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9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都會社區組織對於地方文化的認識及認同之研究:以基隆壯觀社區為例(2022) 連丁幼; LIEN, Ting-Yu社區營造推動二十餘年的過程,一直存有政府部門及民間組織的困境,但卻鮮少搭配研究理論進行檢視,以瞭解其中的原因或調整推動的模式,故本研究以T. Cresswell對地方研究的三個取向為基礎,再結合林振春的「學習型社區營造三維結構理論」,從其所綜整之台灣社區營造實務推展經驗,並挑選由民間自主發展的基隆市壯觀社區為對象,探討都會區居民認識及認同在地文化的主要議題及策略方法,經由文件分析與非結構訪談相關重要人士,獲得如下結論:一、壯觀社區所關注的在地文化主題有三大類1. 地方差異面:社會文史脈絡、地方人力資源、在地生態環境。2. 制度結構面:建立社造體制、協商改善制度。3. 價值行動面:凝聚地方情感、實踐環保行動、培育重點族群、發展地方節慶。二、壯觀社區促進居民認識及認同的策略方法有三大項1. 教育性:認識社區了解問題、提升居民多元能力、傳承及推廣成果。2. 自主性:由淺到深的接觸體驗、由被動到主動的參與、由自助到共好的行動。3. 永續性:推動內部整合、進行周邊串連、擴大跨域平台。本研究針對研究結論提出對都會社區與政府單位執行上的建議。再綜整歸納有助於地方自主及組織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提供其他縣市或民間組織未來推動都會型社造工作參考。Item 桃園市中聖里社區營造推動社區學習之研究(2019) 李綺敏; Lee, Chi-Min桃園市中聖里自2006年成為新興的里,面積小、人口密度稠密,里內幾乎都是高樓大廈,是一個典型的都市型社區。首任里長連任迄今十餘年,一直以「社區營造」的理念推動社區各項事務與大小活動。本研究旨在了解桃園市中聖里社區營造的目標、作法,並參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學會改變等終身學習五種基本的學習能力及其具體的內涵,分析及提出中聖里民、志工參與社區營造過程獲致的社區學習。 研究採質性研究的個案研究法,經由深度訪談來蒐集資料。研究結果歸納中聖里社區營造三大目標為創造在地記憶、重建人際網絡、落實生態社區,並經由舉辦各項社區活動、推動流浪貓TNVR、開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社區團購、環保資源管理等以達成目標。同時也運用理念宣導、動員社區民眾、行動帶領等方式引導社區居民進行學習。參與社區營造使中聖里民與志工經由非正式學習在不知不覺狀態下學習許多事物: 一、在學會求知方面:因應科技進步,時常運用網路資源學習及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習如何學習」的方法。 二、在學會做事方面:運用科技創新工作技能、培養里民合宜的社會行為、從做中學習處理事情的步驟及互助學習。 三、在學會共處方面:培養認識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培養同理心,社區居民可以為共同目標而努力。 四、在學會發展方面:自我導向學習以促進自我實現並獲得歸屬感,學習認同社區在地文化、學習審美和欣賞、學習關懷和尊重,無形中豐富了人格特質。 五、在學會改變方面:促進個人及社區接受全球氣候變遷、大自然反撲,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改變居民思考行為模式,培養人與生態環境的友善關係。也希望將中聖里廣受內、外肯定的社區營造經驗,擴展到臺灣其它地方。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社區營造、社區學習Item 以讀書會推展社區成人學習之歷程研究--以苗栗縣的發展為例(2009) 蕭宗智; TSUNG CHIH, HSIAO讀書會以非正式的成人學習形式,是一種最能表現成人自願、民主和參與本質的學習活動。是由民間自然形成的學習團體,其組成乃源於生活和學習不能被分離的根本原則,具有平權、自主、合作、彈性和可接近性的學習特質。讀書會在台灣成人教育的重要性可謂與時俱增。 讀書會可以讓社區成為一個具有文化環境、文化活動、文化參與、文化組織、文化素養的生活空間,這種組織能提供多元的學習活動、和方便社區民眾參與的學習環境,為台灣社區的學習文化奠定良好的起步。本研究的個案是以苗栗縣社區讀書會及讀書會發展協會為主要研究對象,以參加苗栗縣社區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後之帶領人和穩定參與讀書會活動之成員為研究範圍。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讀書會透過理念和共識相互連結,藉由讀書會團隊學習的機制,增加溝通對話的頻率,凝聚彼此的共識,以形成營造個人或家庭所期待理想社區環境的動力。如何運作出一個有效能的讀書會,如何組織這些「小而美」的讀書會形成營造的動力,目前有那些營造的具體成效,整個營造歷程成功的因素有那些? 本研究由訪談、焦點團體會談及文件分析,發現其三個成功的推動社區成人學習的策略為: 一、以對話作為基本的學習形式,以團隊學習的模式凝聚共識,共同學習成長。 二、團隊學習形成的共同願景,整合學習資源,營造社區的學習文化,非營利組織在推動社區學習環境,需著重資源的整合與運用,成立學習中心,促使居民成為具有公民素養、終身學習的現代公民。 三、營造社區學習文化的行動包括兩項主要計畫:社區學苑的推展及圖書館營運策略。將讀書會、鄉鎮圖書館與相關社教機構結合,共同運作「社區學苑」,並以圖書館為中心達到社區營造的目的。Item 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新U旅程與設計文化的湧現(2018) 吳靜宜; Wu, Ching-yi全球大部分的農村面臨青壯人口外流、高齡化、生態永續和城鄉落差的困境,探索永續創新的發展是農村社區刻不容緩的課題。本研究聚焦臺南後壁土溝農村社區的創新發展,論文融合多元「設計思考」觀和「U型理論」的視域探究其創新演化的歷程。 土溝從一個沒落偏僻的農村,經過2002年起在地居民自發的社區營造行動,2004年起匯入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學生的協力參與,互動多年後這群年輕人留在社區創業,積極運用文化創意結合青年回鄉創業來突破農村困境,跨世代推出「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創新實踐,並持續召喚社會參與對農村新可能性的想像。 本研究以詮釋典範中質性研究取向的個案研究法、生命故事法之原則,並運用深度匯談、參與觀察和文件分析蒐集土溝創新發展歷程的珍貴資料。研究目的有三,一是透過U型理論對集體創新演化歷程的視域,探究土溝農村社區的創新發展歷程。二是探究土溝農村社區之核心設計團隊扮演的關鍵角色,探究他們和居民的「設計對話」是如何滋養自己和居民的「設計思考」以及「內在變革」。三是探究土溝農村社區歷經社會系統創新變革的U型演化。 本研究特別強調設計參與者的心念其實是限制或開展個體或集體創新潛力的關鍵,在研究的深度參與過程研究者發現土溝農村社區跨世代的創新演化歷程包括:1.土溝有志之士的共同發起,2.沉浸農村的共同感知,3.From me to WE—優雅農夫願景的共同澄現,4. 農村社區創新的跨世代共同試驗,5.在農村現實中的共同演化的五個轉變歷程。在此創新轉變的歷程中,設計團隊與居民從生活對話發展至「設計對話」,從「設計對話」孕育「設計思考」,因注意力焦點的差異而呈現不同層次的演化,並在一波波的U型演化實踐中促成「設計文化」的浮現。土溝農村的社會創新變革關鍵在於透過共同的「實作體悟」放下自我觀點,轉向整體觀點,以「當下湧現」的澄明覺知連結生命深層意義的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