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座落於公館校區理學院大樓。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最初僅設大學部。之後於民國六十三年、七十八年陸續成立化學研究所碩士班和博士班。本系教育目標旨在培養化學專業人才與中等學校自然及化學專業師資,授課著重理論及應用性。本系所現有師資為專任教授25人,另外尚有與中央研究院合聘教授3位,在分析、有機、無機及物理化學四個學門的基礎上發展跨領域之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此外,本系另有助教13位,職技員工1位,協助處理一般學生實驗及行政事務。學生方面,大學部現實際共322人,碩士班現實際就學研究生共174人,博士班現實際就學共55人。

本系一向秉持著教學與研究並重,近年來為配合許多研究計畫的需求,研究設備亦不斷的更新。本系所的研究計畫大部分來自國科會的經費補助。此外,本系提供研究生獎助學金,研究生可支領助教獎學金(TA)、研究獎學金(RA)和部分的個別教授所提供的博士班學生獎學金(fellowships)。成績優良的大學部學生也可以申請獎學金。

本校圖書館藏書豐富,除了本部圖書館外,分部理學院圖書館西文藏書現有13萬餘冊,西文期刊合訂本有911餘種期刊,將近約3萬冊。此外,西文現期期刊約450種,涵蓋化學、生化、生物科技、材料及其他科學類等領域。目前本系各研究室連接校園網路,將館藏查詢、圖書流通、期刊目錄轉載等功能,納入圖書館資訊系統中,並提供多種光碟資料庫之檢索及線上資料庫如Science Citation Index,Chemical Citation Index,Chemical Abstracts,Beilstein,MDL資料庫與STICNET全國科技資訊網路之查詢。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11
  • Item
    開發機器視覺結合紅綠藍三原色追跡技術在分析化學上的應用
    (2024) 江慧玉; Chiang, Hui-Yu
    本研究開發 UV/Vis的輔助方法,以數位相機取代傳統光學偵測器,配合LabVIEW內建機器視覺功能,依據紅綠藍三原色顏色變化的軌跡,作為檢測反應程度的依據。實驗中使用藍染溶液作為反應範例,即時監測顏色變化,並且對反應過程中物質的相對含量變化進行分析。為了還原靛藍,使用連二亞硫酸(Na2S2O4)進行化學還原,以及採用酵母粉(釀酒酵母)進行生物發酵過程。實驗結果顯示:靛藍溶液在化學還原法中可以透過 R 與 G 像素的曲線變化直接瞭解反應進程;G像素曲線開始增加表示產物靛白的形成,R曲線的急遽增加則顯示靛白量已超過靛藍,且反應逐漸達到平衡。在化學還原法中,由於Na2S2O4及其氧化產物皆為無色,因此溶液顏色直接由反應物靛藍與產物靛白的含量來決定。在生物發酵條件下觀察到較複雜的RGB追跡圖,從RGB曲線可觀察到反應初始的發酵活化期,且當R與G像素達到最大值時,表明在發酵作用下靛藍還原產生的靛白濃度最高,而後曲線變為平緩即反應已達到平衡。RGB-tracking檢測法也應用在追跡靛藍還原溶液具有染布效力的時間點。從RGB即時追跡圖譜及染布塊的HSV數值可確定染色的優化時間。兩種靛藍還原法的染液都是在G像素開始增加時即具有染布效力,且隨著反應時間,染布塊的飽和度逐漸增加。化學還原法的染液可提供更高的色調 (H) 與飽和度 (S),染色效能優於生物發酵法。本研究運用RGB色彩空間與CIE xyY色度圖解釋靛藍還原過程的顏色變化。追蹤的RGB曲線變化可反映出溶液組成成分的消長,CIE xyY色度圖則可更直觀表述溶液顏色的色相與飽和度的變化趨勢。由主成分分析統計可以發現:CIE xy色度數值對於靛藍反應的顏色變化較具指標性,且從各項主成分變異的特徵可對反應進行監控,或是進行實驗條件的優化與探討。這個RGB-tracking檢測法就像是微觀系統的放大鏡,例如常見的光敏電阻只能檢測光線的明亮度,而本研究開發的方法是以相機擷取溶液顏色,同步透過機器視覺程式,解讀即時的反應程度。靛藍還原反應不論是採用化學還原法,或是過程牽涉較多機制的生物發酵法,對於溶液顏色進行RGB三色的即時追跡,更能有效評估還原進行的程度,提高實驗的精確度。此方法具有即時且連續追跡的優點,且運用機器視覺編程具有彈性,可依需要進行客製化設計,未來將有可能取代UV/Vis光譜法,或做為UV/Vis光譜法的互補方式。
  • Item
    陽極氧化鋁靜相之金屬碟式氣相層析管柱研製
    (2024) 范智傑; Fan, Chih-Chieh
    本研究以金屬加工的方式開發出新型的氣相層析(Gas Chromatography, GC)管柱,在以鋁為底材的微流道中,生長陽極氧化鋁(Anodic Aluminum Oxide , AAO)作為氣相層析的靜相。依照不同的微流道製造方式以及陽極氧化鋁的生長條件,研究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在毛細鋁管當中直接生長陽極氧化鋁,第二及第三部分為在沖壓製成的鋁微流道中生長陽極氧化鋁,並封裝製成封閉的流道結構。第一部分在毛細鋁管當中直接生長陽極氧化鋁,毛細鋁管使用抽拉的方式製成,為所有流道結構當中最穩定且截面最接近理想的圓形者。但因為陽極氧化鋁的生長過程受到電流及電解液的限制,而毛細管的截面不足以提供適當的生長條件,因此在數米的尺度上難以製備出均勻的靜相。作為本研究的首次嘗試,這樣的流道製造方式所得到的初步層析表現,對於後續的研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參考。由於陽極氧化鋁的生長需要相當的電流以及充分攪拌的電解液,第二部分開始嘗試在平板結構上加工出微流道,在硫酸中生長陽極氧化鋁之後,以封裝的方式來完成整個封閉流道。鋁作為一個相當難以焊接的金屬,再加上應用在氣相層析而不能使用加熱會產生揮發性物質的有機封裝材料,流道封裝技術的開發在本研究當中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第二部分的研究首次有效地做出以陽極氧化鋁作為靜相的氣相層析管柱,並進行了C1-C15直鏈烷類的分離。由於多孔粉末塗布的條件限制,商用氧化鋁管柱的可操作溫度較為受限,本研究則不受此限制,同時分離如此大沸點範圍的分析物在氧化鋁管柱當中為首見。第三部分則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礎之上進行管柱結構與陽極氧化鋁表面的優化。第二部分使用的製程雖然能最快速生長最厚的陽極氧化鋁,但其表面極性太強,只能針對烷類化合物進行有效的分離,另外靜相厚度太厚也會對分離的效果造成不利的影響。第三部分研究改為使用草酸二次陽極氧化,使用較薄的靜相,並重新開鋼模,將流道內徑縮小並優化與封裝製程之間的配合。除了在理論板數的表現上有顯著進步之外,能分離的化合物範圍也從只有烷類拓展為烯類、芳香烴以及鹵烷類等化合物,最後再更進一步使用油酸進行表面化學修飾,能夠分離部分含氧及含氮的有機物,在應用上已慢慢接近商用管柱的水準。
  • Item
    鈀金屬催化末端炔基芳基化與銅金屬催化非對稱尿素合成生物學相關雜環的策略
    (2024) 吉旺; SHINDE JIVAN SARJERAO
    鈀金屬催化末端炔基芳基化與銅金屬催化非對稱尿素合成生物學相關雜環的策略本論文的內容分為五個章節(A、B、C、D和E)A章節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使用苯硼酸的過渡金屬催化氫芳基化反應對炔烴的應用。接下來,第二部分聚焦於以Rh和Ni催化劑進行的氫芳基化反應的先前報告和深度分析。下一部分描述了二酮化合物的末端炔烴的鈀(II)催化C-C鍵結和環化反應。此外,最後一部分介紹並合成了從次級胺和醯胺疊氮化物中使用銅催化劑合成非對稱脲。B章節中描述了鈀催化下芳基硼酸對1,3-二酮化合物末端炔烴的對位選擇性(Markovnikov's)加成,且進一步描述了1,3-二羰基烯烴在三取代的6 元吡喃環上的應用,以及(E )-4-亞甲基-1,6-二苯基己-5-en-1-酮合成,並詳細討論了機制研究。 C章節中包含了從吲哚/胺和苯甲醯疊氮化物中使用銅催化進行更環保、溫和和高效的非對稱脲衍生物的合成。也可應用在多種吲哚衍生物、胺和苯甲醯疊氮化物底物,具有良好的官基容忍性。且透過機制和表徵數據研究了雙吲哚對苯甲酰疊氮化物的反應性和克級尿素合成。 D章節重點在於「在無需定向基下透過鈀(II)催化末端炔烴的區域選擇性氫芳基化:烯基、同烯丙基和1,3-二烯體系的合成。」文中描述了對機制的詳細研究,包括對照實驗和特性數據 E章節中描述了鈀(II)催化硼酸與苯甲酰胺、磺酰胺和吲哚的炔丙基加成合成烯丙胺和烯胺,並提供了反應機理研究的進一步理論計算和表徵數據。
  • Item
    金屬有機骨架複合材吸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之研究與軟性X-ray巨觀結構鑑定技術
    (2024) 湯博翔; Tang, Po-Hsiang
    本論文主要使用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與高分子複合進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吸附移除,其中探討了靜態和動態等不同種類的吸附方式,並以理論計算來模擬和佐證實驗結果。後面的部分展現一種新型態的穿透式軟性X-ray成像方式,來建構非均相材料在巨觀結構的實際構形。論文第一部分為了能符合工業化的需求,我們針對MIL-68(Al)的製備做了改良,與先前報導相比,選用了更為環境友善的異丙醇(IPA)作為合成的主要溶劑,同時藉由晶種的預添加,成功地將製程的產能擴大至原先的500倍,並且在三次的溶劑回收重複合成實驗中,也取得優異的成果,在X-ray繞射圖譜以及N2表面積孔徑分析儀的結果表明,放大製成的產品效能與小量製程的效能一致,甚至更為優異。針對新製備方式的MIL-68(Al),示範了其對乙酸(AA) 吸附能力,即使在100 ppm 的低起始濃度下,也顯示出良好的AA 去除率(100% 去除率),表現出比市售活性碳和沸石更好的吸附效能。論文的第二部分同樣進行VOCs的吸附實驗,首先將多種MOFs進行對氣相的甲苯氣體的吸附實驗,進一步將MOFs與聚乙烯醇(PVA)複合生成MOF@PVA的複合粒材,並製備了不同比例的 MOF@PVA 珠複合材料,找出孔隙率最佳的比例進行揮發性有機物的吸附測試。結果成功製備出10%、20%、30% PVA/MOF混摻比例的高分子顆粒,且10% MIL-68@PVA有著高達0.7 g/g的甲苯氣體吸附量,與市售活性碳和沸石吸附劑相比有著1.5~3倍的吸附優越性。而在低濃度的甲苯動態吸附測試結果中,10% HKUST-1@PVA顆粒卻有著比10% MIL-68@PVA顆粒更好的甲苯吸附效率,總吸附量接近3倍差距,並且透過動力學模型的模擬成功找出了較適合解釋在低濃度動態下微孔MOFs對甲苯的吸附機理,表明在高濃度甲苯環境如工廠中更適合以MIL-68@PVA顆粒作為吸附劑,而低濃度工業及家庭廢氣則更適合小孔徑的HKUST-1@PVA。論文的第三部分介紹了一種新型態巨觀結構的鑑定技術,利用軟X射線斷層掃描技術透過目視觀察不同激發能量在不同能帶中的相應圖像來檢查金屬有機骨架的多維結構,例如核殼和空心骨架,或是不同的金屬元素。結果表明,利用軟X射線斷層掃描(SXT)可以更為直觀的觀察結構中金屬的分佈,以及觀察MOFs所具有的中空孔類型。這項透過 SXT 對 MOF 進行的開創性評估顯示了多維金屬有機框架結構識別的出色性能。
  • Item
    以多尺度計算化學方法理解孔洞材料:以基於MOF-253的催化劑為例
    (2024) 謝孟錡; HSIEH, Meng-Chi
    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提升,造成全球性的環境變遷,並影響生物生存,目前科學界對於解決此問題具有急迫性。金屬有機骨架作為孔洞性材料,具有好的儲存氣體的能力。 MOF-253 經證實對於二氧化碳有很好的吸附能力。本論文旨在通過應用多尺度模擬來加速設計、篩選後修飾合成後的 MOF-253,作為催化中心。目的有四:設計空間尺度由下到上的篩選策略、設計時間尺度由上到下的篩選策略、設計適用於金屬有機骨架材料的模型、推測在此類材料上的反應路徑。第一章詳細敘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動機與架構。第二章說明實驗方法以及用於模擬實驗的理論。第三章說明空間尺度由下到上的篩選模式的實驗設計與研究結果。第四章說明時間尺度由上到下的篩選模式的實驗設計與研究結果。第五章總結本研究的成果並說明未來的展望。透過本研究,提出了三個可行的單金屬反應中心作為活化的催化劑,並且提出了另一種可能的金屬雙體反應中心形式可以做為催化中心。同時,也說明了對應這些催化中心的反應機制。此外,也提出了在金屬有機骨架材料中,連接體旋轉的影響因素與帶來的影響。期許本研究能對於孔洞材料的相關研究發展有所助益。
  • Item
    第一原理模擬在材料開發的應用:(I) 錫碘化物鈣鈦礦的介電性質分析,(II) 銅單原子催化劑在鈀表面上的動力學分析,以及 (III) 電場於顯式溶劑之電化學模擬
    (2023) 廖振成; Liao, Chen-Cheng
    在材料科學與凝態物理領域不斷演進中,第一原理模擬已經在方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些模擬由量子力學出發,不依靠經驗參數,為我們提供了在微觀尺度上研究材料原子組成和電子性質的方式。第一原理模擬不僅提供了實驗上無法觀測到的微觀現象,也在於它們具有普遍地提供預測能力。隨著人工智慧(AI)的出現,AI驅動的算法與基於第一原理的模擬之間的協同作用已帶來了加速材料發現和設計的新時代。這種融合不僅有助於了解複雜現象,並有助於促進新一代設備的設計。基於第一原理的模擬和AI的緊密結合不僅是互補的;它正在革命性地改變我們在21世紀如何接近、理解和利用材料的潛力。第一部分 (I) 錫碘化物鈣鈦礦的介電性質分析 錫基鈣鈦礦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材料,用以取代傳統具有毒性的鹵化鉛鈣鈦礦,但其不穩定性限制了其發光性能。然而,二維的錫基鈣鈦礦能夠提升激子束縛能進而提升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除此之外,二維錫基鈣鈦礦中的有機層與無機層之介電常數差異亦會影響機子束縛能。本篇將透過密度泛函理論探討以下二維錫基鈣鈦礦:(TEA)2SnI4, (PEA)2SnI4, (p-FPEA)2SnI4, (p-ClPEA)2SnI4 以及(p-BrPEA)2SnI4之介電常數,並探討其與PLQY之關係。其結果顯示改變陽離子組成,並不會大幅地影響陽離子層之介電常數,反而會誘導陰離子層的介電常數產生變化。 第二部分 (II) 電場於顯式溶劑之電化學模擬 本研究系統性評估了對Cu(111)表面上電化學CO二聚化的顯式溶劑模型。在存在吸附物和銅表面的情況下,對溶劑的組成在室溫下進行了分子動力學採樣。本研究通過考慮引入外加平板電場,對CO二聚化反應路徑上的能量和功函數進行探討。我們觀察到,即使在引入外加電場的情況下,使用定電位修正,CO二聚化過程的活化能和反應能仍然保持相近的數值,分別約為0.95電子伏特和0.35電子伏特。這一發現在顯式溶劑模擬下,再次確認了CO二聚化主要是一個由熱驅動的過程。此外,引入外加電場範圍從+0.2 V/Å到-0.2 V/Å,在pH = 7條件下,導致有效的電化學電位相對於標準氫電極從+1.766 V變化到-0.565 V。第三部分 (III) 銅單原子催化劑在鈀表面上的動力學分析 本研究焦點是通過在Pd(111)表面上之單原子銅催化劑進行電化學CO和CHO耦合過程,探討C-C鍵形成進行計算。我們發現了過程中穩定的中間體,即[CuO2](CO)2,在暴露於CO氣體分子時被視為一種四牙和四面體的中間產物。在本篇電化學計算中,將CO團氫化為CHO的能量需求為0.87電子伏特,其低於常規Cu表面相應步驟的能量。本研究觀察到從頂層Pd原子到吸附物分子的電荷轉移效應,尤其是在過渡態處。這一現象導致了0.67電子伏特的C-C鍵形成能障。此外,C-C鍵形成的為放熱反應,為-0.21電子伏特,代表了利於生成C-C鍵的化學平衡條件。最後,由動力學建模分析討論氣體分子(CO、CO2、O2)的溫度和壓力影響,我們發現[CuO2]*(CO)2中間體在室溫下大量存在,並在乾燥的環境條件下表現出很好的化學耐受性。
  • Item
    利用理論計算探討金屬團簇還原二氧化碳的催化反應
    (2024) 張庭瑜; Chang, Ting-Yu
    二氧化碳(CO₂)還原反應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生產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由於CO₂分子本身的高穩定性,使其還原過程具有挑戰性。本研究利用理論計算方法,探討了金屬團簇在CO₂還原反應中的催化性能,選擇了幾種具有潛在催化能力的金屬團簇,如鈀(Pd)、和鈷(Co)等金屬,並對其結構和電子性質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比較不同團簇與CO₂分子的吸附能及反應路徑,發現這些團簇在特定條件下能夠有效地活化CO₂分子。接著,研究了CO₂在這些金屬團簇表面的還原反應機理,並計算了各步驟的吸附能,結果顯示,Pd和Co團簇在還原CO₂的過程中都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研究結果表明,適當的表面修飾和反應條件可以進一步提升金屬團簇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總結來說,本研究通過理論計算證明了金屬團簇在CO₂還原反應中的潛在應用價值,為設計高效、選擇性的CO₂還原催化劑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 Item
    利用金屬有機骨架進行分散式固相萃取搭配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技術分析單、雙及三磷酸腺苷化合物
    (2024) 王雨萌; Wang, Yu-Meng
    核苷酸化合物是生物系統中作為能量來源的基本生物分子,由核糖、含氮鹼基及磷酸基團組成,存在於生物體如植物、動物、細菌當中。金屬有機骨架(MOFs)由於其高表面積和均勻的孔徑,在吸附領域當中有廣泛的應用。近年来的文獻顯示出MIL-101-NH2 (Al) 從水中去除磷酸鹽的顯著潛力,而腺苷核苷酸化合物結構上帶有磷酸基團。本研究中,合成MIL-101-NH2 (Al)及MIL-160 (Al)並對其進行表徵。同時選擇 MIL-101-NH2 (Al)作為分散式固相萃取(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dSPE)的吸附劑,以 MIL-160 (Al)作為對照。使用cyanopropyl(CN)管柱並搭配超高效液相層析串聯質譜(UPLC-MS/MS)系統分對AMP、ADP 和 ATP三個核苷酸化合物進行分析。MOF搭配分散式固相萃取法進行優化結果表明,結果顯示在酸性環境下AMP、ADP 和 ATP 能夠被成功脫附出來。同時層析上能在14分鐘內實現了良好的分離,並且具有良好的準確性(82-121%)及精密度(0.4%-14.3%),線性範圍為 1-1000 ng/mL,相關係數r> 0.995。偵測極限和定量極限分別為 0.5 ng/mL 和 1 ng/mL。本研究開發的基於 MOF 的 dSPE 搭配UPLC-MS/MS 方法在食品或生物樣品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 Item
    藉由中孔洞氧化石墨烯奈米粒子結合微滴陣列應用於表面輔助雷射游離/脫附檢測濫用藥物
    (2024) 湯騏勳; Tang, Qi-Xun
    在一般的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技術中,使用有機酸基質時常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在乾燥結晶過程中的不均勻性,導致低再現性;二是在低分子量區間背景訊號的干擾。本研究提出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使用中孔氧化石墨烯奈米粒子(mesoporous graphene oxide nanoparticles, MGNs)作為新型奈米基質。MGNs展現了諸多優勢:首先,它們在低分子量區間(m/z 100-500)產生更低的背景訊號;其次,由於其獨特的孔洞結構(mesoporous 3–8 nm and microporous<1.5nm)和表面氧化石墨烯,MGNs具有高效的吸附能力(1.1-1.2 mL/g)和能量轉移效率,並且有強大的吸光能力(200-1100 nm)以及在近紅外放光(600-1100 nm),這些都有助於分析物質的有效解離。此外,為了進一步解決不均勻性和再現性的問題,將MGNs與微滴陣列晶片結合應用於Surface-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SALDI) 技術。以期利用優化過後的溶劑條件 (H2O+1% EG) 及儀器參數提升檢測不同濫用藥物(例如:芽子鹼甲酯)的均勻性及再現性,進而降低定量分析中的相對標準偏差。
  • Item
    利用親水性作用層析串聯質譜技術定量食品及血清中的糖化終產物
    (2024) 陳慧雯; Chen, Huei-Wun
    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為具有高度異質性的一群化合物,會對人體造成發炎、氧化壓力等相關毒性。本研究為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LC-MS/MS)分析糖化終產物中常見的生物標記N ε-(羧甲基)離胺酸(Nε-(1-Carboxymethyl)-L-lysine, CML)、N ε-(羧乙基)離胺酸(Nε-(1-Carboxyethyl)-L-lysine, CEL)及戊糖素(pentosidine),對食品及血清樣品進行定量。對於前處理是使用Oasis MCX (Mixed Cation-Exchange)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管柱進行AGEs的萃取,以達到最大的分析物回收率。層析管柱的選擇上則是使用親水性作用層析管柱HILIC silica column分離高極性的CML、CEL及pentosidine,以乙腈和水作為移動相,並添加了5 mM的甲酸銨以改進峰型,分離過程中均無離子配對試劑(ion-pairing reagent)的使用。對於本研究開發之分析方法,線性範圍(1~1000 ng/mL)之決定係數R2> 0.995,同時具有良好的精密度(RSD < 11.00%)以及準確度(82.40 -113.67%),證實能夠準確定量不同食品及血清樣品中的AGEs。定量結果顯示經過烘烤後的Labdiet 5010食品具有較高的AGEs含量(CML, 20.78 μg/g;CEL, 21.53 μg/g),且其含量顯著性地高於未經加熱處理之食品,並且當小鼠攝入經過烘烤後的Labdiet 5010食品時,其體內血清呈現較高的AGEs含量,並且與攝入未經加熱處理食品之小鼠相比,其含量也有顯著性地增加(CML, 3.93 μM;CEL, 9.72 μM) (以上p值皆小於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