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被噤聲的台灣意識: 台語文學的發展、史論建構與民族想像
    (2013) 鄭清鴻; ZHENG, Qing-Hong
      1980年代初期,受著黨外反對運動所激發的「台灣意識」,逐漸成為台灣社會推動「本土化」的基礎。在台灣這塊島嶼上所產生的文學,也終於隨著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自「鄉土文學」的前身「正名」為「台灣文學」。從日治時期開始,「語言」在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過程中成為一項充分條件,使得台灣的文學與文化實踐無不與「台語」、「台灣話」息息相關。但吊詭的是,無論是戰前的白話字文學、台灣話文運動,或是戰後經過寧靜革命,直到1980年代才得以發聲的台語文學,在「以台灣為中心」的台灣文學史當中,卻幾乎都被忽略、消抹。   究竟被戰後國民黨官方所改稱的閩南語,或客家族群所稱的福佬/鶴佬/河洛話,如何在日治以來的台灣歷史當中成為「台語」、「台灣話」?為什麼在台灣文學史當中,包括台語在內的本土語言文學反而被「消音」,卻又因為「台語」的定義引發了關於族群、民族認同的矛盾與爭論,迄今仍懸而未解?本研究以後設歷史學(Metahistory)的觀點,結合民族主義研究對民族認同、語言及族群文化等變項的觀察,展開對台灣文學史論的解構、分析與比較,梳理台灣文學的發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興起,如何面對本土語言與文化經歷戰前、後的國語運動之後的挫傷?而台語文學掙脫「方言文學」以來的發展,又對台灣人追求主體性、自主性的民族認同,提出了什麼樣的反省與展望?   本文首先以「戰前台語文學」的視野,重新檢視台灣在全球化的情境當中,自17世紀以來對西方現代性的受容、揉雜與實踐,並深入探討「台灣話」的文學軌跡,如何在戰後國民黨中國民族主義下的語言政治與文學史敘事內逐漸被抹除。在獨尊「國語」、貶抑「方言」的語言政治當中,「鄉土文學」混雜、收編方言的文類成規,阻礙台灣作家對本土語言的後殖民想像,在這樣的條件下所浮現的「台灣意識」,承認華語文學體制的合法性,延續了殖民者壓抑、收編本土語言的語際關係,形成台灣族群與民族認同的矛盾。台語文學亦因此在戰前、後斷裂的歷史縫隙中重建主體性,亦對台灣文學發出「再」正名的呼聲,為台灣文學與台灣民族認同確立多元文化、互為主體的內涵與價值。
  • Item
    朱點人及其作品研究
    (2010) 黃秀雲; Huang, Hsiu-Yun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臺灣艋舺新文學作家「朱石峰」(筆名:朱點人1903~1951)的文學作品為思考起點,所關注的是:朱點人如何藉由語言敞開一個可視與可述的問題區域,呈現小說中的「現代性」與「殖民性」議題?他如何將日治時期的殖民書寫表象為主體,創造了那些歷史性價值?朱點人反對「鄉土文學」、「臺灣話文」的提倡,既然堅持以中國白話文寫作,為何作品又夾雜著為數不少的臺灣話文?作為殖民地的知識份子,他的祖國意象如何?228事變之後,朱點人的「祖國認同」有否轉化?朱點人如何透過「我說」的過程,敘述遠離的自身?   本文藉由原始文獻;當代的報章、雜誌作為取材來源,以及對於艋舺地區之龍山寺、剝皮寮進行田野調查所得為思考軸線,配合內與外,及其延異展開各章的主題。第二章敘述朱點人的生平,分求學成長時期、文學創作期、社會運動期敘述,以助於暸解一位傑出時代作家的形象。第三章歸納朱點人的作品,由初期藝術性浪漫描寫、中期反封建批判、後期反殖民社會運動期,依時間論述其發表作品歷程。第四章討論朱點人與新舊文學論爭,以朱點人參與語文形式的論爭以及與舊詩人代表道德論辯,分別加以探究。   被譽為創作界的「麒麟兒」,有別於一般的寫實主義描述的手法,仿莫泊桑的人物描繪技巧,成就作品更具藝術性價值;透過歷時性的分析,朱點人作品中隱含台灣意象的深層意識,得以更真實性的呈現當時的社會風貌。重新翻閱朱點人的文學創作,即是本論文藉朱點人的小說所進行的一次思考性的嘗試。
  • Item
    七○年代鄉土文學中的〈台灣意識〉 -以《台灣文藝》小說為例
    (2010) 吳梅君; Mei-chun, Wu
    七○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的本質應是現實主義的,以社會價值為文學價值觀念的行程,與當時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與社會問題密切相關,同時與一個熟悉台灣現實生活的本土青年作家群的堀起有關。而這些作家群,鮮有不曾與七○年代台灣本土性刊物《台灣文藝》有著或深或淺的感情,或直接投入《台灣文藝》的創作中的。七○年代《台灣文藝》的台灣本土文藝精神,展現的是一個回歸「現實」的年代——所謂七○年代的精神,也展現在其所收錄的小說作品中,要理解這些特色,理應從其所做出來的成績或作品中去抽絲剝繭,如此,才能竭盡所能做成最客觀之解釋,這也是本文研究的內容。 本論文試圖以《台灣文藝》為研究主軸,將其在七○年代所出刊的38期刊物中所收錄的359篇小說為經,七○年代鄉土文學風潮為緯,找出具代表性的作品,扒梳小說主題與內容的特色及其文本中展現的敘事與認同模式。並進一步探究七○年代,在兩位本土文學大老主編(吳濁流與鍾肇政)的影響下,所編選的小說文本中,早已潛流的台灣意識與認同的覺醒,和可視為隱蔽文本的被壓抑的集體記憶,驗證七○年代鄉土文學中早已內化於文字作品中的台灣意識。
  • Item
    黃純青及其著述研究
    (2010) 彭雅芬; PENG,YA-FEN
    本文以台北地區傳統文學為研究範疇,黃純青(1875~1956),字炳南,晚號晴園老人,一生橫跨清末、日治到戰後三個時代。青年時接受秀才王作霖的指導,日治時期擔任鶯歌庄長並經營酒廠,在戰後還任臺灣省參議員、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文學團體方面參與詠霓詩社、瀛社、桃社和薇閣詩社等活動,期間提出〈兼愛非無父論〉,支持儒家思想也發揚墨家兼愛的精神,並肯定使用台灣話文,極具時代性與社會性。本論文提供傳統文人在面對不同文化的統治者下的應變與回應,因跨時代的因素扮演多重角色,故著述中呈現時代變遷的複雜面向。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下,透過個人著作《晴園詩草》及其他詩作文本,研究黃純青作品中的脈絡及文學特性。 爲了論述這些議題,本論文分五部份。除緒論與結論之外,分從第二章論述生平經歷及其思想。第三章探討黃純青與文學活動的關聯及參與的情況。第四章試圖從他的詩文作品中歸納其創作的蘊涵和寫作特色。從這些觀點期許藉由廣泛收集台灣古典文學的資料及地方史料的彙整,呈現黃純青的文學特色。
  • Item
    台灣本土詩人語言選擇研究
    (2012) 施清瀚; SHIH, CHING-HAN
    自1930年代台灣話文運動期間,經賴和、黃石輝、郭秋生等,書寫主張「我筆寫我口」實踐,台灣文學界普遍認為楊華的〈女工悲曲〉是當時最早完成整首的台語詩(陳鎮卿,1994),但近年來在李勤岸教授主持下的「白話字文獻館」出版台南「府城教會報」中整理出,以白話字書寫台語詩即有自日治前的1885年白話字新體詩至少在1885年即已出現,可以證明當時各文類的白話文書寫,承襲自西方現代文學形式,距離1930年代的台灣話文運動的台語書寫,提前了幾近50年,李勤岸教授稱其為「台灣文學的早春」(2009),這裡面也帶出「跨越語言」的問題,台灣本土作家的「跨越語言」,其實是語言選擇的嚴肅課題,說穿了只是第一個殖民語跨到另一個殖民語的書寫模式,但是這樣的選擇是否牽涉國族認同轉向的議題,實值得深入研究,而就廖瑞銘教授聲稱「從清領、日治貫穿國民政府時期,台灣本土作家書寫文類,如七字仔、台灣歌謠、胡撇仔戲劇本,白話字新體詩,白話字散文小說等的創作,都沒有「跨越語言」的問題,只有選擇殖民語書寫者,才有跨越語言的問題」(2010台語詩行台中場開場致辭)而跨越語言又牽涉了「語言轉向」的課題,這是台灣研究後殖民理論,書寫語言的形式,所謂既定但終究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基此,台灣文學史的定義,也將會徹底翻轉。 本論文主要探討本土詩人如何選擇他們的書寫語言,如何建構他們的語言觀,並以後殖民的思考呈現其不同思惟下的書寫策略,藉以建立母語文學的主體性,擺脫長久以來處於殖民情境下的邊緣地位。也惟有將具有殖民性格的稱謂「國語」改為「華語」,使其與台灣本土語言並置於相同位階,因為有「國語」之名,就是對本土語言的壓迫,就是行使語言文化的霸權,表示台灣人仍處於殖民情境。再者將母語文學正名為台灣文學,才能從根本上超越華語體制的壓迫與制約。
  • Item
    陳雷kap陳明仁台語劇本主題研究
    (2010) 張秀寬; CHANG,HSIU-KUAN
    陳雷kap陳明仁的台語劇本創作是用現代戲劇的方式,用台語文為書寫工具,以五○年代以來到今的台灣風土、民情、社會價值觀、人文樣貌為題材,運用象徵、隱喻、語言khau-sé、情節投射的手法表達in對社會的關懷、抗議不公kap政治批判。 本論文用文本整理、分析來了解陳雷kap陳明仁in密集koh大量創作劇本的動機kap理念;並對in劇作中的主題作研究,暸解劇本中所呈現出來的在地情感,社會教化理念kap堅持台語文書寫的時代性意義。 兩位台語文學家的戲劇故事雖然lóng kap台灣的景物相連結,tī腳色的塑造上嘛lóng表現出台灣中、低層人民的勤、儉、土直、善良本性,m̄-koh tī情節鋪排、人物刻劃…等劇劇行動方面,有in無kāng的差異,本文用對比的方式來探究各自的特色,深化對台語劇作的價值kap瞭解。
  • Item
    報紙.唱片.廣播劇:陳和平的歌謠論戰與台語實踐
    (2018) 張毓玹; Chang, Yu-Hsuan
    陳和平是台灣歌謠發展的見證人,更是傳揚台語歌曲的關鍵推手。1948年出生台南的他,15歲時看到《台灣日報》上批評台灣歌謠的文章,無理的批判台語歌曲,促使他憤而執筆反抗,遂開啟他的歌謠論戰之路,成為引領大眾重視台灣歌謠的導路者。年僅16歲的陳和平已成為各大報的專欄作者,《中華日報》、《台灣日報》、《台灣晚報》……等,都能見其身影。他在文章中記錄台語歌壇的新鮮事與歌星們努力的故事,積極提升台語歌曲的形象。 因為他的發聲,引起台語歌曲創作名家的注意,獲得他們的欣賞,陸續認識了周添旺、林禮涵、姚讚福、葉俊麟和楊三郎等傑出作家,開啟了陳和平寫詞譜曲的契機。1968年他加入海山唱片公司,負責宣傳工作,首創向廣播節目購買時段的打歌手法,締造傳奇佳績。 陳和平的歌曲創作生涯始於1970年,因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邀約,他為電視布袋戲創作插曲與角色主題曲,創造了台語流行歌曲的新潮流。此後他又陸續開拓創作題材,庶民生活、城市景象、民間故事都被他視為靈感來源,歌曲傳遞台灣多元的文化脈動。 本文以陳和平的歌謠評論與介紹、台語歌曲創作及廣播劇為主要分析依據,探討他的敘事模式與如何實踐傳承台語文化的理想,了解他對時代的意義。透過陳和平的作品留存並發揚台語文學的藝術價值,展現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