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Preparation of Nitrogen Containing Optically Active Compounds(2014) Balraj Gopula中文摘要 本論文旨在敘訴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合成出的掌性含氮化合物。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分述如下: 第一章 概論 本章說明掌性含氮化合物的重要性。分別簡單說明胺基酸,胜肽,以及藥物的掌性分子之活性與掌性含氮化合物為掌性配體在不對稱反應上的應用。 第二章 由三取代丙烯醇合成高非鏡像選擇性之丙烯胺化合物並利用來製備掌性α-取代的丙氨酸乙酯 在這個部分中我們探討的是以三甲基鋁在鋯的催化下與炔類化合物反應製備出的乙烯基鋁試劑與醛類進行加成反應,得到具高立體選擇性之三取代丙烯醇化合物。這些三取代丙烯醇化合物接著進行 Overman 反應,建立了掌性的烯丙基胺化合物,此方法可以利用來合成掌性α-取代的丙氨酸乙酯。 第三章 銠金屬催化三氟硼酸鉀對芳香亞胺進行不對稱烯基化反應 本章節敘訴以掌性雙烯配體與銠金屬形成之催化劑催化三氟硼酸鉀化合物與芳香亞胺化合物之進行不對稱加成反應。此催化反應提供了一個有效合成具有高鏡像超越值的掌性烯丙胺類化合物 。 第四章 微波輔助銠金屬催化三氟硼酸鉀對亞胺進行烯基化催化不對稱反應 在這部分,我們探討將上一章節利用加熱進行不對稱加成反應以微波促進的方式進行。經由微波促進,掌性雙烯配體與銠金屬形成之催化劑催化三氟硼酸鉀化合物與芳香亞胺化合物之進行不對稱加成反應,反應可以在幾個小時內結束而且只需要1 mol%的銠催化劑也得到很好的鏡像超越值。Item 銠(I)金屬催化烯基硼酸試劑對α,β-不飽和酮類化合物的不對稱1,4-加成反應(2014) 廖柏翔; Liao, Bo-Xiang本論文是利用一價銠金屬和掌性樟腦型雙環[2.2.1]雙烯配基(25A)作為催化基,催化烯基硼酸試劑與α,β-不飽和酮類化合物進行不對稱1,4加成反應,利用各種不同的烯基硼酸試劑及α,β-不飽和酮類化合物合成出一系列β-烯基取代酮化合物。這些產物都具有很好的產率以及高的立體選擇性,產率最高可達99%,而鏡像超越值可高達>99.5% ee。Item 銠金屬 (I) / 掌性雙烯配體催化二甲基鋅對二苯基次磷醯亞胺進行不對稱加成反應及藥物 NPS-R-568的合成應用(2013) 吳文茜; WU, Wen-Chien本論文主要以一價銠金屬 (Rh) 及掌性雙烯配位基 (chiral diene ligand) 所形成之金屬錯合物催化二甲基鋅試劑 (dimethylzinc reagent) 對氮-二苯基次磷醯亞胺進行不對稱加成反應。所得一系列具有掌性中心的芳香環甲基胺類 (arylmethylamine) 化合物。產率最高可達到七十七百分比,鏡像超越值最高也可達到九十八百分比。 利用合成方法最終合成出模擬鈣試劑NPS-R-568,(S)-3-(2-chlorophenyl)-N-(1-(3-methoxyphenyl)ethyl)propan-1-amine。 關鍵字:掌性雙烯配位基、銠金屬、二甲基鋅、氮-二苯基次磷醯Item 以即時性漫反射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探討乙醇氧化蒸氣重組在(Co, Rh)/(CeO2, YSZ)上之反應機制(2019) 林澤蒲; Lin, Tse-Pu在我們目前的研究中,我們使用即時性漫反射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in situ DRIFTS IR),系統式的檢測不同水醇比和氧氣比例之(Co, Rh)/CeO2和Rh/(CeO2, YSZ)催化劑在乙醇氧化蒸氣重組的反應,而我們透過這方式,來推測不同催化劑以及不同反應條件下之反應機構。催化劑使用含浸法合成,並透過X-ray粉末繞射分析儀(XRD)、能量散射光譜儀 (EDS)、程序升溫還原反應(TPR)和光電子能譜儀 (XPS)來鑑定其晶格、成分以及氧化態。比較(Rh,Co)/ CeO2的乙醇氧化蒸氣重組反應,我們的結果發現,在Rh / CeO2上容易快速脫氫而形成酰基陽離子(CH3CO)中間體,進而分解成CH4和CO,顯示了Rh擁有優良的斷碳碳鍵活性。比較Rh /(CeO2 ,YSZ)上的反應,Rh / CeO2上的大量CO脫附,確定了氧化物載體的優良儲氧能力;另外,乙醛與乙酸顯著的反應,對於Rh / CeO2催化劑產生CO2也有明顯的影響,這也代表著它有助於氧化的過程。而反應的結果顯示,大量的水氣比例增加會使氫氣的產率升高以及得到較低的CO和較高的CH4選擇率,而較高的氧氣含量,會使得反應產生更多的氧化產物,比如CO和CO2。Item 多型態銠金屬奈米晶體之合成與其在二氧化碳氫化上之應用(2016) 陳韋潔; Chen, Wei-Jie銠金屬奈米晶體因其良好的活性使其在催化反應的研究上備受矚目。在本論文中,我們描述如何利用一步一鍋化的水相合成法,藉由調控反應劑的使用量,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同表面晶面的銠金屬奈米晶體,並將其應用至二氧化碳氫化反應上,探討生成甲烷的選擇性與晶體結構之關係。我們探討的銠金屬奈米結構包含凹面、鑿面與雙晶相奈米晶體,其中凹面晶體為具有高均一性的四面體結構。此三種形態可藉由在反應條件中,調整界面活性劑—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的濃度高低而互相轉變。以凹面四面體的條件為核心,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濃度較低時可形成鑿面奈米晶體,然而較高時可得到具雙晶相的奈米晶體。此三種結構經由電子顯微鏡、X光電子能譜儀等分析可被證實為面心立方的純銠金屬,但在表面有因暴露空氣下而產生的氧化銠層。在二氧化碳氫化的催化反應中,此三種結構皆被分散在氧化鋯上製備成非勻相觸媒。在條件測試中,三者皆在溫度高於攝氏400度才有明顯二氧化碳轉化率,且轉化率隨溫度上升。然而,甲烷的生成只有在凹面四面體的結構上甚為明顯,其餘皆產生高比率的一氧化碳。經參考文獻結果與推測探討,此凹面四面體銠奈米觸媒因具有110的晶面存在於凹面中,而改變了催化反應的途徑,提高了甲烷生成的選擇性,而存在於表面的111與100晶面則趨向於一氧化碳反應途徑的生成。此項發現不僅證實了觸媒表面結構與產物選擇性的關係,更提供一個極重要的方法,將二氧化碳高選擇地轉化成高經濟價值的甲烷。Item 一價銠金屬/雙環[2.2.1]雙烯配基催化烯醇醚基三氟硼酸鉀鹽與芳香基亞胺進行不對稱加成反應及藥物(S)-達伯西汀的合成應用(2016) 黃普航; Huang, Pu-Hang本論文利用一價銠金屬與本實驗室開發之掌性雙環[2.2.1]雙烯配基L1e的催化系統,使各式烯醇醚基三氟硼酸鉀鹽試劑 53a‒f與芳香基亞胺10a‒o進行不對稱催化加成反應,在100 oC下以甲苯作為溶劑,添加100 wt%研磨過分子篩 (MS 4Å),反應六小時,可合成出具有高鏡像選擇性的新型掌性烯丙基胺骨架之產物34,其產率為21%到83%,鏡像超越值為94%到>99.5% ee。 在合成應用上,利用合成出的新型掌性烯丙基胺化合物34ae,經由簡單的官能基轉變,就可以合成出市售藥物 (S)-Dapoxetine (60)。Item 銠金屬(I)/掌性雙環[2.2.1]雙烯配體催化進行不對稱1,4-加成反應:合成掌性γ-胺基酸及γ-胺基膦酸之應用(2016) 黃志浩; Huang, Chih-Hao本論文研究主題為利用本實驗室所開發的掌性雙環[2.2.1]雙烯配體與一價銠金屬形成之催化劑催化芳香基硼酸與γ-位胺基及膦酸酯取代之α , β-不飽和酯類進行不對稱1,4-加成反應。使用三莫耳百分率的銠金屬試劑(3 mol% of Rh)及L1e或L1f配體催化加成反應進行,生成的產物其產率有26–>99%,鏡像超越值為90–>99.5% ee。這個合成方法可利用來合成balcofen及phaclofen藥物分子。Item 一價銠金屬/掌性雙環 [2.2.1] 雙烯催化芳香亞胺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2016) 江佩芬; Chiang, Pei-Fen中文摘要: 本論文利用一價銠金屬和雙環 [2.2.1] 掌性雙烯配基 (L1a) 形成之錯合物為催化劑,以甲苯當溶劑加熱至100 °C的反應條件下,催化各種不同的烯丙基三氟硼酸鉀鹽試劑 27a–e 與芳基醛亞胺 30、33 進行不對稱1,2-加成反應,合成出一系列高鏡像選擇性的高烯丙基胺 (homoallylic amines) 化合物 31、34–38,其產率有24–90%,鏡像超越值為67–98% e.e.,而非鏡像異構物比值最高可達10:1。 利用建立出來的掌性化合物 31f 作為起始物,將不同的官能基骨架相續接上後合環,及可合成出天然物(S)-Crispine A。Item 異相催化反應之理論計算研究: 甲醇-d4分解反應與Fischer-Tropsch合成反應(2015) 陳惠榆; Chen, Hui-Yu本論文包含兩個異相催化反應之理論計算研究:甲醇-d4在Rh催化劑分解反應及Fischer-Tropsch(F-T)合成反應。在第一個主題中,我們計算甲醇-d4在Rh(100)、放大的Rh(100)e及球狀Rh38表面,脫氫產生CO及D2分子的反應路徑,與表面大小的相關性,且與真空實驗系統做比對。由計算結果得知,在小的表面Rh38,甲醇-d4斷O-D鍵的活化能降低,使甲醇-d4容易分解,其結果與實驗觀察一致。此外,我們計算Rh表面及團簇上CO數目對吸附能的影響。CO吸附行為在平坦Rh(100)及球狀Rh38兩種表面差異甚大,在平坦的Rh(100)及Rh(100)e表面,CO分子垂直吸附於表面,然而,在球狀Rh38表面,CO分子吸附為輻射狀,此吸附結構會造成CO在球狀Rh38表面分子間作用力較小;因此,隨著CO覆蓋率上升,在Rh38表面吸附能下降幅度較Rh(100)表面為平緩。 在第二個部分中,我們探討Fischer-Tropsch (F-T) 合成反應在Ru(0001)和Co(0001)表面的反應機構。根據計算結果可知,不論在Ru(0001)還是Co(0001)表面,CO傾向生成中間物CHO;在Co(0001)表面,CHO會繼續氫化生成CH2O及CH3O,但在Ru(0001)表面則是傾向斷C-O鍵。此兩表面路徑差異,對應在Co催化劑上有高的CH4選擇率,而在Ru催化劑則是生成含碳長鏈產物。因此,我們利用物理方法:改變表面粗糙度,及化學方法:表面加入promoter,增加Co催化劑活性作為改善。在物理方法中,我們計算波浪狀(11-20)及(1-100)表面,發現CO斷鍵在此兩表面更為容易,減少CH4選擇率。在化學方法中,探討加入Na及K金屬的Co(0001)表面,由計算結果得知,Na及K提升CHO的C-O斷鍵能力,大於氫化能力,增加F-T合成反應活性。Item 銠金屬/掌性雙環[2.2.1]雙烯配體在γ-胺基取代的α , β-不飽和羧酸酯與芳香硼酸的不對稱1,4-加成反應之研究:合成掌性GABA及其衍生化合物之應用(2016) 簡嘉宏; Jian, Jia-Hong本論文研究主題為利用本實驗室所開發自製的掌性雙環[2.2.1]雙烯配基在γ-胺基取代的α , β-不飽和羧酸酯與芳香硼酸進行不對稱1,4-加成反應。利用三莫耳百分率的銠金屬催化試劑與L1e配基於各式不同取代的芳香硼酸親核試劑與α , β-不飽和羧酸酯反應合成出一系列掌性GABA及其衍生之化合物。反應生成的產物都具有高產率且高的鏡像超越值。產率為 63~98%,而鏡像超越值為 96~ >99.5% 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