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
  • Item
    P. LEAGUE+ 觀眾觀賞動機、球隊認同、涉入程度與消費行為之研究
    (2023) 韋雅婷; Wei, Ya-Ting
    本研究以實際進場觀看過P. LEAGUE+賽事之觀眾為對象,採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其對觀賞動機、球隊認同、涉入程度與消費行為之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90份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為PLG現場觀眾以男性、20-29歲、大專院校、上班族、 月收入在3萬到4萬元之間 。觀賞動機以「比賽氛圍」、球隊認同以「個人評價」為最高分,涉入程度都是高涉入。消費行為進場多以1-5次、以球隊相關社群獲取資訊、喜愛球隊員、賽事精彩為主要進場考量、與同事 (學) 朋友一起進場通常為2人一起觀賽、多在臺北和平籃球館、購買單場票觀賽為主、最常花501-1,000元的票價、以摩托車作為交通工具、交通時間約31-60分鐘、大部分都購買過周邊商品,最常的花費為501-1,000元、超過9成的觀眾會再次進場、支持球隊以臺北富邦勇士、新北國王為主。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觀賞動機、球隊認同、涉入程度與消費行為皆有顯著影響;觀賞動機、球隊認同與涉入程度呈現正向影響關係;不同觀賞動機、球隊認同、涉入程度對消費行為也有部分顯著影響。基此,本研究建議聯盟與球隊必須維持賽事的本質,比賽與球員本身,並加強球迷間的互動。
  • Item
    臺灣職業籃球聯盟現場觀眾品牌共鳴、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研究
    (2022) 孫柏凱; Sun, Po-Kai
    本研究指在探討臺灣職業籃球聯盟觀眾品牌共鳴、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關係,以臺灣目前兩個職業籃球聯盟—P. League+與 T1 League 之現場觀眾做為研究對象。本研究 以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樣本 516 份,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內部一致 性信度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對回收樣本 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臺灣職業籃球聯盟之現場觀眾以男性,21~30 歲,教育程度為大專院校且居住在北部地區之學生為主。在婚姻狀況上多為單身未婚,且本賽季聯盟賽事觀看次數多為10 場以下。 二、不同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之現場觀眾在品牌共鳴上呈現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與教育程度之現場觀眾在滿意度上呈現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年齡與教育程度之現場觀眾在行為意圖上呈現顯著差異。 五、品牌共鳴、滿意度與行為意圖間呈現顯著正相關。因此,本研究建議未來聯盟方可針對女性與青年族群加強宣傳與行銷,並在維持既 有滿意度情況下持續提升觀眾與消費者對聯盟品牌的滿意度,讓聯盟品牌成為觀眾與消 費者間的第一選擇,以利未來聯盟的永續經營。
  • Item
    從獨特性需求理論探討電子競技迷之傳道行為
    (2021) 陳亭妤; Chen, Ting-Yu
    因應電子競技產業蓬勃發展,瞭解電子競技迷的參與消費行為是重要的。為瞭解電子競技迷的參與消費行為,本研究目的在瞭解電子競技迷的獨特性需求與電子競技迷的傳道行為,及電子競技迷的獨特性需求與電子競技迷傳道行為的關係。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先透過預試進行問卷量表信效度之建構,正是施測得有效樣本391份,以SPSS 23.0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一般多元迴歸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研究所得結果如下:一、「每月休閒娛樂支出」與「性別」在電子競技迷之獨特性需求上呈現顯著差異。二、「每月休閒娛樂支出」與「接觸電子競技時間」在電子競技迷之傳道行為上呈現顯著差異。三、電子競技迷之獨特性需求與其傳道行為呈現顯著正向關係。四、每月休閒娛樂支出、每週接觸電競頻率與電子競技迷之獨特性需求對電子競技迷之傳道行為具顯著預測能力。基於本研究之發現,建議未來在電子競技的行銷宣傳面上可以年輕的男性學生族群為主要對象,並吸引更多有經濟基礎的電子競技迷,電子競技迷持續關注及接觸電子競技,亦是維持電子競技發展的重要課題。未來研究之建議可以再找出更多影響電子競技迷傳道行為的變因,或是驗證模型中之變項間使否存在中介或調節關係。後續也可於一般正規的電競比賽中進行施測,因本次施測場域並非商業性質,在研究中電子競技迷的年齡、在電子競技上的花費等背景變項可能被低估。
  • Item
    數位類單眼相機消費行為之研究
    (2012) 劉恬安; Liu, Tien-An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數位類單眼相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並以生活型態理論作為市場區隔之基礎,進一步找出不同人口背景變項及區隔市場的消費者所重視之產品功能需求和消費行為,進行深入探討與研究。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16歲以上曾經購買過數位類單眼相機的民眾,問卷實施時間為2012年4月5日至5月6日,採實體與網路問卷同步發放,回收有效問卷385份。 研究結果顯示,數位類單眼相機市場的消費者以年輕族群為多數,且在女性市場極有開發潛力。傳統型的「不可交換鏡式」相機較「可交換鏡式」多,且標榜「大光圈」功能的相機特別名列前茅。整體受試者對數位類單眼相機的產品屬性滿意度前五名為:「相機的品牌形象」、「相機的畫素值」、「相機的外型」、「相機的顏色」、「相機操作介面的便利性」;對產品屬性的重視度前五名為:「相機的最大光圈值」、「相機的發色畫質」、「相機操作介面的便利性」、「售後的顧客維修服務」、「相機的價格」。本研究以生活型態區隔出數位類單眼相機消費者分為:「保守實際生活導向型」及「流行品質生活導向型」,「保守實際生活導向型」對相機的滿意度高於「流行品質生活導向型」,也較有願意推薦他人自身品牌的數位類單眼相機,在產品屬性的評估方案上,也都較「流行品質生活導向型」重視。 本研究根據結果進行討論,提出研究結果之應用,最後對數位類單眼相機業者和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Item
    女性運動服裝消費者生活型態、促銷方式與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百貨公司為例
    (2011) 曾宏鈞; Hung-Chun Tseng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女性運動服裝消費者消費者行為上的差異,透過生活型態的區別,金錢性與非金錢性的促銷方法來分析彼此之間是否存在相關及差異,藉此可以更深入的瞭解各種不同生活型態的女性運動服裝消費者對於促銷方式選擇之間的差異性,使經營者能夠更精準的使用各種促銷方式。 本研究問卷工具內容包含,生活型態AIO量表、促銷方式量表、消費者行為量表與人口統計變項。研究採取便利抽樣,最終回收457份有效問卷。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考驗與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得其結果提出建議。 所得結果如下:一、本研究之百貨公司購買運動服裝的女性消費者以20~29歲為主,教育程度以大專為主,消費族群以學生和上班族居多,且大部分是未婚。二、購買品牌方面,adidas與NIKE佔了整體品牌70%。三、每週運動一次以上的比例將近七成。四、購買地點則都集中在交通便利以及商業中心附近的地點。五、本研究之生活型態因素構面可分為七種不同的因素以及四種各具特色的集群,並發現不同生活型態都有其特殊的喜好。六、學歷越高者或收入越高者,在各種不同的生活型態因素構面中,都是擁有較強購買力的一群。七、傳統中立型且年紀介於30-34歲間的女性在對比其他的型態的女性上絕大部分平均數都相對較高,顯示這一族群的女性消費者是應該較被重視的一群。八、結婚前與結婚後的女性在購買金額上沒有差異。九、收入越高則購買力越強,惟收入低之消費者,在自我實現因素中顯著高於收入高者。十、透過生活型態與促銷方式之相關分析,可以發現大部分生活型態都偏向感受型消費。十一、生活型態集群與促銷方式因素之間也都達顯著差異。十二、不同生活型態群體的消費者除”被動群”外,大都喜好舒服的購物空間。
  • Item
    桃園地區購買婚禮產品消費行為之研究
    (2010) 江珮綺; Chiang Pei Chi
    隨著時代演進,對於婚禮產品的消費行為已與過往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目的為分析婚禮產品消費者之人口背景變項、生活型態、價值觀與消費行為之現況,並探討一、人口背景變項與生活型態;二、人口背景變項與價值觀;三、人口背景變項與消費行為;四、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五、價值觀與消費行為之差異情形。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桃園地區之婚禮產品消費者,並以問卷調查法取得研究相關資料。透過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雪費事後考驗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26-35歲為婚禮產品主要消費族群;二、網路是消費者蒐集新娘秘書、婚禮記錄、會場佈置的主要資訊來源管道,且消費者不會透過參觀展覽來蒐集新娘秘書與婚禮記錄相關資訊;三、消費者購買新娘秘書服務的主要原因為「有需要」,購買婚禮記錄的主要原因為「留做紀念」,購買會場佈置的主要原因為「風俗文化」;四、消費後,所有消費者都會願意推薦親友購買新娘秘書服務,而不一定推薦親友購買婚禮記錄的主要原因為可由親友代替,不願意推薦親友購買會場佈置的比例高達63.9%。因此建議相關業者應針對26-35歲年齡層重點行銷,除仔細經營網路的部份,並確實整理過往作品,以讓更多消費者能藉由網際網路搜尋到業者資料。
  • Item
    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購買意願及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以捷安特為例
    (2010) 李坤展; Li, Kun-Jhan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臺北地區捷安特自行車產品消費者的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購買意願及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大臺北地區捷安特自行車產品消費者為主要對象,採立意抽樣調查方式,於2010年3月底至4月,於大臺北地區5條河濱自行車道內發放問卷,總計獲得450份問卷,有效問卷為407份進行分析。並採取敘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大臺北地區捷安特自行車消費者以男性、20~39歲之青壯年、大專以上學歷、未婚者及上班族居多;消費者對於捷安特產品的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的認知情形皆為「普通」到「同意」之間,顯示尚有加強空間;曾購買過捷安特自行車產品的消費者,多數每週有固定騎乘習慣,多在自行車專賣店購買捷安特自行車產品,以運動健身為主要購買動機,最重要的資訊來源管道是網路,購買自行車產品時主要評估因素則是價格;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對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購買意願及消費行為皆有顯著影響;品牌形象、知覺品質、知覺價值及購買意願之間為正向影響關係;知覺價值對於購買意願的預測能力最大,而對已購買之消費者而言,滿意度也會影響其購買意願。基此,本研究建議相關業者可透過提升產品的品牌形象、知覺品質及知覺價值,來有效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 Item
    臺北市萬華區運動中心消費者生活型態及消費行為之研究
    (2010) 戴佩怡; Tai, Pei-Yi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萬華區運動中心消費者之生活型態及其消費行為,及兩者間是否具有顯著相關。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參考相關文獻進行問卷編製,以「臺北市萬華區運動中心消費者生活型態及消費行為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曾至臺北市萬華區運動中心進行消費之18歲以上民眾,問卷發放時間為2010年3月至2010年4月,抽取450份問卷,資料蒐集後,透過 PASW Statistics 18.0 及卡方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消費者主要為「26-30歲」的「未婚男性」、居住在「萬華區」,教育程度為「大學(專)」且從事「服務業」,平均每月所得「20,001-40,000元」。 二、消費者主要參與動機為「維持或促進健康」,資訊管道則是透過「親友同事」,考量因素為「離家(公司)近」,而交通時間在「20分鐘內」,多在「上午08:01-12:00」使用,平均使用「1-2小時(含)」且頻率為「每週1-3次」,最常使用「體適能健身中心」,而陪同對象為「朋友或男女朋友」,整體滿意度為「滿意」且「願意」再次至該運動中心消費,並「願意」向他人推薦。 三、臺北市萬華區運動中心消費者依生活型態的不同可分為3大集群,分別為「積極消費群」、「保守穩健群」及「健康成長群」。 四、人口統計變項與生活型態集群具有顯著相關。 五、生活型態集群與「參與動機」、「資訊管道」、「使用時段」、「使用頻率」、「使用設施」、「陪同對象」、「整體滿意度」、「購後行為」等8項消費行為具有顯著相關。 有鑑於此,本研究建議臺北市萬華區運動中心未來可針對由年輕女性構成的「積極消費群」擬訂專屬行銷方案,以期增加使用率並進一步提高實質收益。
  • Item
    臺北市運動彩券消費者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
    (2009) 高維良; Wei-Liang, Kao
    本研究以生活型態理論及消費者行為理論為基礎,目的在探討臺北市運動彩券消費者特性與消費行為現況,並以此做為瞭解臺灣運動彩券銷售現況之參考依據。研究者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曾於臺北市內購買臺灣運動彩券之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92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區別分析、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式分析處理後,所得結論如下: 一、年齡介於20~40歲間之男性為臺灣運動彩券主要消費族群。 二、大多數臺灣運動彩券消費者平日即有固定觀賞相關資訊之習慣,且頻率十分密集。 三、網路已經取代傳統平面及電子媒體成為最重要之資訊來源管道。 四、棒球仍然是目前最重要之投注標的。 五、消費者個人生活型態越趨向主動明確時,購買運動彩券之動機就越高,且當生活型態認同越為明確時購買動機間也隨之提高。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臺灣運動彩券於行銷推廣時,應考量性別、年齡、喜好媒體管道等不同特性進行相關推廣策略之擬定與實行,針對女性族群及足球項目進行有效的行銷,擴大運動彩券消費者族群,將可使臺灣運動彩券發展更為成功。
  • Item
    不同消費族群對場所意象差異之研究-以臺北市個性咖啡館為例
    (2011) 李子和
    場所意象的營造是咖啡館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個性咖啡館必須塑造獨特的場所意象,才能與連鎖經營咖啡館競爭。本研究旨在探討非連鎖經營的個性咖啡館中不同消費族群的場所意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期間為2009年11月5日至2010年1月10日,有效問卷達414份,有效回收率為86.00%,所得資料利用描述性統計、集群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以及區別分析進行資料分析。經分析後研究結論為:1. 以功能及心理兩構面而言,消費者對功能意象項目評價較心理意象高,其中「產品器具」為評價最高之意象。2.「消費金額低」以及「消費停留時間長」是臺北市個性咖啡館消費者消費行為主要特色。3.不同消費族群間的場所意象有顯著差異,而功能意象為區隔消費族群的主要場所意象。本研究結果提供臺北市個性咖啡館經營者參考,藉由對不同場所意象的營造,以吸引目標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