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15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學生棒球運動員生涯轉換歷程研究(2022) 趙定群; Chao, Ting-Chun本研究以生涯發展、生涯轉換、運動社會化與社會支持等觀點切入探討學生棒球運動員角色轉換之歷程和個人與社會間的相互關係對生涯造成的影響。使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訪談八位具有甲級棒球經驗的人員,希望以此給予運動員們規劃生涯發展的方向研究結果發現八名研究者生涯主要的社會支持來源為家庭與學校 (教練);生涯轉換前學生運動員進入球隊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國小三、四年級,退出球隊的時間則因人而異,生涯轉換後從事的職業以從事與棒球相關工作與否進行討論,八位受訪者之分布為一比一且最終層級愈高的受訪者愈難跳脫運動相關行業,最終層級較低的受訪者則相反;生涯轉換期間所遭遇的生涯阻礙於內在因素為:身材劣勢、受傷風險考量、遭受挫折和投球失憶症等;於外在因素為:環境、家人、進階受阻、缺乏上場空間、能力不足與經濟壓力等。Item 社會支持對在職進修者角色扮演之影響(2021) 簡碩傑; CHIEN, SHUO-CHIEH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社會支持對在職進修者 職家學角色扮演之影響。本研究以半結構式 深度 訪談 法 ,訪談 6位在職進修者 建構在職進修後的經驗歷程 中的社會支持及其重要他人的互動,並分析其在 工作、家庭和學校 三個場域中之 衝突內容、社會支持來源及調適因應效果,並以在職進修完成與否來探討其社會支持影響程度。研究發現社會支持需求最多的衝突場域為,工作場域的「工作績效低落」,家庭場域的「 減少陪伴他人 」,學校場域的「 到課率不佳 」。社會支持來源最有效工作場域的「主管分擔」,家庭場域為「重要他人照顧與自理」,學校場域為 「彈性上課時間」。調適因應 部分,在 工作場域 為「建立代理人」,家庭場域為 「時間的彌補」和學校的「 個人策略性選課 」、 「同學間的課業分工」。未能持續進修的個案則是「 工作績效低落 」的經濟問題和「 減少陪伴他人 」的家庭責任所致 。Item 臺灣電競選手運動生涯發展歷程及社會支持之研究(2020) 連育瑩; Lian, Yu-Ying本研究目的為從社會支持角度分析臺灣電競選手的運動生涯發展歷程、社會支持的變化及社會支持對於電競選手的影響。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方式訪談七位臺灣電競選手、一位教練及一位隊友。研究結果發現電競選手的運動發展歷程與電競產業的發展脈絡息息相關,隨著電競選手進入不同的運動發展階段社會支持來源隨之改變。啟蒙期以兄弟姊妹、同學為主,精熟期進入職業後則以教練、隊友、父母為主,網際網路的發展也讓網路社群成員成為目前電競選手重要的社會支持來源,到了離開期則以父母和職業隊伍提供的支持為主。本研究結論為,不同的階段社會支持的來源有所不同,對於電競選手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然而並非僅有正面影響,過度提供與時機不恰當時,社會支持有時也會成為電競選手的壓力來源。Item 臺北市大安區高齡者社會支持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2013) 張章淮; Chang-Huai Chamg臺灣人口老化現象與日俱增,2007年7月底,臺灣已達到高齡化社會的標準 (內政部社會司,2007) 。而高齡化對個人的重要影響之一,因生理、心理之特性,易使其無法良好的適應生活中的各種狀況,然而獲得社會支持以及參與休閒則能夠提升高齡者的活力及心理慰藉、增進健康 (陳育慧,2002;劉正文,2005) ,提高生活適應能力。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瞭解高齡者其社會支持感受程度與休閒參與行為之相關性,以期提供政府及相關機構高齡政策規劃之參考。本研究之對象為居住在臺北市大安區,且年滿65歲以上之高齡者進行調查。抽樣方法採分層便利取樣,以大安區各個鄰里為區分。調查時間為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發放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385份。研究結果顯示高齡者:一、參與最多的三項活動為散步、看電視及報紙、聊天,且參加靜態類的活動較多;最少的三項依次為跑步、下棋或玩牌、蒐集剪貼;二、以每日與配偶相處的時間最多;獲得之社會支持程度偏高,其中最高的支持種類為社會網絡支持;三、不同背景之休閒參與的頻率及類型有顯著差異;四、不同背景之社會支持程度,有達到顯著差異;五、社會支持與休閒參與之關係呈現低度正相關。因此研究建議高齡者:一、從事團體性之活動以增進社會支持,並多參與動態類活動;二、政府能提供高齡者良好的休閒參與環境及維持高齡者經濟安穩,使其能適應老化生活。Item 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研究(2013) 林崇舜; Chung-shun, Lin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情形,探討不同的背景變項中,學童在運動價值觀與社會支持的差異,以及運動價值觀與運動社會支持之相關情形。 研究對象是以101學年度設籍在台北市之國小六年級學童。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採叢集隨機抽樣方式收回有效問卷409份,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考驗法與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後,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受調查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為學校運動代表隊成員,有超過五成的學童參加過校外體育競賽,17.1%學生有規律運動習慣。 二、台北市國小學童普遍有高度的運動價值觀認同感,運動社會支持在同儕部分有高度的支持,但在老師與家人部分則偏低。 三、台北市國小學童運動價值觀在學童角色、不同比賽經驗與每週不同運動時間有差異存在,運動代表隊學童、有比賽經驗與運動時間多的學童,在運動價值觀都有較高的認同感。運動社會支持方面,老師對女童的支持較高;家人支持不會因學童角色或比賽經驗不同而有差異;老師支持不會因為學童每週不同運動時間而有差異存在。 四、台北市國小學童運動價值觀與運動社會支持顯著相關。Item 舞動人生 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2014) 吳明燕; Wu, Ming-Yen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學童運動舞蹈社團之參與背景、參與動機及社會支持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並探討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大臺北地區312位國小中高年級參與運動舞蹈學童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以高年級女性、參加時間一年以上未滿兩年、每周練習時間2~6小時、父母親未參與過運動舞蹈、有參與過比賽及表演為主要群體。 二、國小學童參與運動舞蹈社團參與動機多以成就需求為主,社會支持主要來源為教練支持。 三、國小學童運動舞蹈社團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因年級、性別、參加時間、每周練習時間及是否參與比賽而有所差異。 四、大臺北地區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為正相關。 基於上述結果,學校社團教練與相關人員可協助學生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藉由社團教練與家長的力量共同合作,成為學員重要之社會支持。建議進一步增加取樣其他地區之國民小學學童,增加質性的研究,以更深入探討國小學童運動舞蹈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