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北市視障大學生婚姻態度與擇偶偏好之調查研究(2019) 賴竑達; Lai, Hong-Da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議題近幾年逐漸受到重視,障礙者的生活不應只在物質條件上得到滿足,更應該在心靈生活獲得充實。根據Erickson(1950)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大學階段的重要發展任務為與他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因此,有必要針對其對於婚姻的態度與擇偶偏好進行深入的了解。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各大學院校之視覺障礙學生婚姻態度與擇偶偏好現況差異,以及相關情形。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107學年度安置於台北市之視覺障礙大學生為對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 for windows進行資料分析與整理,結果如下: 婚姻態度方面,視障大學生不會因為障礙而放棄對於婚姻的追求,但並不認為婚姻是親密關係的唯一達成方式,相信姻緣天注定的看法,並能對於自身所面對的困難有所覺知,且有信心能面對,找尋找伴侶上不會只侷限在障礙者,其他身心障礙者甚至是明眼人都是其考慮的範圍。而不同性別、年級、致障時間、視力狀況、父母相處、親子互動、宗教信仰、異性交往之視障大學生在婚姻態度上呈現不同差異。 擇偶偏好方面,較重視雙方個性與價值觀的契合,對於外在條件如:容貌、身高較不重視,而對方父母的接納以及親子互動也是的考量因素。此外,在社會條件中擇偶較為偏好如:良好的就業能力、職業、經濟狀況等,而不同性別、年級、致障時間、視力狀況、父母相處、親子互動、宗教信仰、異性交往之視障大學生在擇偶偏好上呈現不同差異。 相關性方面,婚姻的認知態度與擇偶偏好的生理條件為中度相關,在心理條件、家庭條件、社會條件為低度相關;情感態度與擇偶偏好的生理條件、家庭條件、社會條件為低度相關,在擇偶偏好的心理條件為中度相關;行為態度與擇偶偏好的生理條件、心理條件、家庭條件、社會條件為低度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提供大學資源教室、視覺障礙學生家長、視覺障礙學生、未來從事相關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