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0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懷孕婦女規律運動行為意向研究-計畫行為理論之驗證
    (2011) 李靜芳; Ching-Fang Lee
    本研究目的以計畫行為理論來探討懷孕婦女規律運動行為意向並評價該理論之適配度。本研究為調查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研究對象為北部醫學中心接受產檢、懷孕大於12週且無妊娠合併症之孕婦,共621位,平均年齡為31.76歲(SD=3.87)。研究工具為自擬量表,包括基本資料表、孕期運動知識及懷孕期間從事規律運動意向量表。統計方法分別使用SPSS for Windows 14.0程式及LISREL 8.72版統計軟體對理論模式適配進行評量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孕婦對於懷孕期間規律運動行為意向、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為正向,且有6成4以上的孕婦表示從今天起至生產前有可能從事規律運動。 二、 外在變項-社會人口學、孕產史、自覺健康狀態及懷孕期間運動知識對孕婦規律運動之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具顯著影響。 三、計畫行為理論適用於孕婦規律運動行為意向模式,整體適配度達到評鑑指標(GFI=0.90、AGFI=0.88、RMSEA=0.062、SRMR=0.074、NFI=0.96、NNFI=0.97、CFI=0.98、(χ2/df)=3.4、PNFI=0.84)。 四、「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皆對孕婦規律運動行為意向有顯著影響,可解釋的變異量為57%。其中知覺行為控制(β=0.68, p<0.01)為孕婦規律運動行為意向之主要決定因子,其次為主觀規範(β=0.12, p<0.01)。 五、行為信念與結果評價交乘積和影響態度(γ=0.58, p<0.01)、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交乘積和影響主觀規範(γ=0.87, p<0.01)、控制信念與知覺力量交乘積和(ΣPi×Ci)影響知覺行為控制(γ=0.35, p<0.01)。 六、孕婦規律運動行為之態度、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彼此間呈顯著的正相關。 計畫行為理論可用來解釋孕婦於懷孕期間規律運動行為意向的。知覺行為控制為孕婦規律運動行為意向之主要決定因子,其次為主觀規範。建議醫護人員應協助孕婦克服在規律運動之主要障礙因素,並給予孕婦所需的資源,以促使孕婦於懷孕期間能規律運動。
  •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吸菸行為意圖之調查
    (2014) 陳昱任; Yu-Ren Chen
    中文摘要 目的:吸菸的危害對國小學童的威脅日益嚴重,但國內探討國小學童菸害研究尚有不足,故本研究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不吸菸行為意圖的相關因子與現況。方法: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選擇新北市八所國小高年級學童作為調查對象,以橫貫式調查進行研究,研究樣本數359人。本研究運用多元階層複迴歸進行分析。結果:計畫行為理論中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可以有效預測不吸菸行為意圖(R2=72.2%)及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 (R2=69.8%),知覺行為控制、主觀規範與不吸菸行為意圖皆呈正相關;個人層次社會人口學變項中,嘗試吸菸經驗可以有效預測不吸菸行為意圖及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嘗試吸菸經驗與不吸菸行為意圖皆呈負相關。主觀規範在整體迴歸模式中預測力最強,個人層次中社會人口學變項以嘗試吸菸經驗之預測力最強。男生對家長、師長、同學的規範遵守程度較女生低。較喜愛上學學童之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不吸菸行為意圖、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愈高。曾經有菸品接觸經驗之學童,態度、主觀規範、不吸菸行為意圖、至國中不吸菸行為意圖較差。個人層次中,喜愛上學者,佔68.8%;自覺菸品獲得困難者為最高,佔73.7%;有嘗試吸菸經驗佔10.6%。環境層次中,家人物質與同儕使用,皆以接觸菸品為最多;二手菸暴露率為67%。結論:計畫行為理論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變項預測學童不吸菸行為意圖之效果佳,建議應提早在國小階段實施菸害防制課程,課程內容可參考計畫行為理論之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變項設計,並考量二手菸危害與性別差異因素,以增強學童不吸菸行為意圖並維持穩定性。 關鍵字: 行為意圖、國小、計畫行為理論 
  • Item
    新竹市某國中學生吸菸行為及意向與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之關係研究
    (2012) 陳琬菁; Chen Wan-Ching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新竹市某所國民中學學生的吸菸情形、未來吸菸意向、及所知覺家長實施預防吸菸措施情況,進而探討國中學生吸菸行為及意向與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之關係。 研究對象為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新竹市某國民中學之七、八、九年級全體學生。抽樣方法採隨機分層集束抽樣,總計抽出15班,共發出497份問卷,有效問卷數為482份,有效回收率達98.39%。 研究結果如下: 一、吸菸行為方面,17.2%的受測學生曾經吸菸。吸菸意向方面,隨著未來時點的延長,受測學生吸菸可能性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二、受測學生知覺家長實施預防吸菸措施的頻率為「有時如此」(總分平均值為3.08分)。以「協助子女發展生活技巧」做得較好,「督導子女行為」方面做得較差。 三、個人背景變項、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皆能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吸菸行為。家長「正向楷模角色」(OR=0.46;95%CI=0.31-0.67)、學生「性別」(OR=3.11;95%CI=1.72-5.62)及「學業成績」(OR=0.26;95%CI=0.11-0.60)能顯著預測學生的吸菸行為。 四、個人背景變項、知覺家長預防吸菸措施能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吸菸意向。對學生未來一週、一個月、半年、一年、高中職階段、18歲以後六個時點吸菸意向的解釋力為16%到18%之間。以學生「性別」最能顯著預測未來不同階段的吸菸意向;家長「良好的親子互動」及「父母婚姻狀況」最能預測未來18歲以後的吸菸意向。 對未來規劃青少年菸害防制教育工作方面,建議擴大菸害防制工作範圍及加強菸害防制親職教育課程內容,賦予家長更多責任。此外,協助家長落實對吸菸行為及意向有預測力之措施,包括:「良好的親子互動」、「正向楷模角色」、「協助發展子女生活技巧」,以預防青少年初嘗吸菸。對未來研究方面,建議擴大區域與研究對象的選取,並增加質性研究以作更廣泛的探討,亦可以縱貫性研究分析青少年吸菸行為及吸菸意向與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的長期變化趨勢,作為未來推動青少年菸害防制親職教育之參考。
  • Item
    國中學生生態飲食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南投某完全中學國中部為例
    (2011) 陳沛怡; Chen,Pei-Yi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瞭解南投縣某完全中學國中部學生生態飲食認知、環境敏感度、生態飲食行為意圖的現況,並探討學生個人背景因素、生態飲食認知、環境敏感度、生態飲食行為意圖之間的關係。 研究對象為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南投縣某完全中學國中部七、八、九年級普通班在學學生,抽樣採分層隨機抽樣,每個年級各抽取6班,得有效樣本為569人。研究工具採自填式結構問卷,來進行資料收集,內容包含個人背景資料、生態飲食認知、環境敏感度、生態飲食行為意圖等四部份。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一、受測學生對於生態飲食認知表現尚可,且具有良好的環境敏感度,在生態飲食行為意圖表現為中上程度。且三者在彼此間呈顯著正相關,其中環境敏感度與生態飲食行為意圖相關性最高。 二、受測學生的生態飲食認知會受年級、父親教育程度、 環保活動參與經驗、環保資訊接觸經驗等個人背景因素的影響。 三、受測學生的環境敏感度會受年級、自備餐具的頻率、主菜總類、環保活動參與經驗等個人背景因素的影響。 四、受測學生的生態飲食行為意圖會受性別、年級、午餐地點、自備餐具的頻率、主菜總類、環保活動參與經驗等個人背景因素的影響。 五、性別、午餐地點、自備餐具習慣、環境覺察度、環境關心度對生態飲食行為意圖較具解釋力,當中又以「環境關心度」解釋力為最大,亦即受測學生性別為女生、午餐在家用餐、外出用餐會自備餐具、環境覺察度及環境關心度越高的學生,其未來越有可能傾向採取生態飲食行為。
  • Item
    高雄縣某國中學生對菸害防制法新制之認知、態度、遵行意向與遵行行為之調查研究
    (2009) 郭淑芬; Guo, Shwu-Fen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國中生菸害防制法新制認知、態度、遵行意向與遵行行為之現況,並探討其相關因素。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高雄縣某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出問卷513份,回收有效問卷498份。 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受測學生中曾經吸菸者佔23.1%,目前吸菸者佔8.2%。 二、受測學生之重要他人吸菸狀況:以父親吸菸率最高(63.2%),其次是兄弟(15.1%)、母親(12.9%),姐妹最低(4.9%);曾見過至少一位老師在校園內吸菸者佔31.7%,至少有一位同住家人吸菸者佔64.9%,至少有一位朋友吸菸者佔59.4%。 三、受測學生自評獲得菸害防制法新制相關資訊為充足,其辨識菸品廣告能力屬中上程度,曾見到商家違法展示或販賣菸品形狀之糖果(香菸糖)、點心或玩具者佔81.7%。 四、受測學生對菸害防制法新制態度正向、遵行意向尚佳,但在認知與遵行行為方面不足。 五、受測學生之菸害防制法新制認知、態度、遵行意向與遵行行為等四項變項之間皆相互呈現顯著正相關。 六、性別、年級、學業成績、學業滿意度、父親對學業滿意度、母親對學業滿意度、期望最高學歷、學校老師吸菸人數、資訊來源管道數、資訊來源人員數、辨識菸品廣告能力等11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認知,其解釋變異量為15.7%。 七、性別、學業成績、期望最高學歷、父母婚姻狀況、吸菸狀況、學校老師吸菸人數、朋友吸菸人數、母親吸菸狀況、資訊來源管道數、資訊來源人員數、相關資訊充足度、辨識菸品廣告能力等12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態度,其解釋變異量為25.4%。 八、性別、年級、期望最高學歷、吸菸狀況、學校老師吸菸人數、朋友吸菸人數、同住家人吸菸人數、母親吸菸狀況、資訊來源管道數、資訊來源人員數、相關資訊充足度、辨識菸品廣告能力等12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遵行意向,其解釋變異量為27.5%。 九、年級、學業成績、期望最高學歷、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吸菸狀況、學校老師吸菸人數、朋友吸菸人數、同住家人吸菸人數、父親吸菸狀況、母親吸菸狀況、資訊來源人員數、辨識菸品廣告能力、自覺商家守法情況等14項變項,可顯著預測受測學生的菸害防制法新制遵行行為,其解釋變異量為30.0%。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數項結論及建議,以提供學校及相關單位推行菸害防制法新制之參考,並提供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 Item
    婦科癌症病人對於放射線治療的認知、態度及行為意圖之研究
    (2012) 劉萍; Liu Pin
    本文旨在探討婦癌病人對於放射線治療認知、態度及行為意圖之研究。資料收集以問卷調查為主,採隨機抽樣,依收案條件選取合適的研究對象,並取得同意及簽署同意書,於某醫學中心放射腫瘤科、婦產科門診及病房之婦科癌症病人,共100人為研究樣本。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對於放射線治療認知得分偏中高程度。 二、放射線治療態度-經研究顯示研究對象之「面對放射線治療」態度屬正向態度。而研究對象對於「可以接受再次做放射線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後,定期回診追蹤」,對於面對放射線治療行為意圖屬正向態度。 三、研究對象「放射線治療認知」會因年齡組距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研究對象「放射線治療態度」會因「社會人口學屬性」中「家庭社經地位」、「有無主要照顧者」、「有主要照顧者」而呈顯著差異;研究對象「放射線治療行為意圖」會因疾病特性的不同呈現顯著差異。 四、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特性、放射線治療認知、放射線治療態度預測放射線治療行為意圖,可解釋的總變異量為15.2%。 五、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對教育單位的增加護理教育對於癌症治療的放射線治療護理教育,以提升護理相關課程對放射線治療之瞭解;對臨床單位的建議增加圖示手冊方式,製作適合女性病患的照護手冊;對未來研究建議可擴大採質性研究或放射線治療衛教前後的實驗性研究,以取得更客觀、更深入的資料。
  • Item
    影響缺牙患者復治療意圖之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縣新店市某四所牙醫診所為例
    (2006) 蕭雅純; Hsiao, Ya- Chun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缺牙患者接受復治療的意圖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個人因素、社會心理因素與其復治療意圖的關係。本研究以民國94年9至11月在台北縣新店市某四所牙醫診所就診之成年缺牙病患為收案對象,並利用自填式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成功收案共計192人。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點二系列相關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複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62.5%的人認為自己在未來兩個月內會開始進行復治療。 二、研究對象對缺牙及復治療的相關知識偏低、對復治療的結果期待屬正向、對復治療的障礙性認知及牙科就醫焦慮偏高、所獲得的復治療社會支持偏高、對復治療的自我效能偏低。 三、復治療意圖在個人背景因素方面:外省籍高於台閩籍、缺牙5~10年的患者高於10年以上者、有復經驗者高於無經驗者,過去復治療狀況普通及良好者高於不好者;口腔健康自覺狀況不好者高於普通及良好者;而嚼食檳榔的人,其復意圖較低。 四、在社會心理因素方面,復治療結果期待、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均與治療意圖呈現正相關;而復治療障礙性則與治療意圖呈現負相關。至於缺牙/ 復相關知識、牙科就醫焦慮則與治療意圖無顯著相關。 五、籍貫、嚼檳榔習慣、缺牙時間、有無復治療經驗、口腔健康自覺狀況、復治療結果期待、復治療障礙性認知、復治療的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等九個變項對復治療意圖的預測力達46.5%(Adjusted R2=42.6%),其中「復治療的自我效能」對研究對象之復治療意圖解釋力最大,其次為「口腔健康自覺狀況不好」、「缺牙五至十年」、「復治療結果期待」、「嚼檳榔習慣」,這五個變項均對復治療意圖有顯著預測力。
  • Item
    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大學生接種流感疫苗意圖之影響因素
    (2016) 廖冠甯; Liao, Guan-Ning
    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大學生接種流感疫苗意圖之影響因素,研究對象為103學年度在學之大學學生,以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於臺北市三所大學進行取樣,得有效問卷共計629份。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自覺嚴重度、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皆屬中上程度,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屬中等程度。 二、研究對象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與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呈顯著正相關,而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與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呈顯著負相關。 三、曾上網搜尋流感疫苗相關訊息、曾接種流感疫苗、曾得過流感、醫事人員建議、親友建議接種及從衛生單位獲得相關訊息與研究對象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呈顯著差異。 四、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親友建議接種、曾上網搜尋流感疫苗相關訊息、過去曾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預測大學生接種流感疫苗意圖。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學校與政府單位在宣導流感疫苗接種上可著重提升學生流感罹患性感知、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及搜尋流感資訊之電子健康素養,及鼓勵學生多與親友討論流感疫苗接種。
  • Item
    某醫專五年制護理科學生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之意圖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6) 李彩歆; LEE TSAI SHIN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護生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之意圖 及其相關因素,以苗栗縣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五年制三年 級護理科640 位基本護理實習學生為抽樣母群體,採立意取 樣法抽出研究樣本,採用結構式問卷,以受訪者自填的方式 進行資料收集,共得181 份有效樣本。研究資料以百分率、 平均數、標準差、變異數、積差相關及複回歸等方法進行資 料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在學校與在實習醫院,未曾接受過病人教育相 關課程者佔較多數。 二、研究對象於實習期間,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壓力為中 上程度等,壓力較大之前五項依序為「我擔心自己不知 用什麼方法實施糖尿病病人衛生教育」、「我擔心自己對 病人衛生教育的專業知識不足」、「我擔心自己沒有能力 回答病患或家屬所提出的問題」、「我擔心自己對病患提 供錯誤的訊息」、「我擔心自己在團體衛教場合時的表達 能力欠佳」。 三、研究對象在未來實習期間,對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態 度大多數為正向。認為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是有意義 II 的、是重要的、才是完整的護理、可以增進臨床與實務 的配合、也是護生的責任,而不是在執行醫囑、不是為 了實習成績、不是為了完成老師的要求。 四、研究對象在未來實習期間,對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自 我效能僅有少數顯示有信心。 五、研究對象在未來實習期間,對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有意 願的佔大多數,其中以被指定負責執行糖尿病病人衛生 教育的意願最高。 六、護生實習期間,對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態度、自我效 能與意圖成正相關。其糖尿病病人衛生教育的態度愈正 向、自我效能愈高,對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意願則愈 高。 七、護生對於實施糖尿病病人衛生教育的態度與自我效能二 者可以有 效地解釋本研究對象實施糖尿病病人教育的意圖,解釋 量為31.0﹪。其中又以「態度」解釋力最大。 依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 一、 課程部分:(一)將病人衛生教育列為必修課程或實習 課程、(二)加強臨床教學與課程教學連結。 III 二、臨床護理指導老師部份:(ㄧ)提升臨床護理指導老師 指導護生有關病人衛生教育的能力、(二)協助護生調 適實習壓力。 三、學生部分:(ㄧ)應自我充實病人教育之專業知能、(二) 加強學生時間管理的能力。 四、實習單位方面:(一)建立完善的護理模式、(二)因應 臨床實務之需求,舉辦病人衛生教育相關課程在職教育 (三)安排臨床護理人員協助臨床教學、(四)醫院應 支持病人衛生教育的推展。 關鍵字:病人教育、護生、自我效能、行為意圖
  • Item
    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老人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同區為例
    (2017) 楊明娟; Yang, Ming-Chuan
    本研究應用健康信念模式探討臺北市大同區老人流感疫苗接種意圖之影響因素,對象為臺北市大同區老人,於2017年以自擬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取得有效問卷420份,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流感自覺嚴重性、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皆屬於中上程度;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屬於中間程度。 二、研究對象健康信念中流感自覺罹患性、流感自覺嚴重性、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效益、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流感疫苗接種行動線索與流感疫苗接種意圖均呈現顯著正相關;流感疫苗接種意圖與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呈現顯著負相關。 三、複迴歸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對象曾接種過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越高、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障礙越低、流感疫苗接種自我效能越高者,流感疫苗接種意圖越高。可解釋流感疫苗接種意圖變異量達80%。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提升民眾流感疫苗接種自覺行動利益及強化其自我效能,減除流感疫苗接種行動障礙,以提高流感疫苗接種意圖。 關鍵字:流行性感冒、健康信念模式、疫苗接種、意圖、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