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6

廿一世紀是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代」,而創新可視為一系列知識生產、知識利用以及知識擴散的歷程,而創造力就是創新的火苗。因此創造力與創新能力之發展與培育,不僅是提昇國民素質之關鍵,亦為發展知識經濟之前提。為了全面提昇國家的創造力,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並不將創造力的提昇限於政府行政部門,而是強調直接將創意融入教學或生活中。因此,民間組織與大專院校便成為推動創造力教育的重要推手。

在我國,陶行知在抗戰期間,即倡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創造力教育理念。民國九十年代,許多重要教育政策文件,如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資優教育白皮書、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全國教育評估指標和大學教育政策白皮書等,皆明白揭櫫創造力發展與教育的重要性,並將創造的教學以發展,視為國家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有鑑於此,為因應時代潮流以及國家政策,並培養具備創造力特質以及創造力教學技巧的研究生,93年本校教育學院依據「師範校院辦理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審核作業要點」,由前院長吳武典教授邀集相關教授共同規劃「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學位班」,為本校首創院級在職碩士專班,並配合執行教育部顧問室之「創造力教育師資培育」行動研究計畫。 本班所需師資除特殊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資訊教育研究所、社會教育學系相關專長教授外,另邀聘工業教育學系、美術學系、音樂學系、表演藝術研究所、國文系等及校外具創造力專長的教授來班授課。

本班自93年度開始招生,每年以招收20-25名為原則,迄今已開辦十餘屆,共招收約200名,目前已培育出許多具創造力專長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7
  • Item
    遊戲化班級經營對於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學習表現之影響
    (2019) 張亭婕; Chang, Ting-Chieh
     本研究旨在探討遊戲化班級經營對於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學習表現之影響,並探討兩組學生在創意傾向、創意表現、學習動機、學習成就的差異。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11週的遊戲化班級經營實驗,遊戲化班級經營之實驗組44人、傳統班級經營之控制組42人。研究工具包括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學期評量,另有教師觀察學生對於學習動機、態度之簡述敘述、學生心得回饋。本研究透過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驗上述問題,研究結果如下: 一、實驗組在創造傾向之冒險、好奇、想像、挑戰等向度皆顯著優於控制組。 二、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的語文部份,實驗組於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等向度皆顯著優於控制組;在圖形部份,實驗組的流暢性亦顯著高於控制組,但在變通性、獨創性與精進性則無。 三、在學習動機方面,實驗組在價值向度顯著優於控制組,在預期、情感、執行意志則無。 四、實驗組與控制組學期評量無顯著差異。 五、根據實驗組學生填寫課程活動回饋表,可看出多數學生在於遊戲化班級經營有正向感受,能改善行為舉止、提高學習態度、有助部份成績進步與學習動機提升。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日後進行遊戲化融入班經營之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實務工作之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玻璃咖啡濾杯實用性之研究
    (2019) 林建宏; Lin, Chien Hung
    本研究旨在研究以玻璃作為手沖咖啡免濾紙濾杯實用性之研究,過去傳統使用之濾杯多以使用濾紙為主,非濾紙類也只有金屬濾網與法蘭式絨布,以玻璃為咖啡濾器為首見。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在透過實驗設計,檢驗以玻璃做為手沖咖啡濾杯的實用性,包含兩個階段:先行研究與正式研究。先行研究試做四個玻璃咖啡濾杯,並檢視各個玻璃咖啡濾杯的萃取時間是否跟其他濾材是相容的,根據先行研究結果,正式研究採用萃取時間最接近濾紙的玻璃咖啡濾杯為實驗器材,並結合不同咖啡粉末粗細,舉辦八場咖啡試飲會,每場8人,採實驗法,以相依樣本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兩種濾器(濾紙、濾杯)與兩種咖啡粉末(粗、細),在咖啡風味的五項評分向度(香、酸、苦、醇厚、均衡)上之差異,統計的顯著水準訂為 α=.05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玻璃濾杯在香氣、醇厚與均衡上與濾紙有顯著差異(p<.05),玻璃濾杯在香氣、醇厚與均衡三個衡量指標上都比濾紙來得高。 二、粗咖啡粉末在酸度上與細咖啡粉末在酸度上有顯著差異(p<.05),粗咖啡粉末酸度比細咖啡粉末高。 三、細咖啡粉末與粗咖啡粉末在香氣與苦味上有顯著差異(p<.05),細咖啡粉末香氣與苦味比粗咖啡粉末高。 四、濾器(玻璃濾杯、濾紙)與咖啡粉末(粗、細)在咖啡風味上(香氣、酸度、苦味、醇厚、均衡)無交互作用(p>.05) 。 本研究經由玻璃咖啡濾杯萃取時間可調控的確認以及64位研究參與者的盲測實驗,濾杯的喜愛度高於濾紙,證實了玻璃咖啡濾杯的實用性。
  • Item
    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學習成就的影響-以注意力為中介變項
    (2011) 王惠玲; Hui-ling Wang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字彙學習成就的影響。此外,也試圖探究「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是否透過「注意力」的中介關係影響英語字彙學習的成就。研究方法採準實驗設計中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以臺北市某所國小兩個班級的五年級學童為對象:實驗組與控制組各23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12週,每週兩節課(80分鐘)的「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課程,控制組則未接受實驗處理。 本研究在「英語字彙學習成就」的分析部分,是以研究者自編的「英語字彙起始能力測驗」與「英語字彙學習成就測驗」為評量工具;在「注意力」的部分,則以「多向度注意力測驗」中的分測驗三為評量工具。實驗課程結束後進行後測,所得之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及線性迴歸進行統計處理,以瞭解本實驗教學之成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課程能顯著提升學童的「英語字彙學習成就」。 二、「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課程未能顯著提升學童的「注意力」。 三、「注意力」對於提升學童的「英語字彙學習成就」並無顯著的中介效果。 最後,研究者針對本研究的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做為日後「靜心冥想法融入英語教學」應用在國小英語字彙教學或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 Item
    看見創意的彩虹-三位國小班級經營創意教師之生涯發展與班級經營創意歷程之探析
    (2011) 黃筱嵐; Hsiao-Lan Hu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班級經營創意教師之生涯發展規劃,以了解他們過去、現在、未來之生涯發展脈絡。本研究以深度訪談作為主要之研究方法,研究參與者為三位獲選為「桃園縣班級經營創意獎」之教師,分從「個人特質」、「生涯歷程」、「班級經營創意歷程」等三個面向探討之。 本研究主要發現及所得結論如下: 一、班級經營創意教師個人特質方面: (一) 具有專注投入、堅持到底、接受開放經驗之創意人格特質。 (二) 重視自我反省,並透析自己內在想法。 (三) 背後動機都是具有不斷追求突破的人生價值觀。 二、班級經營創意教師生涯歷程方面: (一) 原生家庭教養方式造就創意教師堅毅、喜歡挑戰的人格特質。 (二) 不同學歷畢業的創意教師其生涯發展規劃有所不同。 (三) 教學實務經驗比專業知識更有助於生涯發展。 (四) 重要他人與幸福家庭對生涯發展產生穩定力量,亦影響教學信念。 三、班級經營創意教師之班級經營創意歷程方面: (一) 先建立班級常規再運用鼓勵方式激發學生的榮譽心。 (二) 提供不同的創作舞台讓學生展現個人創意,此也有助於提升教師之 教學成就感。 (三) 教學內在動機強烈使創意教師更投入於班級經營。
  • Item
    國中小教師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幽默風格為調節變項
    (2011) 陳瑾; CHEN, CHIN
    本研究以國中小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幽默風格對國中小教師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影響,分為四個層面探討如下:1.國中小教師的生活壓力與幸福感的關係;2. 國中小教師幽默風格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3. .幽默風格對國中小教師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調節作用。利用問卷調查法,本研究抽取大臺北地區16所國中小344名教師為施測對象,針對相關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及階層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 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差異情形: 1.性別方面:男性在「弄巧成拙型」、「自我吹捧型」、「自我貶抑型」之幽默風格顯著大於女性;而「親和聯繫型」、「自我鼓舞型」、「回應攻擊型」、「主動攻擊型」、「自我調侃型」則未達顯著差異。 2. 擔任職務方面: 級任導師在「弄巧成拙型」、「自我吹捧型」、「主動攻擊型」之幽默風格顯著大於科任教師;而在「親和聯繫型」、「自我鼓舞型」、「回應攻擊型」、「自我調侃型」、「自我貶抑型」則未達顯著差異。 二、生活壓力能負向預測幸福感。 三、在排除了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影響外,自我鼓舞及弄巧成拙型幽默風格能正向預測幸福感;自我貶抑型幽默風格則可以負向預測幸福感。 四、幽默風格對生活壓力、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如下: 1.親和聯繫型幽默風格有助於抑制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效果,高親和聯繫型幽默風格者之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負相關顯著低於低親和聯繫型幽默風格者。 2.自我吹捧型幽默風格增加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影響。在低生活壓力時,高自我吹捧型之幸福感較低自我吹捧型高;但在在高生活壓力時,低自我吹捧型的幸福感較高自我吹捧型高。高自我吹捧型幽默風格者之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負相關顯著高於低自我吹捧型幽默風格者。 3.主動攻擊型幽默風格增加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效果。在低生活壓力時,高主動攻擊型之幸福感較低主動攻擊型低;但在在高生活壓力時,高主動攻擊型的幸福感低主動攻擊型高。高親和聯繫型幽默風格者之生活壓力與幸福感之負相關顯著高於低親和聯繫型幽默風格者。 4.自我調侃型增加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效果,高自我調侃型幽默風格者之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影響較大,低自我調侃型幽默風格者之生活壓力對幸福感的負向影響較小。在低生活壓力時,高自我調侃型之幸福感較低自我調侃型高;但在在高生活壓力時,幸福感的差異較不明顯。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及教育輔導之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
  • Item
    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角色改變歷程
    (2011) 江海韻; CHIANG,HAI-YUNN
    本研究旨在瞭解原國民中學童軍、家政、輔導教師對新課程綜合活動的反應,以及綜合活動對這三科教師教學帶來的影響、教師角色定位,並探討綜合領域實施後,這三科教師的成長,以及轉變到綜合活動教師的歷程。 研究方法採取質性研究中紮根理論研究法,以半結構式訪談為蒐集資料主要方法,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訪談大綱、訪談同意書、研究者札記、訪談內容以及訪談錄音設備等。本研究選擇的研究參與者採立意取樣,根據研究目的擬定研究參與者的三項標準:一、研究參與者於90學年之前已經擔任國民中學童軍、家政或輔導教學工作;二、研究參與者現在擔任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工作;三、研究參與者為臺北市國中綜合活動輔導團團員。因此邀請適合對象參與本研究,共邀請9位符合上述條件的研究參與者參與研究。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教師面對課程改革的態度多持正面思考。 二、教師在教學上的改變大多能掌握綜合活動領域內涵精神。 三、教改對教師賦權的特徵在教材內容上特別明顯。 四、沉重的備課負擔是每一位研究參與的共同心聲。 五、根據學生個別差異採取適性、多元評量但仍有增能空間。 六、教師獲得重新定位角色的契機。 七、教師成長不限於個人教學精進、影響力提升,教學團隊是關鍵影響。 最終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針對後續研究及實務提出建議。
  • Item
    興趣類型對於大學指考國文科創新寫作表現之預測研究
    (2011) 余甄紘
    寫作測驗的目的在評量學生組織、表達、創意、思考歷程等能力,現今寫作考試中為評量學生各類能力的表現,推出各類創新寫作題型,而學生在各類創新寫作題型上的表現有所不同。雖然影響寫作的因素很多,但本研究主要想探討高中生背景變項、興趣類型與創新寫作題型上的關係。本研究以參與95-98年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及測試過大考中心興趣量表的考生為對象,研究工具包括興趣量表及95-98指定科目考試國文考科非選擇題題型,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迴歸分析進行考驗。研究發現如下: 一、在創新寫作題型中,性別在各種創新寫作題型都達到顯著差異,且女生的成績表現也都比男生優異。 二、在創新寫作題型中,不同學校類型在各種創新寫作題型都達到顯著差異,且高中生的成績表現也都比高職生優異。 三、在創新寫作題型中,文理組別的高中生在各種創新寫作題型得分之差異不一定達到顯著差異。 四、不同地區的高中生在創新寫作題型中的改寫題型及閱讀寫作題型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但命題作文題型不一定達到顯著差異。 五、興趣量表結果與創新寫作題型的成績間關係如下: (一)主要興趣類型表現與創新寫作題型成績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二)利用興趣量表結果所區分高中生的文理組傾向與創新寫作題型成績分析,可以發現文理組傾向與創新寫作題型成績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三)進一步利用興趣量表結果所區分的興趣組別與創新寫作題型成績分析,可以發現興趣組別在創新寫作題型成績差異達到顯著水準。 (四)由興趣量表各型總分與創新寫作題型成績的相關及迴歸分析,發現這幾年的相關都屬於低度相關,且使用興趣量表各型總分對創新寫作題型成績的預測力也不高,可以知道影響高中生在創新寫作題型的成績表現,興趣類型可能有,但仍有其他具高度相關的變項存在,可待以後的研究探討。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高中老師教學、大學校系選才及命題人員之參考。
  • Item
    創造力競賽活動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
    (2010) 蔡淑君; Tsai Shu 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創造力競賽活動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創造性傾向之成效。研究採用「實驗組-控制組前後測實驗設計」。研究工具包括「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國中學生創造性傾向量表」,另以教學日誌、活動後問卷及訪談記錄作為教學歷程之探討,並將所得資料以SPSS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一、在創造力方面:實驗組在「語文創造力」及「圖形創造力」的分數顯著優於控制組。二、在創造性傾向方面:實驗組在「好奇」及「熱情」傾向的分數顯著優於控制組, 但在「挑戰」、「勇氣」、「自信」及「幽默」傾向的分數與控制組無顯著差異。三、分析活動後問卷及訪談記錄:學生對於創造力競賽活動大部分呈現正向、主動的態度;有趣及提供成就感的創造力競賽活動受到學生喜愛;學生認為創造力競賽活動帶來的成長前三名為:增加想像力(創造力、聯想力)、增加知識、分工合作。
  • 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之害怕被嘲笑相關特質與其創造能力、傾向之關聯性研究
    (2010) 劉敏書
      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害怕被嘲笑相關特質、創造能力、創造傾向的差異情形,並探討國小高年級十至十二歲之學童害怕被嘲笑相關特質與其創造能力、創造傾向之內涵及彼此的關係,以釐清三者之脈絡及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影響。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採用陳學志、詹雨臻、Ruch和Proyer(in press)翻譯編製的中文版嘲笑風格量表(PhoPhiKat-TC questionnaire),吳靜吉(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及威廉斯創造性傾向量表(F. E. Williams 編製,林幸台、王木榮等修訂,1994),三者作為研究工具,有效問卷達1038份。   資料分析結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不同性別的國小高年級學童整體而言在嘲笑風格、創造能力、創造傾向表現上皆有差異,且男生在「喜笑人」、「喜被笑」嘲笑風格與「獨創力」創造能力皆高於女生;女生則在圖形創造能力「精進力」、「想像力」與「挑戰性」創造傾向高於男生。多元迴歸分析出害怕被嘲笑相關特質之「喜被笑」對語文及圖形創造能力之「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三者有預測效果,代表「喜被笑」得分愈高,所表現出各類別的語文及圖形之創造能力也愈高。嘲笑風格之「怕被笑」與「喜被笑」達顯著負相關;「喜被笑」與「喜笑人」達顯著正相關;「怕被笑」與「喜笑人」達顯著正相關。以階層迴歸分析創造傾向的中介效果,即嘲笑風格經由創造傾向中介對創造能力的預測效果,結果顯示嘲笑風格中的「喜被笑」可藉由創造傾向中的「想像力、「挑戰性」及「冒險性」的中介效果,有效預測語文及圖形之創造能力。「怕被笑」則無法藉由創造傾向的中介效果預測創造力。   本研究對教育上的貢獻在於瞭解國小學童在同儕團體中害怕被嘲笑相關特質與創造傾向,對於創造能力的表現與影響,以作為相關的教學輔導與應用。
  • Item
    國中生情緒智力、領導才能與創造力的差異與相關研究
    (2010) 周美志; Chou Mei-Chih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在探討:(一) 國中生背景變項與情緒智力、領導才能與創造力的差異,(二)國中生情緒智力、領導才能與創造力之相關。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法及文獻探討法進行資料蒐集,共取樣桃園縣4 所學校、16 班,共534 人為研究對象。 所採用的研究工具包括「情緒智慧量表」、「領導技能問卷」、「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國中生之情緒智力與創造力屬中等程度。 二、國中生之領導才能屬中等偏佳程度。 三、國中生情緒智力不因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國中生領導才能與創造力因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國中生情緒智力與領導才能、領導才能與創造力與情緒智力與創造力呈顯著正相關。   最後根據上述結論,提供建議,以供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家庭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