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對學生學習、師生關係、幽默感和創造力的影響
    (2024) 孫韡旂; Sun, Wei-Chi
    本研究旨在運用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設計一套國文創新教學課程,以提升高中學生學習表現、學習動機、教材動機、師生關係、幽默感及創造力,並減緩學生的學習焦慮。本研究採不等組前後測的準實驗設計,以新竹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實驗組43人,對照組41人,共84人,實驗對象皆為女性。實驗組接受「迷因圖融入課程」的幽默教學;對照組接受「一般講述教學」,每週四節,共進行三週的教學活動。成效評估以「段考成績」、「高中學習動機量表」、「教材動機問卷」、「國文焦慮量表」、「師生互動關係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及「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之測得分數,經統計分析後所得之資料為依據。研究結果發現: 1.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整體「學習動機」,降低「學習焦慮」,而對於學習表現及教材動機沒有正向影響。 2.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師生關係。 3.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對「幽默感」之影響:可提升「幽默理解能力」;對於整體「幽默感」、「幽默創造能力」、「社交情境中的幽默能力」、「幽默因應能力」、「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沒有正向影響。 4. 迷因圖融入高中國文教學對「創造力」之影響:於創造傾向部分,可提升其「創造力」,以及其中的「冒險」特質;對於「好奇」、「想像」、「挑戰」三種特質未有正向影響;於創造思考部分亦未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教學及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教學實務與相關研究參考。
  • Item
    國小教師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創意教學自我效能為中介變項
    (2024) 黃穎慈; Huang, Ying-Tzu
    創意教學已成為近年來教育的重要議題,教育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方式,而擔任教育工作的教師,其主觀幸福感、幽默感對教育的進行也頗具有影響力。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以及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兩者的中介效果,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北、中、南區、東部及外島之383位國小教師,研究工具包含:「多向度幽默感量表」、「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量表」、「簡式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本研究之結果如下:一、相關分析顯示,國小教師的幽默感、主觀幸福感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兩兩變項之間呈現高度正相關。二、國小教師的幽默感正向預測創意教學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且國小教師的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感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三、國小教師的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間,具有正向中介效果,意即其創意教學自我效能會透過幽默感正向影響主觀幸福感。四、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多向度幽默感的各個分量表與主觀幸福感皆有正向的中介效果,其中幽默因應能力最能正向預測主觀幸福感。五、以創意教學自我效能之分量表作為中介變項,結果呈現幽默感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正向肯定和負向自覺具有正向的中介效果。六、以主觀幸福感之分量表作為依變項,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在幽默感和情緒幸福感之間有正向的中介效果。最後本研究亦提出後續相關研究討論與教學實務之建議,並針對本研究的未來方向進行討論,以期能做為未來國小教師於教學現場之運用以及在職進修之參考依據。
  • Item
    國中教師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中介變項
    (2022) 洪欣慧; Hung, Shin-Huei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教師在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學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幽默感在兩者的中介效果。研究者使用問卷調查法與便利取樣法,調查對象為北、中、南區、東部及外島之五百零三位國中教師,研究工具包含:「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量表」、「創造力教學行為量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研究結果臚列如下:一、國中教師背景變項在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創造力教學行為與幽默感部分結果呈現顯著差異。二、國中教師之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創造力教學行為與幽默感彼此呈現高度正相關。三、國中教師之幽默感能部分中介創造力教學自我效能與創造力教學行為。冀望本研究之結果能提供國中教師與相關單位作為日後發展之參考。
  • Item
    採訪記者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相關研究:以幽默感為調節變項
    (2022) 阮筱琪; Juan, Hsiao-Chi
    職場員工情緒議題與心理健康日漸受重視,且根據過往研究指出,正向情緒可提升創新行為,因此營造正向情緒既可維持身心健康,又提升創新行為,本研究旨在探討採訪記者的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創新行為之相關性,以及正向情緒之幽默感對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創新行為之調節效果。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國內採訪記者為研究對象,回收232份樣本。研究結果發現:1、採訪記者之情緒勞動與工作壓力呈顯著正相關,情緒勞動對工作壓力有預測效果。2、採訪記者之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呈顯著正相關,工作壓力對創新行為有預測效果。3、幽默因應能力對情緒勞動與工作壓力有緩衝調節效果。4、幽默創造對工作壓力與創新行為有緩衝效果。5、笑的傾向能抵抗情緒勞動的影響,即使在高壓工作環境下,也有較高的創新行為。6、年紀較輕、年資淺記者情緒勞動、工作壓力較大,但創新行為也較高。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針對業界提出管理之建議。
  • Item
    中學生幽默感與創造性潛能、創造傾向之關聯研究
    (2017) 魏振原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學生幽默感與創造性潛能、幽默感與創造傾向之關係。本研究採便利抽樣,以臺北市、新北市、臺南市與高雄市七至九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樣本數為939份。採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頓悟問題」、「威廉斯創造傾向測驗」為研究工具,以積差相關、迴歸分析與典型相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擴散性思考部分,除了語文流暢力與笑的傾向、語文變通力與笑的傾向、語文獨創力與對幽默的態度、圖形獨創力與笑的傾向、圖形精進力與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未達顯著,其餘各向度呈現不同程度的顯著正相關。2.頓悟僅與幽默理解達顯著正相關。3.詞彙遠距聯想部分除了與笑的傾向無相關,其餘皆達顯著正相關。4.創造傾向之冒險、好奇、想像與挑戰,皆與幽默感各向度達顯著正相關。5.幽默創造能預測擴散性思考的表現。6.幽默理解能預測頓悟的表現。7.對幽默的態度、笑的傾向能聯合預測詞彙遠距聯想的表現。8.幽默創造、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笑的傾向與對幽默的態度能聯合預測冒險。9.幽默創造、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能聯合預測好奇。10.幽默創造、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與笑的傾向能聯合預測想像。11.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幽默創造與對幽默的態度能聯合預測挑戰。12.幽默理解、幽默創造、幽默因應、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與對幽默的態度等幽默感越高時,在語文流暢力、語文變通力、圖形流暢力、圖形變通力、詞彙遠距聯想與頓悟等創造性潛能上的表現也越高。13.當整體的幽默感越高時,整體的創造傾向也越高。14.當社交情境的幽默能力越低且笑的傾向越高時,創造傾向之想像就會越高但挑戰力則越低。最後,本研究依據結論,針對未來研究與實務上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