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97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以目標衝突理論探討員工個人特質、工作與社會互動的趨避衝突對居家工作績效之相關研究
    (2022) 羅亭又; LUO, Ting-You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 在全球快速蔓延,造成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危機,大幅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對身心健康與經濟的危害。因此各國政府大力推動以居家辦公替代實體辦公室工作,避免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以減緩疫情的影響。但是,大多數的工作者無法快速適應這樣的辦公模式,導致面對工作與社會互動所產生的趨避衝突兩難,會容易有不安和負面的情緒。 因此,本研究在 COVID-19 的背景下,將採用目標衝突理論作為研究框架,探討員工在工作與社會互動所產生的趨避衝突兩難為何,並反映不同人格特質的員工在家工作的績效。並透過滾雪球的抽樣調查,將蒐集到的221份有效問卷,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1)外向性人格與疫情感染焦慮呈現負相關;(2)神經質人格與疫情感染焦慮呈現正相關;(3)疫情感染焦慮與工作中的趨避衝突呈現正相關;(4)疫情感染焦慮與社會互動中的趨避衝突呈現正相關;(5)工作中的趨避衝突與工作績效呈現負相關;(6)社會互動中的趨避衝突與工作績效呈現負相關。因此,本研究之結果可藉由排解工作者在居家辦公時所產生的趨避衝突,有效減緩工作者面對疫情感染所產生的焦慮,並獲得更好的工作績效。
  • Item
    新冠肺炎疫情時代大學生自覺健康、學習壓力與學習投入之探究
    (2022) 楊宗曄; Yang, Tsung-Yeh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臺灣大學生之自覺健康、學習壓力、學習投入間之關係,並進而驗證其理論模型。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選擇臺灣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的研究工具為「自覺健康量表」、「學習壓力量表」與「學習投入量表」。本研究採用之統計方法如下:描述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信度分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研究發現「自覺健康」、「學習壓力」與「學習投入」皆大部分構面互相具顯著性,臺灣大學生的「自覺健康」、「學習壓力」與「學習投入」相關性皆有影響存在。根據本研究研究所得之結果,可以歸納出研究結論與建議,盼能對往後從事大專院校教師或學生事務工作者、有關權責單位能有啟發。關鍵詞:新冠肺炎、自覺健康、學習壓力、學習投入
  • Item
    以目標衝突理論探討接種COVID-19疫苗及防疫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2022) 蔡維倫; Tsai, Wei-Lun
    從2020年初以來,台灣民眾面對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因為害怕受到病毒感染和對疫情不斷演變而產生的焦慮感,導致對於接種疫苗時出現進退兩難(趨避衝突)的困境、產生正反矛盾的聯想,進而影響到防疫行為。本研究針對台灣在2021年五月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探討成年人面對疫情威脅時的焦慮症狀是否受到人格特質影響,進而影響到接種疫苗的心理趨避效應以及採取的防疫行為之趨勢。本研究問卷收集採用滾雪球抽樣法,歷時3個月共回收288份,有效問卷277份。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敘述統計分析及信效度分析確認問卷內容具備統計意義,進一步以結構方程模型分析進行統計量化分析,依據統計結果發現:(1)神經質對於疫情感染焦慮具有直接正向影響。(2)外向性對於疫情感染焦慮具有直接負向影響。(3)疫情感染焦慮對於接種疫苗的雙趨衝突和雙避衝突心理為皆具有直接正向影響。(4)接種疫苗的雙趨衝突心理對防疫行為具有直接負向影響。(5)接種疫苗的雙避衝突心理對防疫行為具有直接正向影響。
  • Item
    探討人格特質在採用遠距離辦公時其工作自我調控與工作績效之相關:以 COVID-19 疫情之觀點
    (2021) 巫依容; Wu, Yi-Jung
    在科技日新月異之下,遠距離辦公模式的出現,促使傳統典型的集體 辦公已不再是企業、員工等工作者的唯一選擇。然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 突如其來的爆發與肆虐,在短時間內造成了世界性的健康與 經濟危機,各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避免密切接觸和使用遠程辦公作為辦公 室工作的替代方式,以減輕疫情的影響。但是,這樣的辦公模式對於大多 數的工作者來說是極為生疏的,所以,要在毫無準備或準備不週全的情形 之下快速的適應與上手並不容易。因此,為了了解不同的工作者如何適合 居家辦公,本研究將以特質活化理論作為研究框架,探討在 COVID-19 的 背景之下,具有不同人格特質的工作者在採用遠距離辦公時其工作自我調 控與工作績效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滾雪球的抽樣的方式收集了 441 份 有效問卷,並進行了驗證性因素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的研究。研究結果顯 示,外向性人格對工作自我調控(準備、執行、評量)具有正向關係;神 經質人格對工作自我調控(準備、執行、評量)具有負向關係;工作自我 調控(準備、執行、評量)對工作績效具有正向關係。因此,可以預期到 本研究之結果,能夠藉由提升工作自我調節三階段來來提高遠距離辦公的 有效性。
  • Item
    以計畫行為理論觀點探討人格特質與功能性食品消費行為在COVID-19疫情之下之相關研究
    (2020) 鄭詒安; Cheng, Yi-An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疾病)蔓延至全世界,自2019年12月爆發疫情以來,全球確診病例與高死亡率使人們身心飽受巨大壓力,隨著疫情影響,同時活絡了功能性食品的消費市場,反應出消費者選擇健康相關產品(例如:功能性食品)的趨勢日益提升,然而很少研究探討關於流行傳染性疾病之下,購買功能性食品的消費族群及其購買動機,為探究此問題,本研究基於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人格特質、健康焦慮、網路口碑與功能性食品消費行為之相關。 本研究共回收問卷215份,刪除11份無效問卷,有效問卷共為204份,透過驗證性因素分析刪除不具鑑別度的問項,並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運用結構方程模型 (SEM) 驗證其研究假設,研究結果顯示神經質人格特質對健康焦慮有正向預測力,外向性人格特質對健康焦慮則顯示無相關,健康焦慮對網路口碑與知覺難以控制具有正向預測力,此外於疫情爆發之下,網路口碑與知覺難以控制對於持續購買行為皆有正向預測力,本研究結論表示,企業須擴大功能性食品的市場範圍,銷售業者應善加運用網路口碑行銷,瞄準高度健康焦慮的消費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