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教育季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8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我國資優教育行政與體制的檢討與改進芻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6-06-??) 吳武典我國資優教育萌芽於民國六十一年的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那次會議確定了資優 學生接受適當教育機會的原則。次年(民國六十二年)我國第一階段資優教育實驗計 晝於焉展開,其後(民國六十八年與七十一年)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資優教育實驗計 畫,接續進行。民國七十三年,「特殊教育法」頒行,我國資優教育政策與制度乃大 體確定。學制與課程的彈性、師資培育的強化、社會資源的運用等,乃有了法定的基 礙。四大支援系統一課程設計、師資培育、資源運用及研究發展,也有規可循(W u,1992)。然而,在某些方面(如集中式與分散式編班,提早入學等),各縣 市做法仍然不一,追蹤制度仍未建立,顯示在政策與行政上仍有待釐清或改進之處 (吳武典,民八十三)。茲就研修資優教育法規、規劃資優教育方案、寬籌資優教育 經費、規畫資優教育學制、加強國際資優教育活動等五方面加以探討。Item 臺灣資優教育四十年(二):昔日英才今安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3-06-??) 吳武典; Wu-Tien Wu值兹臺灣資優教育進入第四十年之際,特以幾個典型個案的追蹤報導來說明臺灣英才的成長故事,見證英才光環下的努力和臺灣資優教育的成果。本文的英才個例包括鋼琴家陳必先、數學博士楊柏因、電腦博士單中杰,以及26年前三位全國科展金獎得主顏聖紘(生物學家)、胡正恆(生態學家)和羅中泉(神經學家)。Item 臺灣資優教育四十年(一):回首前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3-03-??) 吳武典; Wu-Tien Wu臺灣自1973年正式推展資優教育實驗計畫以來,歷經40年,已有了多元的資優教育方案,迄2012學年,中小學共有2萬5,923(占學生總數的0.8%)名學生接受資優教育。本文探討臺灣資優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解析歷史發展脈絡,再就政策特色和實施現況進行分析,藉以鑑往知來。Item 三十年來的台灣資優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3-09-??) 吳武典從我國教育的發展來看,傳統上政府重視拔擢人才,但未計畫培養人才,今日情況已有改變,自1973年正式推展資優教育實驗計畫以來,歷經三十載,已有了多元的資優教育方案,與世界同步,並有本土的特色。本文探討我國資優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影響因素,再就實施現況及面臨的課題進行分析,最後提出大展望:期望資優教育能夠成為智慧教育,促進品質教育以帶動教育的革新,進而促進社會與國家的發展與全人類的福社。Item 我國資優教育法規變革與因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8-12-??) 吳武典本文首先根據民國86年修正「特殊教育法」分析我國資優教育法規的特色,再析論其後的演變。最大的改變在於民國96年鑑定標準、設置標準及鑑定安置流程的 修正,針對國民教育階段一般智能優異與學術性向優異資優班有三項新規定:提高鑑定標準、限採分散式編班、入學後鑑定成班。檢討特殊教育法執行成效,在身心 障礙教育方面,頗為顯著,在資優教育方面則似乎乏善可陳。在資優教育方面最值得檢討者為資優類教師合格率偏低、資優教育經費比例偏低及鑑定標準與安置方式 和流程的新規定不當。有若干法規含義不明,或迄未執行,或有待釐清、落實與修正。本文提出14項值得檢討改進的項目。從教育改革的觀點,今日資優教育最需 檢討的是:真正「鬆綁」了嗎﹖真正「卓越」了嗎?這兩方面均涉及資優教育法規的良窳。為發展資優教育、培育卓越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們非常需要卓越的 法規─合乎學理、符應時代脈動,又符合本土需求。Item 我國資優教育的發展與展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6-09-??) 吳武典資優教育源於「需要」,包括國家育才的需要、個人發展的需要及教育革新的需要。我國自民國62年正式推展資優教育實驗計畫以來,歷經33載,已有了多元的資優教育方案,與世界同步,並有本土的特色。本文探討臺灣資優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再就實施現況及面臨的課題進行分析,特別值得檢討的是:資優教育真正「鬆綁」(彈性、多元、自主、創新)了嗎?真正「卓越」(適性學習、盡展所能)了嗎?最後提出未來發展的課題,藉以拋磚引玉,期望我國資優教育能夠有更大、更健全的發展,促進素質教育,以帶動教育的革新。針對我國資優教育未來的發展,筆者提出三項基本原則和六項行動方案。三項原則是:(1)提昇資優教育為智慧教育,(2)以資優教育帶動教育革新,(3)以資優教育促進社會進步;七項行動方案是:(1)加強資優教育研究及其成果之應用,(2)釐清、落實或修正特殊教育法,(3)暢通資優學生升學管道,(4)加強培育優質合格的資優教育教師,(5)加強績效責任與追蹤研究,(6)儘速頒布國家「資優教育白皮書」,(7)規劃成立「全國資優教育研究中心」和「亞洲資優教育資源中心」。Item 美國那些大學提供資優教育專業訓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1-11-??) 吳武典本文所列出的資料是根據美國「教育資訊中心」所屬「殘障及資優兒童 資料中心」在1980年春所做的調查結果,指出美國提供資優教育專業訓練的 學,其中有二十一所大學提供資優教育專業訓練的博士課程,九十八所大學 供碩士課程,所列的資料包括各大學的名稱、所在地、郵遞區號、碩士及博 士課程設置情形。Item 我國國中資優教育之評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3-10-??) 吳武典教育部為探討第二階段(68-71年) 國民中小學資優教育實驗的成效,組成評鑑小組。本報告為國中部分之綜合評鑑結果。評鑑方式採實地訪視與問卷調查方面,除了「集中式」與「分散式」兩類資優班學生外,另從集中式學校抽取「好班」學生作為比較組。問卷調查結果經使用因素分析與變異數分析,主要發現為: (1)從學生之反應看來,兩類資優班學生之「人際關係」均優於「好班」學生。 (2)從資優班學生家長之反應看來,分散式之課業負擔重 於集中式。從實地訪視中發現: (1)惟集中式所獲得的行政支援較多; (2)資優教育之效果,尚能獲得肯定;推聯考壓力,使其大打折扣; (3)分散式理論佳,但實際效果不彰; (4)為謀資優教育之推展。而最重要的是設計多樣而有彈 性之資優教育方案。Item 我國資優教育法規變革與因應(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9-03-??) 吳武典本文首先根據民國86年修正「特殊教育法」分析我國資優教育法規的特色,再析論其後的演變。最大的改變在於民國96年鑑定標準、設置標準及鑑定安置流程的 修正,針對國民教育階段一般智能優異與學術性向優異資優班有三項新規定:提高鑑定標準、限採分散式編班、入學後鑑定成班。檢討特殊教育法執行成效,在身心 障礙教育方面,頗為顯著,在資優教育方面則似乎乏善可陳。在資優教育方面最值得檢討者為資優類教師合格率偏低、資優教育經費比例偏低及鑑定標準與安置方式 和流程的新規定不當。有若干法規含義不明,或迄未執行,或有待釐清、落實與修正。本文提出14項值得檢討改進的項目。從教育改革的觀點,今日資優教育最需 檢討的是:真正「鬆綁」了嗎﹖真正「卓越」了嗎?這兩方面均涉及資優教育法規的良窳。為發展資優教育、培育卓越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們非常需要卓越的 法規─合乎學理、符應時代脈動,又符合本土需求。Item 資優教育向誰看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7-03-??) 吳武典資優教育的工作者,應該是一個普通教育的改革者,應該是一個前哨,普通教育如果辦得非常非常好,我們資優教育也不用那麼辛苦去設計了;另外,普通教育和資 優教育可以合作得非常好,而資優教育教師的人格非常重要,他須具有民主化的人格;再來就是智慧比知識重要,我們應該強調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對資優生我 們應該作長期的培養,而且應該長期的追蹤,看看他們生涯的發展,對他們作生涯的輔導,使他們能夠快樂、充實而且有意義的瀟灑走一回,感受其中的好處,留下 深刻的印象;資優教育裡,充實課程的另外一個涵意,應該是快樂的學習。至於障礙類教育則已經獲得很大的關注,很多座談都討論到身心障礙者的教育問題,甚至 於身心障礙教育白皮書、法案的草案也都出來了。但資優教育似乎還未被非常之關切,作者便提出以下相關議題進行探討:一、從美國1993年的資優教育報告談 起。二、資優教育的世界觀。三、政策性的反省─我國資優教育政策研究。另外,作者也做了問卷調查;藉此可讓大家揭開這神祕面紗,對資假教育做進一步的瞭解 與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