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簡瑛瑛"
Now showing 1 - 20 of 2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K-POP華人偶像內容與華語媒體教學——以粉絲圈為中心(2023) 金昭娟; KIM, SOYEON數位科技的發展正在加速文化的數位化,且數位科技的進步正推動著文化的大眾化。隨著文化的數位化和大眾化,人們生活、思考和溝通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重視多樣性價值的社會結構中,教育領域也需要進行能對應快速變化時代的研究。本研究著重於具有文化溝通性質及高學習動機的華語學習方法,提出以K-POP華人偶像媒體內容為基礎的教學設計。由跨國成員組成的K-POP偶像擁有全球性的粉絲圈,為了與粉絲圈互動,偶像展開各種文化活動。K-POP華人偶像也透過多種內容與粉絲圈進行溝通,使他們在文化活動中可以找到對華語學習的高度動機。這像一種利用明星效應進行如同行銷一般的學習方法,同時應用喜愛明星的粉絲心理、及熟悉透過媒體溝通的青少年文化特性。本研究的主要學習對象是K-POP華人偶像的粉絲圈。K-POP偶像媒體內容是以粉絲文化為中心的青少年主流內容。K-POP偶像媒體內容包含著值得時代關注的要素。K-POP偶像媒體內容追求數位科技帶來的快速變化和新鮮感。本研究假設K-POP偶像媒體內容是粉絲圈學習華語和文化的最佳模式,並透過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媒體內容分析和華語教學設計。與媒體華語教學設計直接相關的K-POP偶像媒體內容的屬性如下:(1)K-POP偶像媒體內容屬於韓國青少年主流文化,主流內容具有受到大眾持續關注和喜愛的屬性。(2)K-POP偶像媒體內容具有文化教育與培養溝通素養的作用。(3)K-POP偶像媒體內容包含跨文化要素。此外,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臺灣流行音樂對於韓國K-POP華人偶像粉絲圈所產生的影響要素及特性。臺灣流行音樂的特性主要強調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及歷史性,而K-POP則展現玩樂文化中純粹的娛樂特性。基於以上所述的背景和依據,本研究深入分析了K-POP偶像媒體內容,並將其要素特性運用於媒體華語教學設計之中。特別是針對粉絲圈的華語學習,將其納入他們喜愛的文化活動之中,我們可以期待高度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Item 中西神探形象比較―以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為例(2017) 張楚珺; Chang, Chu-Chun文學改編成影視的例子不勝枚舉,但能成功引起廣大的回響與一再續拍,除了本身的文本豐富、具文學價值外,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改編也是極其重要。在西方推理小說中,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為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百多年來影響甚廣。而東方推理小說起步雖晚於西方,但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實為判刑與推理兼具的文學,也相當具有研究價值。在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改編下的唐朝名相狄仁傑,如何從歷史人物演變至「東方福爾摩斯」,以及福爾摩斯如何陳酒新裝,雙雙在影視作品上深獲好評,其人物形象的演變脈絡與文化影響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之一。本文將以《大唐狄公案》、《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系列小說文本與《通天神探狄仁傑》、《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福爾摩斯》、《福爾摩斯:詭影遊戲》四部電影,來分析狄仁傑與福爾摩斯「神探」形象的外在表徵與內在意涵,並探討異同處,了解人物塑形的核心元素,並透過英雄轉化理論來檢視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準則是否符合當代閱聽者的視野期待。Item 台灣幫派電影融入華語教學(2024) 陳莉平; Chen, Li-PIng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當派電影在華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應用,試圖拓展教師再多媒體選材時的範圍與多元性。「幫派電影」自1970年代開始出現於台灣電影中,自此之後,其作為一個電影的素材,開始大量出現在台灣電影作品中。由於幫派特殊的背景,且牽涉之社會性議題具有爭議性,許多人對於幫派電影的初步認識僅限於「犯罪」與「暴力」。然而,本研究發現,幫派題材在長時間的發展後,其形象和再現方式有所轉變,從初期強調逞兇鬥狠的人物描繪,逐漸轉變為以其作為載體,以豐富的時代背景、完整的呈現台灣的社會現象和文化情境,抒發對於當時代社會性議題的意見,甚至成為了台灣在地化的文化符碼之一。再者,本研究更提出三個可供華語文化教學的主題分析,認為這些主題不僅反映了台灣的歷史和社會背景,更包含華人文化的深層價值觀。研究架構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台灣幫派電影的形象再現變化之分析,其中涵蓋1970年代至2010年代,共四個時期之十二部具代表性之台灣幫派題材電影;二是分析台灣幫派電影中可應用於華語文教學之文化意涵,包括:「義氣精神」、「國族議題」和「在地文化符碼」三大主題,並以電影《艋舺》、《角頭》、《悲情城市》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主要分析對象;最後,第三部分則是運用以上的素材,選擇以電影《艋舺》進行「義氣精神」之華語文文化教學教案設計,並配合ARCS動機理論和ASSURE教學設計模式。期待可以拓展華語文教學之媒體選材範圍,並且提供多元的教學主題和教學活動,以供後人參考與使用。Item 從科技文化到視覺藝術:帕契妮妮作品的生物混種與身份越界(臺北市:國立藝術教育館, 2010-11-01) 簡瑛瑛; 謝彗青Item 性別、媒體與跨文化教學:女戰士花木蘭的傳奇之旅(2021) 愛麗莎; Welch, Alexa Blair從東方到西方,一位充滿勇氣的姑娘代父從軍的故事激發故事創作者的想像並受到觀眾的青睞。木蘭為父親打了十二年的戰爭,繼而有了華語文學中著名的《木蘭詩》,而在不同的時期,更有新的詮釋及改編。從電影到音樂劇,花木蘭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伸出手,引導觀者探索性別主題與中國傳統社會。美國、台灣與中國的創作者從不同角度來看木蘭的故事;不僅改編情節,更塑造出有獨特動機、渴望及目標的花木蘭。其中,兩部改編音樂劇——《木蘭少女》與迪士尼的《花木蘭》所創作的歌曲可以做為特殊的教學素材。為了順利的以華語溝通,學習者必須練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及觀點,更需要加強理解他人的能力。此外,花木蘭從女性世界進入男性世界的過程亦如同跨文化環境的體驗。筆者將以花木蘭為例,探討花木蘭女扮男裝將自己融入於目標環境之中。本論文將探討改編自花木蘭傳説的電影及音樂劇應用在中高級華語課堂教學,鼓勵華語教師從女性主義角度出發的對話、歌曲所賦予的文化意涵,進行深度跨文化交流與應用。媒體分析之後,筆者將提供教案設計,在探討華語教師如何在透過分析歌曲與情境對話教學華語同時,亦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增強學習者的跨文化能力,加深北美學生對中華文化多方面的理解。Item 性別、族裔、自我再現:從台墨到墨美的跨國女性藝術創作(臺北市:國立藝術教育館, 2012-07-01) 簡瑛瑛; 賴孟君Item 新加坡華族文化與華語跨文化教學(2024) 徐耀雄; Chee, Yao-Seong華語教學課程通常以中國或台灣的語言和文化為主要內容進行設計。然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海外華文教育的持續深化,華語學習者所接觸到的對象已不僅僅來自兩岸三地的母語者,甚至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及印尼等世界各地的海外華族。史書美教授所提出的「華語語系」,便是強調關注世界各地華人社群、華語文化多樣性的研究理論。因此,本研究跳脫普通話或國語的主流語言和文化的框架,研究新加坡華族在歷史發展、身分認同與語言文化上的特點。本研究所探討的是以新加坡華族的新加坡性為主題的跨文化教學。學習者先是從新加坡華族的歷史發展和身分認同的建構過程了解新加坡華族。接著,透過活潑有趣的劇場教學法和音樂教學法進行華語小劇場和新謠作品的學習。華語小劇場結合了中國傳統戲曲和現代話劇的表演形式,而新謠則是受到早期台灣校園民謠的風氣所形成的音樂風格。因此,兩者在表現形式上就有如新加坡華族在傳統的本質上創造出了屬於自身的形式和風格。透過以上的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習者在學習語言的過程打開國際視野,同時培養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論文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係以三段歷史事件作為敘述背景,分別是:1840年的鴉片戰爭時期、1949年中共建國以及1965年新加坡建國,並且對應到華僑、華人及華族三種不同的身分認同,探析新加坡華族的歷史發展和身分認同的建構。第二部分筆者選擇了新加坡華族文化當中具代表性的華語小劇場和新謠作為文本的分析對象,探討具“新加坡性”的語言和文化表現。最後一部分則是運用前兩部分的分析作為教學設計的素材,配合教學理論和方法進行課程教案的設計,冀望為華語文教學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和豐富的教學材料。Item 東西方電影中的跨文化女俠形象(2021) 張修瑜; CHANG, HSIU-YU性別與類型是做電影研究的兩大關鍵點。種類豐富的華語電影中,武俠片展現了其他類型電影所缺少的俠義精神。而女俠片為其中的重要分支,電影中女俠以獨特的魅力大放異彩,個個大馬金刀、英姿煥發、巾幗不讓鬚眉,同時帶有女性的獨有的嫵媚柔情、端莊矜持。不論是東方或西方,女俠電影皆在以男性為主導地位的文化中,使女性從處於被支配的從屬地位,至跳脫傳統規範女性的桎梏,使女俠在刀光劍影的綠林江湖或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鋤強扶弱、行俠仗義、拯救世界。 本論文從1920至1970年代數部女俠片之歷史脈絡、演進及其歷史地位著手;而後探討冷戰背景下知名武俠電影導演胡金銓如何以性別曖昧的女俠形象在陽剛男俠主導電影市場時獨樹一幟,以其執導的《俠女》為例,剖析胡式女俠對後世武俠片的影響與啟發。接著再以二十一世紀的東方俠藝電影《劍雨》、《刺客聶隱娘》以及西方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為例,透過人物、性格、情節、事件的脈絡結合女性主義析論電影中的女性形象,以期深入了解中西女俠的行事準則與人格特質。論文末段結合前幾章的研究,從「跨文化視角」審視和探討中西女俠電影之女性形象,力求對中西女俠在跨文化交流的角度中有新的闡釋,並提出三大總結。 本研究以性別研究、女性主義、跨文化角度等析論中西電影之女俠形象與女性意識,一窺女俠之跨文化形象與中西文化內涵暨差異性,往後女俠的類型形象之文化意義和性別意義將隨著時代如何演變與創新,值得同領域研究者繼續關注。Item 流行雜誌的女性形象比較與跨文化教學(2022) 李映萱; Lee, Ying-Hsuan媒體開放後的臺灣面臨全球化的浪潮,不僅有國際雜誌進軍臺灣,日本文化作品禁令的解除後更掀起哈日風潮。美國流行文化帶來的自由開放思維隱身於臺灣社會中,而地緣文化與臺灣相近的日系風格也成為一象徵性的符號,臺灣的流行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交流的影響。在跨文化的交流互動下,女性如何在流行雜誌中被描繪、再現與傳播為本研究的主軸。本研究欲透過蒐集台灣、日本及美國流行雜誌中針對女性形象的敘述及影像,分析跨文化的女性形象差異,並透過其隱含的意識型態與脈絡提出台灣女性形象如何受西方及日本的影響。最後進一步根據研究結果,選擇華語學習者在跨文化交流時可能產生文化衝擊的議題,設計一套跨文化教學方案,提供教學啟示及策略。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方法,採用性別研究、符號學及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分析。本文採用近3年(2019-2022年)間受18-35歲女性青睞的女性雜誌,從中選取具代表性的女性流行雜誌:台灣的《Bella儂儂》及《Girl愛女生》、日本的《With與妳時尚國際中文版》及《ViVi 唯妳時尚國際中文版》,以及美國版的《Cosmopolitan柯夢波丹》與《Vogue》,共12本為研究樣本,分析其文字與影像如何再現女性形象,並探討之間隱含的意識型態及跨文化差異。根據研究結果及理論,本研究提出各國流行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並探析華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文化衝突,進而設計相關語境的教材以幫助學習者了解其中的文化差異。Item 當代新馬華文女性書寫與女性形象(2017) 陳文麗; Tan, Wen-Li本論文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女作家、她們的小説和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作爲研究對象,分析探討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類型並進行分類,從中探析小說文本世界中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文化視野與社會觀。 馬華文學和新華文學的發展脈絡源自於1919年的五四運動,在將近一世紀裡,華人在新馬辛勤筆耕,尤其對本土的文化發展、身份認同、國族議題特別關心。特別是在馬華文壇中,男作家可謂文壇的主力,不管是人數或作品數量基本上都遠遠超過女性作家與作品,女作家始終處於邊緣的地位。處在書寫邊緣的女作家雖多順應大環境的寫作主題進行創作,但卻也仍有投身於比較不為主流所關注的女性議題進行小說的創作。至於新華文學女作家是在二十世紀七、八〇年代崛起的。從整體的新華文學來看,新華女作家不論是參與人數或作品數量與男作家旗鼓相當,甚至在某些方面還佔了一定的優勢。然而這時期的新華女作家也較少有意識地對女性相關議題進行書寫。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雖是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然而由於歷史與發展的因素使兩地的女性文學同中存異,兩地華人女作家的女性小說的是華人文學中值得進一步進行研究的一環。 女性作家帶著女性視角書寫的文學作品往往帶著女性特質,對女性自身的內省與批判更為尖銳而貼近女性本身。因此本論文擬以四位新馬華女作家,即新華文學的尤今和張曦娜以及馬華文學的商晚筠和賀淑芳,以及她們的小說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以及文本的解讀分析,論述並概括出作為新馬華文文學女性作家代表的她們,在多元文化民族國家的文化語境中塑造了怎樣的女性形象,接著從女性文學批評、女性主義理論及文化批評等角度對她們小說中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文化視野與社會觀進行初步的爬梳與探討。旨在從不同的角度對新馬兩地的女性書寫進行深一層的理論研究,希望將之引至一個新的視域。Item 臺日飲食電影與跨文化教學(2024) 兼城志乃; Kaneshiro, ShinoItem 臺灣原住民電影之認同分析與華語文化教學(2024) 田書誠; Tian, Shu-Cheng原住民族為台灣重要的族群之一,談及台灣社會與文化,台灣原住民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之一,而在當代的華語教材及教學中,仍較少被提及,多為相關環境的缺乏抑或師資在該方面較不多,因此本文欲提出原住民電影在華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供不同教學環境之參考。電影則常作為議題與文化再現的媒介,能夠快速傳達主題給觀眾。本文欲從原住民認同的建構出發,因其反映了原住民的價值觀、信仰和世界觀,原住民認同包括了個人認同、社區認同與外延認同三部分,其三者皆來自其族群的文化特點,反映不同族群的文化內容。因此本文第二章首先將分析原住民電影中常見之認同建構的途徑,再以兩部台灣原住民電影《只有大海知道》及《聽見歌 再唱》分析海洋文化及高山文化的族群之認同建構的差異。另台灣原住民經歷了不同階段與不同族群接觸後,在原住民認同的建構上逐漸疏離,加上城鄉差距的發展使得都市化現象嚴重,許多都市原住民與自己的部落及族群文化脫節,影響其原住民認同。因此本文第三章將分析台灣原住民電影中常見的認同困境,再以兩部電影《太陽的孩子》及《巴克力藍的夏天》分析都市原住民重新建構認同的不同途徑。本文第四段將提出原住民電影在華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本文將以原住民文化為教學主軸,電影為媒介,設計原住民認同之教學內容,學習者可從電影中認同建構的過程中學習不同族群文化點,也可學習到台灣原住民與華人社會之間的關係。Item 臺灣電影中的少女形象-校園愛情電影與跨文化教學(2017) 郭育蓉; Kuo, Yu-Jung我的少女時代》於2015年夏天上映,全台票房快速衝破四億台幣,隨後在其他亞洲國家上映也相當受到好評,在中國也有超過三億人民幣的佳績,這股臺灣校園純愛風潮席捲華人地區。 臺灣近年流行的校園愛情電影除了受到本國人歡迎,明確的電影風格也在亞洲區受到注意。2000年後出產的臺灣校園電影中,經常受到討論的作品有《藍色大門》、《六號出口》、《九降風》以及《盛夏光年》;在票房和口碑都有傑出表現的則是2011年的作品《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與2015年上映的《我的少女時代》。校園純愛風成了臺灣近年流行電影的招牌。 本文希望藉著這股引起觀眾共鳴的純愛熱潮,聚焦討論2000年以來廣受注目的臺灣校園愛情電影,從性別研究及女性主義電影理論角度分析此類電影中少女形象於不同時期呈現的風貌及轉變,並與同時期的美國校園愛情電影進行角色及文化比較,探討不同文化背景所呈現的校園少女形象的異同,並進一步討論電影中所呈現與女性相關的臺灣社會文化。 論文之第二階段將運用前一階段分析研究結果,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為教學媒介,透過與臺灣和美國同樣類型作品中的少女形象做對比分析,建立臺灣電影中的少女形象特色,並擷取電影中所蘊含與女性相關之文化內涵做為對外華語教學的課程素材,進行跨文化教學設計。本研究期許以電影華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為出發點,聚焦於長期被邊緣化的少女角色,以跨文化教學為手段,透過文化討論等合作學習過程增進學習者之跨文化溝通能力,使各國華語學習者對臺灣的社會文化及年輕女性的定位能有較深層的了解。Item 華人傳奇女子形象探討─花木蘭的跨文化與性別越界變形(2015) 柯珏如; KE, CHUEH-JU本論文試圖從木蘭的故事流變,分析木蘭故事的變形,了解不同時代之木蘭故事的發展狀況。並藉由東方曜新穎數位國際發行的動畫《花木蘭傳奇》與西方迪士尼製作的動畫《木蘭》(Mulan);美國第二代移民華裔女作家湯亭亭所著的小說《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與蔡柏璋所寫的音樂劇劇本《木蘭少女》,比較東、西方不同載體之文本,於情節架構、文化、木蘭形象上作分析,探討木蘭在跨時代、跨文化中的形象差異。由於最初木蘭的故事只是一段被民間廣為流傳的傳說,在正式的史藉中並沒有記載,而民間最早記錄有關木蘭故事的〈木蘭辭〉,也因為流傳甚久,使得作者已不可考,甚至歷史上對木蘭是否真有其人都有爭議。這樣的特性,留給後代讀者及演繹者很大的發揮空間,並讓許多後世針對木蘭故事做了很多不同載體之文本的改編。 雖然木蘭的故事被許多人所知悉,但不同的個體卻有其自我見解與詮釋方式,加上不同時代的風俗民情與文化差別,使得在基本的故事架構下,隨之改編而成的戲劇、電影、小說等塑造著不同形象的木蘭。本文以《花木蘭傳奇》與《木蘭》(Mulan)先分析文化差異下的故事內容,探討這兩部動畫中的東方色彩,以及不同於傳統木蘭的形象表現。再來以《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討論在跨文化與跨世代下,華人女性於移民角色地位的轉變,及變異的木蘭故事所代表之義涵;另外,隨著時代開放,《木蘭少女》除了添加許多時代語句外,也將性向議題納入劇中使之成為題材。本論文藉由探討上述之文本,以比較文學、移民研究論述、性別研究與酷兒理論來分析不同載體之木蘭故事,以及在文化與時代轉換下的木蘭形象變化。Item 華人文化與扮裝融入教學設計(2018) 柯沛吟; Ke, Pei-Yin華人文化透過文學、電影的呈現後,在古今中外各產生不同的詮釋,本研究以文學、電影中男扮女裝及女扮男裝的課題作為切入的主軸,將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視為一種鏡面的反映,反映出內心、行為、環境及某一類型的社會現況,尤其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扮裝多半呈現了某種的性別形象與認同。 在我們的生活中,扮裝角色始終並非陌生的事情,可以看到過去或現在風靡於大街小巷的京劇、歌仔戲、黃梅調及野台戲,這些表演形式經常有男扮女、女扮男的情節或角色。因此,本研究選定《梁山伯與祝英台》、《行過洛津》、《霸王別姬》,分別比較文本中角色藉由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的過程,隨著劇情的推動所產生的性別展演與模仿行為。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華人文學、電影中的文化內涵、敘事結構、角色塑造,再加以延伸思考角色扮裝所呈現的性別形象,經由分析角色形象後,設計並融入課程教學,以教學活動的形式討論華人文化與扮裝形象的意義。Item 華人美食的離散與融合—文學影像與跨文化研究(2021) 張馨文; Chang, Hsin Wen食物不簡單,餐盤上的菜色往往濃縮了當地的人文習俗和地理背景,一道料理背後蘊含著該國家的特色和飲食習慣,全球化之下,人與人和族群的跨區移動,連帶也帶著代表的飲食無國界,進而將料理運送到全世界的餐桌上,形成了串起人與人之間最無隔閡的共通語言,食物跟著人們移動的同時,尋找其中的文化認同的軌跡。食物是鄉愁,串起移民者與家鄉之間的美好回憶,也成為了移民者加入新的環境後,與不同民族之間最主要且直接交流的媒介和方法,到了一個新環境,處理食材的方式和料理方式大不相同,跨出國界之後,一道料理能否保留他的外型與口味?為何改變?如何改變?改變了多少?本文中也將探討料理變形後的菜色,再流傳回到原發明地後,原居住地的人們能否再度接納?這道變形後的「家鄉菜」如何打破隔閡與障礙,拉近與原居住地者之間的距離?吃什麼?怎麼吃?和誰吃?在哪裡吃?往古今來看似理所當然的飲食過程,除了維持生存的功能,也投射出一個族群的背後的多元文化與傳承、反映出階級的象徵,什麼樣的菜代表著「高尚」的文化,什麼族群的餐點卻往往被貼上「呷粗飽」的標籤?歷史上,在不同的族群之間,會出現的歧視情形,每項食物背後同樣也隱藏著歧視現象。華人飲食在移動後,與新文化融合產生變形,經過長時間的流變與文化傳承後,哪一家或哪一派系才能代表正統?何謂正宗菜?成為不少華人移民者的迷思,本文便透過文本與影像敘述,分析料理在「離鄉背井」後,隨著時間的流逝,面臨適應、衝突後,產生的融合變形與離散過程,也透過食物窺見近代華人移民的辛酸和堅韌。Item 華人與墨西哥人生死觀之跨文化比較──以電影教學為例(2022) 高幼蘋; Kao, Yu-Ping在跨文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者和學習者往往會面臨許多困難,這涉及教學者對於教學文化以及學習者背景了解之深度,若是能了解學習者的文化背景,在教學時便能利用比較呈現兩種文化之相似處或差異所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曾於台灣、大陸、墨西哥以及美國教學,並開設過「華人電影」以及「華人文化與風俗」課程數次,隨著教學經驗累積,逐漸對於這些國家的學習者在面對跨文化差異時容易產生之誤解或學習難點較能掌握。本文運用跨文化、比較文化、主題學研究、電影教學研究方法,由華人與墨西哥人的創世神話、喪葬風俗、清明節和亡靈節為基礎,以華人及墨西哥人文化為背景之電影《最愛》、《COCO》以及《父後七日》、《生命之書》作為例子,提出關於華人與墨西哥人生死觀之跨文化比較。論文主要以電影《最愛》中的「冥婚」、《父後七日》裡出現之「喪禮儀式及禮節」與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的《COCO》、《生命之書》中出現的死亡後的世界與靈魂的去處作為跨文化比較的例子,說明這些風俗所呈現的生命意涵及死亡觀所反映出的內在思想與生死觀,並針對論文中的內容設計一個教案。一般來說,不同民族的思想會受到地域環境、歷史背景與傳統文化影響甚深,經過代代流傳沿襲,後人吸收這些文化的同時,或多或少地發展出新的文化,並展現出該民族之生死觀;這些例子,是筆者實際在華人電影教學中,讓許多學生感受到文化衝擊與理解困難的內容,透過教學與討論,使學習者能對這些由來已久的風俗文化以及儀式所揭示生死觀,以及如何影響生活和語言,有較深層的認識。筆者藉由四部電影中的跨文化比較,進一步說明在教學時,學習者的難點所在以及教學者可以如何選擇文化切入點,讓學習者更容易理解與吸收,明白所學文化如何在那樣的時空背景產生、發展並影響而內化為該民族的文化底蘊,並期盼能應用於華人電影文化與跨文化教學中。Item 華美女性之情慾顛覆與家庭爭戰:以電影《面子》與《白靈之面子》為例(2013) 李韻如本文藉由華美女性導演伍思薇(Alice Wu)所執導的電影《面子》以及潘貝思(Bertha Bay-Sa Pan)導演的《白靈之面子》兩部具有代表性與共通性的當代原創電影,探討美國華人女性如何面對情慾自主與家庭代際衝突,源於性別與種族的雙重考驗。美國女性華人身負性別與種族的雙重弱勢身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而解放自我感情與情慾之追求,同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牽制,來回擺盪。華人移民世代之間由於觀念的差異,家庭內部的關係往往首當其衝,在海外女性華人身上尤其突顯,身處北美洲之中國移民,受到西方的思想影響甚鉅,又難以逃避中國家庭傳統的性觀念,華人女性的情慾與婚姻,面臨了因著代際之間認知不同而產生的衝擊。 本文先以華人女性移民美國之歷程與定位轉變做出整理,著重於女性之性別角色與受父權觀念壓迫的角色轉換,早期多半為被剝削的娼妓與符合華人刻板印象的低階層勞工,排華法案之後女性提升了家庭中地位的同時,機會均等的社會氛圍也間接影響提升了她們的教育程度,在美國各種領域裡成為優異的成員。家庭、教育和職場的地位提升使女性脫離中國傳統觀念對她們的挾制,進而尋求獨立自主的可能性。 除了華人女性移民角色定位的轉變,華人家庭的形態與模式亦隨著時間演進,老華裔第二代和新華裔第二代分別生長於迥異的環境背景下,上一代堅持傳承中華文化的守舊思想,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第二代移民,和上一代展開個人主義與家庭主義的戰爭,文化內涵與代際衝突加深了華人家庭中的異化現象。 文中分析探討電影《面子》以及《白靈的面子》中所涉及的女性情慾議題,如:華人女性的情慾顛覆、性觀念的逐代改變、同志在華人家庭中的處境、異族戀情,以及母女關係與心結,在中西文化衝擊之下不斷加深,從對立到互相諒解的過程。本論文以上述議題,來深入探討美國華人移民家庭中代際之間的文化衝擊和世代衝擊,對家庭成員之影響和改變。Item 華語語系台灣鬼魅敘事的性別與家國:以聶華苓、李昂與陳思宏為例(2021) 趙帝凱; Chao, Di-Kai本論文從華語語系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的視角,觀察台灣小說鬼魅敘事中的性別及家國意涵。儘管學界已對華文小說的鬼魅敘事有了不少研究,然迄今較少從華語語系的理論框架細究其意涵及啟示。本論文著眼於不同世代及不同性別認同的作家,挑選出聶華苓《桑青與桃紅》、李昂《看得見的鬼》及陳思宏《鬼地方》等三本小說,作為本論文文本分析之研究對象。本論文除了從既有研究成果梳理其鬼魅所隱含之抵抗性及顛覆性意義外,在將華語語系文學概念前景化之下,也認為文本中的鬼魅本身,正是華語語系社群難以言說、無法再現且既有分類之失靈的體現。本論文先以三章獨立整理各文本分析結果,並突出筆者對鬼魅敘事於各文本的意義觀察。自第五章起,筆者將三個文本的鬼魅敘事並置觀察而相互比較。筆者認為,聶華苓除了挪用了志怪傳統的「異史」精神外,她與李昂都是有意識地揉合現代主義及女作家之書寫位置,以「女鬼」書寫各自的家國寓言;李昂與陳思宏則演繹了不同的「卑賤情境」(abjection),以「卑賤」抗議主流性別秩序的論述,並凸顯威權體制的荒謬。本論文最後觀察出,不斷在家/非家、地方/國家之間的「流動」,不僅是三個文本的共性,更是此三文本所呈現之華語語系小說的主題。華語語系文學的概念固然出自對中國中心論的抵制,但其批判能量更著力於在跨國移動成常態的全球化下,華語語系社群之間的各種複雜性及曖昧性。Item 華語語系女性歷史書寫與跨文化再現:從施叔青《台灣三部曲》到平路《婆娑之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5-10-??) 簡瑛瑛; 吳桂枝; Chien, Ying-ying; Wu, Evelyn K. C.在21 世紀要檢視華文歷史小說,施叔青與平路是兩位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家。施叔青的系列小說《台灣三部曲》,涉及的年代從清領、日治、戰後、到二二八事件發生。討論的族群遍及漢族移民、日本移民、原住民與台灣特有的「灣生」,就小說之深度與廣度而言,《台灣三部曲》在台灣文學研究史上,特別是後殖民理論取徑的討論,可說是據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反觀平路近年的兩部長篇小說《東方之東》(2011)與《婆娑之島》(2012),把時間拉回更早的荷蘭占領台灣時期,論及航海時代的鄭氏王朝與台灣島在異族統治下的夾縫情境,同樣將筆觸深入漢族、原住民與外來統治者,是目前歷史小說中鮮少可見的視角。職是,本論文試以華語語系理論框架,比較探討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第三部《三世人》(2010),以及平路的《婆娑之島》(2012),重點聚焦剖析女作家,特別是兩位長年跨國∕跨界、不在台灣的所謂「文化回歸」女作家,如何跨國召喚與回憶台灣歷史,運用她們特殊的書寫策略,以及呈現∕再現台灣混雜∕多元的文化情境,最後則是以華語語系的視野,書寫建構與重構台灣(新)歷史的方式,展現女性作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