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1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技術型高中工業類群科學生數學科自我效能、學習興趣、學習成效之長期相關研究(2024) 王文溥; Wang, Wen-Pu本研究旨在以長期追蹤研究探討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群科學生數學科自我效能與學習興趣之長期互為消長之關係,及其對數學科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使用問卷為調查工具,採用方便取樣,預計邀請技術型高中工業群科學生參與研究。本研究待答問題有三:一、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群科學生數學科自我效能與學習興趣如何長期變化?二、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群科學生數學科自我效能與學習興趣如何互相影響?三、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群科學生之數學科自我效能、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三者之長期縱貫相關情形為何?在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重複量測變異數分析與交叉延宕分析後依據待答問題提出研究結果有三:一、工業類群技高學生數學自我效能表現較數學學習興趣佳。二、工業類群技高學生數學自我效能與數學學習興趣具正向關聯。三、工業類群技高學生數學自我效能對數學學習成效具正向關聯。依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供技術型高中教師家長參考:一、可藉教學與課堂活動、班級經營、家庭關係,持續增強學生自我效能。二、可於高一藉培養學習興趣提升自我效能與學習意願。Item 技術型高中學生自我效能、恆毅力、自我調整學習與自主學習成效之關係(2022) 張芷嫣; CHANG, Chih-Yen面對知識更新迅速、技術不斷創新升級,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適應未來社會所需的關鍵能力,培養具備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者成為國內外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有鑑於此,國內108課綱將自主學習列入技術型高中彈性學習時間的項目之一,鼓勵學生於在校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從中增進自我規劃學習的能力。國內探討影響技術型高中學生自主學習因素之研究有限,故本研究旨在分析技術型高中學生自我效能、恆毅力、自我調整學習與自主學習成效之關係,並驗證影響技術型高中學生自主學習成效模型,以了解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運用研究者編修之「技術型高中學生自主學習經驗問卷」進行資料蒐集;樣本以立意抽樣,由學者專家與資深校長推薦8所落實推動自主學習且具成效之技術型高中為樣本學校,以曾選修彈性學習時間之自主學習課程至少一學期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經樣本學校推薦共409份,回收之有效問卷共323份;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包含:一、自我效能與恆毅力具顯著正相關。二、自我效能與恆毅力對自我調整學習能力皆有顯著預測力。三、自我調整學習能力愈好者,其自主學習成效愈佳。四、本研究提出之影響技高學生自主學習因素之關聯模型適配度良好。本研究依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單位及技術型高中教師參考,包括:一、技高教師可透過教學或活動指導機會,持續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二、技高學生宜持續提升動機等面向之自我調整學習能力。三、技高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可善用本研究模型之變項關係,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成效。Item 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技術創造力評量之研究(2002) 黃崇金本研究旨在探討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技術創造力評量,並建構電子創新設計能力量表、創新指標與評分標準。採文獻探討、專家會議與問卷調查等方法以達成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八十九年度台灣北部地區設有電子科之公、私立高級職業學校二、三年級電子科為研究對象,取樣6 所公私立高職學校樣本數278份,有效回收樣本253 份,有效回收率91%。量表與問卷獲得資料,採用次數分配、百分比、t 考驗、信度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統計分析後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創新性、精密性、實用性為評量職業學校電子科學生技術創新設計指標。 二、本研究所設計之評量表,信度考驗採用評分者信度與重測信度。電子創新設計能力量表的創新性、實用性、精密性其評分者一致性信度介於0.666***~0.797*** 均達顯著水準。重測信度所得的相關係數介於0.388~0.506,均達.05 以上顯著水準。效度方面採用對照團體效標關聯效度考驗,得到電子創新設計能力量表成績方面,不同技術創造力程度的學生,其電子創新設計能力的表現有顯著差異。技術創造力較佳的學生,優於技術創造力較差的學生。顯示此量表不失為有效可信技術創造力評量之工具。 三、分別針對創新性、精密性以及實用性,訂定評分標準。 最後,根據本研究所得結果,提出對教學課程內容,以及對未來研究 之建議。Item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2002) 蔡國強本研究旨在在瞭解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的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狀況,並探討其個人背景、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三者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採描述研究法,首先,透過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等方法蒐集高職學生的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相關資料。研究工具是以自編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內在特質問卷」,內容包括:個人背景資料、自我概念及成就動機三部份。以全國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抽樣17所學校,發出1350份問卷,回收之有效問卷1266份,回收率94%。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有以下三點: 一、 高職學生的自我概念以家庭自我為最高,依次為社會自我、生理自我、道德自我,最低為心理自我。在高職學生個人背景變項中,有性別、學校公私立別、就讀類科、就讀興趣及前途抉擇等五項是對自我概念有所影響。 二、 高職學生的成就動機以「他人—追求成功動機」及「他人—避免失敗動機」並列最高;其次為「自我—追求成功動機」,最低為「自我—避免失敗動機」。在高職學生個人背景變項中,有性別、就讀類科、就讀興趣及前途抉擇等五項是對成就動機有所影響, 三、 從高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的典型相關分析中得知:自我概念總分、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和心理自我,對「自我—追求成功動機」及「他人—追求成功動機」有較顯著影響。 最後,本研究根據發現與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當局、高職教師及學生家長等三方面,提供改善高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的建議;並提供後續研究的建議。Item 臺北市個案高職學校品德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2013) 楊益強; YANG, YI-CHYANG品德、才幹及學識乃評價一個人的三個面向,其中以品德為首要,因為品德可填補後兩者之不足,而才幹和學識卻無法彌補品德的缺陷。高職近年重回社會大眾的肯定及成為國家技職政策推動的重心,尤以臺北市更為明顯,故臺北市高職除技術養成之外其核心價值更以品德教育為首要條件,因此高職品德教育的推動更成為提升個人生命價值,以及形塑理想社會遠景,益加顯現其時代性與重要性。因此於高職推動品德教育,則須先從了解品德教育的內涵與指標做起,透過方向的確認、指標的指引及策略的執行,方可讓家長、老師、學校有所遵循,方向一致,而不致事倍功半。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焦點團體法、層級分析法等方式進行個案學校品德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依據研究結果發現臺北市個案高職學校最重要品德教育的前八項指標依序為:「推動成員以身作則」、「教師成長核心價值」、「行為改變去蕪存菁」、「融入社區親師互動」、「參與成員面面俱到」、「多元創新融入課程」、「定期檢核自我評估」、「資源共享互利互助」等。其中並以「推動成員以身作則」為推動學校品德教育的關鍵指標。 為此透過本研究之品德教育指標檢核表,歸納出適合臺北市個案高職品德教育推動之4大面向、8項指標,並以臺北市高職學校品德教育的推動與執行為標的,分析品德教育策略缺失與改進方式,將有利日後推動至全臺北市高職學校辦理品德教育之參考。Item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製圖科教師製圖專業能力之研究(2010) 蔡銘玹; TSAI,MING-HSUA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職製圖科教師之製圖專業能力,從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上分析教師專業能力之現況,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本研究採用德懷術與問卷調查法進行教師專業能力之調查,問卷調查以九十八學年度現職合格之製圖科教師為研究對象,共寄出25 所學校,調查問卷合計發出195 份,回收181 份,回收率92.8%,有效問卷164 份,可用率90.6%。以SPSS For Windows 15.0 進行資料統計分析,採用描述性統計、t 考驗、IPA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法進行相關分析。 根據所得統計分析資料,獲得以下之結論: 一、高職製圖科教師應具備之製圖專業能力計有「製圖基本能力」、「電腦應用能力」、「視圖繪製能力」、「尺度標註能力」、「實物測繪能力」與「專業製圖能力」等六項構面、八十五項能力項目。 二、高職製圖科教師認為製圖專業能力以視圖繪製能力最為重要。 三、高職製圖科教師具備的製圖專業能力以視圖繪製能力最佳。 四、高職製圖科教師認為重要且已具備的能力為製圖基本能力、電腦應用能力、視圖繪製能力、尺度標註能力及實物測繪能力。 五、不同性別、教育程度、任教年資、學校區位、專業訓練之教師對製圖專業能力重要程度均無顯著差異。 六、不同任教年資之教師對實物測繪能力的具備程度存有差異,其中以任教年資達26 年以上之教師,其具備程度高於5 年以下之教師。Item 我國職業學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之研究(2006) 傅俊隆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職業學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並分析職業學校教務行政人員、專業科目教師、一般科目教師等人員對目前學校所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看法及其差異情形。為達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建立理論架構,其次發展問卷進行調查及統計分析,回收有效問卷共計832份。所得資料經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一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獲致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各校因應新課程實施,普遍設置完善課程發展組織。對其功能運作之滿意度,有參與課程發展組織者顯著高於未參與者。 二、職業學校人員對因應新課程所規劃的科別普遍感到滿意。科別設置之優先因素依序為「配合學校現有師資與教學設施」、「與四技二專系科相銜接」、「符合地方及國家產業發展需求」。 三、職業學校人員對校訂科目規劃普遍感到滿意,其優先考量因素前三項依序為「提升學生升學能力」、「配合本校內現有師資專長」、「配合學生準備專業認證或證照」。 四、職業學校人員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務自我評價中,普遍對於「自行編寫授課教材」持不符合的態度,顯示應有相關措施加強職校教師發展及編寫教材能力。 最後,依本研究結論歸納出五點建議,期供各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職業學校人員、暨後續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學校本位課程;高級職業學校;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Item 合作學習運用在高職專題製作課程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態度之研究(2005) 陳書筆; Shu-Pi Chen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學生學習動機、問題解決態度及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探討可能的原因,提出具體建議,作為九十五學年度電機電子群根據「高職課程暫行綱要」開設專題製作課程之教學參考。 本研究使用不等組前後測,進行為期六週的準實驗研究,實驗組使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控制組則是傳統的教學方式;研究的工具有學習動機量表、問題解決態度量表及8051單晶片學習成效測驗。研究具體結論敘述如下: 壹、合作學習能顯著提昇學生的目標動機、自我效能、學習價值及學習動機整體表現,並且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的學生。唯考試焦慮無顯著差異。 貳、合作學習能顯著提昇學生的認知取向、自信取向、逃避取向及問題解決態度整體表現,並且顯著優於傳統教學法的學生。 參、合作學習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肆、學習動機與問題解決態度有顯著相關。但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及問題解決態度與學習成效之間,無顯著的相關。 伍、專題製作課程實施合作學習教學,將有助於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問題解決態度及學習成效。 關鍵詞:高職、合作學習、專題製作、學習動機、問題解決態度、學習成效Item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使用數位學習平台之行為意圖:以自我導向學習為調節變項(2019) 平子航; Ping, Tzu-Hang本研究旨在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運用數位學習平台進行專業科目課程學習之行為意圖,並分析自我導向學習在知覺易用性與知覺有用性對使用態度關係中的調節效果。本研究以台北市立及新北市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機電子群學生共370人為樣本,透過各校任教電工機械課程老師協助,將台達電數位學習活動納入教學活動中,再進行「台達電數位學習平台行為意圖與自我導向學習調查問卷」施測,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結構方程模式及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包括:一、技高學生運用數位學習平台學習電工機械時,對平台易用性、有用性、使用態度、行為意圖的感受程度良好。二、技高學生對數位學習平台知覺易用性、有用性、使用態度及行為意圖的整體模型適配度良好。三、技高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越高,知覺易用性對使用態度的影響亦愈強。根據上述結論,主要建議包括:一、技高學生宜善用適當的數位學習平台協助學習,二、教師宜重視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培養,三、未來研究可擴大研究範圍與對象之群科,以供教師、學校行政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Item 高級職業學校推動教育夥伴關係之個案研究-以南港高工為例(2005) 林鴻儒; Lin Hung Ju本研究旨在探究教育夥伴關係之內涵,針對高級職業學校推動教育夥伴關係-以南港高工為例的實際作法作一深入的個案研究,經由教育夥伴關係的相關文獻探討與南港高工推動教育夥伴關係的具體作法,並針對推動教育夥伴關係的合作項目、合作對象、合作類型等方面作一整體分析歸納,進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供高職在推動教育夥伴關係時之參考。 本研究係以南港高工為個案研究對象,針對推動教育夥伴關係之具體作法,作一深入探討分析,屬於質性研究。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與焦點團體訪談法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本研究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南港高工推動教育夥伴關係的實施現況,無論是合作對象、合作項目及合作類型方面,均呈現多樣化的面貌。 二、教育夥伴關係的合作對象以各級學校、社區、企業及國內機構的合作為主;而與職訓中心合作方面較少。 三、教育夥伴關係的合作項目以合辦或參與各項活動及學術研討或參訪活動為主;而在跨校開選課、成人推廣教育及學生校外實習方面較少。 四、教育夥伴關係的合作類型以研習及進修類、社區服務類等二類型為主;較缺少創新及創業類、專業輔導類等二類型。 五、應借重家長人力資源及專長,協助學校提昇教育效能。 六、可善用產業界資源,辦理學生及教師的產學合作或參訪活動;加強與各科技大學的合作,建立跨校及跨級的合作交流。 七、結合社區資源,以建構地區獨特性的特色;擴大社區合作項目及範圍,持續辦理各項教育夥伴工作。 八、學校應擬定推動合作項目的先後次序實施,以逐項落實具體成效。 關鍵詞:高職、夥伴關係、教育夥伴關係、個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