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產月桃屬植物天然雜交及島田氏月桃複合群親緣地理之研究(2009) 劉淑娟; Shu-Chuan Liu台灣產月桃屬植物之系統分類處理歷來未能獲得一致認同的結果,推測頻繁的天然雜交及島田氏月桃複合群內特徵多變異是主要的難點,故本論文針對此二方向進行探討。 台灣月桃屬網狀雜交關係假說的提出根據形態特徵、花粉孕性偏低及地理分布等特性。本研究透過分子方法證實此假說;除了雜交個體及其親本種的鑑別,單向或雙向的雜交配對模式也獲得確認。共鑑別出9種來自不同物種配對組合的雜交,佔所有15種可能組合的60%。透過比較這些雜交配對特性之異同點,推論生態地理屏障(ecogeographic barriers)、傳粉者精確度(pollinator fidelity)以及雜交不親和(cross-incompatibility)是月桃屬植物關鍵的生殖屏障;依序在其生活史中發生作用以達到物種維持。然而,在不同配對物種間,每一生殖屏障的貢獻度有所差異。 島田氏月桃複合群為台灣特有,其分化的歷程深受台灣地質歷史之影響。本研究全島採樣226個體,結合兩段葉綠體非轉錄區序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中央山脈兩側的遺傳組成有顯著的差異;檢視形態特徵「小苞片有無」獲得與地理親緣相符的歸群結果,此複合群應區分為普萊氏月桃及島田氏月桃兩支系。普萊氏月桃不論在單型及核苷酸的變異度上均高於島田氏月桃,代表其較長的族群歷史以及較複雜的變動歷程。這一群植物的共同祖先約在更新世抵達台灣,中央山脈的阻隔與多次的冰河進退可能對這群亞熱帶森林性植物的種化、遷移及生存扮演關鍵的角色;台灣東南端山區及阿里山山脈分別被推論為普萊氏月桃及島田氏月桃的潛在避難所。 綜合以上結果,台灣產月桃屬之關係已得釐清,包含6個具有明確種別特徵的種類。由於不同配對種間生殖屏障的破壞,產生各式樣的雜交後代,造成野外族群形態及遺傳組成上的許多變異。Item 台灣產巨蟹蛛科蜘蛛 (蛛形綱:蜘蛛目)之分類研究(2018) 甘保羅; Kan, Po-Lo巨蟹蛛科(Sparassidae)為蜘蛛目的第十一大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已知88屬1224種。巨蟹蛛科的蜘蛛具有橫行性的足,足上蹠節與跗節連接處具三葉性膜,跗節上具有一對梳狀爪。本研究檢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館藏標本,並至全台各地採集新鮮材料作為研究之用。採集時以目視法為主,發現蜘蛛後以小型玻璃管捕捉,並以以70%~75%酒精固定保存。保存的標本將使用解剖顯微鏡(Leica M3Z)進行觀察、鑑定以及繪圖測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產巨蟹蛛科蜘蛛共有7屬29種,其中Bhutaniella angustata狹小不丹蛛、B. forcipata鉗不丹蛛、B. taiwanensis臺灣不丹蛛、 Heteropoda bifurcata二叉高腳蛛、H. lanyuensis蘭嶼高腳蛛、Pseudopoda alishanensis阿里山擬高腳蛛、P. beinanensis卑南擬高腳蛛、P. fengshanensis豐山擬高腳蛛、P. hualienensis花蓮擬高腳蛛、P. ilanensis宜蘭擬高腳蛛、P. kaohsiungensis高雄擬高腳蛛、P. nantouensis南投擬高腳蛛、 P. nenggaoensis能高擬高腳蛛、P. pingtungensis屏東擬高腳蛛、P. shanlinshiensis杉林溪擬高腳蛛、Sinopoda taiwanensis臺灣秦高腳蛛、Thelcticopis taiwanensis臺灣賽蛛,共十七種為未描述的新種;而Olios japonicus Jäger& Ono, 2000日本異足蛛為以往未發現的新記錄種;並描述單性種Pseudopoda recta之雄蛛,及Sinopoda expectata之雌蛛;此外Sinopoda forcipata Karsch, 1881及Micrommata sp.為排除種。Item 台灣產姬蛛亞科蜘蛛(蜘蛛目:姬蛛科)之分類研究(2016) 楊哲昌; Yang, Che-Chang姬蛛亞科(Theridiinae)為姬蛛科中最大的亞科,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全球已知41屬1128種。常見於樹林、灌叢及人造建築角落,結條網或不規則網。姬蛛亞科的蜘蛛間疣消失且不具剛毛,雄蛛觸肢脛節上方具有較小的前側與後側觸毛,生殖板上方具有分散的雄孔上紡管。本研究檢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館藏標本,並至全台各地採集新鮮材料作為研究之用。採集時以目視法為主,掃網為輔,發現蜘蛛後以小型玻璃管捕捉,並以70%~75% 酒精固定保存。保存的標本將使用解剖顯微鏡(Leica M32)進行觀察、鑑定以及繪圖測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產姬蛛亞科蜘蛛共有13屬42種,其中Chrysso linchuanensis Zhu& Zhang, 1992 靈川麗蛛, Chr. bimaculata Yoshida, 1998 雙斑麗蛛, Platnickina maculata (Yoshida, 2001a) 多班普雷尼克蛛, P. mneon (Bösenberg & Strand, 1906) 莫恩普雷尼克蛛, Nipponidion okinawense Yoshida, 2001a 沖繩日本蛛, N. yaeyamense (Yoshida, 1993) 石垣日本蛛, Takayus takayensis (Saito, 1939) 湯高蛛和Yunohamella lyrica (Walckenaer, 1841) 琴尤諾蛛,共八種為台灣首次記錄。Chikunia nigriopsis 擬黑千國蛛, Chi. lanyuensis 蘭嶼千國蛛, Chrysso megapora 大孔麗蛛, Chr. taiwanensis 台灣麗蛛,和 Platnickina taiwanensis 台灣普雷尼克蛛,共五種為未描述之新種。此外Chikunia albipes (Saito, 1935) 多色千國蛛為排除種,Theridion elegantissimum Roewer, 1942 為疑問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