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2

國家重大政策以「海洋臺灣」為發展主軸,需 要大量相關的海洋科學研究的人力資源。鑑此,本校於95學年度成立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結合本校地球科學系所擁有完整之地球科學各領域(如大氣科學、地質 學、地球物理、天文學及海洋科學)之專才師資,將可以因此擴展培育優秀之具地球系統整合實力的海洋環境科技研究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行政領導作為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情形之探究
    (2023) 鄭權鑫; Jeng, Chuan-Sh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行政領導作為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推動情形之現況、差異和相關。以調查研究法針對中部地區六個縣市的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工具採用正向美德優勢力量表、校園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量表、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領導作為量表,採分層隨機取樣方式,發出383份樣本問卷,回收326份,有效問卷320份,有效回收率為83.6%。問卷資料分析分別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整體表現現況為高程度;「心靈超越」層面表現最高,「人道與愛」層面表現最低。二、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政領導作為整體表現為高程度;「推動願景與理念」層面表現最高,「社區關係合作與資源鏈結」層面表現最低。三、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整體現況為高程度;目標價值「和平」層面表現最高,「繁榮」層面表現最低。四、不同性別、學歷國民小學校長的正向美德表現有顯著差異。五、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行政領導作為整體表現沒有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學歷、學校地理位置國民小學校長分別在五大層面表現各有顯著差異。六、不同性別國民小學校長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 情形有顯著差異。七、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表現與行政領導作為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八、國民小學校長正向美德表現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九、國民小學校長行政領導作為與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情形之間具有高度正相關。本研究依據上述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國民小學校長以及未來研究者作為參考。
  • Item
    社區參與蟾蜍山文化景觀形塑
    (2022) 謝佳吟; Hsieh, Chia-Ying
    永續發展是一種目標也是一種過程,當我們要在永續發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從「社區」尺度著手,可能是一個較符合人們行動模式的方式。蟾蜍山聚落位於台北市大安區,在2016年劃定為文化景觀,聚落發展提出以「人與生態共生的新眷村永續聚落」作為目標。文化景觀是人類與其自然環境交互作用下的多樣性表現形式。在文化景觀的基礎概念下,文化景觀與在地居民生活文化息息相關,保存與維護的過程勢必也須在地居民的參與。  本研究以台北市蟾蜍山文化景觀為單一個案研究對象,採文獻蒐集、參與式觀察,及訪談收集研究資料。對於居民而言,當居住的環境通過成為文化景觀,在地轉型發展成為必然之事。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區如何參與文化景觀保存並與之相互影響、形塑的過程,也藉由蟾蜍山的案例思考地方文化、環境與人共生的永續未來願景。透過文獻了解,文化景觀與社區參與、永續發展的關係相當緊密,文化景觀的保存架構中,不僅重視文化保存的價值,也強調著社區的參與與永續發展。  研究結果顯示,在地居民認為蟾蜍山文化景觀的內涵包含在地歷史與文化的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人與環境共生的日常生活。社區居民在聚落保存轉向文化景觀發展的參與過程中,逐漸展現社區自主的力量,在參與的醞釀之下逐漸形成社區組織台北市大安區社區發展協會,而後將文化景觀發展的部分目標作為社區發展目標。聚落的發展與居民對於未來的想像呼應著永續發展的願景,尤其展現在社會層面上,聚落綿密的社區網絡,成為實踐在地永續的強大力量。
  • Item
    探討國中教師在永續發展教育計畫下的實踐與教師信念:以高雄市立溪埔國中為例
    (2023) 楊詠而; Yang, Yung-Er
    1987年《我們的共同未來》開啟了永續發展的脈絡,而「教育」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關鍵(UNCED, 1992),並在2003年提出聯合國永續發展教育十年計畫2005-2014,揭示了永續發展教育的面向,做為未來持續推動的依準。因應國際的永續發展教育計畫,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推動「結合社區永續發展試辦計畫」。本研究挑選參與此計畫的溪埔國中,探討學校實踐永續發展教育的課程及教師信念。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法,透過訪談及文件來收集研究資料。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在實踐永續發展教育課程之歷程中,採團隊共識與討論選定課程主題為鳳梨,利用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方法,以學生為中心來強化學生的能力,並連結永續發展目標「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而產生對課程的信念、期望與價值。這是一套跨領域的課程,並以滾動式的模式隨時調整具體的方向。進入課程設計前,核心團隊教師需要克服對在地不熟悉的挑戰,利用課餘的時間去社區走訪、踏查與交流。大家在集體中產生學習、創新與分享,影響了永續發展教育課程的目標、內容與發展方向。此外,教師們將接收到的內容轉化成課程,在課程設計與實施的信念上有所異同,也回應著與傳統教育的不同。且教師在實踐永續發展教育課程下,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再侷限於原本的學科中,打破了主流社會的印象,拉近了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距離,將在地社區的素材融入學科,對未來的課程、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教育也有更具體的想法和省思。核心團隊也因良好的團隊合作關係與領導者的個人風格,使大家的參與和討論顯得更有意義和價值。綜合研究結果與文獻,本研究提出學校實踐永續發展教育四個面向之研究建議,(一)永續發展教育計畫部分,為綜合結合社區永續發展試辦計畫目的與研究結果,以永續發展教育的內涵及特性提出未來可參考的計畫核心概念;(二)教師部分,分別提出針對夥伴關係、教師永續發展教育信念、教師與領導者自我批判與省思之建議;(三)課程部分,為綜合教師教學、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連結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之建議;最後(四)則是對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 Item
    民眾對基因改造生物議題的理解及其與永續發展目標的關聯
    (2021) 陳珮萱; Chen, Pei-Xuan
    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占據人類社會進步中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生命科學中,生物的遺傳物質一直是熱門的科學議題,隨著時間發展與技術成熟,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基因改造生物誕生,相關技術成熟發展,不同功能的GMO相繼開發與應用,引起相關議題討論。GMO議題同時具有爭議性以及複雜性兩項特色,漸漸成為長期存在的社會性科學議題。目前,GMO已在農業、醫療、食品等三種等領域廣泛應用,具有跨領域特色,人們也逐漸發現,GMO從一開始的環境問題,逐漸擴及到社會與經濟層面,為永續發展帶來全面性的影響。在2015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公布,為世界朝向永續的未來提供具體目標,GMO作為為永續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的議題,亦可以SDGs為框架,以科學的角度分析民眾認為GMO為SDGs帶來的影響。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探討民眾對基因改造生物的看法、民眾為購買到非基因改造產品之願付價格,與民眾認為基因改造生物與永續發展目標之間的關聯,並計算民眾為了避免購買到GMO產品,以及可以購買有機產品的願付價格比例,最後以訪談的方式,深入了解不同利害關係人對GMO的真實看法。問卷分析的結果發現,民眾對GMO的看法會受到知識、態度、行動以及部分人口學變項影響,女性對GMO的態度較男性負面,大學主修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民眾對GMO有較高的正面觀感,年齡越小的民眾對GMO的態度越正面,但居住在鄉村或是都市並不影響民眾對GMO的態度。而在SDGs的結果分析中發現,民眾普遍對GMO抱持正面觀感,其中,民眾認為GMO對SDG 2消除飢餓、SDG 1消除貧窮、SDG 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最具有正面影響,而SDG 15路與生命、SDG 14水下生命、SDG 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則最會帶來負面影響;在調查民眾為購買到非基改產品願付價格發現,願意額外付出的金額普遍偏集中在1%~30%,加權計算後得到民眾平均願意額外付出25.4%購買非GMO產品,以及額外付出30.12%的價格購買有機產品,相較於非GMO產品,民眾更在意有機產品的價值。最後,本研究以訪談法來詢問不同利害關係人對GMO的看法,生命科學領域的受訪者對GMO抱有正面觀感,環保團體的受訪者則相反,農業從業人員認為,在減少一般農民種植的成本下,農民會使用GMO作物,儘管不同領域的利害關係人對GMO有不同的看法,但皆認同GMO會對永續發展帶來重大影響。
  • Item
    澎湖吉貝嶼石滬社區的里海精神與內涵分析
    (2021) 吳佩青; Wu, Pei-Cing
    2006年由聯合國高等研究所(UNUIAS)與日本環境省共同進行里山-里海評估研究,產出一套理論架構、科學方法和實徵研究結果,此為2010年里山倡議所依據,而在2010年底,里山倡議也引入臺灣,在林務局、學界等大力輔助下,里山倡議在臺灣蓬勃發展,更於2013年第四屆里山倡議國際夥伴網絡會議(IPSI-4)中榮獲IPSI秘書處事務局長獎,由此可見臺灣里山潛力已為國際所認同。 但在臺灣各地推動里山倡議之時,對於里海卻甚少人提及。臺灣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141公里,海洋疆域範圍更達18萬平方公里,相較於臺灣的山地、丘陵面積總和2萬5千平方公里,海洋帶來的資源、影響應遠勝於陸地,且臺灣周圍寒暖流交會,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自古漁業便深深影響居民生活方式,因此筆者認為在臺灣推動里山倡議之時,我們更不能忘本,山、川、海本是一體,對於海洋民族國家來說,如何保護、保存海洋,維持永續生計,應為重要課題。為此筆者將以日本學者柳哲雄教授所提出之“里海”作為論點,分析澎湖吉貝嶼石滬社區所擁有之里海精神,闡述一套專屬吉貝石滬的里海內涵,做為日後臺灣漁村以里海精神發展之依據。   本研究將以文獻分析法分析日本里海案例,初步選定為瀨戶內海、能登半島與石垣島,理出里海脈絡與框架,同時整理吉貝嶼石滬社區發展之歷史、社會文化,並以此框架分析吉貝嶼石滬社區,輔以實地訪談了解當地人與海洋-石滬-人之環境互動方式,將理論框架與實地資料相結合,分析出吉貝嶼石滬社區之里海精神與內涵。本研究之預期成果為分析出吉貝嶼石滬社區之人海依存、共存共榮與永續生計精神,並納於日本里海框架下,進一步添入當地里海元素,成為臺灣澎湖吉貝嶼的里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