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劇」中的交會-創作性戲劇對於國小亞斯柏格症學童社交技巧的改變歷程
    (2011) 鄭鈺清; Cheng Yu-Ching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探討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以創作性戲劇融入一位亞斯柏格症學童社交技巧學習之行動歷程。研究目的在以創作性戲劇內涵與元素的應用,觀察亞斯柏格症學童參與創作性戲劇課程之成長蛻變;探討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在行動歷程中之專業成長;藉以提供資源班教師社交技巧教學另一個面向的教學參考。 研究動機起始於研究者平日對於亞斯柏格症學童的學習特徵以及教學現場的觀察,並連結過去的學習經驗,結合創作性戲劇和社交技巧兩者相關文獻的探討與認知,進一步擬定行動計畫。在初階、進階兩階段教學行動中持續觀察、省思與執行修正策略,並於行動歷程中持續蒐集資料,進行資料歸納,彙整出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 研究發現以創作性戲劇引導亞斯柏格症學童在自由、開放的教學氣氛中,初階課程以「1、2、3木頭人」、「鏡子遊戲」…等活動,進階課程以「合作的數字」、「超級幻想家」…等活動,透過感官感受、肢體動作、想像、模仿、角色扮演和默劇元素,從個體自我肢體的開展觀察自己,進而延伸到與他人連結,察覺團體中同儕的溝通訊息,並藉由支持系統的鷹架建立,創造與同儕合作互動的機會,融合創作性戲劇之教學活動後,亞斯柏格症學童在社交技巧上的覺察能力、順從技巧、同儕關係以及自我管理技巧皆有所成長與改變。 研究結果方面,透過創作性戲劇意外的看見有別於以往課程對於研究對象的既定印象,開展出亞斯柏格症學童的優勢能力,藉由優勢能力的因勢利導協助弱勢能力的成長。透過行動研究回饋、省思與修正的歷程,研究者對於社交技巧教學所介入的策略有更多面向的思考。最後依據研究發現與研究結果,對於任教身心障礙資源班的教師與即將以創作性戲劇進行教學或研究的教師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
    (2017) 江科鋒; Chiang, Ke-Fe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童社會技巧之成效。研究對象為一名國小四年級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研究採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中的跨行為多基線設計,自變項為自我管理策略教學,依變項為社會技巧,包括干擾他人及主動參與團體活動等二項行為。 本研究蒐集之資料以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之視覺分析法及C統計進行分析,以了解自我管理策略對受試者社會技巧之成效,並透過回饋表及訪談受試者之教師及同儕,作為本研究之社會效度分析。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一、自我管理策略對降低國小ADHD學童「干擾他人」行為有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二、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於提升國小ADHD學童「主動參與團體活動」行為具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三、自我管理策略教學對國小ADHD學生干擾他人、主動參與團體活動之行為成效,具社會效度。 此外,研究者針對教學與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未來教學及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ACCEPTS教學模式對國中啟智班學生兩性互動教學之成效研究
    (2004) 伍曉珍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ACCEPTS教學模式」教導國中啟智班智能障礙學生兩性互動之成效。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single subject design)之跨受試之多探試設計(multiple probe design),並以問卷調查作為補充設計。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研究對象選取台北市一所國中三名啟智班學生,三名受試在「魏氏兒裡智力量表」智商得分在53至70,並在ACCEPTS技能評量、以及社交測量中皆顯示有不適當的社會技能。實驗處理階段,每名受試接受ACCEPTS教學模式,教學涵蓋與人相處以及交朋友技巧兩個層面。所得資料以視覺分析及評分者信度考驗來進行探究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ACCEPTS教學模式對增進三名受試之與人相處社會技巧具有顯著成效,其維持效果都達受試預期目標水準。 二、ACCEPTS教學模式對增進三名受試之交朋友社會技巧具有顯著成效,其維持效果都達受試預期目標水準。 三、教師與受試家長皆認同ACCEPTS教學模式對受之社會技巧正確表現有提升的效果,並且進一步分析教師與受試家長之評定結果,發現兩者觀點一致。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做綜合討論並提出本研究之限制及對 未來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