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1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灣北區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滿意度與就業力關係之研究(2023) 李育逢; LI, Yu-Feng本研究旨在探討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的服務經驗,與就業力關係之研究。採「混合研究」的方法,依序採量化資料和質性訪談,以北區原住民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量化部份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逐步迴歸和階層迴歸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質化部分則依照研究目的,挑選不同個人變項的8位原住民大學生進行訪談。並依據研究結果,探究影響原住民大學生就業力的可能原因。本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一、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中得分高低依序是「同儕關係」、「學術投入」和「活動參與」。二、原住民大學生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服務經驗中得分依序是「就學輔導」、「民族與文化教育」、「原資中心的師長支持」和「就業輔導」。三、原住民大學生的就業力中,得分最高的前三項是「人際互動」、「工作責任與紀律」,和「團隊合作能力」。四、原住民大學生校園經驗對整體就業力以及人際互動等8項能力,均有顯著關聯性。其對整體就業力的解釋力達30.2%。並以校園經驗中的「學術投入」的關聯性最高,其次為「同儕關係」,「活動參與」。五、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與服務的經驗,對整體就業力以及人際互動等8項能力,均有顯著關聯性。整體就業力的解釋力達達16.9%。其中以「就學輔導」的關聯性最高,「就業輔導」次之。六、研究發現住學校宿舍,積極參與校園經驗中的「學術投入」和「同儕關係」,和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與服務的經驗中的「就學輔導」,對整體就業力具有高達39.2%的解釋力。七、訪談結果和量化的結論大致相同,認同校園經验中的 「學術投入」和「同儕關係」,及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輔導與服務經驗的「就學輔導」,對就業力相當重要。最後本研究針對原住民大學生、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等四方面,提出具體建議。Item 外國學生校園經驗、跨文化適應與續讀意願之關係探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2023) 陳芳瑤; Chen, Fang-Yao正式修讀學士班學位之外國學生這幾年來臺人數逐年增加,但受COVID-19疫情影響,使其人數不如以往,為了持續提升臺灣教育國際化程度以及國際形象,吸引更多學生來臺,本研究將關注其在大學續讀之議題,探究在校園經驗與續讀意願之關係,且因他們隻身來到異地,所以亦加入了跨文化適應的因素。本研究以量化方式進行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外國學生校園經驗、跨文化適應與續讀意願之現況、差異情形以及彼此變項之間之關係,並以某一國立大學之大學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以email傳送電子問卷給在學生462位;為加強問卷回收,又輔以紙本問卷供其填答,回收222份,整體回收率為48.05%,有效問卷216份,有效問卷比例97.30%。所收問卷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和皮爾森相關分析。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描述性統計分析部份,外國學生續讀意願感受最佳,其次依序為跨文化適應、校園經驗。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校園經驗之部分面向均有顯著差異,而跨文化適應部分,只有學院類別、社團參與和不同GDP有顯著差異。 三、採階層迴歸分析,區塊一:不同背景變項解釋力12.7%,再加入校園經驗和跨文化適應變項後,提升至37.1%,證實這兩個變項對於續讀意願的重要性;校園經驗和跨文化適應之關聯為0.526,達到中度相關。 四、非正式訪談結果發現,學生對於跨文化適應及感受甚覺良好,對於續讀以及學位的追求意願極高,然而新生初期在人際和課業上的衝擊,可能會有極端不同的校園經驗感受,然經過家人的支持以及老師的關心協助,隨著時間拉長,感受上逐漸朝向正面發展。 本研究根據量化之研究結果,進一步對學校相關單位、外國學生以及未來之相關研究,提出具體之建議。Item 來臺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關聯之研究(2021) 張柏婷; Chang, Po-Ting本研究旨在探討來臺就讀日間四年學制學士班陸生之校園經驗、學習成果及其關係。以「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109學年度在臺就讀大二以上之學士班陸生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26份,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積差相關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量化分析,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大學陸生整體校園經驗投入程度屬中上,以「學術投入」、「同儕關係」投入程度最高、其次依序為「師生互動」、「學校資源與活動」。二、大學陸生整體學習成果佳,以「認知的複雜化」提升最多,其次依序為「知識的獲取、建構、統整與應用」、「自我內在發展」、「人道主義與公民投入」、「實踐能力」、「人際能力」。三、大學陸生校園經驗之投入會因「就讀學院」、「父親教育程度」、「居住情形」而有差異。人文學院陸生於學術投入的程度高於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之陸生;父親教育程度為研究所之陸生與老師互動的程度高於父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者;住學校宿舍之陸生於學術投入及師生互動上都較自行於校外租屋之陸生來的投入。四、大學陸生學習成果會因「就讀學院」而有差異。人文學院、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之陸生於「知識的獲取、建構、統整與應用」、「實踐能力」、「整體學習成果」提升之成果顯著高於其他學院的陸生;人文學院陸生之「自我內在發展」成果提升程度顯著高於理工學院、其他學院陸生;理工學院、商管學院、藝術學院陸生於「自我內在發展」成果提升程度亦顯著高於其他學院陸生。五、大學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皆達顯著低度或中度正相關,校園經驗愈投入之陸生,學習成果就愈佳。本研究基於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招收陸生之大專校院、來臺陸生、教育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者參考。Item 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關係之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例(2014) 李育齊; Yu-Chi, Li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某國立大學學生之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的關係,採用混合研究設計,量化部分採用問卷調查法,並以「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問卷」為研究工具,有效施測樣本為367人,分別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之統計方法進行量化分析;此外並針對量化研究結果,進行質化訪談,以探究影響批判思考能力的深層因素。本研究發現茲分述如下: 一、大學生校園經驗表現最佳是校園整合經驗,其次為社團經驗、正式課程經驗。 二、大學生批判思考能力各面向以「推論」表現最佳,其次依序為「演繹」、「辨認假設」、「評鑑」、「解釋」,此外整體批判思考能力表現高於常模。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院領域、工讀經驗、父母教育程度、生涯抱負)及不同社團參與情形(主要參與社團、參與時數、參與年資、投入程度)對大學生的整體批判思考能力有顯著差異。 四、個人背景(性別、學院領域、工讀經驗,父母教育程度、生涯抱負)、社團參與情形(主要參與社團、社團投入程度)、校園經驗(教學輔導、同儕關係、「課堂學習經驗」等變項,對大學生整體批判思考能力比較具有解釋力。 五、「個人背景」、「社團參與情形」與「校園經驗」等三區組階層迴歸模式,對大學整體批判思考能力解釋力分別為18.8%、17.1%、28.1%。 六、大學生校園經驗與批判思考能力因果模式適配度良好。 七、校園整合、社團經驗之潛在變項對整體批判思考能力存在顯著直接效果。 最後本研究針對大學生、教師、學校單位、教育主管單位,以及未來研究等五方面提出具體建議。Item 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之研究 -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為例(2007) 劉鎔毓; Jung-Yu Liu本研究旨在瞭解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並建構成人學生持續學習初步理論模式,研究問題包括:(一)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準備進修前的考量為何?(二)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的校園經驗為何?(三)影響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學習的外在因素為何?(四)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的初步理論模式為何?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台北市都會區某技職校院的進修部成人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與主修、年齡及婚姻等標準,採立意取樣,選取十二位「25歲以上」的成人學生作為研究參與者,以深度訪談為主要的資料蒐集方法。本研究以長期進駐、研究參與者檢核、三角檢証、同儕檢核、反例個案分析、厚實描述、撰寫反思日誌及撰寫訪談手札等方式以確保研究的信實度。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參與進修的考量是「情境」、「支持力量」及「參與動機及心理」,而進修是「參與動機及心理」受「情境」及「支持力量」影響的結果。 二、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的校園經驗: (一) 進修衝擊生活轉變,是自我的「危機」,也是成長的「契機」 (二) 同儕關係及課業學習經驗是持續學習的關鍵 (三) 校園環境與服務規劃忽略成人學生特性,影響學習感受及學校認同 三、影響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學習的外在因素: (一) 外在非預期事件衝擊學習,抗拒可能性與因應方式影響持續 (二) 民間企業不友善的職場環境,對進修者口惠而實不至 (三) 女性有母職者鑲嵌在家庭照顧責任下學習,配偶及家人協助為持續要素 四、高等技職校院進修部成人學生持續學習的初步理論模式 根據研究發現,成人學生持續學習歷程分為三個階段:準備進入學習、穿越及持續學習。在「準備進入學習」階段,影響成人思考參與進修的因素包括「參與動機與心理」、「支持力量」及「情境」。「情境」及「支持力量」會影響「參與動機與心理」,此三者為自變項,會進而影響入學後的「自我」及「外在因素」。 「穿越學習」階段的影響因素,包括入學後的「校園環境與服務」、「自我」、「外在因素」、「課業學習」經驗及「校園人際關係」。成人學生入學後,「自我」會受到「校園環境與服務」及「外在因素」影響,此三因素為第一層的中介變項;「課業學習」與「校園人際關係」彼此相互影響,此兩因素為第二層的中介變項。第一層中介變項會影響第二層中介變項,並進而影響「學習結果」。 「持續學習」階段顯示,學習結果會影響成人學生的持續決定,而學習結果則包括學業成績、自我成長、專業知能及校園人際關係品質四方面。除了學習結果會影響成人學生的持續決定之外,學習歷程中「外在因素」的變化也可能直接影響持續決定。 最後綜合上述結果,提出未來高等教育促進成人學生持續學習的建議,以提供國家政策及學校實務應用之參考,並對未來研究提出進一步建議。Item 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天主教輔仁大學為例(2006) 楊仕裕; Shyh-Yuh Yang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認知發展、靈性發展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研究問題量化部分包括:一、輔仁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認知發展的情形為何?二、輔仁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認知發展是否因不同的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而有差異?三、哪些不同的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最能解釋輔仁大學大一至大四學生的認知發展?質性部分包括:四、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大一至大四學生的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為什麼及如何影響其認知發展?五、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大一至大四學生的靈性發展情形為何?靈性發展與認知發展的關係?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為什麼及如何影響靈性發展?最後,對輔仁大學未來在校園中促進學生認知發展及靈性發展提出建議,以提供輔仁大學教師及學生事務單位在教學及規劃活動方案上作參考。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奠基於Perry (1968)、Parks (1986, 2000)及Pascarella& Terenzini (2005)、黃玉 (2003c, 2004b, 2006)、劉若蘭 (2005)、邱文彬 (2000, 2002)等國內外相關理論與研究,設計研究架構,採質量並重研究方法,認知發展主要以量化研究為主,靈性發展則採質性方法。認知發展研究的個人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年齡、家庭社經背景、宗教信仰、主修領域,校園經驗包括:跨修不同領域課程、課業投入、師生互動、課外多元接觸經驗;靈性發展的個人因素與上述相同,校園經驗則包括:師生互動、課外多元接觸經驗、同儕互動、宗教支持團體。 研究對象在量化研究部分,依主修、年級分層叢集取樣輔仁大學日間部一至四年級學生,大一學生378名、大二學生398名、大三學生363名、大四學生253名,共計1392名;在質性研究部分依據認知量表調查結果,以最高階段並兼顧背景多元性之有意願參與學生為對象,選取大一至大四男女學生各1名,共8名學生進行訪談。研究工具採量化及質性並行,量化研究採取量表研究,依據國內外相關量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編製「楊黃認知發展量表」(以下簡稱楊黃量表),以表面、專家評定及因素分析建構等方式建立效度,以內部一致性建立信度,量表內容包括認知發展、校園經驗與個人背景等三部分;質性研究部分則依據認知及靈性訪談大綱進行訪談。為太就本研究認知發展之情形、差異及解釋因素,量表資料以變異數分析、多元階層迴歸等進行統計分析;為探究靈性發展情形及個人背景、校園經驗為什麼及如何影響認知與靈性發展,則採訪談資料內容分析方式,並以同儕檢核、研究參與者檢核建立信實度。 本研究發現如下: 量化部分 一、 輔仁大學學生認知發展情況,大一到大四皆以「二元思考」為最低,大一、大二以「多元相對」為最高,「抉擇實踐」次之,大三、大四則以「抉擇實踐」為最高,「多元相對」次之,符合Perry認知發展理論指出隨年級增加而朝向更高階段發展。 二、 不同個人背景及校園經驗在輔仁大學學生認知發展上呈現差異: (一) 性別方面:二元思考階段的大一男生大於女生,抉擇實踐階段的大一女生大於男生,其他年級的性別差異不顯著。 (二) 年級方面:二元思考階段的二年級大於三年級,抉擇實踐階段的四年級大於二年級,多元相對階段的年級差異不顯著。 (三) 年齡方面:抉擇實踐階段的24歲以上學生大於20歲學生,其他階段的年齡差異不顯著。 (四) 家庭社經背景方面:雙方家長教育程度越高,學生抉擇實踐平均分數在描述統計有越高趨勢,但未達統計水準,家長職業等級則無明顯的趨勢。 (五) 宗教信仰方面:二元思考的有信仰宗教學生高於無宗教信仰學生;多元相對的無宗教信仰學生則高於有信仰宗教學生;抉擇實踐又是有信仰宗教學生高於無宗教信仰學生。 (六) 主修領域方面:二元思考的數理領域學生高於文藝領域學生及醫衛領域學生,抉擇實踐的文藝領域學生高於數理領域學生,數理領域學生在四項校園經驗均低於文藝領域學生,多元相對階段的主修領域差異不顯著。 三、 家庭社經背景、宗教信仰、課業投入、師生互動對「二元思考」有顯著解釋力,解釋力為2.9%;年齡、宗教信仰、跨修不同領域課程、課業投入及課外與多元接觸經驗「多元相對」有顯著解釋力,解釋力為3.9%;年級、年齡、宗教信仰、課業投入、師生互動對「抉擇實踐」有顯著解釋力,解釋力為19.4%。 質性部分 四、 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影響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的原因及過程為: (一) 個人背景是助力也是阻力,取決於對應態度。 (二) 發展情形可能順利也可能延遲,取決於參與校園經驗的程度。 (三) 拓展校外經驗帶來增進或限制,取決於面對的態度。 五、 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的靈性發展情形: (一) 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的靈性發展情形包括有傳統青少年、年輕成人、考驗成人階段。 (二) 認知發展最高階段學生經訪談的認知發展階段分別與其靈性發展階段中認知形式相符合。 (三) 個人背景、校園經驗影響學生靈性發展的原因及過程為: 1.個人背景是助力也是阻力,取決於對應態度。 2.發展情形可能順利也可能延遲,取決於參與校園經驗的程度。 3.拓展校外經驗帶來增進或限制,取決於面對的態度。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輔仁大學學生個人、教師、學務人員及學校分別提出促進學生認知發展與靈性發展的建議,以提供教師及學務人員在教學、規劃課程及活動方案上作參考,並對後續研究提供建議。Item 大學生基本素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2012) 徐珮華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基本素養之相關因素,其中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學院、住宿情況、工作經驗、父母親教育程度、高中職曾任職務、入學前班級排名;校園經驗包括通識課程修課經驗、課業投入、師生互動、同儕關係、活動參與、學校環境;基本素養包括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批判反思與人文涵養、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社會關懷與公民實踐。 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選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編製「大學生基本素養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透過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 不同性別、年級、學院別、住宿情況、工作經驗、高中職曾任職務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基本素養有顯著差異。 二、 大學生個人背景與校園經驗對於基本素養的影響,創新領導與問題解決方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設備資源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美感體驗與品味生活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方面,同儕關係、師生互動、課業投入、活動參與、設備資源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多元文化與國際視野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社會關懷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主動探究與終身學習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校園文化為顯著的預測因素;公民實踐方面,核心通識修課情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人文涵養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活動參與為顯著的預測因素;科學思辨與資訊素養方面,課業投入、行政服務、設備資源、校園文化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批判反思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課業投入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整體基本素養方面,通識活動參與情形、同儕關係、課業投入、活動參與、設備資源為顯著的預測因素,所有變項對於各素養的解釋力介15.6%至34.1%之間。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大學校院的建議包括:(一)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學習情況,規畫適當措施;(二)重視不同學院的學習情況,提升學生各面向之基本素養;(三)關心學生工作經驗對校園經驗與基本素養之影響;(四)鼓勵學生踴躍參與通識教育系列活動。對學生的建議包括:(一)積極投入課程學習;(二)踴躍參加校園活動。此外,在後續研究上,針對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變項提出建議。Item 校園經驗、學校認同與續讀意願之關係-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為例(2012) 姜怡君; Chiang I-Chun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校園經驗、學校認同與續讀意願之現況、差異情形以及校園經驗、學校認同與續讀意願的相關。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並參考文獻自編「校園經驗」、「學校認同」與「續讀意願」量表為研究工具,以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於101年3月中旬以分層叢集取樣方式,抽取1,620 位樣本,問卷共回收1,286 份,有效問卷1,250 份,有效回收率77.2%。所得資料以SPSS20 for Windows 進行問卷信、效度、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及典型相關分析。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校園經驗為中上程度,依高低次序排列為:硬體 設備、學務、學系和教務;學校認同屬中上程度,依高低次序排列為:情感、 行為和認知;續讀意願為良好程度,依高低次序排列為:目標承諾與學校承 諾。 二、不同身分、住宿方式及居住地區之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對校園經驗並 無差異;而女學生的校園經驗比男學生正向、人文學類學生比科技學類學生 好、家庭年收入50-114萬的學生比501萬以上的學生好、申請入學學生校 園經驗比聯合登記分發學生好。 三、不同住宿方式之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學校認同無差異;而女學生比男 學生高、僑外生在行為面向比原住民學生高、人文學類學生的行為面向比科 技學類學生高、家庭年收入50-114萬學生最高、申請入學學生最高、原居 住南部地區的學生在行為面向比住在北部的學生高。 四、不同身分、住宿方式、入學方式及居住地區之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續 讀意願無差異;而女學生在目標承諾高於男學生、人文學類學生目標承諾高 於社會學類學生、家庭年收入50-114萬學生續讀意願最高。 五、臺北地區私立大學大一學生在校園經驗、學校認同與續讀意願有兩組典型相 關達到顯著。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相關單位、私立大學,以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以供參考。Item 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及學習發展成果之相關研究 -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2012) 劉彥廷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現況。以及了解大學生不同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成果的差異情形。進而以多元逐步迴歸的預測方法,分析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對學習發展成果的預測力。最後,本研究歸納研究發現,作成結論,提出對大學生、學生事務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研究以網際網路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並以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中600位大二以上在學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校園經驗、學習發展成果量表」進行調查,並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以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資料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生每日上網「4小時以上未滿6小時」者同儕關係顯著優於每日上網「8小時以上」者。。 二、大學生在學校宿舍使用網路者其社團參與程度顯著高於自宅使用網路者。 三、大學生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娛樂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學術投入度顯著低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四、資訊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其同儕關係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大學生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社團參與程度與同儕關係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五、大學生資訊性活動與社交性活動使用頻率較高者,各面向學習發展成果提昇程度均顯著高於使用頻率較低者 六、網路使用行為、校園經驗中之同儕關係、資訊性活動與學術投入能預測大學生整體學習發展成果。其中同儕關係對整體學習發展成果預測力最大。Item 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模式研究(2011) 莊淑惠; Shu-Huei J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差異及各變項之關係模式。研究樣本為「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92學年度大一學生與94學年度大三學生的追蹤資料,共9,752人,其中第一代大學生為5,748人,非第一代大學生為4,004人。統計分析方法包括t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 一、第一代大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家庭年收入、入學成績、社團參與、目標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學習以及領導與溝通能力,顯著低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二、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模式皆具有良好的適配度,第一代大學生模式之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皆達顯著水準,而非第一代大學生除了個人因素對校園經驗的直接效果不顯著之外,其餘皆達顯著。 三、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模式影響效果的比較,第一代大學生個人因素對於學習成果的直接效果顯著高於非第一代大學生。 本研究歸納結果作成結論,並提出對高等教育增進第一代與非第一代大學生學習成果及進一步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