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1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文本功能看翻譯策略:《法蘭克.卜克曼的一生》翻譯過程分析(2003) 許壽峰; Hsu Shou-Feng本研究為一本譯文文本翻譯策略的觀察分析,目的在呈現翻譯過程中,影響翻譯決策的重要因素如何經過譯者的權衡取捨等考量,於譯文中呈現。 本研究的文本為《法蘭克•卜克曼的一生》傳記第一至九章,筆者本人即為譯者。本研究的基本觀點是把翻譯活動視為一種跨文化溝通的活動,因此分析重點在於原文透過翻譯呈現為譯文後,原文文本所具有的各種溝通功能,究竟是獲得保留、部分流失,或是有所轉變。。 對於翻譯過程的分析,則是採用Christiane Nord所提出的「文本功能 — 翻譯策略」分類對照架構,從原文與譯文文本功能的比對中決定翻譯過程中究竟採用了哪些策略。分析結果顯示,根據Nord的架構來看,本研究的文本,在翻譯時主要基本採用了等功能翻譯、異功能翻譯、類體裁翻譯等三類翻譯策略,並且就不同文本體裁的翻譯實例舉例討論說明。 關於特殊文化因素的翻譯處理,在研究的文本中特別明顯的主題是基督教宗教文化,這類內容可能因為譯文讀者未必具有理解內容所需的文化經驗,因此譯文對讀者而言會有類似「異功能」翻譯的效果。 另外,研究結果發現一種譯文呼喚功能不減反增的另類「異功能」翻譯。這是因為文本中涉及中國歷史紀實內容部分,對中文讀者來說具有的呼喚功能,會大於原文文本對原文讀者的呼喚功能。使得相關專有名詞的處理就有點類似進行回譯(back translation)。Item 筆譯速度與策略分析:口譯員vs.筆譯員(2014) 吳孟儒; Meng-Ju WU翻譯速度雖然甚少成為筆譯研究的重點,但對專業譯者的職涯發展來說意義重大。目前僅有的少數相關研究指出,口譯員的筆譯速度可能高於筆譯員。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1)此現象是否為真;(2)如果為真,是什麼因素造成兩者的筆譯速度差異;(3)是否可能透過人為操控提高筆譯速度。 本實驗受試者為32位口筆譯碩士班學生/畢業生,皆為中文母語人士。搜集資料為受試者之兩篇英譯中文本、筆譯時間紀錄(以秒為單位)、訪談逐字稿,以及背景問卷調查。 實驗結果顯示,口譯員的筆譯產出速度明顯高於筆譯員,與先前相關研究結果相符(Dragsted& Hansen, 2009)。本實驗的操控也似乎成功提高了筆譯速度,但此加速現象僅出現於筆譯組;此速度變化雖未達量性顯著差異,但可能原因為實驗時間過短,受試者來不及熟悉新的筆譯方法。受試者的草稿/定稿的質性分析則顯示,這樣的速度差異與變化可能來自偏重不同的筆譯策略。 本研究結果提供了可能提高筆譯產出速度的簡易方法,亦即引導筆譯者使用特定的筆譯策略。本文以實證研究分析了口譯與筆譯模式的相同與相異點,為未來口筆譯差異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Item 英譯藍博洲《幌馬車之歌》(2011) 馬逸飛; Marko Kovacevic人類透過記敘文來理解這個世界,記敘文成為我們定義世界以及其中人事物的工具。就記敘文的本質而言,內容可以是極為私人的故事,亦或是描寫一個族群所認同的訊息與生活領域。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將此類文體翻譯成另一個語言,以及翻譯過程所將面對的語言、文化和個人情感等難題。此次研究的文本為作家藍博洲所撰寫的幌馬車之歌,為一本兼具社會寫實與抒情性質的記敘文作品。抒情的部分在於描寫白色恐怖(民國三十八年至七十六年間)時期,人民無故人間蒸發的故事;寫實的部分則為本書於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一年首次發行時,提供台灣讀者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迥異於政府針對白色恐怖事件所提出的官方說法(或甚至避而不談。本次翻譯的是藍博洲於民國八十年撰寫的幌馬車之歌,而不是民國九十三年出版的版本,考量的因素為前者較易為西方讀者所接受。然而,從譯者的觀點來看,翻譯此版本時需針對某些部分加以修改,包含文本脈絡、內容與寫作風格。藉由翻譯技巧中的增譯法和省譯法來處理上述問題,期能創作出文法與語法流暢的譯文,精準呈現文章脈絡,讓西方讀者享受閱讀過程。本論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章為序論,說明該書與作者之背景,以及選翻此書的緣由。第二章探討幌馬車之歌在台灣和國外的接受度;第三章則著重於翻譯過程,討論翻譯時所遭遇的問題與解決方法。最後一章為本論文之結論,並提出後續研究相關的議題。附錄則為此次翻譯幌馬車之歌的譯文。Item 《大傢伙的蹤影》童詩集中譯自評-探胡鬧詩之翻譯策略與雙語圖文本侷限(2011) 吳恬綾; Wu, Tien Ling本研究目的是以等效原則探討胡鬧詩的翻譯策略與雙語圖文本侷限。 《大傢伙的蹤影》(1992) 是美國桂冠童詩詩人傑克‧普瑞拉斯基 (Jack Prelutsky 1940 - ) 的胡鬧詩集,以兒童的想像角度出發,觀看家人朋友和自然,傳達渴望被愛的感受。詩作運用獨特的文字與聲音遊戲,是譯者的一大挑戰。本論文從《大傢伙的蹤影》中節譯30首詩,以奈達 (Eugene Nida 1914 - )「動態對等」理論出發,採用等效改寫策略進行實驗性翻譯與自評,並以四份同類型中譯本:分別是雙語本《一條魚 兩條魚 紅的魚 藍的魚》(1992)、雙語本《下雨下豬下麵條》(2006)、全中文本《人行道的盡頭》(1995) 和全中文本《阿麗思走到鏡子裡》(炸脖)(2005) 為佐證,分析其中的自創詞與文字遊戲技巧,評析文本達到「目標語等效」的最佳策略。 結論提出,雙語譯本若以語言學習為目的,易受中英對照牽制,譯者文字與翻譯決策也受限,譯文效果既不夠忠實,達不到雙語學習目的,也壓縮了詩人文字的發揮空間,成為原文的配角;若將翻譯目的設定為翻譯學習,譯者就無需受限於原文,能更自由地翻譯自創詞和文字遊戲,達到翻譯教學與搞怪文字的雙重效果。全中文本因不受原文牽制,譯者較能在娛樂讀者的目的下,自由決定等效的策略,保留聲音與遊戲形式,並大膽改寫內容,讓譯文更能發揮對等效果,提升譯本獨立存在的藝術性地位。Item 從卡通《辛普森家庭》第一季影集探討俚語的字幕翻譯(2008) 胡琦君; Chi-chun Hu情境喜劇《辛普森家庭》裡充斥著俚語,但俚語如同一個不安份的調皮孩童,不斷挑戰傳統,增生新的辭彙,因此需要字幕翻譯工作者的謹慎處理。然而,字幕翻譯又不像一般的筆譯,譯者必須在時間與空間的雙重限制下,用最簡練的文字表達最完善的意涵,將最大的原語訊息傳達給觀眾。《辛》片的譯者究竟是如何處理這樣的困境呢?這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 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概述筆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辛》片簡介。第二章文獻回顧分為二大部份,前半部談俚語的定義、特性、作用與定位;後半部則探討字幕翻譯功能與特色,進而從翻譯理論的角度探索字幕翻譯的文本類型。第三章敘述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並闡釋本論文選取俚語的依據。最後綜合整理翻譯理論學派及實務翻譯者的建議,歸納出四類字幕俚語翻譯策略。第四章採用前述四類分類法,將俚語歸類後個別分析其優缺點,歸納出俚語在字幕上的翻譯策略。在第五章結論裡,筆者總結字幕俚語翻譯的策略,闡述本論文的研究限制,並提出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Item 《我的心動》翻譯評析(2009) 黃庭敏; Ting-Ming Huang本論文共分六章,主要探討《我的心動》(My Heartbeat) 之中文翻譯以及分析應用在翻譯活動中的策略。第一章為筆者接下翻譯My Heartbeat的緣由以及論文架構。第二章「原著介紹」,簡介作者傅萊曼威爾女士即其相關著作,歸納原作各章內容大意,並針對原作屬性加以分析,亦探討文化背景的不同。第三章「理論與分析」,藉由勒菲弗爾的理論,討論意識型態的不同導致譯文被刪減,並分析出版社刪減譯文,使譯文符合社會期望的背後原因。第四章「翻譯評析」,為本論文主要內容所在,採原文與譯文對照的方式,逐句評析,並引用學者的理論做為佐證,和翻譯過程中工具的運用。第五章「翻譯實務」,討論翻譯過程的實務層面,如與出版社交涉、譯文的刪減,以及譯文的檢討。第六章「結論與心得」,筆者提出一些翻譯實務上的心得和建議,和讀者分享。Item 字幕翻譯中的文化詞語和語言幽默翻譯策略:以美國喜劇影集 「六人行」為例(2008) 蔡宗樺; Tsai Tsung-hua本論文旨在討論,喜劇影集「六人行」譯者遇到文化和語言造成的翻譯困難時,會採用的翻譯策略、策略的效果,以及是否適合字幕翻譯。本文利用紐馬克提出的「語義翻譯」和「溝通翻譯」,及胡功澤的「溝通的翻譯觀」,來檢視「六人行」的翻譯策略。字幕翻譯適合採用「溝通翻譯」,與訴求類文章翻譯策略,譯文要以譯語觀眾為主,使用觀眾熟悉的語言,讓觀眾容易瞭解劇情。分析「六人行」策略結果顯示:就文化方面而言,合適的策略必須能解釋性質、意義,方便觀眾理解,不過同時需要考慮字幕翻譯的限制,以及符合原劇的情境。語言幽默方面,應以保留幽默效果為主,使觀眾瞭解幽默,最好能用譯文近似的效果代替,若不適合時用註解,最差的方式為只譯出字面意義。Item 電影字幕中的粗話翻譯策略:以美國電影「男孩我最壞」為例(2009) 羅玉潔; Yu-chieh Lo電影世界中虛構的人物透過使用情緒性的粗鄙字眼,被賦予了凡人的靈魂,與觀眾的真實世界更加貼近。美國喜劇《男孩我最壞》裡充斥著大量不雅語言,卻令人發噱,極具娛樂價值。然而在字幕翻譯的制約因素及中西文化差異下,譯者必須將口語轉換成最精練的書面語。本論文意旨探討此片的譯者是如何處理這種困境。 論文分為六章,第一章概述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男孩我最壞》一片簡介。第二章文獻回顧探討影視翻譯中字幕翻譯的功能、特性及其制約因素,第三章談粗俗語的在社會語言學中扮演的角色、類別、形式及意義及社會語言學家對粗俗語的分類,利用認知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的粗話功能分類為基礎。第四章敘述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從翻譯理論的角度探討字幕翻譯的文本類型,第五章分類比較在不同粗話功能下,本片譯者的翻譯策略。最後綜合整理歸納出六類字幕粗俗語翻譯策略。在第六章結論裡,筆者總結字幕粗俗語翻譯的策略,闡述本論文之研究限制,並提出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Item 《政治為什麼重要?——讓民主政治發揮功用》之中譯與評析(2008) 龐元媛; Pang Yuan-yuan本論文共分四章,旨在探討《政治為什麼重要?——讓民主政治發揮功用》(Why Politics Matters: Making Democracy Work)之中文翻譯以及翻譯過程。第一章「研究背景」介紹原文、譯文並予以比較。第二章涵蓋研究目的、基本觀點與研究架構。第三章介紹文本類型、文本功能與翻譯策略,並引用譯文實例說明應用情形。第四章結論總結本研究發現並提出建議。Item 過猶不及?:史蒂芬‧金小說《Bag of Bones》兩種中文譯本比較(2008) 謝儀霏; Yi-fei Hsieh本研究從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在中文市場銷量不如美國為出發點,探究其作品在翻譯環節上的問題。研究文本為長篇小說《Bag of Bones》的兩種中文譯本:簡體字譯本《屍骨袋》與正體字譯本《一袋白骨》。論文從比較兩版譯本切入,針對三個部分進行分析比較。首先是兩版譯本的翻譯風格,根據前人對於兩岸譯本比較研究的走向,針對語法特徵、形象詞/成語運用、地方/流行語彙運用等面向進行比較。其次比較譯本對小說連貫性的掌握程度,從關鍵詞彙、懸念筆法與情節邏輯等面向來探討。最後,針對史蒂芬‧金慣用大量當代美國流行文化詞彙來營造小說背景的寫作手法,分析兩譯本對流行文化詞的翻譯策略,再援引豪斯(Juliane House)的顯性/隱性翻譯(overt/covert translation),試圖說明兩譯本策略的選擇動機。 研究發現,簡體字譯本由兩位譯者執筆,在風格上就有不一致之現象;為求小說閱讀流暢,在文化詞處理上動用了「文化過濾」(cultural filter)機制,刪去部分文化意象與典故,可說是符合紐馬克(Peter Newmark)所謂的「欠額翻譯」(under-translating)。正體字譯本翻譯策略衝突,在譯文中大量引進中文的形象詞與地方、流行語,但對於美國文化詞又以顯性翻譯的手法來處理,因此譯本充斥過多訊息,屬於「超額翻譯」(over-translating)。研究並呼籲,翻譯時必須針對文本屬性,擬定翻譯策略,確定譯本的目標,譯本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