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1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追尋舊中國:由The Chinese Maze Murders看翻譯的運作(2007) 林俊宏; Oscar Chun-hung Lin自九○年代起,翻譯學界興起「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翻譯研究逐漸由文字上的分析轉由以文化面向解釋。如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便表示翻譯並非來自真空,而必然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他提出翻譯過程有三大影響來源:贊助者(patronage)、意識型態(ideology),以及詩學觀(poetics)。本文以此文化翻譯研究途徑出發,研究高羅佩(Robert van Gulik)以中國題材寫成的The Chinese Maze Murders在不同時空下的翻譯背景,並為譯本中所呈現的面貌提出可能的解釋。 本文主體分三個面向。在贊助者面向,探討出版歷史、贊助者造成的形象,以及各種準文本的意義。評論譯作時往往著重譯文本身,但譯作的包裝卻會影響整部作品的意義及形象,甚至與作者或譯者的原意都有所不同。同樣一部The Chinese Maze Murders的譯本,在不同時空下就有了不同的包裝模式,呈現出不同形象。在意識型態面向,由譯者背景及時代因素,討論各譯者如何還原翻譯心中的「中國」:高羅佩要塑造理想中國,陳來元要回歸傳統中國,而姜漢森與姜漢椿則是帶入了英文版的中國。而在詩學觀方面,則是先比較中西修辭的概念,探討西方修辭學在中國文本的應用,找出中西之間修辭的共同點,並點出翻譯是文本變化的動力。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高羅佩的The Chinese Maze Murders在翻譯過程中深受勒菲弗爾所提出的三項因素影響,各譯本所呈現的中國形象各有不同。隨著各中譯本的傳播而與讀者互動,譯作塑造的世界便在中文讀者心中成形,等到讀者完全接受之後,又有誰能說這不是中國?Item 「反共大業」:由《天讎》看翻譯運作(2018) 林俊宏; Lin, Chun-hung Oscar本論文為一項台灣翻譯史的個案研究。透過回溯從 The Revenge of Heaven 到《天讎》的成書及翻譯歷史,將這項個案放回原先的歷史脈絡,討論這兩本書籍的社會成因。藉由討論《天讎》這一部曾為當年熱銷作品、但在台灣文學史上幾乎不可能提及的作品,期盼能將某些過去曾經發生、但未成為史實的事實也提升至史實的地位,讓我們回顧過去的觀點更為完整。 講述文化大革命當中個人經歷的 The Revenge of Heaven 一書,是透過紐約布魯克林學院心理學倫敦教授(Ivan D. London)主持的研究計劃,由倫敦夫人(Miriam London)執筆,將凌耿(假名,真名郭坤仁)所提供的中文底稿經李大陵翻譯,並參酌透過劉昆生、吳炳鍾等人協助的訪談口譯內容,於1972年在紐約由G.P Putnam’s Sons出版,是一部具備學術嚴謹研究方法的大眾讀物,希望讓讀者瞭解郭坤仁眼中看到的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然而因為當時美國的政治局勢已經不再強調反共,讓這部著作的傳播及影響遠低於倫敦夫婦預期。 但與此同時,台灣經過1950年代的反共文學、1960年代的現代文學時期,雖然仍在戒嚴時期而有反共需求,但作家的重點並不在此主題;而面對1970年保釣、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2年《上海公報》及台日斷交,反共題材有其市場、也有其政治需求。於是,曾創辦《婦女雜誌》、《綜合月刊》的張任飛策劃,交給已有合作經驗、也與倫敦教授熟識的丁廣馨、劉昆生兩人於加州翻譯,特地以香港為名目上的發行地點,希望擴大影響力。其中以丁廣馨為實際譯者,劉昆生從旁提供輔助,翻譯原則大致上就是依據原文信實翻譯,以準確、表達清楚易懂為重點,並由曾擔任郭坤仁底稿英譯的李大陵再次確認。這樣產出的中譯本《天讎》,經過張任飛對國民黨政府警總及文工會的兩面操作,於1972年8月初版,11月再版並開始在台銷售,在未確實獲准出版的狀況下熱賣據稱達六萬本,也曾由蔣經國多次推薦。然而,由於書中對共產黨的敘述為研究訪談所得的實際情形,並不如過去國民黨所敘述的那麼負面,讓國民黨擔心情況失控,而禁止再於台灣發行《天讎》。在不同的情境下,原文與譯文雖然內容上幾乎沒有不同,但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