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3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降E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18》及《英雄的生涯》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4) 張絲媛; Chang, Ssu-Yuan
    音樂與文學,跨越了歷史的鴻溝、保留了當代的藝術,並作為永無界線的橋樑。筆者於此次研究,不僅旨在挑戰十九世紀後浪漫樂派的音樂,更基於對詩詞的深厚熱愛,致力於從字裡行間推敲探索文字意涵,與層層深入分析詩詞篇章背後的奧妙,故選擇研究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的小提琴作品。自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將音樂與文學結合,並以大型樂劇展現,理查.史特勞斯更進一步將器樂曲與交響詩帶至登峰造極的境界。這些饒富詩意與意象的艱深作品,對演奏者極具挑戰性。無論是演奏前對樂曲分析與理解的知識,演奏中對技巧與詮釋的琢磨,演奏後對鑑賞或統整的能力,筆者認為缺一不可,在樂曲橫向旋律與縱向和聲一齊同步出現時,不僅要克服演奏的技巧,於腦中的迴路更要清晰主題與聲部之間的脈絡,實屬不易。十九世紀後浪漫作曲家眾星雲集,筆者曾在演奏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第四與第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 4 and 5) 時,驚豔其配器聲響的豐富亮麗,並感受其調性對演奏者的考驗,然而卻未能清晰透徹樂曲的深層內涵。此次選擇同時兼具小提琴演奏背景的理查.史特勞斯,希望嘗試了解陌生與充滿驚喜的後浪漫樂派。從純粹與清晰的古典樂派,走進華麗與馥郁的浪漫樂派;以經典架構的先備知識,探索變化多端的大型篇章。筆者將從研究理查.史特勞斯的小提琴奏鳴曲開始,一步步邁進瑰麗壯闊的交響詩;以小提琴在室內樂中與管弦樂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為研究方法,探索「邏輯」與「詩」的密碼。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小提琴作品分析與詮釋
    (2020) 李家豪; Lee, Chia-Hao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作品廣泛且多元,藝術歌曲、交響詩、歌劇、協奏曲、室內樂作品、器樂曲;從青少年時期的作品《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TrV 110, Op. 8, 1880-1882)到晚年的作品《E大調稍快板》(Allegretto in E major for violin and piano, TrV 295, 1948);理查·史特勞斯創作專屬於小提琴的作品數量稀少,但終其一生創作每部大編制的樂團作品或歌劇,小提琴聲部的創作一直是非常重要且困難的樂團片段。 本文以理查·史特勞斯早期創作兩首小提琴專屬作品為主,中期交響詩《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 TrV 190, Op. 40, 1897-1898)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 TrV 176, Op. 30, 1896)著名的小提琴獨奏片段以及晚期作品《E大調稍快板》為輔,分成三個創作時期探討演奏詮釋與研究。第一章探討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第二章依照理查·史特勞斯的小提琴作品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並研究其創作背景;第三章針對《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降E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樂曲分析;第四章加入《英雄的生涯》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並加入筆者演奏詮釋與見解,希望透過分析與詮釋理查·史特勞斯的「小提琴作品」,更了解德奧地區浪漫樂派後期的重要作曲家。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大提琴奏鳴曲作品6》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2020) 許芳瑜; Hsu, Fang-Yu
    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是德國浪漫樂派晚期重要的音樂家,是知名指揮家也是作曲家,被喻為是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交響詩、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歌劇的傳人。 史特勞斯主要創作管弦樂、歌劇和歌曲,隨著年紀不同作品風格有所改變,從年輕時期的古典樂派,中年時期的大膽自由手法,晚年時期又回歸古典。此首《大提琴奏鳴曲作品6》是史特勞斯早期重要的大提琴作品,由於父親是位優秀的法國號樂手,自幼受到音樂的薰陶,在創作此大提琴奏鳴曲時,更深受父親的理念影響,由此可知父親對他的影響之大。 透過撰寫本文得知史特勞斯大提琴奏鳴曲相關的人文背景,再從各樂章樂曲分析清楚知道他的作曲技巧,更加瞭解此曲音樂創作動機,並把筆者的演奏法以文字記錄下來。
  • Item
    理查 ‧ 史特勞斯樂團歌曲研究
    (2013) 蔡永凱; Yung-Kai Tsai
    理查•史特勞斯的樂團歌曲,即為獨唱人聲與管絃樂團所譜寫的藝術歌曲,雖然常被演出,在學界卻仍然缺乏系統性的研究。長久以來,這些作品常常被簡化為是鋼琴藝術歌曲所改編為的樂團版本,但是,按照作品的創作過程,這些歌曲卻可分成兩種:一種是「鋼琴歌曲樂團化」,即由鋼琴版本樂團化而來;另一種則是「原創樂團歌曲」,即一開始即為管絃樂團構思,不存在鋼琴版本。 當代樂評將使用「管絃樂團」的「藝術歌曲」,視為對藝術歌曲美學裡「親密性」的傷害。為了解決這個爭議,學界提出了一個名為「樂團歌曲」的新樂類概念。它提出樂團歌曲與鋼琴藝術歌曲的差異,在於所使用的詩文類型與風格。另外,它也強調「樂團」的因素才是這類作品的關鍵。它的影響,並不只在於演奏樂器的差別,也牽涉到當代不同樂類概念的相互影響。除了在作曲手法上,也在樂團語法上。 本論文發現,「鋼琴歌曲樂團化」的歌曲形式較為傳統。在配器上,受到歌劇的影響,常使用「選擇性編制」的樂團。透過「音響色澤畫面」的概念亦可見到,史特勞斯在將鋼琴藝術歌曲樂團化時,常傾向讓樂曲的第一個「音響色澤畫面」再現;即使整個畫面不再現,也常見有一個貫穿的音響層,形成作品的一致性。在許多作品裡,「樂團化」也可以被視為再次創作的過程,為作品添加新的意義。 「原創樂團歌曲」的歌曲形式,則受到交響詩的影響,大量使用動機發展手法,有如當代管絃樂作品一般,脫離十九世紀藝術歌曲以文字詩節為主的形式。在配器上,史特勞斯常在原創樂團歌曲裡嘗試使用以前未使用過的樂器,並將成果延續到後續的歌劇創作中,猶如歌劇寫作的試驗場。 對兩類作品的分析顯示,「鋼琴歌曲樂團化」與「原創樂團歌曲」並不能被視為是同一個樂類:前者為鋼琴藝術歌曲的延伸;後者則為一介於藝術歌曲、交響詩與歌劇間的混合樂種。同時,本論文也指出,對於這些作品的美學評斷,應由作品內部的作曲技法出發。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三部早期音詩《馬克白》、《唐璜》與《死與淨化》之幻化
    (2009) 陳怡文
    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承襲李斯特(Franz Listz, 1811-1886)提出的交響詩理念,於十九世紀末將此樂種再次發揚光大。而《馬克白》(Macbeth)、《唐璜》(Don Juan)與《死與淨化》(Tod und Verklärung)是史特勞斯與音樂古典時期的絕對音樂交響曲背道而馳、初次踏入交響詩世界的作品。從史特勞斯的創作歷程來看,他前半輩子創作交響詩,中晚年專注於歌劇創作;音樂中的「戲劇」因子,則是史特勞斯從純器樂作品轉向至創作戲劇舞台作品的關鍵因素。 論文共分五章,分別從作品的形式、主題設計與管弦樂法等創作層面,探討史特勞斯灌注在早期三部「音詩」作品中蠢蠢欲動的戲劇創作思維;以及作曲家如何藉由音樂與文學結合的方式,讓表面看似堅固的奏鳴曲式一步步邁向瓦解。第一章從李斯特與史特勞斯的交響詩談起,而後探討史特勞斯創作生涯中,擺盪於交響詩與歌劇間的經歷,最後聚焦呈現在三部作品的創作時空背景;第二章至第四章,則分別詳盡探討三部作品本身的創作手法,及其與文學作品的關係;第五章為結論,提出奏鳴曲式框架中的音符,依然蘊含栩栩如生戲劇圖像之觀點。
  • Item
    何謂「幻想變奏」?—談理查‧史特勞斯的《堂吉訶德》
    (2009) 陳慧玲; Chen,Hui-Ling
    《堂吉訶德》是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的文學名作,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在1896/97年間以題材,創作交響詩《堂吉訶德》,此曲以變奏曲的曲式呈現,共有十段變奏,不包含一開始的「引子、主題」與結尾的「終曲」部份。不同於一般以「單一」主題做為變奏基礎的變奏曲,史特勞斯譜寫了三個主題旋律,分別代表塞萬提斯原著中的三個主角:堂吉訶德(Don Quixote)、桑丘(Sancho Panza)與杜爾西內婭(Dulcinea)。 本論文在第一章的緒論後,將在第二、第三章解析三個文學主角與音樂主題動機的使用情形及變奏手法;第四章以配器為核心,探討故事場景與作曲思維的關連性。第五章延續前四章的脈絡做結論,試論何謂「幻想變奏?」,並且探究此曲的曲式,了解作曲家的「新形式」理念。
  • Item
    從理夏德‧史特勞斯的藝術歌曲和歌劇《間奏曲》探討女高音寶莉妮對其歌樂的影響
    (2007) 劉怡霞; Liu Yi-Hsia
    理夏德‧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在世的85年間,一共創作有兩百首以上的聲樂作品,其中藝術歌曲就有一百五十七首,這個數目相較於同世紀的德國作曲家,絕不算少數。探究史特勞斯歌曲多產的原因,除了他對於歌曲的熱愛以外,也與他娶著名的女高音寶莉妮‧德‧阿納(Pauline de Ahna 1862~1950)作為妻子有關,寶莉妮所擁有的優美歌聲、高超的聲樂技巧,都深深的吸引著他,他甚至經常向人透露,寶莉妮是他音樂的思想泉源,寶莉妮對史特勞斯聲樂作品的影響,從實際的藝術歌曲作品來看,史特勞斯在與愛妻婚後到1906年寶莉妮退出舞台前的十二年間,史特勞斯總共創作有七十四首的藝術歌曲作品,若加上這個時期所改編的管弦樂伴奏的歌曲則有六首,但是到了1906年,由於寶莉妮退出舞台不再為史特勞斯演出藝術歌曲,因此一度中止了史特勞斯的藝術歌曲創作,從1907年到1917年的十一年間史特勞斯都沒有再譜寫過藝術歌曲,顯然寶莉妮對史特勞斯的影響很大,也證明了因為寶莉妮不再為史特勞斯演出藝術歌曲,也使得史特勞斯失去了創作藝術歌曲的動力和泉源,轉將創作的精力放在歌劇上。熱愛寶莉妮的史特勞斯,即使將作曲的重心轉到歌劇上,也不忘要將寶莉妮寫入他的作品,如作品編號為Op.72的歌劇《間奏曲》Intermezzo就是最佳的寫照,本劇劇本由史特勞斯本人撰寫,內容是描寫史特勞斯夫婦在婚姻生活中一段真實的事件,含有濃厚自傳的意味,劇中主角就是史特勞斯夫婦。就以上實際的例子可以佐證,寶莉妮是史特勞斯歌樂作品最主要的影響人之一。
  • Item
    「作曲家」的蛻變:理查‧史特勞斯與霍夫曼斯塔的《納克索斯島上的阿莉雅德娜》作品群研究
    (2018) 陳怡文; Chen, Yi-Wen
    《理查‧史特勞斯作品目錄》(Richard Strauss Werkverzeichnis)中,在編號TrV 228項目下,包含四個版本。前兩個版本(TrV 228、TrV 228a)以歌劇名稱《納克索斯島上的阿莉雅德娜》為主標題。前者於1912年10月25日在斯圖加特首演,包含「歌劇」《納克索斯島上的阿莉雅德娜》及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為霍夫曼斯塔(Hugo von Hofmannsthal)的改編話劇《暴發戶》(Der Bürger als Edelmann)所寫的「配樂」兩個部份;後者為1916年10月4日在維也納首演的歌劇,是今日劇院經典劇目。第三個版本(TrV 228b)為史特勞斯替話劇《暴發戶》寫的配樂,於1918年4月9日在柏林德意志劇院首演。第四個版本(TrV 228c)為可供音樂會演出用之《暴發戶組曲》,選錄自前述的話劇配樂,於1920年1月31日在維也納首演。本論文以「《納克索斯島上的阿莉雅德娜》作品群」總稱這四個作品。 《納克索斯島上的阿莉雅德娜》作品群中,大眾對第二版歌劇及第四版樂團組曲最為熟悉,但卻不清楚各作品間的脈絡傳承。有鑑於此,本論文特別將作品創作源起、過程與文本分析放在一起討論,以清晰呈現各作品音樂戲劇內涵及作品之間的關係。論文第貳章第壹節首先呈現1912年《阿莉雅德娜》的創作過程與作品結構;第貳節聚焦於拆離出的《暴發戶》喜劇,即1918年版本;第參節為1920年《暴發戶組曲》。第參章主要討論1912年版本中的「歌劇」《納克索斯島上的阿莉雅德娜》,第肆章則以1916年版本為中心,並比較前後版本異同。希冀藉此來體察音樂家與劇作家分別用音樂與文字互動的方式,以及他們在將近八年創作時間的思考轉化。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第二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之作品分析與詮釋
    (2016) 梁應婷; Liang, Ing-Ting
    一、作曲家生平及創作背景動機: 藉由此種方式進一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以及創作背景及創作風格深入探討作曲家如何寫出這首作品和創作想法,能夠達到對於這首曲目更深得認識。 二、蒐集資料及統整: 將所蒐集到的資料,例如文獻資料、期刊內容、相關論文及網路文獻加以統整歸類。 三、分析樂曲: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曲式加以進行分析探討。 四、演奏詮釋: 收集樂譜對樂曲各樂章的詮釋吹奏方法加以進行探討。
  • Item
    理查‧史特勞斯藝術歌曲《八首選自最後的葉片抒情詩》之研究
    (2017) 李曉慧; Li, Hsiao-Hui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是二十世紀初德國藝術歌曲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其作品精緻細膩、旋律優美,廣受後人的喜愛。從藝術歌曲的發展演進,進而深入探討理查‧史特勞斯生長、求學歷程,以及他在藝術歌曲領域的創作風格。《八首選自最後的葉片抒情詩》("Acht Gedichte aus “Letzte Blätter”),是他第一組規模及技巧較為成熟的作品;作品中所採用的詩詞則是出自詩人赫曼‧馮‧吉爾姆(Hermann von Gilm, 1812-1864)的創作,因此將由其生平簡介進行了解;吉爾姆詩作感性且帶哀傷,題材多為描寫愛情、歌頌自然與闡述自由,以及個人政治觀點。最後藉由了解詩詞意涵以及樂曲解析深入研究,並透過知名歌唱家的相關影音資料加以研究相關演唱技巧或詮釋。 本篇詮釋報告共包含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德文藝術歌曲發展概況,第三章《八首選自最後的葉片抒情詩》之作曲家與詩人,第四章《八首選自最後的葉片抒情詩》之解析,第五章則是結論。期望能夠藉由本篇報告,為將來演唱這組作品的學習者提供相關資料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