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1 - 5 of 55
-
Item帆船運動參與者休閒涉入暨生活品質之研究( 2021)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帆船運動參與者休閒涉入與生活品質的現況及相關性。本研究選擇問卷調查法,以帆船運動參與者為研究對象,採便利抽樣方式發放4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計390份。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 性別、教育程度、個人月收入及居住地,在休閒涉入具顯著差異;2. 性別、教育程度、個人月收入及居住地,在生活品質具顯著差異;3. 帆船運動參與者具高度休閒涉入及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4. 休閒涉入與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
-
Item運用巧推理論提升顧客對於溯源食材認知之研究( 2021)近年來食安事件頻傳,為了讓食品資訊透明化,政府積極推動溯源食材相關計畫,然而,消費者對於溯源食材的瞭解仍然有限。「巧推」為運用適度誘因、鼓勵或提醒等方式,在不限制個人選擇自由的情況下改變人的想法與行為。據此,本研究擬運用巧推理論,透過創意菜單/小卡的設計,評估不同的介入方式對於提升顧客溯源食材認知的成效。本研究為準實驗研究設計,以隨機分派方式,將三間連鎖早餐店分為「控制組」、「傳統介入組」及「巧推介入組」,並於2020年10月至11月間,進行前測、介入及後測。前、後測等量性資料利用SPSS 23.0進行平均數、標準差、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1) 巧推介入組 (溯源食材小卡) 能顯著提升顧客對於溯源食材的認知。(2) 傳統介入組 (溯源食材菜單) 對於顧客的溯源食材認知並沒有顯著的影響。(3) 控制組 (無介入) 的顧客對於溯源食材的認知則有顯著的下降。本研究建議餐飲業者未來可運用巧推的方式,提升顧客對於溯源食材的認知,進而影響其食物選擇,達到食品安心消費的目標。
-
Item多面向健身運動對中年族群肥胖指標與體適能之影響( 2021)肥胖已成為現今最常被關注之議題,其與諸多慢性疾病、死亡率的提升有關。目前已有研究顯示無論進行有氧運動、阻力運動、甚至是冥想均與降低肥胖指標有所關聯。但仍較少研究結合上述三種運動型態進行對肥胖指標之探討。因此,本研究將會以多種運動型態之多面向健身運動介入,以探討對肥胖指標之影響,並觀察能否進一步提升體適能水平。本研究以24位年齡介於35-65歲之參與者為研究對象,並以準實驗設計之不等控制組設計進行,參與者被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以12週多面向健身運動進行介入,其介入時間每週1次、每次90分鐘。而控制組則是維持12週的日常生活型態。多面向健身運動包含了有氧運動、阻力運動、柔軟度運動、協調運動、冥想訓練、以及社會互動等項目。在12週介入前、後均檢測參與者的身體組成數值,其包含: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脂肪重、骨骼肌重、體脂肪率、腰臀比、內臟脂肪重、內臟脂肪面積和內臟脂肪等級。此外,亦會觀察體適能指標,包含: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和平衡能力。結果顯示多面向健身運動組在體重、身體質量指數、體脂重、內臟脂肪重均有顯著下降。而在骨骼肌則是控制組後測優於前測。此外,在體適能上,整體平衡後測優於前測、整體握力後測低於前測,而在仰臥起坐上控制組的後測優於前測。整體而言,在多面向健身運動後可降低諸多肥胖指標,意即結合多種不同型態之運動確實可能達到減重之效果。但在體適能上除了平衡外,在骨骼肌、握力、坐姿體前彎、仰臥起坐等指標並未發現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有顯著效益。本文推論或可歸因於介入持續時間較短,因此影響到其運動之效益。具體而言,保持持續、不間斷之多面向健身運動才可能更達到較全面性之效益。
-
Item餐桌上的軟實力 - 飲食文化禮節之於人際關係的影響力( 2021)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體驗,但是人際關係的培養與維護,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都要學習的事。在人際關係交往中,可以透過許多形式來互動,傳遞彼此之間的情感、訊息、事實、態度、信念與想法。嶺大中文系蕭欣浩博士指出,飲食文化是飲食相關知識的總集,可分為實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實質層面」是指有形的、五感官可感受到的元素,譬如像食物的色、香、味,烹調方法與食材等;而「精神層面」則是講在飲食背後一種無形的文化表現,譬如歷史、「思想與哲學」、「宗教與習俗」、地域文化的流通等。本研究是以「餐桌」為出發的角度,來探討在飲食文化的精神層面,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人際關係是否有幫助,其影響因素及產生的正向結果的影響效果,並且根據研究效果來提出結論與建議。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是質性研究論文,以訪談法所得的內容分析提供佐證。探討國人在吃美食的同時,也需要注意餐個人的社交禮節,如餐桌禮儀的執行及宴會安排等注意事項,之對於人際關係在各方面(個人、職場與跨國文化)的發展影響因素。在研究後可以將本研究針對飲食文化對於人際關係的影響面,可歸納為「飲食文化的認知」、「飲食文化的執行」與「飲食文化的影響」。這三大因素是對於飲食文化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透過餐桌這個平台上,經由飲食宴請的安排、共享食物的儀式與餐桌禮儀的操作方式,都有顯著的關係和正向的幫助。也同時建議可以從家庭教育開始注重孩童「餐桌禮儀」的培養。學校教育注重學術成績外,更要加強飲食文化知識與餐桌禮儀體驗的提升,都是有助於個人的品格發展。在餐飲、餐旅及觀光等相關學校也更應該加強對於飲食文化知識與餐桌禮儀的體驗。研究結果顯示,透過飲食文化中的禮儀,是可以增強人際關係發展的架構,而且可以延伸在職場、商場跨文化競合關係的合作談判下佔有優勢,進而可協助國家軟實力的多元發展。
-
Item社區型樂齡宅的成功關鍵因素( 2021)隨著生活水準,環境衛生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全球絕大部分國家都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因此隨著高齡化衍生的問題也成為全國最大的問題,台灣由於少子化嚴重,因此高齡化問題相較於歐美日已開發國家就更嚴重,老年人口日益增加,在宅安老與機構安老成為話題,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孝道思想,多數老人都選擇在宅安老,但又因照顧老人生活起居壓力大或經濟壓力造成照顧家庭不和睦等等,使得老人獨居數也增加,台灣的老屋數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獨居生活孤單,老屋又危險,老人何去何從?藉由「社區型樂齡宅的成功關鍵因素」的研究可以進一步為老人規劃設計一個共生、共享、共學、共樂、共食、共好與共融的社區,用以延長他們退休後的身心健康時期,延後失能階段,本研究訪談北部兩個機構及中部兩個機構的經營管理者。並且使用平衡計分卡(Balance Scorecard, BSC)的評估方法,藉由創建前的初衷、未來與展望、在營運過程中的財務面、顧客面、內部制度及員工訓練四個面向的問題來分析其成功關鍵因素而進一步了解到社區的優質的生活機能,完善專業的照顧團隊,多元化的課程和活動,安全的設備及醫療院所的配合,乃為其社區型樂齡宅的成功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