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9
Browse
38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春期育兒者轉大人~年輕母親的身分認同發展(2022) 曹宜蓁; Tsao, Yi-chen在現今婚育年齡普遍延遲的晚熟世代中,「轉大人」成為探索與預備的漫長過程。然晚熟世代中存在著一群「青春期育兒者」,她們的經歷具有特殊性,卻鮮少被關注其邁入成年期的發展經驗,故此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取向尋求對其經驗之理解。本研究界定之研究參與者為曾於青春期階段生育子女並養育子女經歷達五年以上,且現已成年之未滿30 歲之年輕母親。研究目的一:探討年輕母親邁向成人期的發展經驗與軌跡、目的二:探討年輕母親承擔身分的界定與身分認同發展經驗。本研究以詮釋現象學方法論為主、以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透過半結構式的訪談綱要理解研究參與者對日常生活世界經驗的敘述。以主題分析法逐步分析及理解年輕母親的生活世界與觀點。本研究發現: 一、 年輕母親邁向成人期的發展路徑係從生育為起點,由生養育抉擇、親密關 係/婚姻抉擇、生涯抉擇三股線交織成生命軌跡,並針對其發展路徑大致分為:1.以家庭為中心的個人生涯停滯型、2.家庭與個人生涯發展兼顧型、3.個人為中心之生涯持續發展型。 二、 從母職身分而延伸的多重角色建構出成人的樣式,母職身分雖非成人界定的單一指標,卻是成人身分的重要指認基礎。 三、 親密關係中的壓迫與終止喚起身分認同覺醒,當年輕母親從一段被壓迫的關係中作為抉擇的客體轉變為做擁有抉擇的自主性時,身分認同感也在轉換之中有著覺醒與發展的機會。 四、 年輕母親認同型塑的來源分成內在世界的後形式思維發展、.年輕母親對於特定記憶的挑選、智慧與成熟度的增長、宗教信仰及性別平等意識。外在世界包含原生家庭與成長之社區、族群文化、校園教育、伴侶及夫家、親子關係、經濟收入與財務自主性、職場環境、孩子的同儕家長與教育環境及社會支持度等。 五、 提早的母職不盡然是完全不利的影響,從脆弱轉換為堅實的「轉大人」路徑之關鍵為自我認同,擁有「選擇的自主性」經驗是重要關鍵,而成人的自我認同具有延展性的特質對曾經歷創傷或逆境者是彌補與療癒的可能機會。本研究之建議如下:從生命歷程觀點設計適合身分友善轉銜的制度、從成人教育觀點提供友善的學習平台、性別平等教育推廣有助母職實踐與身分認同。Item 風險社會中的地方知識建構研究 - 以環境教育課程的規劃與實作為例(2022) 李曉菁; Li, Hsiao-Ching風險社會以「反身性現代化」思維對全球化中環境、科技、政治、文化乃至個人主義化的生存處境與知識學習進行反思。本論文從反思模式的經驗研究出發,目的在於探求全球風險社會情境中,異質教學場域如何透過知識建構與教學策略的反思與轉化,產生屬於地方的知識與實作理論結構,以此回應風險社會對反身性現代化的關懷。質性研究主要包括反身性的詮釋與紮根理論「資料驅動」和「理論驅動」雙重詮釋方法,蒐集資料的方法則為參與式觀察和個案研究,以「南港社區大學南港學學群」與「元智大學桃園文化廊道 USR 與地方多元文化課群」做為兩先導研究,以「學習型社區營造三維結構理論模型」驗證兩場域在知識建構與實踐過程中與地方社區連結的心態、活動與策略等維度。主要的個案研究以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生態與環境想像」的環境教育課堂為主體,資料蒐集時間從 2016 到 2021 年,對象是課程參與的教師與學生,以 MAXQDA 紮根理論方法分析 320 名校外教學學生心得,從課程校外走讀後的個人書寫行動可形塑能動性的微觀角度,發展出「校外走讀教學三明治結構模型」,此結構透過編碼過程發現參與課程的學生能產生出對「地方知識建構」、「全球地方感」與「風險社會中的反思」三個向度的書寫,可見課程有助於地方事實、概念、程序與後設認知知識的建構,這種探索式的知識建構也有助於釐清價值觀。透過知識建構與連結真實地方情境的學習規劃,有助參與者深化與表達反思,也可推論對風險社會可能衍生的問題與副作用的反思能力原本就存在每位成人學習者自身。結論部分對照理論結構模型與三個研究案例,導出結構賦能、參與能動與學習永續的觀點,也就是知識建構與教學實踐的互動對話可使課程建構的結構與參與者的能動相互驗證、平衡與調節。結構賦能,透過反身思考,可激勵能動者在跨越時空的複製中藉此結構進行自我調整與創新,也能回頭催化結構自身進行內部調整,讓對過往的思考與未來的創造產生連結與互動。透過地方知識建構的理念營造出複數、多樣化的學習場域和社群,而作為課程參與者的社會大眾透過持續參與、互動和反思「地方」,也能激發持續社會建構的學習型理性與對未來的創造型思維。將此創造型知識融入真實生活情境中,亦有助於面對充滿未來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Item 高齡學習者從事旅遊活動個體化歷程之研究(2022) 魏彩密; Wei, Tsai-Mi旅人的故事發生在旅途上,是一場與自我、他人、情境的對話,觸發的媒介雖是旅途中的人、事、物,改變的動力卻不只是此時此地的心情,更多的覺察來自於彼時彼地的默會學習。本研究目的在探究英文班高齡學員,參與海外旅遊活動,在歷程中促發生命之覺察與轉化。研究取徑以立意抽樣選擇四位高齡旅遊英文班學員為研究參與者,研究方法則以深度訪談為主,輔以教學記錄、教學省思、Line群組、臉書等網路互動的蒐集資料協助分析;藉由Joseph Campbell與Christopher Vogler的英雄旅程,勾勒四位研究參與者「啟程—啟蒙—回歸」的十二道歷程,並以Carl Jung個體化理論與視角,詮釋與分析高齡學習者參與旅遊活動中,經由他人、情境,與自身經驗互動之歷程成長與轉化。研究發現,旅遊對於結束前半生任務的高齡者,具有開展生活視野的學習經驗,甚至藉此發展退休後的第二職涯,從而找到生命中更具自我的意義。梳理研究結果如下:1.參與旅遊活動是高齡學習者面向自我的英雄之旅。四位研究參與者藉由「啟程–啟蒙–回歸」,見證歷程中面對挑戰與困境,不受年齡局限的能動性。2. 終身學習提供高齡者旅遊體驗的覺察與反思能力。觸發改變的媒介雖是人、事、物,改變的發生卻來自覺察的力量,說明高齡者的學習需要實用知識,但高齡者也需要啟發教育,可以和默會知識融合,產生創新思維或新的動能。3. 旅行促成高齡者面對內在自我與生命轉化。發掘我們內在深層力量的機會,會在生命最具挑戰性的時刻到來。旅人總在通過黑暗幽谷的考驗中照見真實自我,高齡者也不例外。四位研究參與者在通過旅程最艱困的歷程後,均獲得可貴的寶藏,並將人生推向更精彩的第二生涯。由此可見對高齡者而言,旅遊可以和默會知識融合,產生創新思維或新的動能,對於活躍老化、成功老化、生產老化甚至是超越老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Item 社區大學教師培力歷程之研究(2023) 李世英; Lee, Shih-Ying全國89所社區大學每年有40多萬人進行終身學習,與正規體制的學校教育不同。社區大學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宗旨,強調「公共性」與「利他性」是知識解放的另種實踐,雖社區大學定位於社會改革、發展公民意識,但是由於法制條件的不足與限制,在實際的推動過程上產生種種困難,又因為社大學員來選課的動機多數是自我成長,漸漸形成辦學理念與民眾需求的落差,存在著經營前景的不確定性,社區大學存在的發展飽受質疑。社大個位數行政人員要負責一個龐大的上千位甚至越來越多的終身學習人口與校務工作,對教育部、教育處、對周遭民眾服務、及上千位的師生服務,這種以小博大的行政體系,並非長久之計,而大於工作人員10倍以上的第一線「社大教師群」影響著學員的學習與串連社區大學的辦學理念,是養成公民的重要關鍵推手,他們對成人終身學習的質與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社區大學24年來並沒有制式的培力方式,雖屬於非正規教育體系,但社大教師屬於成人教育工作者,教師的專業與教學觀,深刻影響社區大學教學品質,迎向社區大學未來發展更需要重視社區大學教師培力。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針對科學城社區大學五年以上教師10人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依據研究架構、相關文獻以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後,針對本研究四個目的:1、探索社大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機;2、瞭解社大教師在培力歷程遇到的挑戰;3、研析社大教師在培力歷程的經驗知識;4、探究社大教師參與社群培力的方式。綜整研究結論如下: 一、社大教師因應學科專家、教學專家、學習專家、社造專家之角色需求,產生不同專業發展動機。 二、社大教師培力歷程之挑戰與因應策略包括:精進專業知能以面對學科知識教學挑戰;善用班級經營全方位增能以成為解決教學問題之真正教師;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也是學習者,與學員形成學習共同體,兼顧學員需求與社大終身學習目標;引導學員知識解放的意識覺醒,以推動社大公民社會之社造精神。 三、社大教師培力依據自主學習自我培力與教師社群培力分進合擊:(一)自主學習運用閱讀、網路資源學習、向優秀教師、專家典範學習、回流學校繼續教育或取得證照,以精進教師專業發展。(二)教師社群培力以參與校方提供之專業培訓,以及參與教師社群、學習公共議題之工作坊,實踐社大終身學習與解放知識之辦學理念。 最後,對社區大學經營者、社區大學教師、教育主管單位及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多點建議。Item 高齡者肌力運動介入對功能性體適能及肌肉減少症的影響—以台北市某自費安養中心為例(2022) 林怜利; Lin, Lain-Li研究背景:健康老化強調身體功能要維持在理想的狀態,當高齡者年紀越大,面臨的是更多肌肉量流失與行動能力衰退問題,過去研究較少探討長期阻力訓練對高齡長者身體功能的效益。研究目的:探討超高齡長者二十四週參與肌力訓練對功能性體適能、肌肉減少症、幸福感與衰弱感之影響。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57位台北市某日照安養機構之高齡長者,其中男性8位,女性49位,年齡介於72歲至100歲,平均年齡為85.6 ± 1.3歲。高齡者接受以肌力為主的訓練,每週2天,每天1小時,為期24週。於運動介入前後,參與者接受下列測量: 1.功能性體適能,包括開眼單足站立、椅子坐站、肱二頭肌屈舉、2分鐘原地站立抬膝、椅子坐姿體前彎、抓背測驗、椅子坐起繞物共七項 ; 2.肌肉減少症測驗 (三十秒肱二頭肌屈舉、椅子坐立和6公尺步行) ; 3.身體組成測量 (體重、身高、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臀圍、腰臀圍比) ; 4.國民幸福指數與衰弱評估 (SOF法)。所得資料以SPSS 26.0 進行除錯及分析,採用雙尾相依t檢定,p值小於.05為統計顯著水準。研究結果: 1.身體組成項目中,除身高顯著降低 (p< .05) 外,其他測量值前後測皆未達顯著差異。2.功能性體適能7項指標、肌肉減少症指標、衰弱感前後測皆達顯著改善 (p < .05) ,幸福指數維持不變。結論:本研究顯示24週,每週兩天的肌力訓練可提升高齡者的功能性體適能,改善肌肉減少症指標,降低衰弱感,維持幸福感。建議:本研究設計漸進式長期的肌力運動課程,長照機構宜積極推廣,以改善高齡者住民的身體功能和身心健康。Item 臺灣成人教育機構之靈性課程及其行銷策略之研究(2023) 李聿勛; Li, Yu-Hsun本研究旨在探討成人教育機構所開設之靈性課程的內涵、特性及所運用之行銷策略。本研究以質性的深度訪談為主、文件分析為輔,探究課程規劃者和行銷者對靈性意義的解讀、對靈性課程的規劃與相應的行銷策略。而分析受訪的六個成教機構之觀點以及相關資料,本研究的結果包括下列:一、各機構對靈性的意涵闡釋可分成兩個層次:(一)覺知層次:1.靈性乃是反思生命的意義與內在連結的體驗;2.靈性乃是個體與宇宙的連結;3.靈性乃是心靈意識的內向探索與轉化。(二)行動層次:1.靈性應由內彰顯於每日外在行為;2.個體應以靈性面對各種限制或挑戰;3.靈性發展應把握現世的契機。至於靈性學習課程應具有的功能與特性,可整理出三個主要觀點:(一)課程具有可提升內在力量、轉化心靈意識的功能;(二)課程應以學員個人為主體,協助其靈性內尋而非外求;(三)教師需要具備深厚的靈性基礎和自省,並把生命當作一種持續不間斷的探索之旅。二、受訪機構的靈性課程在行銷策略組合方面呈現下列特點:1. 機構創辦人/領導人對於靈性的理念,影響「產品」即靈性學習課程之規劃。課程種類偏多元的機構,強調實用與整合的學習;偏向特定主題課程的機構,則專注於靈性意識的提升和身心靈平衡。2.「價格」策略方面,以非營利成教機構的課程價格較低,其他機構多採三種定價混和導向。3.「通路」方面,視課程屬性採用實體通路和線上通路併用。4.「推廣」方面,包含各種不同形式的運用,社群媒體已經成為行銷的重要管道。5. 「人員」方面,機構創辦人不僅擔任授課講師,並為其機構規劃課程及行銷策略。至於其他人力資源,半數的受訪機構以人脈網絡的協助,取代專職員工的聘用。整體而言,行銷策略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項:一是視機構性質屬於營利或非營利,影響結果是其課程價格;另一則是創辦人/領導人的理念和對靈性的界定,影響結果在於課程的規劃設計,課程所設定吸引的目標群眾。亦即行銷策略有兩大影響因素,並帶來三方面的不同結果。基於上述發現,本研究最後對靈性成長課程的設計及行銷組合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後續研究及實務參考。Item 探究企業激勵制度如何提升員工培訓績效-以海底撈為例(2023) 朱瑞婷; Zhu, Rui-Ting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人力資源的質量和培訓成效。然而,許多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仍然面臨挑戰。儘管已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於培訓活動中,但培訓的有效性和應用轉化仍然存在問題。因此,深入瞭解企業激勵制度對於提升員工培訓績效很有必要。本研究以海底撈為例,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包括個案研究和深度訪談。訪談對象包括三位海底撈餐廳的員工和一位專業培訓師。研究結果將從員工培訓特色、培訓師角色和培訓績效評估等方面進行探討。首先,本研究提出了針對海底撈餐廳的激勵制度和培訓特色,為其他餐飲業提供借鑒;其次,本研究強調培訓師的角色和專業性,提供了培訓師招聘和培訓建議;再次,本研究探討了員工培訓績效評估的方式,提供了評估指標和方法,有助於提高培訓成效;最後,本研究填補了企業激勵制度與員工培訓績效之間的理論空白,具有實踐價值和學術意義。本研究的結果不僅對餐飲產業經營具有實際意義,也為其他企業在制定激勵制度和培訓策略時提供了參考和啟示。Item 兩岸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規劃之比較研究——以浙江省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2023) 李天悅; Lee, Tian-Yue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民眾的物質生活逐漸完善,從而更加重視精神文化的提升。博物館作為地方或國家重要的社會教育機構,除了保存、陳列文物,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休憩場所等功能外,更應該透過其教育活動增強觀眾的鑒賞甚至反思批判的能力,推動終身學習之發展。由於兩岸社會文化背景及博物館事業發展脈絡存在差異,歷史博物館在教育推廣上之策略規劃也有所不同,希望藉此研究為兩岸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作對比交流。本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以及浙江省博物館為例,採半結構式訪談為主,參與觀察為輔的方式,透過瞭解兩岸社會文化脈絡以及博物館事業發展脈絡的差異,來分析探究個案在教育推廣規劃策略、執行現狀的異同。此外,本研究利用Falk&Deirking 提出的博物館經驗理論去分析館方進行教育活動的設計時的想象,以及對博物館經驗的運用與思考,建構出館方角度的博物館經驗理論。最後,本研究透過整理分析史博館與浙博在教育策略的走向和未來發展,描繪出兩岸歷史博物館未來教育推廣策略的新思維。Item 論基金會之社會影響力:以高齡服務為例(2023) 林翊真; Lin, Yi-Chen臺灣因高齡化伴隨長照等結構性社會問題,促使基金會介入提供直接與健康倡議服務,然而基金會提供樂齡教育服務是否產生正向社會影響力?影響的面向與程度為何?同類型基金會社會影響力又是否相同?對此,本研究針對基金會健康倡議導向於高齡化問題,提供服務產生改變的面向、程度與社會影響力來進行探討。執行上,本研究以兩家基金會作為實務面代表,及兩位利害關係人作為成效面代表,且以文件分析法,蒐集高齡服務基金會運作模式與社會影響力成效評估之文獻,再以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高齡基金會健康倡議導向樂齡教育服務之成效,以進一步探討其社會影響力。研究結果顯示,基金會透過社區據點形式,對高齡者的能力、想法、態度、行為與適能等面向產生改變,而改變過程主要藉由知識的傳遞,環境與同儕間的影響,加上社區培力角色間的轉換,使服務達永續性,再經由反思自我,採取正向的態度面對老化,讓晚年生活更有意義。而服務型態與利害關係人於基金會串聯資源網絡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最後同類型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差異在於,因服務內容的強度,個人的生命樣貌與遭遇的挫折等因素,使服務產生改變的程度不同,對此高齡基金會若符合全部標準,將達到正向的社會影響力。Item IP時代的臺漫—臺灣漫畫跨媒介內容產製之發展趨勢(2023) 張潛昀; Chang, Chien-Yun近年來,由歐、美、日、韓帶起的漫畫改編影視作品熱潮,同時也帶動娛樂產業發展。在跨媒介改編、數位匯流的熱潮,各方都在尋找好的故事內容IP,臺灣漫畫也在自由的創作環境、相關政策補助的扶植,以多元的作品題材、內容產製方式展現產業蘊藏的創作能量,創作出許多優秀的原創作品,引起大眾的關注和重視。本研究藉由相關文獻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梳理產業發展及政策補助脈絡;以半結構式訪談,了解臺灣漫畫產業的現況、臺灣漫畫市場的不足之處,以及跨域合作的過程,歸納出目前臺灣漫畫產業在跨媒介內容產製的發展趨勢;同時,觀察政府政策在產製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發現臺灣漫畫產業經歷漫長的低潮,來自各國漫畫競爭激烈的環境,在出版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不易從市場完全回收成本,導致市場規模難以擴大、健全發展,現階段的政府資源是不可或缺的幫助。目前產業逐漸從低谷爬升,跨媒介產製方式為正在起步的臺灣漫畫產業拓展受眾,使臺灣漫畫跨出漫畫圈;然而,臺灣漫畫產業目前的發展重心仍在內容製作上,對跨域合作較少有策略性的發展規劃,需要時間與整體政策規劃的支持,培養出具有影響力的「成功作品案例」,以帶動臺灣漫畫產業發展、增加跨域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