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

學院概況

理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命科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6個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光電科技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科技就所4個獨立研究所,另設有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全學院專任教師約180人,陣容十分堅強,無論師資、學術長現、社會貢獻與影響力均居全國之首。

特色

理學院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分部校區內,座落於臺北市公館,佔地約10公頃,是個小而美的校園,內含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

理學院創院已逾六十年,在此堅固基礎上,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的表現,更在臺灣許多研究中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近年來,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之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此外更有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該中心就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從事研究與推廣服務;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具有良好服務品質的中心。

在理學院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學生可依其性向、興趣做出寬廣之選擇,無論對其未來進入學術研究領域、教育界或工業界工作,均是絕佳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北部地區育幼機構八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
    (2007) 邱仕凱; Chiu Shi-Kai
    本研究探討育幼機構與一般家庭學童數學學習成就的現況,及預測其數學學習成就的變因。研究樣本採立意取樣,選取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新竹市與新竹縣共10所育幼機構八年級學童39人,及同地區10所國中的八年級學童323人。研究工具為TIMSS 2003已公開的數學試題與學生問卷,其中數學學習成就測驗的信度K-R20為 .92,具內容效度與專家效度;數學學習成就相關因素問卷的信度Cronbach,s α為 .75,具建構效度與專家效度。數據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獨立樣本T檢定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之。研究結果如下:(一)育幼機構學童在數學學習成就上顯著低於一般家庭學童(P< .05),但當資源與支援足夠時,育幼機構學童的數學學習成就不比同地區的一般家庭學童差,如臺北市與新竹縣;(二)臺北市育幼機構因為安置年齡最早,且安置時間最長,加上育幼機構的家中同住人數接近一般家庭,為家庭式機構教養的模式,其數學學習成就最高,並與臺北市一般家庭學童的數學成就無顯著差異;(三)新竹縣育幼機構因為知名度高,課輔志工人數與社會資源豐富,數學學習成就顯著高於新竹縣一般家庭學童(P< .05),研究結果顯示若能及早安置與補救,育幼機構學童也能和一般家庭學童有相同的表現,甚至更好;(四)育幼機構學童存在下列的現象:對數學的態度呈現低自信與低評價;在上課時進行與數學有關的學習活動頻率較低;缺乏學習數學的參考書與課外補習機會;志工課輔人數不足;期望最高教育程度以完成中等教育階段居多(46%);期望自習時間較育幼機構規定的還短(1小時);(五)預測育幼機構學童數學表現最強的變因為「志工或課輔老師輔導數學的人數」,可以解釋數學學習成就30%的變異量,所有變因總共可以解釋數學學習成就43%的變異量;預測一般家庭學童數學表現最強的變因為「家中藏書量」,可以解釋數學學習成就22%的變異量,所有變因總共可以解釋數學學習成就55%的變異量。研究建議如下:(一)建議各級政府針對資源較落後的地區予以更多的經費補助與資源;(二)希望大專院校學生或社會人士能投入更多的志工與課輔工作,協助提升育幼機構學童的學習成就與自信;(三)深入研究育幼機構學童的數學學習 困難。
  • Item
    不同試題論述方式對學生作答表現影響之分析-以TIMSS 2003試題為例
    (2007) 王建中
    不同試題論述方式對學生作答表現影響之分析 以TIMSS 2003 試題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兩種不同試題論述方式對學生作答的影響及閱讀理解的差異。本研究以TIMSS 2003科學成就測驗試題為例,探討兩大方向:(一)不同試題論述方式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二)探討學生受試題論述影響的原因。 研究方法與設計是採用實驗研究法,以台北縣210名八年級學生為樣本,利用「TIMSS 2003 科學成就測驗試題」蒐集學生答題數據,看整體學生答對率表現是否會因試題的不同論述方式而影響。除此之外,本研究還依性別、語文能力將學生作分組,探討不同試題論述方式,對不同性別、語文能力學生之影響。最後,從210名八年級學生中隨機選取34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以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兩種不同試題論述方式的觀感與看法。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不同的試題論述方式會造成試題句子中的語法結構改變,進而影響學生作答。(2)語文能力高低對學生作答正確率的影響是有顯著差異。(3)女生對不同試題論述方式的理解表現不輸給男生(4)科學專有名詞的使用會影學學生作答──多數學生學生解釋科學專有名詞時,習慣將專有名詞視為個別的文字,再拚湊為語詞的整體意義(5)低語文能力學生受不同試題論述方式的影響最大。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討論不同試題論述方式對於學生閱讀理解及作答表現影響的可能蘊涵,並提出更進一步的研究建議作為本論文的結束。
  • Item
    國中生科學成就與學生背景、學校規模及城鄉之關聯性探討---以TIMSS 2003為例
    (2007) 陶韻婷; Yun-ting, Tao
    本研究利用TIMSS 2003的資料,以皮爾森相關分析全台、城市及鄉村地區,學校規模、語言變項、學生特質變項等是否有差異,並以迴歸對學生科學成就建立全台、城市及鄉村地區有預測力的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一、就全體受測學生而言,與科學成績相關度最大的學生特質是「家中藏書」,對科學成績預測力最高的學生特質是「自己的期望學歷」。二、城市地區與鄉村地區之學生的科學成就表現有所差異,城市優於鄉村。三、就城市地區學生而言,與科學成績相關度最大的變項是「家中資源」,對科學成績預測力最高的變項是「學生對於學習科學的信心」。四、就鄉村地區學生而言,與科學成績相關度最大的變項是「家中資源」,對科學成績預測力最高的變項是「自己的期望學歷」。五、造成城市地區與鄉村地區之間的科學成就差異,相關變項是:「學校規模」、學生對科學的評價「SVS」。 本研究建議教師及家長應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善用家庭中的人力、財務、社會資本,教育當局應正視並慎思語言文化的差異及鄉村學校規模的問題。將來的研究方向可針對「學校規模」、「SVS」之城鄉差距深入分析。
  • Item
    探討影響國二學生數學學習成就的因素-以TIMSS 2003為例
    (2008) 楊伯軒; Yang, po-hsuan
    本研究旨在建構「影響國二學生數學成就之相關因素模式」。依據Pintrict(1996)的動機理論、Cheng(1995)的教師效能多元理論、Coleman(1988)的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論為架構,提出影響數學學習成就的理論模式。並利用TIMSS 2003的5379名國二學生為樣本,以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分析方法,進行適配度考驗與因果關係的模式驗證。結果證實所提出的理論模式具有良好的適配度,主要的發現如下: 1.學生的成就動機、自我效能與數學評價是學生數學態度的良好指標; 2.學生的數學態度越佳,其數學學習成就越高; 3.教學策略、教學氣氛與評量層是教師效能的良好指標; 4.教師效能越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越高; 5.父母學歷、家中藏書與家中資源是學生家中教育資源的良好指標; 6.學生的家中教育資源,會影響學生的數學態度與教師效能,進而影響數學學習成就; 7.數學態度對數學成就的影響力最大,家中教育資源次之,教師效能的影響力最小。 最後,本研究也針對研究結果和方法論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參考。
  • Item
    由教科書內容、學生特質及課堂活動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中理化部分之學習表現
    (2008) 陳乃綺; Chen, Nai-chi
    本研究以我國5379名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的測驗結果,分析影響我國學生的理化學習表現之因素。首先從學生在非選擇題的作答情形著手,逐題探討教科書內容及文獻中的迷思概念對其的影響;接著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學生特質與試題答題情形之相關;再以t考驗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探討學生在不同認知領域的表現,以及課堂活動、性別對於學生在不同類型試題和不同認知領域的表現之影響。研究結果如下:1. 學生作答非選擇題時存有的錯誤概念與文獻中的迷思概念相符。2. 我國學生對「密度」和「平面鏡成像」的理解力不佳。3. 學生對於學習理化的價值觀會影響非選擇題的作答情形。4. 課堂上進行的理化活動會影響學生在不同類型試題的成就表現。5. 我國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較差,但不排斥需運用到推理分析能力的題目。6. 課堂上進行的理化活動會影響學生在不同認知領域的成就表現。7. 男女學生在不同類型試題的表現無顯著差異,但男生在非選擇題中空白的情況較多。
  • Item
    由TIMSS 2003的結果分析各國八年級學生科學學習成就與影響因素以及探討我國不同特質的班級理化課課堂活動
    (2006) 鄭士鴻
    本研究以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的測驗結果來分析各國學生科學學習成就與影響因子的關係,以及探討不同特質班級學生的理化課課堂活動差異情形。研究對象第一部份為參加TIMSS 2003八年級學生調查測驗的47個國家,第二部分以我國5379位參加TIMSS 2003的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來研究不同特質班級的理化課課堂活動差異情形。統計檢驗的方法為:第一部份利用相關分析找出各國學生成就與影響因子的關係,並依分析單位的不同來分為:1.各國學生數據的分析(以學生為單位作國家內的分析),藉由各國國家內學生的相關分析來了解學生科學成就與學生特質之間的關聯;2.各國平均數據的分析(以國家為單位作國家間的分析),將各國數據作總平均來進行相關分析,藉由47個國家的平均數據分析結果來了解國家科學成就與國家學生特質之間的相關性。第二部分使用卡方檢定找出不同特質班級所參與理化課課堂活動的差異。欲分析的三種不同的班級特質依次為:1.班級學生的科學平均成就高低;2.班級學生同意「我希望在學校多上一些理化課」的平均高低;3.成就高但不希望多上一點理化課的班級學生(簡稱高分反向)與成就低但希望多上一點理化課的班級學生(簡稱低分正向)。研究所獲得的結果如下: 1. 科學成就較高的學生相較於較低的學生家中藏書較多、有較高的教育期望、對科學學習的信心較高以及對科學有較高的價值觀。 2. 科學成就較高的國家相較於較低的國家學生家中有較多的藏書,對科學的信心則覺得自己理化不好、自己理化學的慢但覺得理化不難,以及對科學有較低的價值觀。 3. 高成就和低成就班級學生對理化課堂活動的分析結果與高分反向和低分正向的班級學生對理化課堂活動的分析結果相近,高成就與高分反向的班級學生理化課堂活動偏重於較著重於老師的黑板教學、解題、家庭作業相關與小考等以老師的教學與評量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而實驗相關、探討活動、小組合作、實驗現象結果解釋與報告等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較少。 4. 除了「在課堂上就開始做家庭作業」這個活動未達顯著差異以外,其餘13種課堂活動中,對多上一點理化課較正向的班級學生選擇「幾乎每節課」及「約有一半的課」的百分比顯著高於較反向的班級學生,選擇「有些課」及「從來沒有過」的百分比顯著低於較反向的班級學生。
  • Item
    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中之科學自信心、價值觀及課堂活動分析
    (2006) 陳政帆
    我國八年級學生在TIMSS 2003(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2003) 中之科學自信心、價值觀及課堂活動分析 中文摘要 由於近幾年來國內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學校教育均傾向填鴨式教學,學生不但課業負擔沈重且無法體驗學習的樂趣。在這樣一個升學環境下,令研究者懷疑學生對於學習科學的自信心及對於科學的價值觀是否受到影響?因此本研究以「學生對於學習科學的信心」、「學生對於科學的價值觀」兩個面向,分析不同成就類型學生所擁有自信心及價值觀的高低以及探討高自信和低自信心的學生在理化課堂教學活動之參與情形。研究資料取自TIMSS 2003的原始資料,研究對象為我國參與TIMSS 2003實測的八年級學生,研究結果如下: 1.科學成就偏高的學生生比成就偏低者對於學習科學的信心較高。 2.科學成就偏高的學生生比成就偏低者對科學擁有較高的價值觀。 3.我國八年級學生普遍認同學理化對我的日常生活有幫助。 4.我國八年級學生在選擇未來職業時,不是很喜歡從事與理化相關的職業。 5.高信心和低信心組,各組組內有接近50%的學生回答課堂上「從來沒有過」對全班報告結果;有50%以上的學生回答「幾乎每節課」都在聽老師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