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社區大學教師培力歷程之研究
    (2023) 李世英; Lee, Shih-Ying
    全國89所社區大學每年有40多萬人進行終身學習,與正規體制的學校教育不同。社區大學以「解放知識,催生公民社會」為宗旨,強調「公共性」與「利他性」是知識解放的另種實踐,雖社區大學定位於社會改革、發展公民意識,但是由於法制條件的不足與限制,在實際的推動過程上產生種種困難,又因為社大學員來選課的動機多數是自我成長,漸漸形成辦學理念與民眾需求的落差,存在著經營前景的不確定性,社區大學存在的發展飽受質疑。社大個位數行政人員要負責一個龐大的上千位甚至越來越多的終身學習人口與校務工作,對教育部、教育處、對周遭民眾服務、及上千位的師生服務,這種以小博大的行政體系,並非長久之計,而大於工作人員10倍以上的第一線「社大教師群」影響著學員的學習與串連社區大學的辦學理念,是養成公民的重要關鍵推手,他們對成人終身學習的質與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社區大學24年來並沒有制式的培力方式,雖屬於非正規教育體系,但社大教師屬於成人教育工作者,教師的專業與教學觀,深刻影響社區大學教學品質,迎向社區大學未來發展更需要重視社區大學教師培力。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針對科學城社區大學五年以上教師10人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依據研究架構、相關文獻以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後,針對本研究四個目的:1、探索社大教師專業發展的動機;2、瞭解社大教師在培力歷程遇到的挑戰;3、研析社大教師在培力歷程的經驗知識;4、探究社大教師參與社群培力的方式。綜整研究結論如下: 一、社大教師因應學科專家、教學專家、學習專家、社造專家之角色需求,產生不同專業發展動機。 二、社大教師培力歷程之挑戰與因應策略包括:精進專業知能以面對學科知識教學挑戰;善用班級經營全方位增能以成為解決教學問題之真正教師;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也是學習者,與學員形成學習共同體,兼顧學員需求與社大終身學習目標;引導學員知識解放的意識覺醒,以推動社大公民社會之社造精神。 三、社大教師培力依據自主學習自我培力與教師社群培力分進合擊:(一)自主學習運用閱讀、網路資源學習、向優秀教師、專家典範學習、回流學校繼續教育或取得證照,以精進教師專業發展。(二)教師社群培力以參與校方提供之專業培訓,以及參與教師社群、學習公共議題之工作坊,實踐社大終身學習與解放知識之辦學理念。 最後,對社區大學經營者、社區大學教師、教育主管單位及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多點建議。
  • Item
    社區大學學員參與課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休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 郭彥谷; Kuo, Yen-Ku
    本研究探討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參與課程時,本身的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休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關係。選擇台北市12個行政區的社區大學為研究場域,並以已參與課程之學員為研究對象,從學員的學習動機出發,加入學習滿意度與休閒滿意度之理論探討,進而確認學習成效,完整建構社區大學之學習參與理論模式;再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以驗證性因素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檢驗研究之信效度與研究假設,更進一步探中介效果與調節效果的情形,藉此瞭解理論內涵。研究發現參與社區大學學員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休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皆有中等以上程度,其中學習滿意度在整體模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果,且休閒滿意度在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三者之間的關係皆具有調節作用。研究結論提出對於社區大學之建議,提供社區大學實務教育工作者後續之參考策略。
  • Item
    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設計模式之研究
    (2003) 林慧貞
    社區學院是推動終身學習社會的重要機構,社區學院的課程設計更是體現社區學院目標、 功能與任務的核心。因此,本研究以美國社區學院為範圍,以課程設計模式為主題,分析 美國社區學院的課程設計模式,希望能對我國未來設立社區學院時之課程設計提供參考。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 一、探討課程設計模式的相關理論。 二、探討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設計的發展演變、內涵與理念。 三、引用課程設計的相關理論,分析美國社區學院的課程設計模式。 四、根據以上研究結論,對我國未來設立社區學院時之課程設計提出建議。 本研究採用分析研究法,除蒐集相關文獻進行敘述性分析與詮釋外,也直接前往美國 參觀俄亥俄州的 Sinclair 社區學院,訪問 Sinclair 社區學院名譽退職校長 David H. Ponitz,他同時是美國社區學院學會資深顧問及社區學院創新聯盟理事會研究顧問,互動 學習中心多媒體電腦服務部主任 James R. Hatton,及 Sinclair社區學院在 Miami Valley 研究園區學習中心的資訊科技方案發展處處長 Alan Y. Cissp。 本研究結論有七: 一、二十一世紀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設計的改革目標,是學習型學院的願景。 二、美國社區課程設計的內涵,展現豐富與多樣化的特色。 三、美國社區學院課程設計的理念,以滿足各階層民眾不同需求為最高指導原則。 四、隔空傳輸課程設計,幫助社區學院實現開放管道、民主、公平與終身學習的承諾。 五、副學士學位與證書的課程認證設計,整合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體系,奠定 終身學習社會的基石。 六、博雅藝術型社區學院的課程設計模式,偏向過程模式。 七、職業型社區學院的課程設計模式,偏向目標模式。 本研究對我國及我國未來設立社區學院時之課程設計的建議有八: 一、儘速設置社區學院,導引台灣邁向終身學習社會。 二、課程設計工作,宜直接朝向學習型學院的願景進行。 三、課程設計內涵,應圍繞工作與生活成功所必須的批判性學習結果而設計。 四、課程設計安排,應隨時反應各階層民眾的需求。 五、善用隔空傳輸課程設計,幫助社區學院實現終身學習之承諾。 六、頒授學位與證書等課程認證,形成整合的透明化教育體系。 七、博雅藝術課程設計,可採過程模式加批判模式。 八、職業技術課程設計,可採目標模式加批判模式。
  • Item
    全球化脈絡下成人公民身份之研究—以宜蘭、信義和永和社區大學課程內容分析為例
    (2006) 陳淑敏; Amy Shu-min CHEN
    中 文 摘 要 晚期現代性社會所啟動的全球化,衝擊個人生活和社會制度的穩定性。在國家層次上,群體的資源和權益,需要尊重其文化價值和行為系統,如個別群體語言和文字的運用、語言和文字交流和深化的機會、個別群體生活空間的建構等。除典型國族認同外之外,亦需創發差異公民身份共同生活的差異原則。在個體層次上,生活中政治選擇和政治決定的屬性,已從公共生活領域延伸到日常生活事件,公民身份往往不僅僅是認同的表徵,且意指社會對其成員認知、情意及技能的系列性規劃,進一步指涉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所採取的價值、態度以及行動。亦即,解放政治之外,個人生活政治屬性逐漸浮現。 本研究乃是建構全球化脈絡下成人公民身份的結構之理想類型,並且進一步以不同類型的社區大學課程內容進行分析。瞭解不同類型社區大學的成人公民身份實踐,以及其課程結構和課程內涵等實徵經驗的精神以及趨向。本研究以立意抽樣擇定宜蘭社區大學、信義社區大學以及永和社區大學加以類型化。以文獻分析為起點,發展全球化脈絡下成人公民身份之結構。進一步應用內容分析法與SPSS資料統計工具,進行三所社區大學課程內容文本的描述、統計以及詮釋。課程內容的類目建構乃採取紮根取徑,建立內容分析的邏輯,其層次包括:二大領域(公共領域/私人領域)、四大範疇(政治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經濟公民身份、親密公民身份)、九大層面(世界公民身份/國家公民身份、族群公民身份/階級公民身份/性別公民身份、職場技能/職場倫理、自我發展/家人關係)。本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探討全球化脈絡下成人教育機構及課程的轉變,及成人公民身份的內涵。(二)評析台灣不同類型社區大學實踐成人公民身份的特色及其問題。(三)提供成人公民身份發展方向和社區大學課程規劃的參考建議。 本研究的結論如次: 一、 課程結構方面 (一) 二大領域上,公民身份的課程結構具有公共屬性,惟私人領域議題納入成人學習的趨勢明顯。 (二) 四大公民身份的課程結構具有其一致性,課程結構中四大範疇的親密公民身份比例較高,經濟公民身份比例較低。 (三) 九個公民身份層面上,自我發展、族群議題和世界公民身份的比例較高;職場倫理、階級公民身份、性別公民身份和家人關係的比例則偏低。 (四) 不同類型社區大學其所在地域的獨特性表現於公民身份的實踐。 二、 課程內涵方面 (一) 連結在地性的知識和行動,以因應全球化社會的衝擊。 (二) 成人公民身份課程內涵具有的雙重性光譜現象:權力議題上,凸顯全球網絡連結和在地群體認同的並存。經濟議題上,呈現競爭商業邏輯和工作倫理重整的並存競逐。親密議題上,凸顯個體自我生命歷程和家人關係兩者之間的失衡。 (三) 成人公民身份課程內涵偏重特定內容且存在侷限。 本研究的建議主要有: (一) 對學術界進行成人教育課程研究的建議:因全球化脈絡下,在地文化、認同選擇、自我發展生命歷程、性別議題認同等議題之當代性,愈加強化。故而亟需在差異基礎上,建立得以維繫共同良善(common goods)、集體生活(collective life)、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的課程論述。 (二) 對社區大學進行成人公民身份課程規劃之建議:政治公民身份的選材應可採權利和責任並重原則、文化公民身份的選材可應採群體和認同並重原則、經濟公民身份的選材可應採生產和適應並重原則、親密公民身份的選材可應採表達和關懷並重原則。 (三) 對社區大學落實成人公民身份課程實施之建議:學習者的參與上,鼓勵積極公民的參與和行動,是社區大學需要繼續深化的方向。師資養成上,提昇教師連結全球化社會和公民身份學習之意識。教材發展上,有益於建立多元認同的教材有其迫切性。 (四) 對進行相關後續研究的建議:研究主題上,基於本研究成人公民身份結構上,未來應可進一步發展成人公民身份學習標準以及補充課程相關主題的研究。研究方法上,基於研究對象和研究素材的選擇上,未來可擴大研究個案以及納入其他研究素材,嘗試建立全國性的觀察與分析。研究應用上,基於成人公民身份的研究基礎上,建議未來可研議行動研究方案。 關鍵字:全球化(globalization)、公民身份(citizenship)、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adult education)、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
  • Item
    成人英語學習者之學習特性、學習策略與英語教學型態偏好之探究-以台北市社區大學為例
    (2011) 董佩瑄; TUNG PEI-HSUAN
    本研究旨在探討成人英語學習者之學習特性、學習策略與英語教學型態偏好,以參與台北市社區大學英語課程的成人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進行資料蒐集,自台北市13所社區大學中,選取4所社區大學的四門英語課程進行觀察及訪談學員,並於每一英語課程班級選擇兩位學員接受訪談。 綜合研究文獻與資料分析,本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社區大學辦學特色並非為英語學習者選擇的主要考量。 二、社區大學英語課程多為生活藝能類型,且學員以女性在職者居多。 三、社區大學成人英語學習者凸顯成人自我導向學習特性。 四、成人英語學習者主動採取多元的學習策略,但不擅長後設認知策略。 五、社區大學成人英語學習者偏好的教學方式相當多元,傾向合作教學模式。 相關建議: 一、對於社區大學之建議:(1)應於社區大學英語課程中突顯社區大學促進公民社會的辦學理念;(2)鼓勵學術及社團類型英語課程之開設。 二、對於社區大學成人英語教師之建議:(1)瞭解成人英語學習者特性,以提供適切的教學方式;(2)引導成人英語學習者拓展語言學習策略;(3)在課程中結合社區大學促進公民社會的辦學特色。 三、對於社區大學成人英語學習者之建議:(1)瞭解自我特性及需求,選擇合適的英語課程及發展學習策略;(2)了解外語學習的多重意義。 四、對後續研究之建議:(1)拓展成人英語教學與學習不同面向的探究;(2)針對不同地區之社區大學的英語學習者採大樣本,質量並重的調查。
  • Item
    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學員中途輟學因素及其續學意願之探究
    (2008) 陳怡君; I-Chun Chen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學員中途輟學因素,以及對於中輟學員續學意願現況的瞭解。本研究經由文獻探討發展出半結構式訪談問卷,再由信義社區大學中輟學習學員名單中採取立意抽樣進行訪談,最後提出建議以供信義社區大學和其他社區大學輔導與招生之參考,並供國內相關研究之參考。茲將研究目的、研究結論與建議分述如下: 壹、研究目的一、瞭解中輟學員參與學習的情形。 二、探究造成學員中途輟學的心路歷程。 三、瞭解中途輟學學員之續學意願。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社區大學設計課程及教學等相關問題的參考。 貳、研究結論 一、學員的學習動機不同,但以「對課程感興趣」較多。 二、輟學的因素多元,但以「工作因素」最為普遍。 三、面臨學習衝突與阻礙時學員的處理方式多是自行評估與處理,甚少主動 向社區大學行政人員或教師尋求協助。 四、正向的學習經歷對有助於相同課程的繼續學習。 五、續學行動的落實端視學習阻礙排除的難易度。 六、續學場域的選擇以社區大學為主。 參、建議 一、增設網路部落格教學 二、增設助理教學指導員 三、課程介紹中詳列學生的先備知識 關鍵字:社區大學、中途輟學、續學意願
  • Item
    社區大學學員參與親職教育課程之學習歷程研究
    (2005) 陳淑樺; Shu-hua Chen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區大學學員在參與親職教育課程之學習歷程中,學員所呈現的學習樣態、自我反思與轉變,以及如何延續與應用所學的親職知能於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因此,本研究目的為: 一、瞭解社區大學學員參與親職教育課程的動機和需求。 二、分析社區大學親職教育課程之內涵,以及學員知識學習之經驗連 結、對教師和同儕之認知方式和自我覺察與反思。 三、探究學員課室學習延續及應用。 四、探究參與社區大學親職教育課程學員學習特性之影響因素。 五、根據研究結果,建議社區大學相關親職教育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 之參考。 本研究過程採質性研究取向,以台北市萬華社區大學所開設的「親子的全腦潛能開發教育」課程作為研究場域,立意抽取五位樣本進行研究。以訪談法為主,輔以參與觀察和文件分析作為研究的檢核,探討學員學習親職知能之歷程。綜合五位學員的資料分析與親職課程的知識內涵,研究發現歸納如下: 一、社區大學學員學習親職課程學習樣態之共同性: 1.匱乏和成長交錯的學習動機與需求。 2.反思自身成長經驗和轉變。 3.偏好轉移式的教師教學和學習策略。 4.志同道合多重鷹架的學習社群。 5.學習經驗用於改善日常親子和家人關係。 二、社區大學學員學習親職課程學習樣態之差異性: 1.經濟狀況和親職經驗影響學員參與課程動機。 2.性別差異影響師生和同儕之互動關係。 3.相似的社會水平,如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卻呈現多重異質 的認知方式。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本研究分別對社區大學相關親職教育課程規劃和教學設計,以及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