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On Modernizing the Language of Romeo and Juliet for Finnish Teenagers
    (英語學系, 2021-09-??) Nely Keinänen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recent production of Julia and Romeo at the Finnish National Theater (2018) as an example of innovative linguistic adaptation,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use of style variations and a touch of rewriting. While most of the FNT Finnish text is based on Marja-Leena Mikkola's poetic translation (WSOY 2006), the dramaturg Anna Viitala, working closely with the director and actors, added a layer of colloquial, teenage language. Features include tiny insertions, such as vou [wow]," okei [OK], and phrases teens use with each other or to annoy their parents. Sometimes a single poetic line is replaced with a shorter and more colloquial speech, framed by much more poetic text. In a larger piece of rewriting, Romeo and Juliet's shared sonnet is turned into a hilarious poem Romeo is writing on love, drawn in part from Troilus and Cressida. For the most part, these juxtapositions of colloquial language added a comic touch, inviting teenage audience members to relate to the characters. But they were also effectively used to heighten tragedy, as for example in the simple repetition of a Finnish word for hello and goodbye, hei, which Romeo and Juliet awkwardly said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first met, and which was repeated three more times later in the play at key moments. The analysis points to the significant role stylistic variation can have in theatrical translation and adaptation, and suggests translators think beyond a simple continuum between archaizing and modernizing as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historical texts.
  • Item
    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風格評析
    (2003) 陳美靜; Chen Mei-ching
    本論文從文體角度探討林語堂先生翻譯《浮生六記》時運用何種策略再現原作風格。「風格」一詞乃西方style一字的對譯,主要指文字的表現方式和特色。《浮生六記》的風格特色為散偶結合,文章錯綜有變化;寫景狀物,形象鮮活。本論文分為四章:第一章為「林語堂與《浮生六記》」,內容為《浮生六記》作品簡介,林語堂翻譯此書的動機、策略探討,及大陸學者對林氏譯本的評價摘要;第二章是「林譯句式評析」,討論林氏翻譯時如何處理對偶、排比、散偶結合的句式;第三章是「林譯修辭評析」,探討林氏對比喻修辭、對比技巧、各種感官描寫的翻譯;第四章是「林譯與《浮生六記》其他譯本」,分析、比較林譯本和另外兩個譯本的異同。本論文期能透過上述的分析,瞭解林氏的翻譯策略,以為日後譯者參考。
  • Item
    話本文體英譯研究:以《三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為例
    (2008) 許恬寧; HSU, Tien-ning
    中國話本小說的特色主要包括:一、入話與正話的區隔;二、散韻夾雜;三、使用說書套語與第一人稱敘事;與四、白話口語敘事。由於考量文學傳統的差異以及目標語讀者(target language)讀者接受度的問題,歷來譯者將話本故事翻譯至英文時,面臨是否保留話本格式的抉擇。本文回顧明代馮夢龍《三言》於19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英文譯本,並依其話本格式的處理方式,區分為「自由型」、「學術型」與「折衷型」三大類型,以探討譯本向來源語(source language)靠近的程度以及不同翻譯策略的效果。
  • Item
    本地化翻譯準則之風格探討
    (2007) 黃國倫; Kuo-lun Huang
    隨著企業逐漸邁向全球化,對於本地化翻譯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本地化翻譯成為翻譯產業重要的一環。本地化翻譯採用翻譯準則來規範譯文的準確性、格式以及行文風格,其中以行文風格對譯文品質的影響最大。本研究探討本地化翻譯準則的行文風格部分,並與翻譯標準相關文獻進行比對,結果發現行文風格所列之規範項目並不夠完善,提供參考之範例譯文品質普遍不理想。本研究補充了翻譯準則應增列的規範項目,並重譯或修改範例譯文,使翻譯準則能有效提高譯文品質。
  • Item
    淡水河邊望春風— 李臨秋台語歌詞ê 語言風格
    (2013) 蘇世雄
    李臨秋是1930 年代台灣現代流行歌謠第1 代ê 重要詞人之一。伊佇1933 開 始創作台語歌詞ê 頭1 年,就以人生代表作〈望春風〉轟動台灣歌壇,而且不斷 傳唱到今,已經80 冬。本論文以「李臨秋台語歌詞ê 語言風格」為研究主題。 首先關注台語流行歌謠發展ê 時代佮文化背景,探索李臨秋歌詞ê 創作起源佮歷 程。以語言學ê 方法,觀察並分析李氏詞作ê 聲韻、詞彙、句法佮形式等,揣出 歌詞ê 語言風格。 其中特別聚焦佇台語聲韻ê 特色,尤其是以傳統七字仔為基礎ê 押韻。包含 韻跤以外ê 其他疊音現象佮功能。諧主元音佮諧韻尾是台語歌詩中ê 另外2 項聲 韻特點,對台語歌謠韻律有增強作用。上特別ê 是文白濫佮漳泉濫這2 項台語聲 韻特色。 詞彙方面,除了台語特別詞以外,嘛有運用重疊詞佮諧音相關詞等手法。〈補 破網〉ê「魚網」佮「希望」就是「諧音相關詞」ê 代表作。 李氏ê 句法兼顧傳統形式佮現代文學ê 複合結構,充分整合短句佮長句、肯 定句佮疑問句、文言佮白話、韻文佮散文,甚至藏頭詩ê 手法,形成特殊ê 句法 風格。 本研究以跨領域ê 視野,兼探討李氏詞作ê 文藝風格佮文化意涵,並以當代 觀點,評述李臨秋ê 歷史定位。
  • Item
    周夢蝶詩風格生成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2014-04-??) 陳義芝; Chen, I-chih
    1950年代周夢蝶發表而未輯入詩集的詩超過六十首,在曾進豐編成《風耳樓逸稿》之前,這批為詩人剔除的稿,讀者很難看到。這批稿子固不足以言周夢蝶詩的風格,但在研究周夢蝶創作歷程時,卻能證明詩人的風格非一朝生成。周夢蝶詩風,形塑於《還魂草》,大成於《十三朵白菊花》。本文以其才性、身世、環境、學習,陳述他在體制外流亡、作為「圈外人」的心境,進而闡釋他詩中「煩惱即菩提」的靜態悲劇,分析其晚年轉折叩問、如環往復、自成一格的表意語系。歸結曰:沒有舊學的根柢,不能成周夢蝶風格;沒有佛經的體悟,不能成周夢蝶風格;沒有孤苦的身世遭逢,不能成周夢蝶風格;沒有自外於繁華情愛的「流亡」意識,亦不能成周夢蝶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