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TIMSS探討我國八年級學生科學學習成就與教師相關變項之關聯(2014) 李柏勳; Bo-Hsun Li本研究藉由分析TIMSS 1999、TIMSS 2003、TIMSS 2007與TIMSS 2011的公開資料,來瞭解我國八年級學生在科學學習成就與教室教學氣氛和教師特質的相關性。藉由統整四年間的科學教師、八年級生問卷與成就測驗作答情形,透過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比較95%信賴區間來進行分析,並歸納出趨勢性。 分析結果如下:(一)「教學氣氛」與「測驗頻率」是與學生科學學習成就最相關的教室教學氣氛與教師特質變項;(二)「資訊融入自然教學的頻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作業頻率」、「教學氣氛」、「教師學歷」、「探究式教學頻率」和「教師專業發展」在2011年皆有顯著上升之趨勢; 「學習氣氛」有下降的趨勢;「測驗頻率」居高不下。 對於未來科學教育之建議:(一)鼓勵教師多進修,並營造良好的學術氣氛;(二)測驗頻率應逐漸下降,並增加以學生主動學習與思考為主要內容的作業;(三)增強學生的學習氣氛。 對於TIMSS與後續研究之建議:(一)朝「教學氣氛的感知」與「教師專業發展意願」方面研究;(二) 以次級研究進行分析才能釐清因果關係;(三)開發背景問卷時,應分科分年級,並建立固定的模板。Item 從TIMSS 2003探討學習機會與學生科學學習成就之關聯(2007) 陳美妤; Mei-yu Chen本研究利用TIMSS 2003的資料,分析我國八年級班級科學平均與學習機會之間的關係,並建立學習機會對班級科學平均成績具有預測力的迴歸模型。 結果發現:(一)教師花越少時間在課室管理、提供適當頻率的家庭作業,學業學習時間越長,班級科學平均成績越高;(二)每週一次的評量的班級科學平均成績最高;(三)教學資源多寡對班級科學平均成績無顯著差異;(四)學習環境及氣氛越好,班級科學平均成績越高;(五)家長對學生成就的支持、對學校活動的參與度越高,班級科學平均成績越高;(六)「家長支持」是對班級科學平均成績最具有預測力的因子。 建議學校提供足夠的資訊設備並妥善運用、整修老舊危險的建築、加強保全的設立。建議教師加強課室管理的能力、指派頻率適中、完成時間約30~60分鐘的作業、定期考前多安排小考。建議家長支持小孩的學習、多參與學校活動。Item 從TIMSS 2003探討國中生科學學習成效和教室教學與氣氛及教師特質之關聯(2007) 黃馨萱; Hsing-Hsuan ,Huang本研究利用描述性統計、相關及迴歸進行TIMSS 2003資料分析,探討教室教學與氣氛及教師特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關聯。研究結果發現:「學習氣氛」是對我國學生科學成就預測力最高的變項,其次為「教學氣氛」、「探究式教學頻率」和「測驗頻率」等,亦均有顯著預測力,教師特質變項對學生成就均無顯著預測力;對我國學生科學態度預測力最高的變項為「學習氣氛」及「教師對自然科學的態度」,其餘變項均無顯著預測力。 本研究亦比較我國與新加坡之差異,結果發現:新加坡教師使用探究式教學活動及資訊融入教學活動的頻率均較我國普遍,但與科學學習成效的關聯與我國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建議未來利用TIMSS資料庫探討影響科學態度的因素時,可朝向學生特質及個人感受教學頻率的方向進行研究,且可繼續與其他國家進行國際比較,以瞭解各國課室活動與其學生科學學習成效關聯之異同。Item 我國八年級學生在歷屆TIMSS調查中科學學習成就與學生特質(2014) 蔡翠菱; Tsui-ling, Tsai本研究旨在探討與我國八年級學生科學學習成就最具關聯性的學生特質變項,以及我國學生科學學習成就與學生特質變項相關性的趨勢變化。研究方法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量化資料以TIMSS 1999、2003、2007、2011資料庫中的數據,使用描述性統計與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次級資料分析。質性研究部分,訪談三位科學教師以輔助量化資料分析的結果。 研究結果發現:(一)「學生最高學歷期望」或「家中藏書」是與學生學習成就最相關的學生特質;(二)「家中藏書」與「家中資源」的量有增加的趨勢,「父母最高學歷」在TIMSS 2003顯著較低,「學生最高學歷期望」在TIMSS 2011有下降的趨勢,低分群學生對於學習科學之信心有逐次下降的趨勢,「學生對於科學之評價」有下降的趨勢。 建議未來在TIMSS 的學生問卷中可以增加單位時間內書籍閱讀數量的題目設計。對於我國科學教育,建議教師協助學生增強學生信心、以及對科學的瞭解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