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3
Browse
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電影及大學圖書館使用者角度探討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形象之研究(2023) 呂家瑋; Lu, Jia-Wei本研究目的為探討電影中公共圖書館以及大學圖書館的形象,以及大學圖書館使用者對於公共圖書館與大學圖書館的形象認知。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建構圖書館形象之三大構面,包含「機構構面」、「功能構面」、「行為構面」;對所選擇之電影進行內容分析,整理電影中所呈現的圖書館形象;也並依此設計訪談大綱,利用訪談法瞭解大學圖書館使用者心目中的圖書館形象。研究共分析十二部圖書館相關電影,其中七部是描述公共圖書館,五部是大學圖書館。訪談十四位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研究結果發現依照研究問題分為四大項:(一)電影中的公共圖書館有使用者多元、平等對待使用者、查找資料、提供硬體設備、多元且廣泛的館藏等形象;館員有年紀大、戴眼鏡、優雅幽默的形象。(二)電影中的大學圖書館較單調,有研究學習討論等形象,館員具有專業能力的形象。(三)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有分齡分眾的空間設計、改變社會的力量、具有特色館藏、能充實休閒娛樂的形象;館員有冷淡也有親切的形象,公共圖書館的志工有熱情的形象。(四)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認為大學圖書館有學術殿堂、使用者為學生、互動交流、支援學生學習研究、高科技設備、學術性館藏、多元活動等形象;館員有多為女性、穿著休閒的形象,大學圖書館中的工讀生形象為年輕但未具備專業能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建議為:公共圖書館推廣討論或是對話的空間,翻轉過去需要保持安靜的形象以及推廣智慧化設備的形象;大學圖書館推廣行銷創新服務或功能以及經營館員專業的形象。Item 大學圖書館擔任學術電子期刊出版者之可行性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為例(2011) 成維寧; Wei-Ning Cheng網路的出現,不傴已改變學術傳播的管道及學術出版的形式,同時也改變學術社群間資訊交流、搜尋及分享的方式,更改變了大學圖書館在學術傳播中的定位─學術出版服務已成為國外多數大學圖書館既定的服務之一,特別是學術電子期刊出版服務。雖然我們可以從許多文獻中得到「大學圖書館應擔任出版者的角色」的結論,但仍未自當前成功的實例中,找到最佳做法。因此,本研究期望能探究國內大學圖書館擔任學術電子期刊出版者之可行性。 本研究藉由研究發展法、選擇Open Journal Systems來架設臺師大圖書館開放期刊系統,並透過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來了解校內各單位之狀況,以及期刊編輯的需求、其對圖書館擔任學術電子期刊出版者之看法,進而探討圖書館透過提供系統之方式來擔任學術電子期刊出版者的可行性,以及可提供的服務。 研究結果顯示:校內確實應成立出版中心或出版社,以負責學術出版之事宜;不論是否有出版學術電子期刊,各單位最大之困擾為人力不足及技術問題;圖書館應擔任中介者,以整合校內之資源來推行學術出版工作,並提供人力資源;圖書館可擔任學術電子期刊出版者之角色,更可藉此在國內宣揚「Library as Publisher」之概念;提供設備來典藏刊物、由專人負責維護系統並提諮詢、定期辦理教育訓練及擔任中介者以整合校內資源,皆為圖書館可提供的基本服務。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研究者從「組織」、「文化」、「政策」、「經費」、「人力」及「技術支援」等層面,茲針對臺師大圖書館,及國內其他欲推行學術電子期刊出版服務之大學圖書館提出相關建議,並指出未來相關可行的研究方向。Item 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2011) 王怡璇; Yi-Syuan Wang大學圖書館在大學環境中扮演教學、研究以及學習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身負支援學術研究與教學的使命。因此,追求卓越的服務品質與效率是大學圖書館的重要營運目標之一。圖書館進行績效評估有助於了解其營運優劣,利於作為日後改進或提升營運效能的重要依據。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指標,期望期望建構出一套適用於國內大學圖書館之績效評估指標,提供大學圖書館實施績效評估時之參考。 本研究首先針對國內外既有的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相關國際標準與指標進行整理與歸納,研擬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之初稿,並採用德菲法(Delphi method)實施三回合的問卷調查,藉以整合21位圖書館領域專家小組成員的意見,在多次文字訊息的交流後取得共識,達成指標一致性的意見。 研究結果顯示:基於目的、需求不同,大學圖書館實施績效評估所採用的評量工具與模式亦有所不同,又實施全面性營運績效評估對圖書館而言仍有其執行上的困難與限制;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重要參考評量構面為「資源與基礎建設」、「使用」、「效率」與「潛力與發展」等四大構面;研究結果歸納之27項重點指標可視為進行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時的參考指標。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研究者提出四項建議:落實大學圖書館績效評估之實施;彈性運用評量指標,視不同條件篩選或增列指標項目;採用最佳權重分配的評估模式運用績效評估指標;遵循一致性的指標規範與績效標準,建立長期、完整性的質量評鑑資料。後續研究建議則針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與指標項目等四方面說明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Item 國際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ISO11620)運用在大學圖書館的研究(2010) 曾嬿容; Tseng Yen-Jung圖書館面臨到大環境的改變,遭受到各式各樣的挑戰,從資源、服務到經費利用,圖書館無不受到影響,而為了讓投資圖書館的人,能了解圖書館的現況與發展,知道圖書館的價值,且能繼續支援,「績效評估」即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及工具。圖書館可以利用績效評估,對其業務與服務進行診斷,有利於向上或向外爭取所需的經費。 1998年,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制定一國際上通用的圖書館績效評估標準-ISO11620,以此去衡量圖書館績效。2008年,ISO頒布第二版的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以平衡計分卡的概念為基礎,把評估指標分成資源/獲取與基礎建設、使用、效率及潛力與發展等四大構面。 本研究利用ISO11620 : 2008年之效率構面指標,以一大學圖書館為案例,針對其連續兩年資料,了解其提供的資源與服務之成效。從研究可發現:1. 11個指標,有7個指標,此圖書館98年的成本效率比97年好;2.『圖書館提供給所有應服務的使用者之平均成本(Cost per User)』此項指標,並不適合運用在大學圖書館,對大學圖書館的評估幫助不大;3. ISO11620 : 2008圖書館績效評估指標,所列出的公式是一相當簡單的概念,需要依實際情形作調整;4.大學圖書館的經費來源受限於大學的預算編列,其預算會影響圖書館的運作。Item 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需求之研究(2010) 林惠美; Hui-Mei Lin行動科技的發展與進步讓資訊傳遞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即使在移動時也能透過手上的行動載具來獲取資訊。圖書館服務隨著時代改變而成長,大學圖書館提供行動服已經是必然的趨勢。本研究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展開,主要目的在探討以手機進行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的需求,並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依據文獻探討,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需求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期待藉由研究的進行,能提供大學圖書館實施行動服務時的參考與依據。 研究結果發現,目前國內大學圖書館提供之行動服務,包含有圖書館行動網站和行動OPACs、行動化圖書館利用指導、圖書館簡訊通知、行動館藏、SMS參考服務等;大學圖書館提供行動服務時,大學生想要以何種行動載具使用該服務,其中以「筆記型電腦」(266人)最高,其次為「手機」(206人);關於親自到圖書館動機與使用圖書館網站動機,最高人次選項為查詢資料、借閱資料、查詢個人借閱記錄。而就大學圖書館行動服務之各層面需求來看,分別在「個人服務」與「館藏查詢」層面之需求度最高。從親自到圖書館與使用圖書館網站動機方面,以及行動服務需求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個人服務」(借閱資料、查詢個人借閱記錄)與「館藏查詢」(查詢資料)上需求較高。關於「其他」建議部分,顯示目前使用行動服務的「價格」影響大學生使用意願。 大學圖書館在提供行動服務時,可將使用需求與價格兩個因素,做完整評估與衡量,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行動服務。Item 大學圖書館員對電子期刊採購決策認知因素之研究(2008) 黃奕真; Huang Yi-Chen近年來伴隨網路科技的發達和電子出版的興盛,電子期刊迅速發展改變了傳統學術傳播的溝通方式。大學圖書館面臨期刊價格高漲的危機,同時電子期刊被大量引進並產生重大的影響。然而圖書館採購預算緊縮,加上電子期刊價格昂貴且計價多樣複雜,對圖書館經費負擔及採購人員作業上都造成極大壓力,如何選擇具效益且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電子期刊,是大學圖書館採購決策的一大課題。 由於電子期刊選擇種類眾多,廠商推陳出新,藉由客觀的方法進行決策採購是可行的評估方式。本研究將大學圖書館電子期刊採購、電子期刊相關研究以及電子期刊的選擇與評估要素加以綜合分析後,將影響電子期刊採購決策區分為內容主題、檢索利用、使用技術、合約授權、廠商支援與價格模式等六大構面評估項目。問卷發放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採用德菲法,進行兩回合專家問卷提供電子期刊採購決策模式層級架構內容之確認。第二階段採用層級分析法,針對電子期刊採購決策層級之構面及評估準則,進行權重分析及優先次序。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採購決策評估構面中,以價格模式構面所佔權重(0.297)最高,其次是內容主題(0.296)、檢索利用(0.155)、使用技術(0.108)、合約授權(0.08)以及廠商支援(0.064);而採購決策準則優先序中,重要性影響較大前六項,分別是價格模式構面的計算方式與項目(1)、彈性價格政策(3)、聯盟的價格(4),內容主題構面的讀者需求性(2)、收錄期刊內容品質(5),以及檢索利用構面的檢索功能(6)等評估準則,可作為大學圖書館電子期刊採購決策時之考量依據。Item 美國大學圖書館徵才需求分析之研究(2008) 陳瓊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是希望能探討大學圖書館之職務類型是否會隨時間演化而有所差異?大學圖書館的雇主對其圖書館主管及館員有什麼資格要求?及探討數位時代大學圖書館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本研究針對1997年至2006年間「Library Journal」所刊登的徵才廣告中關於大學圖書館職務類型及工作資格需求做內容分析。 由研究之分析結果獲知大學圖書館因為面臨數位環境的衝擊而產生新的職務,例如教育訓練館員、遠距教學服務館員、資訊素質教育館員、數位館藏與服務館員等等。因為重視讀者服務和使用者資訊需求而發展出學科館員制度,更因為經費及多元性的因素導致複合類職務的興起,大學圖書館員可以說正朝向全才的方向發展。另外根據分析結果得知大學圖書館主管之資格要求為:MLS-ALA學位是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對於相關工作經驗的需求越來越少,最注重管理經驗、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並不高,比較偏重資源應用、必須具備基礎電腦能力、注重領導能力、鼓勵同仁進修,認可終身學習的意義、擁有溝通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有願景、及適應變動、多元的環境,大學圖書館希望尋找一個能為圖書館重新定位、發展新方向的管理者。而對其ㄧ般館員之資格需求為:MLS-ALA也是最基本的教育要求,但是學科館員通常會被要求要有第二學科背景、讀者服務類和資訊系統/網路管理類對科技能力的需求高於圖書館專業知識、讀者服務館員必須具備合約的識讀能力和瞭解智慧財產權,隨著外在環境的改變,更加重視與讀者的互動,溝通能力、人際關係技巧已成為大學圖書館員不可或缺的能力。最後分別從「學歷與工作經驗」、「專業能力」、「管理能力」、「其他能力」四大層面來說明大學圖書館員所需具備的專業能力要項,並根據研究分析結果與研究過程中所引發的思考,對圖書資訊學正式課程、繼續教育課程與後續研究者發展相關研究方向提出建議。Item 大專院校圖書館網站底層標籤分析之研究(2016) 黃琬姿; Huang, Wan-Zih自從網際網路及電腦的興盛,圖書館的角色與功能不再止於圖書館的實體建築與其內部館藏。大學圖書館的服務已從實體延伸到了虛擬世界,各大學圖書館無不建立屬於自己的網站。其中圖書館的網站標籤(Website Labels)象徵著網站與使用者溝通的重要橋梁,標籤是一種資訊線索可指引使用者找到所需的資訊或達成目標任務。因此網站標籤設計之良窳,將會影響使用者是否能有效且精準地獲取資訊,成為圖書館網站成功的重要關鍵。 本研究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底層標籤認知調查訪問,將專業使用者、圖書館員、一般使用者分為三組,以團體討論小組方式進行,藉著互相討論激發受試者思考,從中觀察各種身分者之認知想法與意見交流並整理綜合認知資訊線索最高組,詳細且客觀記錄選擇底層標籤過程與替換新標籤名稱之建議;第二階段為卡片分類實驗,主要目的為蒐集使用者對四組不同底層標籤進行分類,接著藉由群集分析法描繪樹狀圖,產生四種僅有底層標籤的網站架構,並進行比較內部尋獲度之廣度與深度效益。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身分者建構網站底層標籤,其想法與內容皆有許多的差異性,專業使用者進行底層標籤選擇時會選用淺顯易懂之用語,同時也會利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建構標籤名稱;圖書館員則常以工作經驗中所使用的網頁名稱為依歸,這些專業詞彙使用者較少接觸,也相對容易造成圖書館網站和使用者之間的隔閡;一般使用者選擇網站底層標籤時,會以他們所熟知的詞彙為主,以及對於太專業詞彙會延伸原有圖書館網站標籤,藉而從字面上去瞭解其涵義。最後研究結果可得知資訊線索與專業使用者標籤組進行卡片分類法時可提高網站的尋獲度,且在卡片分類過程中發現較無疑慮之底層標籤以及分類時間皆較少,可證實對於受試者在進行卡片分類過程中有實質上的幫助。Item 圖書館對網路技術的迷思:以Library 2.0功能談起(2016) 林揚凱; Lin, Yang-KaiLibrary 2.0的定義為:「Library 2.0是一種持續性及目的性之變動模式,其透過參與以及使用者導向的服務,以強化圖書館使用者的經驗。」(Casey& Savastinuk, 2006)因此,圖書館將不再只是資訊取用的場所,而更著重圖書館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藉由社群經營、互動分享的服務,讓資訊被再利用、加值與推廣。縱觀國內外有關圖書館Library 2.0的相關研究大多偏重在技術以及其應用面上,對於使用者需求與使用成效方面的研究則相對較少,因此,本論文研究以國內大學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的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國內大學圖書館Library 2.0服務的使用效益以及圖書館與使用者之間對於Library 2.0的認知差異與需求。 本研究利用內容分析、問卷調查以及館員訪談來了解國內大學圖書館Library 2.0應用的現況以及使用成效,研究發現目前大學圖書館最常使用的工具為Facebook,使用率為65%,若以Facebook來看可以得知圖書館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情況不佳;另外經由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顯示使用者對於圖書館提供的Library 2.0服務滿意程度雖然略高於最低可以接受的範圍,但是尚未到達使用者所期望的需求水準。以身份別來看,國立大學的使用者滿意度高於私立大學,而大學生的滿意度高於研究生,館員的滿意度最低;以Facebook為例,目前圖書館經營粉絲專頁的定位大多為訊息公告、活動宣傳的平台,而且大部份的圖書館沒有專責管理維護的館員;最後交叉分析問卷與訪談結果發現圖書館與使用者之間對於Library 2.0服務的認知有落差,其中差異最大的部分為「館員了解使用者的資訊需求」與「可以迅速回應使用者的問題與建議」,這代表圖書館在這兩方面可以有很大的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