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北市國中身障資源班教師對學校行政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2011) 李冠儀; LEE KUAN YI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感受學校行政支持的程度及滿意度,與其職業倦怠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以臺北市國民中學資源班現任正式教師為研究對象,使用「國中資源班教師對學校行政支持現況及滿意度問卷」、「教師職業倦怠量表」為研究工具。總計發出260份問卷,回收252份,回收率達96.92%。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效果值、積差相關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國中有九成的學校行政支持項目達到相關的規定。 二、臺北市國中資源班教師對學校行政支持的整體感受屬於滿意程度,以教務行政向度的整體滿意度最高;對於學校行政支持各向度均屬於滿意程度。在背景變項中,以全校總班級數在「60班以上」、教學年資「15年以上」、專業背景以「特教學分班」、個案人數在「11至15人」、「有兼任行政職」的教師滿意度較高;但都屬於低度效果值。 三、臺北市國中資源班教師職倦怠程度屬於中低程度的感受。在三個分量表中,以「情緒耗竭」及「低落的個人成就感」的倦怠感受較高。在背景變項中,以全校總班級數在「12班以下」、教學年資「6至10年」、專業背景以「特教系及輔系」、個案人數在「15人以上」、「有兼任行政職」的教師職業倦怠感受較高。其中不同教學年資達中等至高等強度效果值、不同認輔個案人數達高等強度效果值。 四、臺北市國中資源班教師感受學校行政支持與其職業倦怠之間達顯著關係,且為中度負相關,顯示學校行政支持滿意度越高,則整體職業倦怠感受及職業倦怠三個層面的倦怠感受都越低。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俾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資源班教師及後續研究做為參考。Item 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研究(2016) 賴怡伶; Lai, Yi-Ling本研究旨在探究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之現況,瞭解不同背景之鑑輔會承辦人員知覺的工作壓力及其對職業倦怠的感受程度差異情形,並探討兩者之間之相關性,以及分析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之預測力,最後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期提升鑑輔會工作之績效。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鑑輔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調查問卷」,以鑑輔會承辦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全國性的普查,共發22個縣市,共計13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11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5.3%。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並獲得以下結論: 一、鑑輔會目前所執行之業務現況,以鑑定業務最多。 二、鑑輔會承辦人員整體工作壓力感受程度為中等程度;工作壓力大多傾向「工作負荷」及「角色壓力」。 三、鑑輔會承辦人員職業倦怠感受為中等程度;其中以「情緒耗竭」感受 程度較高。 四、30歲(含)以下、未婚、無子女數、擔任鑑輔會承辦人員年資在1年(含) 以下、東部及離島地區之鑑輔會承辦人員知覺工作壓力程度較高。 五、30歲(含)以下、未婚、無子女之鑑輔會承辦人員職業倦怠感受程度 較高。六、鑑輔會承辦人員知覺工作壓力愈大,其職業倦怠感受愈高。 七、鑑輔會承辦人員工作壓力對職業倦怠具預測力;其中以「工作負荷」 最能有效預測其職業倦怠感受程度。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單位、鑑輔會承辦人員及未來研究參考。Item 特教教師職務輪調及職業倦怠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特教教師為例(2018) 劉孟慈; Liu, Meng-Tzu本研究旨在討論桃園市公立國小特教教師職務輪調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進行研究,研究地區為桃園市各區公立國小,研究對象為該校同時設置集中式特教班與分散式資源班之國小特教教師,使用「職務輪調認知量表」與「教師職業倦怠量表」做為研究工具。本研究總計發出254份問卷,有效問卷216份,回收率為85%,研究所得之問卷資料利用SPSS 23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與積差相關進行考驗。統整之結論如下: 一、國小特教教師對職務輪調機制屬認同 二、國小特教教師職業倦怠感受為中等程度 三、國小特教教師職務輪調機制在任教年資與任教班型上有差異 四、任教6至10年之國小特教教師在職業倦怠感受程度較高,16年以上之國小特教教師在職業倦怠感受程度最低。 五、國小特教教師職務輪調機制與職業倦怠具顯著相關。 根據研究結果,可提供給各級學校與行政機關、特教教師及後續研究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