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

音樂學院成立於2007年8月,所屬系所、中心及專班有音樂學系、民族音樂研究所、表演藝術研究所、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及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現任院長由音樂系楊艾琳教授擔任。

本學院之設立,主要為因應國家政策發展趨勢與學校轉型發展之整體規劃,以追求卓越、結合傳統並以創新思維,增進藝文專業服務素質為目標;出版《音樂研究》學術期刊,並此擴展校際以至國際間音樂研究之學術互動。

本學院音樂學系創系於1946年6月,設有完整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學程,分別就展演創作、學術研究、師資培育多元面向,培養音樂教育、演唱(奏)及創作人才;本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創所於2002年8月,分有「研究與傳承組」及「多媒體應用」二組,持續致力於傳統音樂研究、表演傳承,及將音樂文獻、影音資料歸檔保存並予數位典藏;本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創立於2005年8月,亦以音樂為主軸,就音樂劇場、行銷產業及鋼琴合作不同面向,培育劇場幕前表演與幕後藝術行政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年,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二至四年。學士班、碩士班及博士班畢業生,分別授予藝術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7
  • Item
    費利克斯·德萊賽克《降B大調單簧管奏鳴曲,作品三十八》之樂曲分析與詮釋
    (2023) 薛婷尹; Hsueh, Ting-Yin
    十九世紀中期歐洲興起以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及威廉.理查.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為首的「新德意志樂派」(New German School),提倡多個新興樂種的創新,而德國作曲家費利克斯.德萊賽克(Felix Draeseke, 1835-1913)亦是其中一員。全文探討德萊賽克創作於1887年的《降B大調單簧管奏鳴曲,作品三十八》(Sonata in B-Flat major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 38),經由筆者的研究與和聲的分析發現此曲展現大量的素材拼貼、主題動機的多重再現、單簧管與鋼琴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戲劇性的氛圍轉換,同時帶著浪漫保守派的風格。 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引發筆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將透過資料庫統整作曲家的生平及樂曲創作背景特色。第三章為全曲的架構整理、和聲分析與筆者的演奏詮釋以及第四章將彙整以上的結果作為結論。期望透過深入的了解與統整,能貼近當時的音樂風潮與樂曲樣貌,進而提升對樂曲的敏銳度及詮釋的巧思。
  • Item
    佛瑞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十三 分析與詮釋
    (2020) 蘇品瑜; Su, Pin-Yu
    佛瑞 (Gabriel Faure, 1845-1924) 的創作生涯橫跨了十九世紀末的浪漫樂派,以及二十世紀初的現代樂派,因此他早期與晚期的音樂風格會有明顯的不同。但他依然能將不同樂派的創作手法兼容並蓄,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 1 in A Major, Op. 13) 為佛瑞早期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當中使用的旋律與風格,除了符合浪漫樂派的特質,也有豐富的和聲變化,以及大膽的轉調手法。因此本論文將會進一步探討,佛瑞是如何將創新的和聲手法,融入傳統的浪漫樂派作品中。這首作品在單純優美的旋律中,同時蘊含豐富的和聲色彩,而使音色與情感有更細膩的層次,進而增加了演奏者在詮釋樂曲的難度。 本論文將分為五個章節來探討。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十九世紀法國的音樂背景,以及佛瑞的生平概述;第三章介紹佛瑞的創作特色與手法,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為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
  • Item
    綺響-幻想曲與奏鳴曲的對話
    (2020) 劉美君; Liu, Mei-Jun
    對於器樂作品來說,幻想曲跟奏鳴曲分屬兩塊不同的領域,在演奏上也有許多探討之處,這些對長笛詮釋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幻想曲(Fantasia)源自希臘文中的Phantasia一字,在音樂上指的是一種較為自由的樂曲形式。十六世紀以前的幻想曲,指的是樂曲中帶有即興風格的聲樂曲。爾後,幻想曲開始逐漸發展成由單一樂器演奏的樂曲,其樂曲仍保有自由形式,擁有較多的音樂表情與彈性速度,強調音樂本身的豐富想像力,並賦予作曲家更多的創作空間。 奏鳴曲(Sonata)一字源於自拉丁文的Sonare,即發出聲響之意。在十七世紀時,被通稱為器樂曲的形式。巴洛克初期的奏鳴曲,可由單一樂章或是多樂章而組成,樂章之間沒有固定的順序或樂曲形式。到了古典時期,發展為三到四個樂章的大型曲式,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Sonata form) 包含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第二樂章為歌謠曲式,一般為二段體,第三樂章為輪旋曲(Rondo)。這樣的沿革,使古典時期的奏鳴曲漸漸確立雛型,更為日後奏鳴曲的創作形式奠定了根基。 本文將以幻想曲與奏鳴曲為主軸,並透過六首長笛作品(三首長笛幻想曲、三首長笛奏鳴曲),探討幻想曲與奏鳴曲的起源與發展。這六首作品,樂曲風格橫跨巴洛克、古典、浪漫、現代四個時期,體現了不同時期的音樂特色,希望能藉由幻想曲與奏鳴曲這兩個主題,更深一步地去探究其音樂裡的內涵。
  • Item
    雷貝卡‧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1) 盧妍年
    筆者以克拉克身處的維多利亞時代背景及生平做為開端介紹,並探討克拉克的創作風格、手法及報章雜誌對其音樂的觀點;克拉克身為女性作曲家的地位在當時受到莫大的關注,間接影響了她爾後的創作生涯。其次就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各章節曲式的架構、段落、調性、素材…等做分析,最後筆者將以個人觀點對克拉克《中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做音樂的詮釋,使本篇論文在研究背景和內容後,有實際的運用。
  • Item
    伊撒意第三號、第六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之分析與詮釋
    (2010) 王建堂; Chien-Tang Wang
    身為偉大小提琴家與作曲家的伊撒意(Eugène Ysaÿe, 1858-1931),於1924年創作作品第二十七號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此作品堪稱繼巴赫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帕格尼尼(Nicolò Paganini)二十四首隨想曲之後最重要的無伴奏小提琴作品,其風格與美學繼承了巴赫作品的精髓,技巧上則延續了帕格尼尼隨想曲的技術難度,並平衡了前代作曲家偏重音樂,或是偏重技巧的創作局面;且在寫作手法等方面融入嶄新的思維,呈現出有別於過往時代作品不同的變化性與高度的技術性;因此這部作品著實延續了小提琴無伴奏曲目的優良傳統,成為現代小提琴演奏的經典必備曲目。 本文第一章以伊撒意之生平為開端,接續是六首無伴奏奏鳴曲的概論性介紹;第二章及第三章分別針對第三號與第六號奏鳴曲做曲式的分析和詮釋的探討,筆者在這兩章中以實地練習與操作之心得,向讀者分享個人對於音樂詮釋的理念及技術表現的觀點。
  • Item
    布拉姆斯《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三十八》
    (2014) 江琬仁
    布拉姆斯一生當中不只寫了兩首大提琴奏鳴曲,最早的作品是布拉姆斯十九歲時所寫作的,演出後,他個人不認為是一首好的作品,並未出版,後來也就遺失了,所以流傳下來的只有《第一號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8》及《第二號F大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99》(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1886) 兩首。由於《第一號e小調大提琴奏鳴曲,作品38》融合了傳統的音樂結構與浪漫時期的風格,這樣的獨特手法深受許多演奏者喜愛,因此經常出現在音樂會曲目中,也成為大提琴在浪漫樂派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本文以此首作品的分析為主要探討方向,深入了解作曲家的背景與創作手法,並完整了解此曲的架構與風格,以期在詮釋上符合作曲家的創作意念,亦能展現個人演奏風格。
  • Item
    孟德爾頌: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45之分析與詮釋
    (2009) 黃健欽
    〝幸福洋溢的大提琴作品、豐富而綿延不絕的旋律使人動容讚嘆,雖止息於樂曲段落中但下一個悸動脈絡隨之湧現。〞 是筆者對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45(Sonata No.1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45)的第一次演奏觸動。經指導教授的推薦研究後而成為作為演奏詮釋之研究動機。孟德爾頌共創作兩首大提琴奏鳴曲,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常被世人所忽略,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為「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第二樂章為「行板」(Andante),第三樂章為「極快板」 (Allegro assai)。全曲演奏時間約二十八分鐘。樂曲由缺少詼諧曲或小步舞曲樂章之三樂章所構成的,可是,整首曲子極其忠實地遵守古典派之傳統手法,但又因為由三樂章組成,所以又脫離奏鳴曲型態。這種均整的美好形式感是作曲家特有的表現。大提琴演奏技法相當平易近人,在練習過程中常可感受到十九世紀室內音樂的豐富厚實的音響配置,在與鋼琴合作的過程中需相當謹慎,在研究作曲者創作背景時更被他創作當下,因是新婚幸福而有所感動,如以本曲作為演奏詮釋之研究動機,能使對大提琴演奏表達有更深入的瞭解,對日後教學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 Item
    布拉姆斯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99之分析與詮釋
    (2009) 蘇鈺琇
    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的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Sonata No. 2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 99, 1886)是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曲風不僅開朗明亮,而且充滿灼熱高昂的氣勢,全曲展現出布拉姆斯少見的潛在熱情。樂曲結構嚴謹細緻,搭配渾厚的音樂深度,再加上大提琴與鋼琴的相互協調、呼應,著實讓演奏者在演奏技巧上增加許多困難度。從探討這闕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中,可以瞭解布拉姆斯雖然承襲了古典主義創作手法的傳統架構,但音樂思緒卻充斥著浪漫主義波瀾壯闊的鮮明色彩;曲式風格不僅蘊藏著深刻的人生際遇,也明顯流露出純粹的個人藝術特質。另外相較於布拉姆斯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此曲不但展現了更為錯綜複雜的音樂織度,也因為頻頻擴充的高音域旋律線條,和顫音音型的使用及特殊的撥奏技巧,無疑增加許多音樂演奏與詮釋上的困難度。每個樂章裡不僅靈活運用表情及速度術語,注重音樂的強弱力度變化之外,也同時將鋼琴聲部的地位提高,不在侷限於擔任伴奏之配角,反而讓這首大提琴奏鳴曲呈現出二重奏的演奏模式,以室內樂的姿態豐富了整個樂曲的精髓與涵養,更傳達出深邃廣闊、無拘無束的音樂靈感。 本研究內容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闡明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作曲家生平及其音樂創作風格,冀望了解作曲家之時代背景和創作理念;第三章:樂曲分析,詳述本樂曲之曲式結構、和聲進行、與節奏特性;第四章:演奏詮釋,列舉筆者練習本曲之詮釋想法與運用技巧;第五章:版本比較,藉由聆聽不同名家演奏,分析並整理其異同之處,學習不同演奏家所呈現的詮釋技巧與風格;第六章:結論,將所探討之研究心得做摘要總結。
  • Item
    聖桑: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作品123
    (2008) 何詩慧
    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 1835-1921)的第二號大提琴奏鳴曲(Sonata No. 2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Op.123, 1905)是聖桑晚年的作品之一,四個樂章的結構,使得這首奏鳴曲顯得龐大冗長,而且在大提琴與鋼琴的比重上,很明顯的是鋼琴較為吃重,在演奏技巧上也以鋼琴較為艱深,因此在目前熱門的大提琴名曲中可說是名不見經傳,排不上榜的,但就一首大提琴奏鳴曲而言,這首曲子的音樂線條及演奏技巧,是非常具有深度的,大提琴的技巧看似簡單,但在音色的銜接、樂句的唱法及與鋼琴的配合上,都有其值得深入探討研究之處,從聖桑自己對樂曲的描述,更讓人覺得有難以捉摸之感,也因為如此難以捉摸的特質,各家詮釋大異其趣。 本研究報告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述明研究動機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作曲家生平及其音樂創作風格,期了解作曲家之音樂風格與時代背景;第三章:本曲之樂曲分析,詳細說明各樂章之曲式、和聲進行、節奏等特性;第四章:本曲之演奏詮釋,列舉筆者練習本曲之演奏詮釋想法與運用之技巧;第五章:市面演奏CD版本之比較,藉聆聽不同名家演奏,分析比較其異同之處,從中學習各家詮釋及演奏技巧之精華;第六章:結論,將所探討研究心得摘要總結。
  • Item
    馬替奴《第一號長笛奏鳴曲》作品分析與詮釋
    (2007) 潘佳玲; Pan Chia Lin
    馬替奴 (Bohuslav Martinu, 1890-1959) 是二十世紀捷克的代表性作曲家。他一生當中有大半的時間都待在異國而不能返鄉,音樂風格受到歐洲和美國文化影響,晚年的作品融入許多捷克的民謠旋律,流露出濃濃的思鄉情懷。 《第一號長笛奏鳴曲》是馬替奴唯一的長笛奏鳴曲,作品完成於1945年,由三個樂章構成。本篇論文探討馬替奴的生平及音樂風格,並藉由樂曲分析了解其創作手法。在樂曲詮釋上,由於受到新古典主義的影響,因此需以理性的態度、精確的運舌法來演奏,並明確將樂句線條表現出來。這首作品中有優美的旋律、捷克民謠的節奏風格和第三樂章輕巧的動機發展,這些特色使得這首曲子在二十世紀的長笛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