專長學分班中之行政人員(共4位)、授課教師(共3位)及在職教師(共7位)做分析,希望藉由課程內容、辦學者、授課者及學習者四種不同的角度,對教師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啟發進行討論與分析。研究結論如下:一、在職教師進修第二專長的因素為興趣、擔心超額問題,以及取得專業認證等。二、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教材教法,修習第二專長班有助於培養跨學科課程整合與教學的能力。三、跨學科教學能力有助於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本論文並提出以下研究建議:第二專長班排課不應過分密集且肢體課程的時間應適當安排、課程實務比重應大於理論、斟酌開課必要、在職教師應具備跨學科的能力以培育未來的人才、在職教師應主動參與藝文活動培養對藝術的美感、追蹤108課綱實施後教師跨學科教學的成效、觀察及調查學生反應。Item 撒姆爾.巴伯《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六》之分析與演奏詮釋(2019) 林張郁; Lin, Chang-Yu撒姆爾.巴伯(Samuel Barber, 1910-1981)為二十世紀美國新浪漫主義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他是一位作曲家、鋼琴家、聲樂家也是一位指揮家。他致力於在保留傳統的前提之下,發展和建立屬於他自己的個人特色。 本詮釋報告研究的是他唯一的一首大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作品六》,此為他於二十二歲時,於學生時期所創作的最後一個作品,完成於1932年,題獻給他於柯蒂斯音樂學院的作曲老師斯卡列羅,此奏鳴曲後被譽為本世紀最傑出的大提琴奏鳴曲。因為此曲屬於他早期的作品,所以可以明顯看到巴伯以傳統的奏鳴曲式寫成,卻可在其中找到屬於二十世紀的和聲色彩與手法,第一樂章為不太快的快板、第二樂章為慢板,第三樂章則為熱情的快板。 本論文共分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此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與結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包含二十世紀美國音樂史概述、巴伯生平、重要作品與特色,以及作品六之創作背景與首演資料;第三章為樂曲分析;第四章為鋼琴合作之探討;第五章為有聲資料之賞析;第六章為結語。Item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臺北藝術三節志工運用與管理研究(2020) 周芳如; Chou, Fang-Ju非營利組織包含社福型、教育型、環保型、宗教型、及文化與表演藝術型,並仰賴志工的協助與參與。目前國內僅有少數研究著重於文化與表演藝術型的志工管理研究。有鑑於國內參與表演藝術的人口趨勢漸增、志工服務的意識逐漸強,本研究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臺北藝術三節「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之志工管理為例,進行藝術節之志工管理與運用研究,並論述其志工服務的現狀,與建議未來發展的方向。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深度訪談等方法及參照群體,瞭解臺北藝術三節如何運用與管理志願服務人力,及志工的服務動機與持續服務原因。研究結果發現,臺北藝術三節能增進志工對表演藝術的興趣與喜愛,有完善的志工管理制度與平台,重視志工的溝通與激勵,志工能獲得自我成長與學習。本研究依據結果提出建議,可供未來舉辦臺北藝術節之志工制度與規劃之依據,作為擬定推動方案、志工招募、培訓、運用、考核及獎勵,以及未來研究發展之參考。Item 探究音樂劇舞蹈編創及應用:以韓國原創音樂劇《洗衣》(빨래)為例(2020) 竇博; Dou Bo韓國原創音樂劇《洗衣》(又譯《洗衣服》)自2005年在韓國國立劇場首演至今,被譽為韓國小劇場音樂劇的代表作之一,由秋民主所導演創作,故事以自身經歷為範本,改編成音樂劇,此劇作為其畢業製作演出時,受到了韓國觀眾們的喜愛,此處音樂劇在韓國大學路劇院上演的十幾年間,票房持續攀升,并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慕名而來的音樂劇愛好者前來觀賞。 劇中內容主要描述幾個為尋找夢想來到首爾生活的平凡打工族,展現了在大城市底層市民們生存艱辛的掙扎,及他們夢想逐漸褪色的生活現實。用日常不過的「洗衣服」來隱喻時間的流逝,洗去悲傷和煩惱,就像劇中歌詞一樣,「洗衣服的時候,我們把一切都交給風,我們的人生,可以隨風去」。全劇由8位演員共演繹30幾個角色,劇中情節扣人心弦,節奏輕鬆愉快。 此劇於2012年翻譯日本版在日本東京上演,2017年翻譯中文版在北京大隱劇院首演,在中文版的演出中,研究者以演員身份(松龍高)參與演出,并以舞蹈指導的身份進行創作,排練期間與導演秋民主及韓國舞蹈設計徐延瑄老師合作,共同完成中文版的演出,根據中國演員的特質并指導全劇演員肢體動作及表演形式,特別是在舞蹈上的指導和改編。 本報告以音樂劇《洗衣》為例,探究音樂劇舞蹈的編創及應用,試圖通過訪談法、田野調查法、資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尋求音樂劇舞蹈開發與運用,及其在創作中的應用技巧。Item 初探昆策與萊維「戲劇音樂劇」:以《伊麗莎白》、《莫扎特!》音樂與文本為例(2020) 楊渡歌; Yang, Duge相對於百老匯與西區音樂劇創作的商業傾向,歐陸音樂劇尤其是德語音樂劇的創作展現了其非常強烈的經典化意願和趨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米歇爾.昆策(Michael Kunze)及西爾維斯特.萊維(Sylvester Levay)的一系列人物傳記劇。德語音樂劇以嚴肅而詭譎、衝突強烈卻浪漫入骨的風格,在世界舞台上獨樹一幟,昆策與萊維創作的一系列人物傳記劇傑作可謂功不可沒。 《伊麗莎白》與《莫扎特!》作為昆策與萊維最為知名的作品,其本身的藝術特徵也極能代表作者本人的戲劇觀念。《伊》和《莫》的間離性和命運感是其突出特點,在形式與內容兩方面提升了音樂劇的嚴肅性和藝術性。在音樂劇「音樂為王」觀念甚囂塵上的時候,昆策提出「戲劇為王」,認為在音樂劇中,戲劇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觀點對我們而言有非常重要的啟示。 於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漢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之後,音樂劇逐漸從「音樂本位」移至「戲劇本位」,而在這個階段中,昆策與萊維是很重要的推動者和發展者。他們在其創作中形成了音樂劇經典化的三個體現:間離性、命運感、整體觀。 華語音樂劇界對昆策與萊維的研究幾乎為零,反映出對小語種音樂劇關注和研究不夠,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華語音樂劇創作研究發展的瓶頸。對昆策與萊維的作品創作研究,能給予我們更大的視野與想像,並給予我們更多創作的靈感和啟迪。Item 中文原創音樂劇 《九十九分男友》劇本創作暨詮釋報告(2020) 溫浩斌; WEN, HAO-PIN本文將由筆者之中文原創音樂劇作品 —《九十九分男友》為研究目標,以其進行創作分析及詮釋報告,經由劇本創作背景動機、目的及本劇音樂文本之深入分析研究,希望在音樂劇文本創作上,能夠將筆者所學付諸應用,並累積豐富多元的學習經驗。 本中文原創音樂劇《九十九分男友》是一齣以自我認同為出發點創作的音樂劇作品,故事主角為一同性戀者,男主角男友因同志身份的關係,在生活中遭遇了許多挫折,進一步導致壓力過大並患上憂鬱症,隨著憂鬱症男友的突然失蹤,男主角、閨蜜以及弟弟三人各自於家中發現男友留下的告別信,而三人迫切想於信件中尋找出的蛛絲馬跡,其實就是生活的痕跡,他們將因為男友留下來的三封信件,重新思考每個發生問題的當下,檢視自己的生活也重新定義、面對自己,並在最後,帶他回家。 此作品核心主題為同性戀者的「自我認同」,除了運用男主角的「同性戀」身份作為劇情發展之關鍵,也將不同身份的閨蜜、弟弟輔以劇情完整性,由這三人不同的觀點,將自我認同一題完整描述。從古至今,同性戀議題之爭議及討論從未停止,雖為社會少數族群,但他們的勇敢發聲及社會的文明進步,讓更多元的聲音能夠被聆聽及接受,在同志族群的青少年時期,常常面臨著「自我認同」階段的混亂,因性別教育的不足讓青年同性戀者對於自我性向摸索階段有著許多盲點,產生了許多曲折的心路歷程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敞開心胸接納真正的自我;文本除探討同性戀者的自我認同外,也運用了支線角色在不同身份上的自我認同來輔助劇情發展之全面性;劇情運用了寫實的失蹤案件作為發展,就像發生在自己生活周遭一樣,讓觀眾能夠身歷其境,希望主角能夠領著觀眾們,一同檢視生活所留下的痕跡,不逃避的解決問題,並接受真正的自己。Item 論導演使用音樂劇中之歌隊— 以果陀劇場黃梅調音樂劇《梁祝》為例(2020) 蘇昱瑋; Su, Yu-Wei「歌隊(chorus)」一詞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戲劇。戲劇是由儀典轉變而來, 最早歌隊之形式只有單純的載歌載舞,希臘戲劇家為了增加角色與角色之間的衝 突,因而加入越來越多的演員角色,讓「歌隊(chorus)」在劇本中的功能越來越 模糊。隨著時間流逝,戲劇的種類變得越來越豐富,美國百老匯因為受到黑人巡迴 秀的影響,開始出現歌舞雜燴的歌舞秀,成為日後百老匯音樂劇的重要基礎。 西元二十世紀後,紐約百老匯的音樂劇日漸成熟,「歌隊(chorus)」也被大量 使用在音樂劇當中。它們的功能從單純的載歌載舞,演變成與劇本息息相關的群眾 演員,人們也將注重合唱功能的「歌隊(chorus)」一詞,改稱為除了合唱之外, 與戲劇也有密切關聯的「歌隊(ensemble)」。「歌隊(ensemble)」的使用,在現 今的音樂劇中為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歌隊(ensemble)不僅僅是個合唱隊,它們 往往伴隨著更多的戲劇上的功能,有時擔任評論者、有時擔任事者,幫助觀眾能 夠更清晰編劇或導演在段落劇情上想要傳達的想法。 相較古希臘戲劇,中國傳統戲曲一直貫徹著「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形式,發展 至今也有三百六十幾種不同的形式。《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中國知名的傳說故事, 其故事題材被眾多表演藝術形式搬演,而果陀劇場改編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 台》,將其轉化到舞台上,並融入西方音樂劇中歌隊的使用,將原本在大銀幕中的 I 故事立體化,使得經典得以重現。 本研究將以果陀劇場《梁祝》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透過內容分析法及文獻分析 法,整理及歸納音樂劇中歌隊的功能與使用方法,並從《梁祝》的文本段落中找到 適合使用歌隊之時機,加入研究生對於歌隊的導演詮釋,探討歌隊在《梁祝》中的 各種可能性。Item 音樂劇編舞研究:以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為例(2020) 劉芮慈; LIU, JUI-TSU本篇書面報告是以百老匯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為研究對象,進行舞蹈分析和舞碼呈現。本詮釋報告總共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為研究目的與動機和其方法與架構。第二章將對音樂劇舞蹈歷史做出三部分的整理及探究,分別是「音樂舞蹈劇場的時代發展」、「歷史中主要以編舞暨導演的人物介紹」,以及「舞蹈在音樂劇發展中對現今百老匯音樂劇所帶來的影響」。第三章分別分析舞蹈、音樂、戲劇三者的交互影響,以及編舞在音樂劇裡所擔當的角色,包含編舞對於戲劇、音樂、總體藝術的影響分析。第四章是以《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舞蹈介紹及分析,關於劇情大綱、時代背景、創作團隊介紹,以及文本角色介紹、曲目表總覽,特別是對編舞家暨導演-克里斯多夫·威爾頓(Christopher Wheeldon)的研究。探討他如何對舞蹈劇情做分場架構,以及如何用舞蹈編排的方式串連共兩場二十四首舞碼,包含道具進出以及場景轉換、舞蹈劇情結構分析與對舞蹈對應歌曲的分析。第五章以《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五位主要角色做舞蹈詮釋分析探討,五位角色分別是莉絲・達辛(Lise Dassin)、傑瑞・墨里根(Jerry Mulligan)、亨利・鮑瑞爾(Henri Baurel)、美洛・達文波特(Milo Davenport)、亞當・霍伯格(Adam Hochberg),以這五人做角色分析。第六章是用以音樂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和電影《花都舞影》做劇目場景、舞蹈、道具運用比較,探討兩者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第七章為結語。經由研究者探討分析之後,期許本研究對於日後的音樂劇產業能夠有所回饋,無論是舞蹈創作賦予角色的靈活度或是舞蹈與戲劇文本的搭配以及舞蹈創作與音樂共同激發的氛圍,乃至於舞蹈創作對於各個戲劇面向所產生的影響,看見舞蹈在音樂劇裡的重要性。Item 大安森林公園城市文化意象強化研究(2020) 洪子珣; Hung, Tzu-Hsiung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至今建立24年,是全台灣第一座以森林公園為目標而規劃的都會公園,提供在地居民休閒遊憩與接近自然生態的空間,更曾獲選為台北市十大最受歡迎的公園第一名。然而,在全球化浪潮的演變下,城市開始積極改造城市公共空間,透過文化元素的注入堅守著本土文化的特色,以免喪失了己身的文化傳承,也因此都會公園也跟著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功能與意義,許多都會公園開始積極讓多元形式的藝術文化活動在其中發生,間接地為城市塑造了十分貼近在地生活的文化意象。而大安森林公園中也依循著這樣的發展脈絡,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藝術文化活動,然而卻因種種的因素,難以在眾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記憶或印象,即便是台北市市中心獨一無二的珍貴綠地,除了生態綠化以及休閒放鬆的功能外,未能妥善發展運用城市公共空間以及現有的文化資源,將大安森林公園之優勢極大化,並形塑獨特的文化意象,進而帶動更豐富多元的生活型態在大安森林公園中發生。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分析台北城市的文化意象以及大安森林公園本身的文化意象,與世界著名的都會公園做對照,了解城市中的城市公共空間所能為城市帶來的改變,並針對大安森林公園強化發展藝術文化活動之可能性,去做出相關研究和深入訪談,了解大安森林公園是否能夠擴大發展其藝術文化活動,以為大安森林公園樹立更加鮮明的城市文化意象。Item 莫里斯.拉威爾《天方夜譚作品41》之分析與演奏詮釋(2020) 毛玠文; Mao, Jie-wen1903年,作曲家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在閱讀詩人克林索(Tristan Klingsor, 1874-1966)的詩篇《天方夜譚》後,著手聲樂曲的寫作。自幼對異國文化深感興趣的拉威爾,在萬國博覽會中接觸俄國色彩絢麗的交響樂、以及東方色彩的音階形式後,結合自身的豐富想像,完成了此作品。這是拉威爾第一首使用管弦樂當作伴奏的藝術歌曲,此作品被音樂學者認為是作曲家對林姆斯基.高沙科夫(Rimsky-Korsakov, 1844-1908)的交響樂作品《天方夜譚》(Scheherazade, 1888)的致敬,豐富多變的音樂也體現作曲家對東方文化的著迷與敬畏。 本論文總共有六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描述研究概要、文獻探討來源與方式;第二章介紹音樂家背景,闡述作曲家的生平、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時代背景。接著說明作曲家的音樂風格,將拉威爾的創作特色彙整為條列式重點,列舉譜例的說明、講述法文藝術歌曲的發展起源以及重要的詩派、《天方夜譚》的三首詩詞翻譯,並說明歌曲大意;第三章為分析樂曲結構,研究生使用樂團版本作為說明,由總譜的呈現,更清晰的將織度與音樂特色分析解釋;第四章為鋼琴合作之詮釋探討,研究生參考不同有聲資料的詮釋,結合自身看法統整出客觀的建議;第五章為不同錄音版本之比較;第六章為結論。Item 從繪本、電影到劇場─人力飛行劇團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中男主角之角色分析與詮釋(2020) 楊宣哲; Yang, Hsuan-Che在繪本的世界中,除了繪畫與文字之外,還保有了大量的想像空間,讓每一位讀者可以憑藉著自身的生命經歷去填滿這些留白。就如同一個角色,經過不同的演員扮演,就賦與了這個角色不同的生命樣貌。每一個角色都是獨特的,每一篇繪本故事也都是屬於讀者自身的。 本次的詮釋報告,將對於人力飛行劇團幾米音樂劇《向左走,向右走》中的男主角做角色分析與詮釋,內容共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講述研究動機與研究架構,第二章介紹繪本、電影、以及劇場這三種不同媒介的創作者與作品。第三章為劇本分析,筆者將先確立繪本的架構,並從此作為依據來分析音樂劇的劇本結構。第四章是音樂劇版本男主角之角色分析。第五章是歌曲分析,先作歌曲介紹,再進一步分析音樂劇劇中男主角的重要唱段。第六章為筆者根據前面章節所得的資訊,消化之後所提出的角色詮釋。第七章為本次詮釋報告的總結。Item 以文化平權觀點探討校園表演藝術活動之研究-以花蓮縣萬榮國小合唱團為例(2020) 連映涵; Lian, Ying-Harn近年來,「文化平權」的提倡備受關注,卻多以身心障礙者及新移民族群為主要推動族群。研究者曾深入偏鄉校園,看見校園活動發展的意義與價值,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偏鄉原住民」為主要研究族群,並以「花蓮縣萬榮國小合唱團」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萬榮國小如何透過表演藝術校園活動「合唱團」,實踐文化平權之內涵。 本研究以文化平權之核心概念切入,探討萬榮國小合唱團發展校園藝術活動之概況與困難,深入認識個案之背景,並了解偏鄉原住民學校經營校園活動,可能面臨之問題;同時,研究萬榮國小合唱團,對於太魯閣文化的保存與延續有何影響、如何影響,更進一步了解合唱團對於學校成員與家長之文化近用的影響;最後,瞭解合唱團之資源概況與運用方式,以及合唱團之經營,對學生文化權利的展現及心理發展所產生之影響。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萬榮國小經營校園活動「合唱團」,有助於太魯閣文化之保存與傳承,提升與他族文化間的相互近用,爭取外部資源的挹注,並且充分展現文化權利,促進學生之正向心理發展,落實文化平權之內涵。 期以透過本研究的討論與結果發現,給予偏鄉原住民小校、文化平權推動人員以及相關研究之研究者建議與參考,共同促進文化平權之落實與推動。Item 論音樂劇《紫色姐妹花》女主角西莉之詮釋(2020) 江雨昕; Chiang, Yu-Hsin此詮釋報告為音樂劇《紫色姐妹花》女主角西莉(Celie)角色與歌曲的分析詮釋與探討。 此報告加上結語總共分為八個章節,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章為音樂劇紫色姐妹花的背景探究,深入了解當時的生活背景,主角西莉是在什麼樣的制度下活出不一樣的人生。第三章為紫色姐妹花各個版本的介紹,從小說到電影,再到音樂劇,了解各個版本的不同以及表現手法的差異,以及原著所要表達的寓意。第四章為音樂劇紫色姐妹花的文本分析,能夠更深入的了解與剖析劇情的鋪陳及發展。第五章為音樂劇紫色姐妹花女主角西莉之角色分析,除了西莉的角色分析之外,還有西莉與其他角色之間的關係及連結,透過這一個章節,更能深刻的了解當時黑人婦女的生活心態及遭遇,以及這個角色在遇到所有人事物的契機與轉折點。第六章為音樂劇紫色姐妹花女主角及其他角色演唱歌曲之分析與詮釋,包括了潛台詞、內在情緒、外在行動以及演唱詮釋等,藉由歌曲的分析,筆者更加了解所有角色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第七章為這份報告的總結。經由筆者深入的研究及探討,發現角色本身、或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與連結極為重要,都是有可能促成另一件事情的重要轉機,而歌曲更是音樂劇中不可或缺的通往角色內心的世界,期望透過這份報告也能夠更加重視“歧視”這項議題。Item 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之研究(2020) 里稏爾・紀達爾; CIDAR, Liyar儘管音樂劇的實務發展與學術研究方興未艾,但關於音樂劇教學的文獻仍屬鳳毛麟角。研究者為106學年度花蓮縣(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表演藝術專長)碩士級師資培育原住民公費生,並於2018年與2019年暑假,在臺灣花蓮履行部落服務實習的義務。本研究的目的在透過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的過程,探討部落服務實習政策、原住民部落與學生教育,及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之應用。研究場域為研究者的部落服務實習地點 : 花蓮縣立化仁國民中學、東昌長老教會和達拉讚(Taracan)部落;研究時程為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分析與取得資料的方法包含田野研究、參與觀察、次級資料分析法、文件分析法,並以訪談調查法獲得原住民牧師、原住民協同教師、原住民學生、偏鄉教育學者、部落服務實習生等多方資料。研究結論如下:一、師資培育公費助學金及分發服務辦法第八條,針對部落服務實習之時數、服務方式應有明確規定,但保有實施彈性。二、音樂劇的學習之於原住民應回到全人教育及文化的本質,而非作為生產目的。三、音樂劇教學融入部落服務實習,應以部落意識及族群認同作為課程設計和教學理念核心。Item 李斯特聯篇歌曲《佩脫拉克十四行詩》、《威廉.泰爾詩曲》-詩詞意境與鋼琴合作探討(2020) 王昱婷; Wang, Yu-Ting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為十九世紀歐洲浪漫樂派中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之一,他除了是一位風靡樂壇的鋼琴家,同時也是作曲家及指揮家;他致力將鋼琴技巧推展到極致,在鋼琴上的光彩幾乎蓋住了他對聲樂作品的貢獻及投入,一生作有約莫八十首的藝術歌曲,卻鮮少被發掘。 李斯特一生共有三套聯篇歌曲(Song cycle),筆者將從中選擇兩套作品並深入研究,其中較著名且最常被演出之作品為三首《佩脫拉克十四行詩》(Tre Sonetti di Petrarca, S.270),後來此三首歌曲被改為鋼琴曲並大獲成功,被收集於《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Années de Pélerinage–Deuxième Année, Italie, S161);另一套作品為三首《威廉.泰爾詩曲》(Drei Lieder aus Schillers’Wilhelm Tell’, S.292),由於當時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 1759-1805)的劇作《威廉.泰爾》(Wilhelm Tell, 1804)非常盛行,而李斯特對此作品產生莫大的共鳴便譜下了此套聯篇歌曲。這兩套作品皆充滿強烈的戲劇張力,充分展現出聲樂與鋼琴的表現力,並將文字意念及音樂旋律完整地結合,使兩者互相輝映。 本論文共分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其中包含為李斯特生平、其重要藝術歌曲及創作特色、佩脫拉克生平以及席勒生平;第三章為《佩脫拉克十四行詩》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第四章為《威廉.泰爾詩曲》樂曲分析與詮釋探討;第五章為結語。Item 華文原創音樂劇《默默》音樂創作理念與分析(2020) 林意淨; Lin, Yi-Ching此論文為華文原創音樂劇《默默》音樂創作理念與分析報告,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說明筆者創作此劇的初衷以及構思之源起;第二節為此研究報告的方向與架構。第二章為劇本創作方法,第一節為文本之創作背景與取材,其一為發想,詳實說明之所以引發創作而採自的社會事件探討其中衍生的相關議題,其二為介紹此作的15分鐘的前身版本,詳述當下的創作背景所受到的限制如何進而影響呈現的方向、手法;第二節為劇本架構,其一為通篇故事大綱,其二為場次結構與曲目安排,說明每場次之主要功能情節以及曲目放置之理念;第三節為角色分析,單一角色以三位女主角為主,其餘為由哥隊分支出的各群體功能角色出現之功能說明,與其之間的相呼應對比的關係。第三章正式進入到音樂之創作理念與分析的章節,第一節說明音樂劇中歌曲功能類型與舉例;第二節為詳述此此劇上半場曲目選粹之創作理念,以各首曲子為分界,每首曲子其一先分析歌詞設計理念,包括曲式安排、潛台詞、伏筆、語言手法等等,其二為音樂如何輔以完成的歌詞與曲式框架設計音樂,包括音樂主題動機、音樂風格的設計理念與參考曲目、如何以音樂語言凸顯出關鍵劇情、音符與唱詞音韻之設計。Item 臺中國家歌劇院品牌策略探討(2020) 蕭羽廷; Hsiao, Yu-Ting時代的進步與生活形態的轉變,人們對於表演藝術場館的價值也隨之更迭,表演藝術場館逐漸成為傳遞文化資產及城市美感的聚集地。放眼世界當中的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市地標,用來烘托出城市的藝術文化之美;把視角帶回臺灣,各縣市亦有一座屬於自己城市文化的表演藝術場館。而表演藝術場館的出現,為該城市帶來不同的文化風情,因此場館兼具表演節目之生產者及通路的角色,更提升其創造價值。 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暌違三十年後新建設了臺中國家歌劇院及高雄衛武營文化中心,逐漸成為文化藝術指標匯集之地,除了引進國際級的表演藝術節目外,更拓展節目與藝術教育活動、工作坊,讓表演藝術場館不再只是演出場地,更是演出節目的生產者及藝術靈感泉源來增進其價值。以經營的層面來看,場館要如何開發其觀眾市場,提升觀眾滯留場館之時間,透過何種營銷模式,加深表演藝術場館對於民眾的文化特色與其品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遠離蚊子館之宿命,將政府提供之經費有效運用,在每一年的績效上有進一步的發展。為了藝文生態,表演藝術透過不同階層的市場開發,深入理解自身的品牌形象、觀眾溝通的渠道及如何建立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建立彼此之間的夥伴關係以此製造雙贏的局面。 本研究以臺中國家歌劇院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過程首先了解臺中歌劇院與城市之間的文化關聯性,並進一部探討藝術場館的經營層面,接著分析國內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案例,再透過訪談及文獻分析,了解臺中國家歌劇院及其他表演藝術場館所推動之市場推廣及品牌策略。最後根據分析結果,對臺中國家歌劇院提出建議及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