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翻譯練習在台灣高中英文寫作教學之定位──師生行為與態度研究(2004) 王滿芳本論文主要探討翻譯練習目前在台灣高中英文寫作教學中之定位。有關「翻譯」寫作題型近年由於在升大學「推甄」、「學測」及「指考」中取消,因而使其失去傳統大學聯考時代做為考試題型而具引導平日教學之影響力,加上大考中心開發更豐富、多樣的寫作題型,以及主流溝通教學法之指導作用情況下,因此確有必要探究、了解平日英文寫作教學活動和月考翻譯寫作命題方面,高中教師對使用翻譯的行為、態度是否受上述因素影響而有所改變?以及學生對接受翻譯練習的態度、行為表現是否有所不同? 有關教師部份,在設計與翻譯練習有關的問卷題目後,以筆者任教學校內的13位英文教師為研究對象,依教學服務年資深淺每10年做一區隔,共分三組,請其勾選填答問卷,然後再針對教師填答部份予以更深入訪談。從問卷調查、訪談及蒐集月考翻譯試題所獲結果,加以比較、分析討論得知:絕大多數高中英文教師無論在平日寫作活動項目中或校內月考翻譯題型命題,使用翻譯練習或翻譯的態度、行為並未受大學入學考試題型變化而有明顯改變。教師態度、行為未有明顯改變的考量因素包括英語在台灣屬外語、學生母語是中文而且教學現場為混合程度編班;絕大多數教師認為透過穩定、規律的翻譯練習方式有助學生了解如何在涉及不同文化、思維的中、英兩種語言系統間進行換碼並熟練中譯英字、詞、片語、句型等文法相關方面的正確性學習。此外,教師亦認為盛行溝通教學法雖強調語言流暢度重於正確性,主張多用標的語、少用或避用母語,翻譯仍為高中教師最常運用的英文寫作教學活動項目和寫作評量題型。 至於學生部份,以筆者新任教兩班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先請其做學年初始學習狀況自述,然後穩定進行維時一學年的翻譯寫作練習活動,並於學年結束時讓學生填寫接受翻譯寫作練習之相關問卷及其學習歷程反思。從調查所得結果亦證實: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翻譯練習有必要並有助他們平日英語學習,他們並不因大學入學考試取消翻譯題型而有不同之行為表現,其接受翻譯練習的態度也未明顯改變。 最後,本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翻譯在高中英文寫作教學方面所能扮演的角色與如何使用的教學建議,並指出本文限制及未來的研究方向。Item 翻譯與性別錯置—論<<荒人手記>>及其英譯本中的模仿問題(2003) 李延輝; Yen-hui Li本論文旨在以<<荒人手記>>中文原作及英文譯作為本,討論性別、翻譯與模仿之議題。論文主要分為五大章節。第一章簡述研究動機、<<荒人手記>>作品本身與作者朱天文,解釋模仿的概念,並提出性別與翻譯結合的重要之處。第二章探討<<荒人手記>>形式與寫作者身份的逾越,結合性別理論與翻譯理論,檢視小說文本的反串。第三章接續第二章,以<<荒人手記>>英譯本Notes of a Desolate Man為討論對象,以賽門(Sherry Simon)等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家所提之理論及同志理論,審視譯者是否如實傳達小說中的性別意涵。第四章以神似與形似為主,分析小說中「同志」一詞與顏色的翻譯。第五章則為結論,針對和性別議題有關的翻譯提出一些建議。Item 談《論述》之翻譯(2003) 方淑惠; Shu-hui Fang本論文共分五章,探討筆者翻譯《論述》(Discourse)一書之過程,以及翻譯實踐上的技巧與策略。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筆者翻譯《論述》一書時的個人背景,以及撰寫論文的動機和論文架構。第二章為「原著介紹」,簡介作者莎拉‧彌爾斯的研究領域、影響她研究方向的因素等,同時也節錄《論述》一書各章的內容重點。第三章為「翻譯過程」,以詮釋學派之「闡釋循環」理論為主軸,說明筆者的翻譯歷程。此外,亦解釋筆者翻譯重要字詞時之考量。第四章為「翻譯實務探討」,說明筆者在實際翻譯時所運用的策略與文體選擇。第五章為「結語」,總結全文,提出筆者翻譯之心得與感想。Item 《校長室裡的孩子》中譯自我評析──從文化訊息之詮釋表達看譯者文化意識之發展(2003) 鄭雅方; Ya Fang Cheng本論文旨在探討譯者文化意識之發展如何影響其對文本文化訊息之詮釋表達。本文所謂「文化意識」,係指辨識瞭解文化訊息之能力與歷程,譯者是翻譯行為的主體,掌握詮釋原文內涵與決定譯文型式的權力,因此譯者能否發揮文化意識,充分掌握原文各個層面之意義,攸關譯文之成果。筆者以《校長室裡的孩子》之翻譯歷程為例,分析原著型式與內容反映的文化訊息,比對筆者不同階段之譯稿,檢視異同之處,並回顧翻譯歷程中,筆者對文化訊息之瞭解掌握是否有所改變,對原文的詮釋及譯文的表達型式有何影響。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為研究動機與目的之概述、原著作者簡介與內容分析,並對研究範圍與相關名詞加以界定;第二章文獻探討,分別就文化意識、譯者詮釋與翻譯之關係,概略回顧相關論述研究;第三章研究方法,引用George Steiner之詮釋學觀點,將翻譯歷程視為譯者在原文與譯文體系中尋求平衡的過程,以此作為譯文評析的理論基礎;第四章譯文評析,將原文文化訊息分為型式與內容兩部分,分別擇取若干譯文實例,評析原文譯文表現之文化訊息是否達到平衡,並檢討兩者無法平衡之因素;第五章結論,先綜合評析筆者於翻譯歷程中文化意識之發展以及文化訊息之詮釋表達,再針對如何使原文譯文的文化訊息達到平衡,提出譯者應當留意的若干原則。Item 安 徒 生 故 事 中 譯 本 研 究(2003) 呂奕欣; Yi-hsin Lu本論文以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統論為基礎,探討近百年來安徒生故事的中譯現象。埃文-佐哈爾指出,若翻譯文學處於文學系統的中心位置,則譯文講求「充分性」,若翻譯文學處於系統的邊緣位置,則譯文注重「可接受性」。翻譯文學的位置,會影響譯者的策略。 本論文分為五個時期來討論近百年來的安徒生故事中譯本。第一時期為早期的譯文,主要受晚清的翻譯規範影響。晚清的翻譯文學處於邊緣的地位,因此直譯的譯本並不受歡迎,並且出現了大量改寫以符合譯入語文化價值觀的譯本。 第二時期為新文化運動,此時的譯文位於文學多元系統的中心位置,因此安徒生故事的譯文多採直譯的策略,十分講求譯文的充分性。 第三時期為三○年代,此時期的安徒生故事預設讀者從知識份子轉變為兒童,逐漸走向邊緣的兒童文學系統,譯文也開始有了簡化與注重教育性的傾向。 第四時期之後,為五、六○年代台灣地區的譯本,此時期文學系統位於整個大多元系統的邊緣,安徒生故事也沒有新的譯本出現,可說是發展停滯的空窗期。 第五時期為一九七七年至今,此時安徒生的中譯發展可分為兒童與成人兩系統。安徒生在兒童文學系統發展得相當蓬勃,不過受限於兒童文學的自我定位,因此譯文有大量改寫的情形。至於成人系統的譯文仍處於邊緣地位,因此除了葉君健的譯本之外,並無其他著重充分性的新譯本出現。 綜合以上分析,可發現安徒生故事的中譯過程並非靜態的語言轉換。翻譯文學在多元系統的位置,會影響譯者如何操縱譯文。筆者最後提出建議,認為未來應有更多樣化的新譯本,以彌補舊譯本之不足,並符合多元系統中不同讀者的需求。Item 《動物農莊》兒童譯寫本比較研究(2009) 鄭郁欣; Yu-hsin Cheng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動物農莊》(Animal Farm)自一九四五年出版以來,已譯為多種語言,為諷刺文學的經典代表之一,台灣於此五十年間亦屢有譯本推出,至今約有四十本中文的《動物農莊》,除了以原作諷刺文學身分所推出的一般譯本,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多元需求的出現,《動物農莊》也獲得了新的身份,不僅化身為兒童文學,也成為英語學習教材。本論文將分析台灣出版的六版《動物農莊》兒童譯寫本,以沙維特(Zohar Shavit)所歸納之五項兒童文學翻譯現象為分類基準,分別為依附現有模式、譯文完整性、譯文複雜度、意識型態或價值觀的改寫,以及風格規範,分項檢視此六版《動物農莊》的譯寫策略,綜論六版的個別特色,討論譯寫本經過增修裁切,原作中的寓意是否保留或是產生變化?又兒童譯寫本期能達到哪些功能與效果?這些功能與效果與原作相較,又有哪些差異?並以分析結果提出對非兒童文學進入兒童文學領域時譯寫策略選擇的建議。Item 追尋舊中國:由The Chinese Maze Murders看翻譯的運作(2007) 林俊宏; Oscar Chun-hung Lin自九○年代起,翻譯學界興起「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翻譯研究逐漸由文字上的分析轉由以文化面向解釋。如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便表示翻譯並非來自真空,而必然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他提出翻譯過程有三大影響來源:贊助者(patronage)、意識型態(ideology),以及詩學觀(poetics)。本文以此文化翻譯研究途徑出發,研究高羅佩(Robert van Gulik)以中國題材寫成的The Chinese Maze Murders在不同時空下的翻譯背景,並為譯本中所呈現的面貌提出可能的解釋。 本文主體分三個面向。在贊助者面向,探討出版歷史、贊助者造成的形象,以及各種準文本的意義。評論譯作時往往著重譯文本身,但譯作的包裝卻會影響整部作品的意義及形象,甚至與作者或譯者的原意都有所不同。同樣一部The Chinese Maze Murders的譯本,在不同時空下就有了不同的包裝模式,呈現出不同形象。在意識型態面向,由譯者背景及時代因素,討論各譯者如何還原翻譯心中的「中國」:高羅佩要塑造理想中國,陳來元要回歸傳統中國,而姜漢森與姜漢椿則是帶入了英文版的中國。而在詩學觀方面,則是先比較中西修辭的概念,探討西方修辭學在中國文本的應用,找出中西之間修辭的共同點,並點出翻譯是文本變化的動力。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高羅佩的The Chinese Maze Murders在翻譯過程中深受勒菲弗爾所提出的三項因素影響,各譯本所呈現的中國形象各有不同。隨著各中譯本的傳播而與讀者互動,譯作塑造的世界便在中文讀者心中成形,等到讀者完全接受之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中國?Item Item 國中翻譯試題歐化現象之研究(2005) 吳恬綺; Wu Tien-chi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藉由分析國中英語教材的參考書、測驗卷、段考試題之中譯英翻譯試題,探討這些翻譯試題的題目設計是否有英文影響中文的現象,亦即是否會出現歐化的句子,並且研究翻譯試題在練習、評量及段考考卷所佔的比重以及翻譯題型。本研究以下列22個指標來檢視中文的歐化現象,單字層次有:(1)所有格(2)be動詞(3)形容詞(4)a(5)進行式(6)未來式(7)完成式(8)when/while(9)if(10)被動態(11)情態副詞(12)介系詞(13)and(14)主語增加(15)though(16)複數名詞;句子層次有:(17)副詞子句(18)關係子句(19)虛有子句(用虛主詞it開頭的句子)(20)主題—評論(21)名詞化(22)詞序。研究結果發現,就字的層次而言,所有格、進行式、當、如果、and(連接動詞、句子、名詞)、主語增加等,是歐化較明顯的部分;而be動詞、形容詞、不定冠詞a、未來式、完成式、被動式、情態副詞、介系詞about、and(連接形容詞或副詞)、though子句(有「雖然」,沒有「但是」)、複數名詞,歐化比例較少。就句子的層次而言,副詞子句、虛有子句的處理較符合中文習慣。關係子句方面,命題者習慣將關係子句這個修飾語照搬到先行詞之前,因而常有前飾太長的現象;而語序方面,英文的語序是「主詞—動詞—受詞」,而中文習慣是用「主題—評論」來造句,但中文受英文影響之後,則以「主詞—動詞—受詞」造句者多,用「主題—評論」造句者少。而問卷結果則顯示,就認知而言,英語教師大部分都意識到中文的歐化現象,也知道這樣的中文並不適合作為翻譯試題的題目,但是其比例還是稍低於受過專業訓練的譯者,由此可見,在認知上,英語教師的確覺察到歐化現象,但這觀念並不如專業譯者一般穩固。Item 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文化變形」的翻譯策略(2006) 邱思潔; Szu Chieh Chiu華裔美國文學作品常有中文戶文的特色,意即以英文來描述與中國文化或歷史背景相關的敘述。這些作品中所敘述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成語用字等,常與一般中文讀者的認知不同,筆者在此將這類差異稱為「文化變形」;身為譯者,在回譯時面對這種「文化變形」,該照原著一字不漏照翻以尊重作者?還是該予以修正以迎合讀者?無論選擇前者或後者的翻譯策略,所依之憑據為何?台灣譯者一般又是如何處理? 本文試以兩位知名華裔女作家的代表作─譚恩美《喜福會》﹝Amy Tan: “The Joy Luck Club”﹞與湯婷婷《女鬥士》﹝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an Warrior”﹞─來探討上述「文化變形」之翻譯策略。本論文探討之譯本為民國七十九年出版的于人瑞《喜福會》譯本、民國六十六年出版的吳企平與張時《女鬥士》譯本;筆者透過彼得紐馬克﹝Peter Newmark﹞的文本分類,與漢斯弗美爾的目的論﹝Hans Vemeer: Skopos theory﹞,從作者、讀者、文本三方面,來探討及歸納「文化變形」的翻譯策略,以期將來譯者翻譯類似文本時可供參考。 筆者歸納出文化變形若屬於資訊、事實的變形,亦即「無意識」的變形,且作者本身定位為大眾小說作家,服務的是一般讀者的話,變形處應該予以更改,以符合讀者期望,文中所探討譚恩美之《喜福會》即為此類。若文化變形屬於作者本身抒發性的創作,亦即「有意識」的變形,且作者本身定位較為學術,服務的是學術界或知識份子的話,變形處應該予以保留,或附註加以說明,以完整傳達作者原創的意涵,一如文中所探討湯婷婷之《女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