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14
  • Item
    運用五聲音階創作福音歌曲之分析與研究-以《吾生知音》專輯為例
    (2024) 呂丹雁; Lu, Tan-Yen
    本研究旨在以「五聲音階」為基底,搭配爵士樂理之「常用和弦」及「特殊和弦」,譜寫六首隱喻型福音歌曲,有別於傳統天主教聖樂風格,此專輯的音樂風格偏向流行音樂,歌詞意境亦跨越宗教的藩籬,讓更多非基督宗教者也能從中獲得安慰與感動,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特別將這些音樂元素和專輯理念,融入每一首歌中,是具有計畫與巧思的實驗性音樂創作。本專輯的內容主要以「耶穌的一生」為背景,配合每個階段,設定不同的精神意向和氛圍,音樂創作方法,歌詞方面:著重在「字詞與曲調的配合」、「雙關語的解釋」,音樂方面:著重在「旋律」及「和弦」的變化方式。為使讀者對每首歌的詞曲有深度的瞭解,亦在章節中有精細的分析和探究,之後,訪問三類受訪者:「教友」、「非教友」、「音樂人」,得到本研究相關結論:(一)經過精心設計安排的歌詞創作,有達到「雙關語-隱喻型福音歌曲」的目標;(二)五聲音階調式使用及和弦配置,與聽眾對歌曲的感受有很大的關係。本研究最後,提出建議給福音歌曲創作者,提高其創作的質量和吸引力,讓這些歌曲更具深度和情感。
  • Item
    流行音樂大型演唱會音樂製作探究——以蔡琴「好新琴」巡迴演唱會為例
    (2024) 詹凌駕; Jang, Lin-Jai
    本篇詮釋報告旨在探討「好新琴」世界巡迴演唱會的策劃與執行過程,以及音樂總監職責和聲音系統設定工程,並以研究者親身參與蔡琴的「好新琴」巡迴演唱會的工作內容為範例,淺析流行音樂大型演唱會音樂製作。第一章簡介了研究的背景和動機,以及研究的範圍和方法。第二章介紹了「好新琴」世界演唱會的起源和前置流程,包括發想、編曲和製作等,詳細介紹演唱會執行工作裝置與整合。第三章闡述音樂總監的職責,包括音樂選曲、編曲和曲目設定等。第四章討論聲音系統設定工程,包括舞臺音控架設、外場音響工程和樂手器材設定等。第五章介紹「好新琴」世界巡迴演唱會,強調演唱會對於傳遞希望和重現音樂實踐的重要性。第六章總結論文的主要內容,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包含從另個角度以理解臺灣演唱會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本論文對於研究音樂演唱會策劃和執行過程以及相關職責和技術等,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冀能為流行音樂界留下紀錄。
  • Item
    電吉他詮釋鋼琴獨奏曲之分析以《被隱藏的音》專輯製作為例
    (2024) 邱鉦耀; CHIU, CHENG-YAO
    在音樂的世界中,不同樂器之間的交互和詮釋一直都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議題,也是樂人常見尋找靈感的手段。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音樂表演藝術的提升與多樣化,演奏樂器所受到的侷限也減少了許多,許多以前無法呈現的音色,現今都能藉由科技輕鬆地呈現給聽眾,其中,電吉他詮釋鋼琴獨奏曲的實踐在近年來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被隱藏的音》專輯中的範例,探討電吉他如何詮釋鋼琴獨奏曲,以及這種詮釋在音樂表現上的影響。《被隱藏的音》專輯是一個有著多首鋼琴獨奏曲重新演繹的專輯,並使用電吉他作為詮釋的主要樂器。筆者希望這張專輯能給更多電吉他演奏家更多啟發。電吉他其特有的音色和技巧,重新詮釋了原本只為鋼琴設計所創作的曲目,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聲音風格。此論文的研究宗旨為藉由詮釋鋼琴獨奏曲提升吉他技巧的開發與創新,以及執行時所遇到的問題如何克服並提出解決方式。除了幫助讀者了解兩樂器音質上的差異性,也試著探討以電吉他演奏時能夠如何補足在鋼琴上無法發揮的特性,解釋電吉他如何在演奏鋼琴獨奏曲當中使用效果器,以便提升樂器演奏的表現力與如何更接近鋼琴獨奏曲所呈現的量能,並為未來的音樂表演藝術和研究方向提供參考。
  • Item
    『海螢』- 小提琴作品創作之詮釋報告
    (2024) 李岦誱; Lee, Li-Chieh
    本篇書面詮釋報告為『海螢』- 小提琴家鄉作品創作之詮釋報告,主要探討家鄉-高雄市林園區一切所見所聞及其回憶。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為簡單說明此次創作其背景,第二節則詳細交代其中創作之動機,分為四大項目來著重分析。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其內容分別分為:相似村落探討以及相似音樂作品之分析研究。第三章則為音樂創作本體之細部發想及動機,第一節為創作動機,敘述此次創作重點之核心,第二節為製作過程,紀錄在音樂元素、參考方向等大走向選擇,第三節為歌曲介紹與發想,在總共六首作品裡,詳細介紹每一首因應其時間、景色、景物等內容,以及音樂旋律、結構動機之發想。第三節為宣傳、設計,構思、參考以往鄉村聚落與音樂結合之方向,以及如何能夠善用地方優勢從而打造、改變帶動家鄉。第四章為結論,內容總結創作、研究分析後,自身對於家鄉觀感及重新整理認識,也在最後歸納出幾點未來在重新創作時,能有所注意和改變創新等重點,為此主題能夠有更多面向以及發展可能之機會。
  • Item
    調式互換創作方法輔以AI人聲及繪圖影像工具在流行音樂製作之應用:以《微光之際》專輯為例
    (2024) 謝偉薇; Hsieh, Wei-Wei
    本研究旨在探討調式互換和聲借用的創作方法,結合AI人聲及繪圖影像工具,創作流行音樂專輯《微光之際》,表現夢境與現實、夢想追求與人格自我恢復過程。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案例分析及實作,涵蓋專輯製作、歌曲創作及編曲。首先,透過文獻回顧了解調式互換理論,並分析其在流行音樂中的應用;研究概念隱喻手法、榮格的夢境理論及童話心理分析,以及聖經中異夢、解夢、預言等內容在歌詞上的運用,豐富創作核心;探討AI人聲及繪圖工具在專輯製作中的應用。其次,詳細說明專輯製作方法及流程,包括專輯製作、AI人聲參數設定及AI繪圖影像生成流程,並闡述各曲目的創作背景、和聲及編曲。最後,應用Midjourney、Kaiber等AI繪圖工具製作敘事型、抽象式及循環式三類影像MV,為專輯提供視覺呈現。研究結果展示了調式互換的創作方法及AI技術在音樂和影像創作中的結合,成功完成《微光之際》專輯,並提供研究結論及具體建議,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 Item
    流行音樂編曲方法中以和弦重配之探究—-以《新舊交替的瞬間》專輯為例
    (2024) 陳熙; Chen, Shi
    這份研究旨在探索將爵士樂理應用於流行音樂編曲的方法,它包括從和聲角度重新配置音樂元素,例如使用增四度替換和弦、各種屬七變化和弦,以及調式的和聲配置和轉換等技巧,以創造出更具爵士風格的曲風;在配器方面,特別關注了管樂組三聲部的編寫方法,並提供了清晰的舉例。從三聲部的編寫、沒有根音的三部和聲以及利用四度的堆疊等方法,使得旋律音響更為寬廣。此外,還介紹了奇蹟聲部中的大七和弦、小七和弦以及屬七和弦的配置概念,能夠讓不同的和弦家族共用相同的音,進一步突顯出聲部間的特色。在鍵盤樂器方面,研究中特別聚焦於羅茲電鋼琴的音色特性與彈奏方法,以及其他五零、六零年代的鍵盤樂器,如Hammond B3 Organ、Clavinet、Wurlizar和Mini Moog等合成器或電鋼琴,此外,研究中的曲目還探討示範如何利用軟體音源插件的循環節奏及使用複刻傳統樂器的音色,同時利用軟體音源進行管樂器編曲的打樣。最後,研究中選取了三首原創華語流行曲目及三首原創融合曲目共六首曲目作為對照案例,通過和聲重配來簡單編出具有融合爵士風格的流行音樂。然而,這份研究不僅從爵士樂理的角度重新配置和聲,還將焦點擴展到了傳統樂器的複刻和錄音技術音色的應用,以此來創造出具有爵士風格的流行音樂編曲。
  • Item
    台灣原住民族泰雅族語電子音樂創作-以《isu' kayal 蘇凱燕 - Tgliq》專輯詮釋報告
    (2024) 丘克俊; Chiu, Ke-Chun
    1992年一股世界音樂旋風席捲全球,從1992年法國音樂團體Deep Forest取樣民族話語的首張專輯:《Deep Forest (World Mix)》引領了我們聆聽World Music世界音樂,或者稱為(Ethnic Electronica)。緊接著,以葛利果吟唱〈Sadeness (Part I) 〉(專輯:MCMXC a.D.)出道的德國樂團:Enigma,在1993年取樣台東馬蘭部落耆老郭英男 Difang Duana與妻子郭秀珠 Igay Duana演唱的〈老人飲酒歌〉音檔,成為歌曲:〈Return to Innocence返璞歸真〉,1996年被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選為大會主題曲,都開拓了研究生的眼界,並且開始著手蒐藏各地民俗音樂素材,結果發現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在身邊。研究生於2019年成立泰雅族語電子音樂團體:「isu’ kayal 蘇凱燕」,結合泰雅族妻子Lomuy Behuy 陳凱倫與泰雅族女歌手Suyang蘇婭,創作泰雅族語電子音樂。本篇論文主要以筆者所統籌、建立、製作之泰雅族語專輯《isu’ kayal 蘇凱燕 - Tgliq》為例,分析專輯企劃、詞曲創作、音樂製作流程、專輯裝幀設計,以及以在地語言音樂與國際音樂接軌的成果分析如下:一、 置入泰雅族傳統文化於族群議題於專輯中:整合泰雅族家族故事與傳統泰雅族文化洗禮,從最新編曲形式進入與傳統結合。二、 實踐專輯企劃於專輯企劃、創作、裝幀設計、影像拍攝:A& R (Artist & Repertoire)的實踐,人設故事的主題、歌曲風格的設定、曲目編排。 三、 系統化之音樂製作流程:以系統化的方式將音樂製作中之每項製程,記錄於文本中並加以分析每項製程之細節。
  • Item
    國軍音樂與國軍影像之關係—以軍聞社配樂作品為例
    (2024) 呂尚俞; LU, Shang-Yu
    網路宣傳行銷方面,音樂搭配影像的影音作品有逐年發展的趨勢,國防部下轄的軍事新聞通訊社(以下簡稱軍聞社)2017 年起,創作歌曲並拍攝音樂錄影帶,2019 年由中華文化總會開始製作「匠人魂」系列影片,邀請軍聞社共同參與影片、配樂製作「匠人魂」系列作品,因此軍聞社影片、配樂作品逐年累積。筆者身為軍聞社新聞官,時常參與影片製作案,包含拍攝、剪輯、配樂等工作,本文整合 8 部系列影片,作為軍聞社配樂作品,內容主要講述裝備武器維修匠人及維修後投入戰備訓練任務的實況,其中包含海軍軍艦、空軍戰機、陸軍戰甲車、陸航直升機等四種裝備武器。本研究以軍聞社配樂影片作品,透過 Demo 製作、錄音、編曲、混音、鏡頭語言、拍攝、剪輯、故事劇情、團隊溝通等環節,探討音樂與影像之間的關係,期望本文能對於影像與音樂之關係的研究者有所助益。
  • Item
    創作歌手自我配唱方法之探討—以專輯《Endgame》為例
    (2024) 鄭安婷; CHENG, An-Ting
    本書面報告旨在探討配唱在歌手詮釋歌曲中的重要性。配唱作為音樂表演的關鍵元素,不僅增添了音樂的聲音層次,還在歌曲的情感傳達和表現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在台灣,流行音樂教學不像古典音樂在各大學音樂學院已發展一套完整教學系統,且有幾十年歷史,流行歌唱法充斥著不同派別,每一派都有不同的主張及重視的。在音樂製作上,歌手錄音時,通常會伴隨一位配唱製作人來引導歌手詮釋歌曲,在沒有配唱製作人的狀況下,歌手該如何自我進行配唱工作,詮釋歌曲,為本書面報告所探討的。本報告也整理了在古典歌唱系統奠定的基礎下,如何發展至流行音樂唱腔,在歌唱中如何使用共鳴轉換創造不同的聲線以詮釋不同的歌曲。顫音和音色變化被廣泛用於增加歌曲的表現力和情緒深度、裝飾音的運用使歌曲更具個人化、情感表達透過歌手的聲音投入傳達,使聽眾更容易共鳴和情感連結……等,探討了自我配唱的過程,並提出了一些方法及建議。希望為歌手們提供有益的指導,以更好的理解和利用在歌曲詮釋中。
  • Item
    1950年代美軍在臺音樂生活:以《太平洋星條旗報》的再現為中心
    (2024) 陳敬潔; Chen, Ching-Chieh
    過去學者對於臺灣流行音樂史的書寫,較多著墨於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之後臺灣本土流行音樂的發展;相較之下,關於西方流行音樂傳入臺灣的軌跡之研究較少,也較少著墨1970年代諸如臺北艾迪亞音樂餐廳等場景出現的脈絡,後者影響了當時年輕人對於美國流行音樂的品味,形塑之後臺灣流行音樂的創作與演出。有鑑於此,本文企圖探討西方流行文化—尤其是影響當代臺灣流行文化最巨的美國流行音樂—究竟是在怎樣的時空背景下來到臺灣?它透過怎樣的途徑進入這個東亞社會,又造成何種影響?本文以美軍發行、在遠東流通的報紙《太平洋星條旗報》(Pacific Stars and Stripes)之媒介再現為研究主體,聚焦探討1950年代美軍在臺灣的音樂文化生活與當時臺灣對美國流行文化的接受。研究範圍以美軍在臺灣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情貌開始,並著重在美軍的娛樂活動之中。本文特別關注艾森豪政府於1950年代所提出兩項文化外交相關政策—「文化展示計畫」(Cultural Presentations Program, CPP)以及「民眾外交計畫」(People to People Program, PPP)—之影響。透過爬梳《太平洋星條旗報》上的報導,本文企圖了解美軍在政策推動背後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如何引介美國流行音樂與文化至臺灣。為了蒐集更多事件相關資訊、呈現不同的觀點,本文同時分析臺灣本地《徵信新聞》、《聯合報》、《中央日報》中與美國爵士樂人巡迴演出、勞軍演出相關報導,以了解在地民眾接受這些外來文化的過程。此外,本文訪談戰後來臺定居的歐洲華僑家庭後代,並且分析與在地消費與接受美國文化相關之文藝作品,嘗試從這些故事中,理解臺灣社會接受美國音樂文化的經驗。透過考察1950年代與1960年代美國流行音樂進入臺灣的過程,本研究欲補充既有臺灣流行音樂研究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