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1
Browse
Item 108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執行之研究(2024) 范育綺; Fan, Yu-Chi108課綱具有相當之理想性與前瞻性,為歷年來最被外界關切的課綱,探究教學現場實施108課綱的情形,有助於課綱政策的精進。本研究問題在於:(1)哪些因素會影響教師執行108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的情況?以及如何影響?(2)教師如何因應108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的變革?透過訪談高中公民教師,本研究發現探究導向的課程執行情形,主要受到教學時間、升學考試制度及教師專業能力等因素的影響;跨學科導向的課程執行情形,則主要受到教科用書及教師專業能力的影響。本研究將訪談所得結果類別化,以「態度支持新課綱之程度」及「行動符合新課綱之程度」兩構面出發,建構出教師因應策略分類架構。研究發現多數高中公民老師以「順從」及「選擇性回應」策略因應新課綱,且對於不同的課綱目標可能採取不同的因應策略。態度支持且行動符合新課綱的教師採取「順從策略」,積極提升專業知能,以學生為學習中心調整教學實施;對新課綱的態度支持程度、行動符合程度皆適中的教師採取「選擇性回應策略」,視情況選擇欲執行的改革內容;在態度上傾向不支持新課綱,而行動卻符合新課綱的教師採取「調適策略」,並由於教學信念及工作心態之差異,分為「創造性調適」和「儀式性配合」;態度及行動皆偏向否定新課綱的教師則採取「抗拒策略」。本研究建議未來課綱之研修,可依課程目標及學習內容規劃適當學分數、新增公民與社會科跨學門知識之具體說明及舉例,以及發展呼應課綱目標的升學考試制度之內涵與類型。Item 108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與教科書之人權教育內涵分析(2020) 游閏皓; Yu, Jun-Hao本研究旨在檢視人權教育相關概念與內容於現行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配置及被呈現的方式,並進一步探討其呈現方式,是否且如何呼應108〈公民與社會課綱〉揭示之「探究學習」目標。為達研究目的及因應108課綱之教科書審查情形,本研究選取公民與社會第一、二冊教科書進行量化內容分析與質性文本分析。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以三代人權之分類,檢視人權概念內容於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的配置,其比例與99〈公民與社會課綱〉相近,以第一代人權概念分配最多。 二、108〈公民與社會課綱〉中,人權相關內容的條目與實質內涵,具有凸顯群體身分、重視勞動與社會安全、關注媒體與社會不平等現象等特色。 三、人權概念內容於現行教科書中的論述特徵,包含:呈現權利推演過程、標舉出不同群體身分、強調國家保障人權責任、凸顯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使用實例促進理解、訴諸情感而非教條式說理等有助於人權教育目標之特色,但有缺乏新住民群體身分與權益的討論、以及國家侵害人權事例陳述等不足之處。 四、在量化統計方面,各版本教科書中,平均每一課有14則與人權概念有關且具後續探究可能的提問,此數目顯示了教科書期望呼應108〈公民與社會課綱〉探究學習宗旨的企圖。 五、在質性分析方面,教科書中的提問可達致「發展問題,規劃、引導探究」、「使用學科概念與工具」、「評估資料和訊息,使用證據」等三項探究學習構面之目標,但在「與他人分享、交流結論,在知情的前提下採取行動」構面上則較為不足。Item 1945-1987年台灣國民中學(初中)公民教育課程內涵探討(2009) 朱佩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之下,台灣也結束了日本五十年的殖民,執政當局急於洗去日本在台五十年對於台灣人民皇民化的教化,故實施三民主義教育,以達成建設三民主義新台灣的任務。中華民國政府在接收台灣後的首要目標在於去日本化、行中國化,主要手段之一便是透過教育來實施。戰後台灣在黨國體制的威權統治下,教育的特色包含黨化教育、軍國民教育與民族精神教育。再加上之後國共的分立與分裂,當局政府欲建立起其政權之正當性與仇視中共之意識型態,乃利用教育來推動其教化。1949年國民政府又全面退守台灣,隨者政治局面的改變,台灣成為「反共抗俄」的基地,教育便成為培養國民愛國精神與民族意識之最佳途徑。其中,公民教育為配合國家政策,成為重要課程之一。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之後,因面臨當時政治局勢,且中共占據大陸造成國土分裂,立即面臨執政權生存的危機,為了鞏固政權,藉由實施威權體制,有效地達成社會控制與政權統治的目標。國民政府為保守台灣,並抵制共產浪潮,且希望能反攻回大陸。自九年國民教育實施之後,教育對學童的影響更為深遠。當時受黨國意識濃厚教育的人,現今已成為社會中主要的中堅公民。而此種內涵有亦可能是造成現今台灣政治對立的現況的主因。 此研究以下列方式闡述: (一)解釋時代和社會背景與教育之間的關係。 (二)瞭解1945-1987年間時代背景和政策演變。 (三)分析1945-1987年間台灣國民中學公民教育課程標準內涵與演變 (四)檢視1945-1987年間台灣國民中學公民教育教科書內容分析。 (五)探討1945-1987年間台灣國民中學公民教育課程內涵與分析。Item 1951-1957我國童軍教育的課程改革(2016) 黃于玲; Huang, Yu-Ling本研究以1951-1957年間童軍教育改革之法案為主軸,分析此階段童軍教育課程改革之歷史背景。 研究者以歷史研究法為主,並運用口述史方法,先瞭解童軍教育的歷史背景、並蒐集童軍教育文獻進行分析,以瞭解童軍教育改革歷程及改革內容,亦運用口述歷史的方法,訪談教師及學生,瞭解課程改革的歷史背景、形成原因、改革具體內容及對童軍教育與童軍運動之影響,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童軍運動創始於英國,盛行於歐美,1912年我國童子軍第一團成立於武昌文華書院,為中國發展童軍運動之濫觴。1929年教育部頒行之「中學課程暫行標準」,設置「童子軍」科目,自此童軍具備學校正式課程地位;而後於1934年教育部通令全國以童子軍訓練為初中必修科目,是全國學校實施童軍教育之嚆始,1937年頒佈「初級中學童子軍管理辦法」要求所有初級中等學校學生不分年級一律實施童子軍管理,所有初級中學學生一律接受童子軍訓練,欲將學生形塑為三民主義的少年兵。 值得注意的是,1951-1957年間教育部先後頒佈「初級中學童子軍組訓改進辦法」、「中國童子軍教育改進方案」、「初級中學童子軍實施綱要」及「初級中等學校童子軍教育實施計畫」,明確劃分學校童軍教育與童軍運動,將全校學生接受童子軍訓練作為組訓學生的「普訓」方式,變更為自願參加的「選訓」方式。此一變革確立學校童軍教育課程係採用童軍運動之原理及方法,而非強迫全體學生宣誓成為童子軍;童子軍團之成員皆為自願參與,以符合童軍運動自願參與之基本原則。Item e世代技職體系大學生次文化之研究-以雲林科技大學為例(2005) 林朱蚶Item e世代青年帶領服務學習之敘說研究------以中原大學四位大學生為例(2014) 袁明城; YUAN MING CHENG本研究主題在探究一群e世代青年學子如何經由課程實作機會,接觸社會服務,在服務中應用所學,投入社區服務與關懷,進而激發出後續自主服務學習方案。本研究針對下列五個問題進行研究:一、e世代青年參與服務學習的動機與價值改變為何?二、e世代青年如何籌組團隊及運作?三、e世代青年在服務學習過程中領導風格為何?四、e世代青年在團隊運作過程中,如何面對事件的衝突與因應?五、e世代青年參與服務學習對他們就業有哪些幫助? 研究採質性敘說故事的方法,以立意取樣四位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由杜威關於經驗理論中所衍生出來的觀點,以三度敘說探究空間,包括時間向度、人和社會向度及空間向度進行分析,對四位參與者進行內外探索,探索他們的內在情感認知與外在社會環境觀感;透過時間向度,探索他們在領導團體持續追求價值認同歷程中,認知朝向高層次的發展。 研究後所得出的結論:這群青年在服務個案中歷經艱困與挑戰,逐步萃練出堅定的勇氣與抱負,憑藉著熱忱與理想,由鄰近社區的中小學數位教學服務、社區產業行銷數位服務,更走入泰緬邊境難民營協助數位教學服務。青年們已離開校園進入社會,他們仍憑藉理想與信念,持續帶領自己為追求社會公平與正義,深耕公益服務,善盡地球公民責任。 他們的服務學習經驗是一個良好的典範,透過服務學習的體驗,演變對社會自主的貢獻,此一經驗歷程是青年學子學習的標竿,更是我們服務學習工作者努力邁進的方向。Item Herbert Marcuse科技觀探究及其教育意蘊(2012) 李珮瑜; Pei-Yu Lee本研究主旨透過「Gadamer的哲學詮釋學」、「勞思光的基源研究法」及「文件分析法」探討Herbert Marcuse科技觀,並應用在教育。期可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使公民具備應有之素養,使其可適應科技社會。具體而言,研究目的包含陳述Marcuse的哲學思想;探討Marcuse對科技影響人性與社會之見解;探究Marcuse科技觀對教育之意蘊。 茲將研究結論略述如下: 壹、Marcuse科技觀形成的背景相當多元,其受諸多學者影響。融合心理分析論、人文主義、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更強調實踐哲學概念之面向。 貳、科技之本質為技術理性與意識型態,彼此一脈相承,且帶來負面及正面的效果;此外,其若干見解可再進一步反思。 參、科技降低人的主體性,使人過度理性思考,亦使人際關係變得「功利」及「疏離」。然而,Marcuse有些見解過於主觀而貶抑人的主體性。 肆、科技造成生產「量」及「質」之改變。它成為新的控制形式及使不平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它對文化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如使其變得更單一、商品化及缺乏深度,若可進行覺醒,它亦可帶來解放。 伍、Marcuse科技觀應用在教育意蘊,可知其應建構全面向的人格陶冶教育及培養珍愛的人際互動教育,並形塑科技時代具創造力的社會文化教育,及建構合乎時代的公民科技素養教育。然而,Marcuse之見解應用在教育仍有一些限制。 歸結前述分析及研究結論,茲將本研究之建議呈現如下: 壹、教育目的面向: 一、培養人們不受意識型態控制及可對科技變遷具敏銳度,使其適應科技社會。二、教導人們具科技倫理及批判反省之素養,使其不受科技所役。 貳、政策制定面向: 一、結合政府相關單位宜與教育單位,制定科技相關政策,改善科技帶來異化及疏離之危機。 二、整合政府及學校研擬「積極性的差別待遇」政策,改善科技擴大不平等之疑慮。 三、結合教育相關單位不同專家推動媒體素養師資培育教育政策,使相關政策推動不會流於單一。 參、師資培育面向 一、師資培育機構及相關單位宜加強「職前」及「在職」教師具科技覺察及設計公民科技素養課程的能力。 二、培養教師具批判意識的素養及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改善單向度之思維及教學模式。 三、培育教師對科技及相關媒體具反思的能力,改善技術理性及壓抑性之問題。 肆、課程與教學面向 一、課程設計顧及之整全的面向,以免流於「商品化」。 二、建構科技與人文並重之課程,改善科技造成的空虛及單向。 三、融合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與「媒體素養批判能力」,以因應公民素養之需求。 四、美育課程及評量應重視多元及批判取向,以改善商品化美學及邁向美的解放。 五、建構完善的公民科技素養方案,以改善及適應科技帶來的變遷。 伍、未來研究面向 一、研究者可思考Marcuse與Benjamin、Fiske、Adorno的科技觀相互比較研究的主題。 二、研究者可將主題聚焦在Marcuse科技觀對公民科技素養課程意蘊。 三、研究者可建立公民科技素養教育推動之方案與指標。 四、研究者可藉由實徵性之研究,驗證及反思Marcuse之科技觀應用於課程建構與實施之用。Item IPA分析法導入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鑑指標之研究(2019) 吳鎮全; Wu, Cheng-Chuan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專校院社團評鑑指標對社團運作重要性與社團具備程度之現況,研究目的為:一、調查社團評鑑項目重要性之排序並分析不同背景研究對象對其之差異;二、調查社團評鑑項目社團之具備程度排序並分析不同背景研究對象對其之差異;三、交叉比較社團評鑑各項指標之重要性與社團具備程度;四、蒐集社團評鑑之意見。 本研究以我國157所大專校院課外活動組成員為研究對象,自編「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鑑指標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調查,總計回收有效問卷297份,樣本中有70名主管、120名社團評鑑業務承辦人。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定、變異數分析及IPA分析法。 本研究主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社團評鑑項目重要性由高至低依序為經費控管、社團活動、組織章程、管理運作、產物保管、資料保存與資訊管理、年度計畫、活動特色與績效。 二、社團評鑑項目社團具備程度由高至低依序為組織章程、經費控管、資料保存與資訊管理、社團活動、管理運作、活動特色與績效、年度計畫、產物保管。 三、不同學校類型、職務、年資、業務課外活動組成員對社團評鑑指標之重要性及具備程度無顯著差異。 四、67個社團評鑑指標經過IPA分析結果,較為重要指標37個,其中28個較為具備,9個較不具備;較不重要指標30個,4個較為具備,26個較不具備。 研究結果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及各大專校院課外活動組作為社團評鑑指標修訂及強化輔導機制之參考。Item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理論研究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2015) 魯靜芳; Lu, Ching-Fang科技昌明為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極深遠的影響。媒介通過符號,表現消費社會現象。本研究文旨以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為視角,從而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呈現的意義進行探討。 本研究一開始得力於G. Deboard、R. Barthes、H. Lefebvre對消費社會符號意涵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從而得以就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路,作為深入探析的基礎。本研究從符號消費的意涵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的蘊涵進行認識:(一)進入消費社會中,博物館通過媒介渠道,造成符號增生,過往博物館對公民教育的功能產生變革,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二)符號消費,帶來公民不同的體驗,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的意義?(三)工藝品、典藏文物通過符號意指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四)博物館展示空間開展出美學與想像社會呈現非凡、例外的日常生活形式,通過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 研究發現(一)博物館通過符號激起人們欲望,博物館公民教育透過物件,表達出有關創意累積、時尚博物館文化,經由實踐博物館功能,促使博物館展示作品與公民互動呈現意涵,而得以形構公民學習新型態,再現公民美學素養。(二)博物館試圖經由體驗教育,達到寓教於樂合一。(三)博物館以科技媒介呈現展示物,企盼對博物館角色進行定位,此舉將有益於博物館推動公民教育,並藉此推廣公民科技素養能力。(四)博物館生產脈絡,表徵出公民集體歡快感,為博物館經營及營運,帶來長足的成長,博物館商品文化時尚化與創新化,對公民誘惑及收編,以便於進入博物館傳遞的知識體系,形構社會潮流、風尚的轉向。 然而媒介呈現的內爆,展現了符號的飄盪性,鬆脫了公民教育的社會實在,此一影響,值得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進行深入的檢視。 學者們較少從社會學領域觀點,對博物館公民教育進行深入的透析。隨著消費社會的臨來,本研究希冀能對公民教育的研究,起一點推波助瀾的效果。 關鍵字: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博物館、公民教育、符號Item Jump$tart理財教育課程綱要層級分析-以大學教授及臺北地區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為例(2017) 王薏茹; Wang, Yi-Ju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Jump$tart理財教育課程綱要的差異情形,和大學教授以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Jump$tart理財教育課程綱要的層級分析。為了以上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針對大學教授及雙北市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來問卷調查,並以層級分析法來進行分析,而其中雙北市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除了層級分析法外,還會另外進行t 考驗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差異情形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影響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Jump$tart理財教育課程綱要重要性排序的背景變項上,僅有學校地區的風險管理與保險上有顯著差異,其餘的變項均無顯著差異。 二、大學教授和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針對Jump$tart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六大主題重要性排序上皆認為「消費和儲蓄」是最重要的,也都認為「信用與債務」,「投資行為」重要性較低。 三、在Jump$tart理財教育課程綱要整體課程標準中,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排序的前三名為「探討工作和職業的各種選擇」、「發展一份消費和儲蓄的計畫」,「辨認常見的風險類型和其基本管理方法」;而大學教授排序前三名為「應用消費技能,做出正確消費和儲蓄決策」、「探討工作和職業的各種選擇」,「辨認常見的風險類型和其基本管理方法」。Item Neo-Kohlbergian取向之發展及其道德教育蘊義(2009) 曾麟喬; Tseng, Ling-chaio「Neo-Kohlbergian取向」承襲自美國學者L.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延續其強調認知、自我建構、發展、時期轉換與巨觀道德的的精神,但改變研究方法,以及調整部分心理學與哲學的假定。筆者基於對該取向理論發展的關切以及近年對道德教育的重視,於本文採取理論分析法,針對四個研究目的加以探究:1.瞭解該取向興起背景及其與Kohlberg理論的異同;2.探討該取向理論重點與相關研究;3.評述該取向的限制與待思考課題;4.反思該取向對我國道德教育的運用與啟發,並提出後續研究建議。 本文歸納Neo-Kohlbergian取向三個理論重點,分別是:1.建構量化的界定議題測驗(DIT),取代Kohlberg的晤談法以測量道德判斷發展,並納入默會理解概念且獲致後成規期道德思考的實徵支持;2.以軟屬性的道德基模描述道德判斷發展,取代Kohlberg的階段觀,強調個人道德認知發展為三種道德基模(個人興趣基模、維持規範基模、後成規期基模)思維的漸序分配轉換,且道德基模會處於鞏固與變遷不斷交錯的型態;3.以四成分模式(FCM)解釋道德心理運作歷程,並從專業倫理教育角度切入進行相關研究。然而,DIT量化設計在理論詮釋上有其侷限,道德基模論述仍有不明確之處,FCM雖具有啟發性但各成分實徵研究有落差,整體而言理論間定位與關係有待釐清。 Neo-Kohlbergian取向對於道德教育的啟示亦可從三方面討論:其一,DIT研究成果顯示青少年時期道德發展的重要性,其辨認道德發展程度與相關因素,且映證道德兩難討論是道德教學與研究的實用性策略。其二,該取向對於道德基模的論述,深入探討個人認知發展的樣貌,有助益於對道德思維的瞭解;其三,FCM的研究彰顯道德心理各成分的重要性,提醒道德/專業倫理教育實施與評量必須兼顧道德心理不同成分,以及可運用真實情境研究與深入中介概念的探討。 最後本論文提出該取向後續研究與對我國道德教育運用之若干建議,可繼續辨明與釐清理論的論述與研究外,針對DIT進行跨文化比較與進行基礎道德發展研究,並運用多元方法研究道德。此外可藉力於該取向發展特定專業之道德判斷測驗,並提醒教育教育人員在道德教學與課程須配合學生心理發展,以及結合FCM研究,注重道德心理各面向的培養與提升。Item 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層級分析─以雙北地區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為例(2023) 潘怡筑; Pan, Yi-Chu本研究主要探討我國雙北地區(臺北市、新北市)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的重要性排序情形,提供給我國於未來發展經濟或理財教育時的可參考之依據。而依照研究目的和問題,進行文獻探討去分析理財素養之定義、意涵與其重要性,亦在文獻探討中涵括了我國與其他國家(包含美國、英國)等理財教育內容;另外,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式為問卷調查法,並以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作為問卷設計之基礎,針對雙北地區的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進行差異性分析及層級分析研究。以下就本研究結果簡述:一、不一樣背景變項(性別、教學年資、修習理財教育相關課程經驗)的雙北地區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未具顯著影響。二、不一樣年齡之雙北地區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僅在【貨幣和交易】上有顯著影響。三、不一樣任教地區的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重要性排序,,僅在【貨幣和交易】上有顯著影響。四、不一樣的投資理財實務經驗之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重要性排序,僅在【貨幣和交易】有顯著影響。五、雙北地區之國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OECD理財素養核心能力課架(2016)四大主題的重要性排序依序為:【風險和報酬】、【規劃和管理】、【理財狀況】、【貨幣和交易】。Item 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教學之研究--以環境教育議題為例(2007) 鄧裕馨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進行實驗教學,以國中七年級與參與教學者為研究對象,以定期評量、環境態度量表等量化資料,探討學生在學習成效上之差異,輔以教學回饋問卷、各節課之作業單等質性分析來討論學生的學習成效、心得感想與教學活動設計的適切性。另從教師札記與教師教學觀察紀錄表等質性資料,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自我省思與成長。 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在定期評量上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二、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在環境態度量表的「環境行動」、「環境認知」、「環境覺知」、「環境倫理」與總分數上並無顯著差異。 三、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在環境行動力方面有顯著改變。 四、 學生在接受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產生的回饋是喜歡此種課程,可以有「解決問題」、「行動能力」與小組學習的學習經驗。 五、 教師在實施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發現教材的選擇要有效連結學生相關新舊知識與日常生活經驗;教師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會影響教學活動的進行與成效;教學策略與評量要多元化;教師在實施STS理念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之環境教育後,對於STS理念也更加清楚了解。 關鍵字:STS理念、國中社會學習領域、環境教育Item 一位探索教育指導員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2020) 翁淑暖; Wong, Sun-Nuan本研究從「我」身為一位探索教育指導員,回顧個人的專業發展歷程,透過學習歷程各個階段的發展及生命經驗的敘說,探討塑造自己成為探索教育指導員的專業發展之關鍵點。 研究方法以自我敘說方式呈現,運用資料收集、經驗整理、自我分析、重新建構、掌握脈絡,理解生命經驗的意義,建構及觀察反思其脈絡,採用「整體-形式」與「歸類-內容」的敘說模式進行分析。學習歷程以「在職培育」階段:大學求學期間,開啟我對探索教育的熱忱及志向;「導入輔導」階段:進入教學場域工作生涯一至五年,透過理論與實際帶領,豐富我的教學經驗,樹立我個人的專業圖像;「在職精進」階段:研究所修讀課程理論,帶領新進同仁經驗傳承,展開自我批判意識。各個階段的發展作為分析的主題,歸納出在職培育階段的關鍵點為:「個人志向的奠定」;導入輔導階段的關鍵點為:「同仁帶領」、「跨出舒適圈」、「勇於嘗試」;在職精進階段的關鍵點為:「不斷學習」、「省思過程」,並針對自己擔任探索教育指導員面臨離職抉擇的轉折、工作環境的轉變、教學與行政、假日進修時間分配的難題,歸納出「明確的規劃」、「適應及應變」以及「練習取捨」,這些成為自我因應的方式。 期望透過此研究結果對於探索教育指導員能提供更進一步有助於了解自我專業發展歷程的關鍵點,以及自我分析所面臨到的轉折與因應方式,亦期望藉由此研究過程重新建構經驗,理解自己的教育價值觀,進而達到反思及成長。Item 一位體驗教育活動領導者引導經驗之個案研究─以臺師大謝智謀教授為例(2016) 孔慶珩; Kong, Ching-Heng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一位優秀的體驗教育活動領導者謝智謀教授的引導經驗。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副教授謝智謀博士。探討其在103學年度第一學期於該研究所所開的「活動領導研究」課程上,如何在帶領活動體驗前後處理引導經驗。 該課程於2014年9月15日至12月29日期間,進行每周一次、一次3小時,共計16周課程。本研究觀察分析範圍為該16周課程當中前半部分謝教授親自示範帶領引導經驗的課程。研究分析參與課堂觀察時間從2014年9月15日第一周課程為始,至2014年11月3日的第八周課程為止,共計8周課程。資料蒐集來源包括(1)三次深度訪談,其中二次對謝副教授,一次對其二位專任助教;(2)以結構式問卷收集修習該課程的8位學生對課程的觀點;(3)該課程的錄影、錄音檔案。 本研究的資料分析將根據錄音錄影蒐集之資料及訪談內容寫成全文逐字稿方式,進行編碼分類,進而做內容實證分析。本研究可信任度採行的作法包括:同儕檢核、三角檢證、參與者檢核。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謝教授的引導方式沒有固定形式且引導方式依據信仰核心價值信念而變化,研究者並將謝教授這樣的引導方式命名為「信仰核心變通形引導」;二、影響謝教授引導經驗的原因有四:對基督教信仰的信念、個人生命經驗的整理、個人反權威與反框架的特質,以及其經驗的大量累積與終生學習等因素,造成今日謝教授引導的風格。 研究者最後並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分析的結果,針對體驗教育領導者的引導經驗提出反思結論、未來研究建議等以供後繼研究者參考。Item 一所公立實驗學校前期發展歷程個案研究(2021) 李協信; Li, Sie-Sin本研究藉由一所全新籌建公立實驗學校-自主實小自2015年至2018年間的創校歷程,採取個案研究法理解公立實驗學校前期的學校整體圖像、學校社會系統發展歷程,並以學校社會系統模式闡釋學校整體圖像發展歷程,研究結果如下:一、自主實小的行政相較於體制學校提供教師較高的支持彈性;在課程與教學方面,透過整體作息以及課程共備開發,建構出獨特的主題課程、每日體適能以及班群教學運作模式,成功引發學生高度學習動機、以專家角色沉浸在學習中;教師亦因班群教學模式,調整既有的教學習慣,重新學習團隊合作,雖面臨教學風格差異、班級經營方式不同、共同備課耗時及生活習慣不同所產生的困擾,卻也帶來教師間高度合作、互相學習、彼此專長增進課程設計豐富度等優點。二、自主實小自確定辦理實驗教育開始,即在實驗教育理念、課程與教學、行政運作與組織型態發展上,從公立體制學校出發,朝向實驗學校邁進,受到學校社會系統「結構系統:創新的規訓」、「個人系統:安穩的冒險」、「文化系統:部分的集體智慧」、「政治系統:歧異的核心價值」等四個系統發展變化關鍵要素的影響,開展出「在自主中擺盪的實驗教育理念」、「教師自主的課程觀」、「團隊合作的教學觀」、「啟迪自主的師培觀」、「保留彈性的環境觀」、「折衷自主的決策觀」等與一般體制學校不同的運作觀點,貼近種籽、華德福等實驗學校的運作觀點。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給自主實小的建議:系統性保持與體制學校、實驗學校之親師生交流,發揮「跨界學校」之價值;建構自主實小行政願景圖像及實施計畫,嘗試教師團治校或明定各處室及班群之職掌及權責範圍;透過有效師資進用及師資培訓進行主題課程及班群教學素養增能,提升目標一致性,增進教師歸屬感與效能感;持續交流對話,澄明實驗教育理念實踐樣貌,共同實踐教育願景,降低政治系統運作。 二、給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嘗試以教師團治校模式,完整授權教師辦理公立實驗教育;提供實驗教育學校教師調動較高的彈性;因應實驗教育推動,主動進行配套措施法制化 三、給公立學校的建議:以「印地安發言棒」、資訊即時流通等正向模式降低校內政治系統運作,形塑校園平等互惠、論辯求真的組織文化;校長角色的自我認知與團隊帶領能力增能;全校共同參訪備課,以拉近彼此教育視野。Item 七年級公民科社會單元案例建構與教學實踐之研究(2015) 李宜秋; Li, Yi-Chiu本研究旨在發展七年級公民科社會單元的案例課程,以關心公共事務、社 會團體組成為主題,透過實際事件改寫完成案例文本後,進行教學實踐;同時揀選多元文化教育中國際移工主題的現成案例進行教學,以分析、探討案例課程教學實踐結果。 首先藉由文獻資料蒐集和閱讀建立案例教學立論基礎,再進行案例文本的 撰寫,採用行動研究法對一所台北市公立七年級4 個班,共120 位的學生,進行為期3 週12 節課的正式教學和歷程修正。研究資料的蒐集有教室觀察記錄、教學省思札記、學習單、學生回饋單和學生訪談等,以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的整理、比對與分析,輔以描述統計的量化方式予以檢核,藉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研究者的教學的成效,作為案例教學課程的評估與調整依據。 根據本研究課程實施的結果,歸納如下的結論: 一、設計案例時,遭遇的困境及解決方法 (一) 案例主題的決定,可以參考同科同年級老師的建議。 (二) 案例文本完成後,可以使用案例檢核表進行檢視或給同年級其他未參與研究歷程的學生閱讀檢視。 (三) 從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討論的情況,修正案例問題設計。 (四) 與參與研究的班級導師討論分組名單。 二、實踐案例時,遭遇的困境及解決方法 (一) 可以使用獎勵制度鼓勵學生發言和提醒討論過於熱烈的音量。 (二) 當學生的討論內容沒辦法衍伸時,就是修正研究問題的時候。 (三) 適時向學生說明溝通和討論的技巧和方法,有助於提升學生討論的效能。 (四) 注意討論氛圍的帶動和時間的掌控。 三、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學習歷程與評價 (一) 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溝通、討論和發表學習歷程有顯著提升的改變。 (二) 學生對案例教學的評價 1. 多數學生認為公民參與和國際移工的案例主題有助於相關課程的吸收。 2. 多數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有助於案例主題內容的吸收。 3. 多數學生表示喜歡使用案例教學的教法進行學習。 4. 多數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比起傳統教學法更能讓學習成果印象深刻。半數的學生認為一學期可以實施3 次以上的案例教學。 關鍵詞:七年級公民科社會單元、案例教學法、案例建構、教學實踐Item 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性別平權教育之研究-教科書分析與教室觀察(2005) 呂純如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檢視九十三學年度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文本中之性別意識型態,分析遭刪略的重要性別議題,並選擇宜蘭縣內二所國民中學七年級社會科教室進行實地觀察研究,以了解教師實際授課情形。除了意欲真實地呈現教科書文本中的現況與教師之實際教學情形之外,也希冀能對性別平權教育之教科書編製和教師教學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是以,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所得到之結論如下: 一、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多元平權的性別觀點不足 整體而言,在受檢視之南一、康軒與翰林三版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圖(照)片及文字敘述中兩性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及其所從事的職業與活動均較以往活潑且具多樣性:在部分職業與活動上所呈現的工作特質與專業程度亦相似;在圖(照)片與文字敘述亦考量到性別比例的均衡,編者之用心值得稱許。然而,進一步深究教科書背後隱藏之性別意識型態,依舊潛藏以男性意識主導之性別意識型態,欠缺多元而持平的性別觀點,對於社會文化的多元樣貌呈現仍嫌不足,包括: (一)呈現以男性意識主導之性別意識型態,明顯漠視女性的存在與貢獻 (二)呈現獨尊異性戀的論述,欠缺多元性別議題的相關論述 (三)凸顯生殖主義的完美家庭意象,欠缺客觀、公平呈現多元家庭型態樣貌 二、七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教室存在違反多元平權原則的性別學習經驗 本研究發現,參與研究的教師雖能透過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之結合,提供學生與生活經驗共鳴之性別知識內容與教學實踐;然而在課堂上卻也有部分可能對女學生不利之性別學習經驗。例如: (一)教師偶有形塑學生性別意識型態的教學實踐 (二)學生呈現偏差的性別認知 (三)師生互動的性別差異 (四)貶低女性的同儕互動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對性別平權教育中的課程綱要、教科書編寫和教師教學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性別平權教育、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教室觀察Item 不起眼的戰士: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究學業成功運動員的學習經驗與生涯選擇(2015) 林雋永; Lin, Chun-Yung本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之觀點,探討校園中的運動員,在求學過程當中,受到來自校園主流文化的何種壓迫;並且進一步探討這些壓迫如何影響運動員在校園中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生運動員如何適應或回應這些壓迫。要了解這些來自主流文化的壓迫,本研究從「學業成功的運動員」著手挖掘,因為「學業低成就的運動員」已經符合主流文化中對於運動員的負面想像與看法,表示其並未適應、也未/無法抗拒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而學業成功運動員努力的抗拒主流文化對於運動員的負面想像或看法,在適應主流文化價值觀的過程中往往更加艱辛;受到主流文化壓迫之後,學業成功運動員對於自我認同的轉變以及生涯選擇的考量,這些學習經驗是本研究的關注重點。 為使讀者能夠對於本研究之主題有基本認識,本研究首先將探討多元文化主義之精神,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重要目標、重要的理論概念;接著探討我國校園中運動員的現況,包括過去學者對於運動員的學業學習概況、人際互動概況、生涯發展等等相關文獻的發現。接著將以深度訪談之方式訪談研究參與者-不同專長領域、已經轉換跑道並適應良好的學業成功運動員,藉由參與者的自述,了解研究參與者過去在校園中面對哪些來自主流文化的壓迫,並自述其如何回應、適應主流文化的壓迫,以及在求學過程中與校園中其他師生的互動關係、如何決定未來發展等等,藉由訪談資料的分析來呈現學業成功運動員在求學歷程中面對不利運動員的學習環境時所形成的獨特學習經驗。 將訪談資料與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綜合分析之後,本研究發現,在校園中,學業成就往往成為衡量學生的單一標準,而在此標準之下運動員被視為校園中的「他者」;此外,校園中單一學業標準的情況下使主流群體對運動員形成誤認,也使得學業成功運動員反向對自我認同形成誤認;而在學業成功運動員成功轉換跑道、成為校園中的主流群體之後,反而開始採用主流文化的單一學業標準來要求原本的運動員群體,而對運動員形成壓迫。本研究亦發現,在單一學業標準的校園主流文化之下,學業成功運動員無論是在運動員群體中或是非運動員群體中,都始終是以「他者」的身分被壓迫著;也因為始終無法擺脫「他者」的身分,因此對於學業成功運動員而言,在主流文化的壓迫之下,掙扎與抵抗是永遠不會停息的。Item 中國大陸家庭債務影響因素之研究(2022) 詹雅如; Jhan, Ya-Ru中國大陸家庭債務高漲,而家庭債務過度擴張,對於金融穩定性有負面影響,因此本研究以2015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資料庫為本,首先透過探討不同背景變項、財務變項、理財變項之戶主,其家庭債務差異為何,以了解影響中國大陸家庭債務之因素。接著,討論背景變項、理財變項以及財務變項與家庭債務的相關性。最後,本研究透過多元線性迴歸分析討論各項背景變項、財務變項、理財變項對家庭債務的解釋力。研究結果發現: 一、背景變項當中「教育程度、年齡、健康狀態、黨員身份、安全感、婚姻狀況、家庭人口數、城鄉」以及理財變項當中「資產、所得」和財務變項當中「理財知識、理財態度、風險偏好、理財課程」,對家庭債務皆有顯著差異。 二、所有背景變項、財務變項與理財變項和家庭債務均存在顯著相關性。 三、預測變項當中「年齡、婚姻狀況、城鄉、資產、所得」對家庭債務有顯著解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