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金屬有機骨架複合材吸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研究與軟性X-ray巨觀結構鑑定技術
    (2024) 湯博翔; Tang, Po-Hsiang
    本論文主要使用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與高分子複合進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吸附移除,其中探討了靜態和動態等不同種類的吸附方式,並以理論計算來模擬和佐證實驗結果。後面的部分展現一種新型態的穿透式軟性X-ray成像方式,來建構非均相材料在巨觀結構的實際構形。論文第一部分為了能符合工業化的需求,我們針對MIL-68(Al)的製備做了改良,與先前報導相比,選用了更為環境友善的異丙醇(IPA)作為合成的主要溶劑,同時藉由晶種的預添加,成功地將製程的產能擴大至原先的500倍,並且在三次的溶劑回收重複合成實驗中,也取得優異的成果,在X-ray繞射圖譜以及N2表面積孔徑分析儀的結果表明,放大製成的產品效能與小量製程的效能一致,甚至更為優異。針對新製備方式的MIL-68(Al),示範了其對乙酸(AA) 吸附能力,即使在100 ppm 的低起始濃度下,也顯示出良好的AA 去除率(100% 去除率),表現出比市售活性碳和沸石更好的吸附效能。論文的第二部分同樣進行VOCs的吸附實驗,首先將多種MOFs進行對氣相的甲苯氣體的吸附實驗,進一步將MOFs與聚乙烯醇(PVA)複合生成MOF@PVA的複合粒材,並製備了不同比例的 MOF@PVA 珠複合材料,找出孔隙率最佳的比例進行揮發性有機物的吸附測試。結果成功製備出10%、20%、30% PVA/MOF混摻比例的高分子顆粒,且10% MIL-68@PVA有著高達0.7 g/g的甲苯氣體吸附量,與市售活性碳和沸石吸附劑相比有著1.5~3倍的吸附優越性。而在低濃度的甲苯動態吸附測試結果中,10% HKUST-1@PVA顆粒卻有著比10% MIL-68@PVA顆粒更好的甲苯吸附效率,總吸附量接近3倍差距,並且透過動力學模型的模擬成功找出了較適合解釋在低濃度動態下微孔MOFs對甲苯的吸附機理,表明在高濃度甲苯環境如工廠中更適合以MIL-68@PVA顆粒作為吸附劑,而低濃度工業及家庭廢氣則更適合小孔徑的HKUST-1@PVA。論文的第三部分介紹了一種新型態巨觀結構的鑑定技術,利用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透過目視觀察不同激發能量在不同能帶中的相應圖像來檢查金屬有機骨架的多維結構,例如核殼和空心骨架,或是不同的金屬元素。結果表明,利用軟X射線斷層掃描(SXT)可以更為直觀的觀察結構中金屬的分佈,以及觀察MOFs所具有的中空孔類型。這項透過 SXT 對 MOF 進行的開創性評估顯示了多維金屬有機框架結構識別的出色性能。
  • Item
    以多尺度計算化學方法理解孔洞材料:以基於MOF-253的催化劑為例
    (2024) 謝孟錡; HSIEH, Meng-Chi
    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提升,造成全球性的環境變遷,並影響生物生存,目前科學界對於解決此問題具有急迫性。金屬有機骨架作為孔洞性材料,具有好的儲存氣體的能力。 MOF-253 經證實對於二氧化碳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本論文旨在通過應用多尺度模擬來加速設計、篩選後修飾合成後的 MOF-253,作為催化中心。目的有四:設計空間尺度由下到上的篩選策略、設計時間尺度由上到下的篩選策略、設計適用於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模型、推測在此類材料上的反應路徑。第一章詳細敘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動機與架構。第二章說明實驗方法以及用於模擬實驗的理論。第三章說明空間尺度由下到上的篩選模式的實驗設計與研究結果。第四章說明時間尺度由上到下的篩選模式的實驗設計與研究結果。第五章總結本研究的成果並說明未來的展望。透過本研究,提出了三個可行的單金屬反應中心作為活化的催化劑,並且提出了另一種可能的金屬雙體反應中心形式可以做為催化中心。同時,也說明了對應這些催化中心的反應機制。此外,也提出了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中,連接體旋轉的影響因素與帶來的影響。期許本研究能對於孔洞材料的相關研究發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