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譯註:捕捉聲音、平衡勢力、保存歷史
    (2023) 年麥可; Nakhiengchanh, Anou Michael
    儘管有幾本關於台灣重要領導人如蔣介石或李登輝的書籍已經問世,但關於其他重要人物如史明的文獻卻相對匱乏。此外,史明的作品或關於史明的作品在英語世界中也極少。英語文獻中關於這位非凡人物的大部分體現在新聞文章或簡短的摘要中。史明豐富多彩的背景、革命理念與持久的遺產值得任何希望研究台灣歷史、尤其是研究台灣獨立運動的人關注。另外,回憶錄和自傳的翻譯需要卓越的技巧。回憶錄的譯者必須關注多個焦點:找到彌合語言和文化差距的方法,保持作者的聲音,平衡歸化與異化的勢力等。因此,本文有兩個目標:1.製作並分析一個平衡史明意圖與英語語言特點的翻譯;2.通過製作英語翻譯,將史明介紹給英語世界的大眾和學界。作者希望通過翻譯史明自傳的一部分,藉此以新的角度展示台灣,突顯其具有爭議的過去、當前的困境及充滿希望的未來。
  • Item
    回望福爾摩沙:十九世紀來臺西方人旅行書寫在臺灣的譯介
    (2013) 林希樺; Hsi-hua Lin
    本研究旨在爬梳十九世紀來臺西方人旅行書寫在臺灣的譯介脈絡。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吸引海關官員、傳教士、博物學者、探險家、商人等外籍人士前來,留下航行錄、日誌、隨筆、書信等一手紀錄。這些文獻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後陸續在臺灣譯入中文,可概分為兩個翻譯階段,第一階段為二戰後至解嚴前(1945-1987),此時期的譯作大多由黨公營機構出版,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為主力。1970年代後,由於政府在戒嚴時期頒布多項法令管制出版,與臺灣相關的書籍出版沉寂了一段時間,直到1987年解嚴後,本土意識抬頭,臺灣研究漸成顯學,第二階段的譯介(1988-2012)就此展開,除了賦予舊本新譯外,亦有首次譯入中文的新文獻。十九世紀正值西方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展的全盛期,來臺西方人的旅行書寫多半帶有政治與經濟目的,遊歷心得並非文本重點,而是提供詳實的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紀錄,供既得利益者參考。百年前西方人眼中的福爾摩沙,如何透過翻譯移植到中文世界?文本功能又有何轉變?本文整理歷來譯介書目,並從贊助者、譯者、準文本、專有名詞還原翻譯、文本改寫、譯本價值等角度切入,勾勒兩譯介階段概況,試圖分析文本如何從「為帝國服務的書寫」轉變成第一階段譯介「統治者的參考書」以及第二階段譯介「瞭解自身的史料、強化臺灣意識的讀物」。
  • Item
    不同視角下的臺灣: 臺灣史相關文本之翻譯贊助者研究
    (2014) 江昀蓉; Yun-Jung Chiang
    本研究試圖探討贊助者對臺灣歷史文獻史料中譯本的操縱與運作。臺灣歷史文獻史料為了解臺灣歷史與人文最直接的途徑之一。過去荷蘭人、西班牙人都曾佔領臺灣,1860年因北京條約臺灣開港通商,吸引許多商人、傳教士、探險家等來台,日本人更殖民臺灣長達五十年之久。過去曾到訪臺灣的人士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與對臺灣的研究結果,這些作品便成了現代人了解臺灣歷史的重要媒介。本研究試圖從三個贊助者,政府部門出版機構、民間出版機構與教會出版機構,探討各贊助者在翻譯臺灣歷史文獻資料時,對譯本的操縱與其譯本中暗藏的意識形態,與各贊助者出版譯本的目的。希望透過對譯本的分析,探討譯本在戒嚴時期與解嚴後等不同的時空背景下的樣貌,找到有系統的方式討論臺灣史相關文獻史料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