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

國家重大政策以「海洋臺灣」為發展主軸,需 要大量相關的海洋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鑑此,本校於95學年度成立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結合本校地球科學系所擁有完整之地球科學各領域(如大氣科學、地質 學、地球物理、天文學及海洋科學)之專才師資,將可以因此擴展培育優秀之具地球系統整合實力的海洋環境科技研究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成為素食者的轉化學習過程 -以環保素食者為例
    (2011) 溫永利; Eng Lee, Ong
    在全球暖化議題不斷延燒下,保護地球與全人類的安全問題,不應只是從宏觀的角度去解決環境問題而已,更應該從個人行動中來展現其影響力。從食、衣、住、行的生活習慣作出改變,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環境行為,這當中不乏有人因著環境保護為主要動機,而成為素食者。研究者將這群獨特的素食者稱為「環保素食者」,以深度訪談作為質性研究之取徑,了解何謂環保素食者,以及成為素食者的轉化學習過程。 研究者發現,「環保素食者」是素食者也是環境行動者:他們以環境保護為初衷而開始採納了素食者的生活,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漸漸成為一個真正的素食者。他們的飲食的規範是自由的,由內在的信念來決定,然後再由外在的行為展現出來的。另外,環保素食者的吃素的行為是具有社會改革之意涵與利他主義,並且在飲食上充分體現出環境關懷的情懷。 改變一貫的飲食習慣,漸漸成為環保素食者,是由內而外的轉化過程。他們受到了啟發性的資訊影響,讓原有的意義觀點漸漸受到轉變,然後啟發了從飲食上的改變,試著吃素。在成為素食者的過程中,他們不斷摸索並重新組合一套符合自身理念的飲食習慣與新的價值觀,並以新的角色投入原有的生活環境。
  • Item
    布入女兒心-以布衛生棉探討永續消費的經驗與學習
    (2018) 羅先耘; Lo, Shian-Yun
    在消費文化當道的時代,原本人類生存所倚賴的水藍色星球儼然變成了一個全球市場,資源快速地被消耗,環境品質也隨之低落,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在永續發展的脈絡中,永續消費為重要的工作項目,除了國際與國家層級的推動,更需納入個人消費者的參與,促進社會轉型,朝向更永續的未來。 本研究以布衛生棉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消費行為與永續消費的關係。布衛生棉為布製的經期用品,近年因環保意識興起,經過改良後再度出現於市場。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參考轉化學習理論設計訪談大綱,訪談七位布衛生棉使用者,採用主題編碼呈現各個經驗階段,包括使用動機、購買決策、過程中的支持與阻礙、持續使用原因和反思,以永續消費、轉化學習及生態女性主義觀點針對不同階段做探討,了解其關懷與信念的形成、對原有框架的批判和相應行動,與永續議題的呼應。 結果發現,研究對象使用布衛生棉的動機主要是考量個人健康和環境保護,網路和人際網絡的資訊,在此階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消費決策則是以功能為首要,再來是花色與利他價值;使用經驗所轉化出的反思與學習,包含消費結構翻轉、生活模式改變以及女性身份認同等層面,大部分使用者在過程中感受到力量,並且意識到消費自主權;新的價值觀在於理解個人與自身、他人和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並依此角色展開生活實踐,以求共好的可能。 經期用品是女性重要的生活用品,其消費過程涉及社會文化、經濟與環境層面,綜合本研究的觀點視之,可發現研究對象透過使用布衛生棉,不僅實踐對自身的照顧,還有對其他女性和環境的關懷,也超越社會文化施予月經女性的負面標籤與壓迫,以及挑戰過度生產與消費的模式,成為一個多重解放的過程。
  • Item
    轉化學習觀點下的
澳洲工作假期與生態打工換宿
    (2016) 楊舒帆; Yang, Shu-Fan
    西元2004年起,台灣與澳洲簽署工作假期簽證協定,至今已超過十四萬人次赴澳壯遊,居各目的國首位,其中已有上萬名台灣人透過WWOOF (World Wide Opportunities on Organic Farms)等平台參與生態打工換宿,可視為環境危機四伏下,透過另類生活進行環境教育的機會。 本研究以轉化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的觀點 ,匯集質性資料和訪談結果,依據轉化學習理論調查架構編制問卷,立意取樣400位澳洲工作假期的台灣參與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續行動、觀點層面的轉化學習因素和成果。 研究結果顯示澳洲工作假期經驗確實有助台灣年輕人建構更整全的永續觀點:啟動社會批判、實踐綠色飲食行動。澳洲的生活理念、農牧工作體驗和自然景觀帶給受訪者最多震撼。整體經驗對受訪者永續觀點社會面上的影響仍甚於環境面。國際生態打工換宿參與者在動手做、實踐永續生活的能力則普遍較台灣參與者為高。 觸發事件的震撼程度直接影響轉化學習過程但並未直接影響轉化學習成果,顯示經驗的品質取決於學習過程的消化,有賴個別轉化學習能力。先前的轉化學習成果有助於後續進階的轉化學習,即轉化學習的能力是可以累積的。研究建議欲透過海外工作假期拓展視野者,透過關注社會環境議題、參與社會行動或志願服務,培養批判性反思等轉化學習所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