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碩士生學習歷程社會化之研究(2024) 林仲威; Lin, Chung-Wei因大學學歷貶值使業界提高徵才門檻,造成許多大學生為了就業而選擇讀碩士班,故攻讀碩士已成為臺灣社會趨勢,但是碩士生在研究所學習歷程裡,學習困難對其壓力極大,所以因應策略在碩士生學習困難應對上有重要性,而社會化相關理論,有助於探討碩士生的學習過程,涵蓋碩士生在研究所面臨的學習困難,以及擬定因應策略去應對學習困難,因此本研究選擇以有關社會化的理論去探討碩士生學習歷程。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有以下四個目的:壹、對碩士生就讀研究所的期盼還有動機進行探討。貳、對碩士生於研究所學習歷程裡,所碰到的困難進行探究。參、理解碩士生為了應對學習困難,所使用的因應策略。肆、對於碩士生學習過程社會化帶來影響的脈絡因素進行分析。本研究選擇某所大學的教育研究所作為研究場域,並挑選該大學教育研究所的碩士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選擇的研究法為質性研究法,且經由文件分析還有半結構訪談去蒐集資料。依照對資料的分析,歸納下列五點結論:壹、碩士生就讀研究所的動機還有期望主要為功利性考量,其次為學術研究考量。貳、對英文資料的理解、指導教授針對論文的不明確指引,還有由於疫情產生的影響或系所研究重心而捨棄論文題目,為碩士生在研究所學習的主要困難。參、打混策略常用來應對作業、變通性策略常用在論文撰寫,至於順從策略是碩士生學習時最常運用的策略。肆、尊重教師的社會期望和研究所教師的教學方式係對碩士生學習帶來影響的主要社會脈絡。伍、碩士生論文常受到大學制度影響,至於碩士生在大學所學知能、在學校的教學經驗,以及研究所教師所設計的課程常對碩士生作業撰寫產生影響。Item 國中男學生對家政課的觀點(2023) 周景怡; Chou, Ching-Yi家政課的意義與範圍、家政課的起源,都讓家政課具有特定的性別象徵意義。再加上社會脈絡中,家庭中傳統的家務分工、學校中的同儕互動、教師期望、休閒活動,以及社會中不同科系、職業與地位的社會階級,導致即使性別平等教育已經推行多年,性別刻板印象已經趨緩,但卻仍然存在,進而影響男學生對家政課的觀點。本研究選取臺北市某高中之國中部作為研究現場,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為期一年左右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和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而後進行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四點結論:壹、男學生對家政課的看法仍難擺脫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並常以升學考試判定課程價值。 貳、男學生家政課的學習經驗主要受家庭分工和課程內容的影響,但教師期望及同儕關係進一步強化男學生對家政課的刻板印象。 參、男學生在家政課的主要因應策略偏向順從型,但也會和退縮型與強硬型策略搭配使用。 肆、家政課的內容已無法符應當前社會生活型態的轉變,亦未能考量男學生日常生活的需求。Item 勞工階級大學生家庭資源與學校適應經驗之分析-以北部一所頂尖大學為例(2023) 徐嘉璐; Hsu, Chia-Lu在個體處於「半獨立」的大學時期,原生家庭的資源仍在大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高度影響力,影響著學生生活的每一道選擇。不同家庭社會階級所持有的資源自個體大學前的成長歷程即產生差異,勞工階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過去的生命經驗與手中握有的資源持續在大學中的學校適應產生影響,個體在結構與資源的拉扯下,進而影響了所採取的因應策略。本研究為質性研究,邀請四位就讀頂尖大學的勞工階級大學生進行深度訪談,分享親身經歷的生命故事,帶領我們瞭解其成長歷程中家庭中的各項資本如何作用於當前的大學學校適應,面對適應問題採取的因應策略又是哪些類型。透過資料整理與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壹、勞工階級大學生家庭資源的匱乏對其教育歷程造成主要限制,卻也激發潛在的推力貳、勞工階級大學生在頂尖大學中的適應問題主要為經濟不利所衍生,但伴隨社會期望而來的心理壓力亦有重要影響參、勞工階級大學生的學校適應採多重因應策略,在生活、學習與生涯面向以積極性因應為主,社交面向以消極性因應為主肆、勞工階級大學生的學校適應受所處社會脈絡影響,但學校文化和文憑主義進一步突顯適應問題的嚴重性伍、勞工階級大學生能敏銳覺察結構限制且具備高度自我效能感,使其在結構限制下仍擁有主動選擇的能力Item 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之研究(2021) 張宜靜; Chang, Yi-Ching本研究旨在探討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主要目的有三:一、瞭解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之初始參與觀點;二、探究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面臨之困境;三、探討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的因應策略。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運用訪談為主、觀察為輔等方式,選取臺北市一所雙語實驗課程學校,再從中挑選七位雙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訪談結果,可歸納出的研究結論如下:一、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的初始觀點主要受個人因素影響,以過往學習英語經驗影響最鉅。另外,教學熱忱與早期重要他人的經驗分享,則影響雙語教師適應態度轉化為行動之過程。 二、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之適應困境包含個人、行政、人際與教學四大類型,多源自無所參照的角色期待,且困境間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更使得雙語教師適應困境較一般教師複雜且壓力更大。 三、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因應策略初始多採影響型,後期多選保護型策略。前者以成為雙語教師為目的,後者出現在權衡後,以不惹麻煩為目標。另外,重新定位身分後,雙語教師的因應策略中更出現轉移對象之特徵。 四、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教師適應歷程不斷受到制度與個人間推拉關係影響。因為涉及雙語教師專業權威建立,因素間關係和諧或矛盾,不但造成後來的角色調和或衝突,更進而改變適應態度。Item 臺灣學生在中國大陸985工程高校之學校適應(2020) 陳羿安; Chen, I-An中國大陸經濟逐漸強盛,兩岸交流漸增,許多報章雜誌開始討論「中國崛起」之議題,而中國大陸方面也在近年持續公布相關優惠政策吸引臺灣人前往就學、就業,可以發現臺灣學生西進中國大陸就讀高教之現象日益明顯。儘管有相關研究在探討其前往就學之動機,關於他們的學校適應卻鮮少被關注。 因此,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從網路平台徵詢十五位就讀985高校之臺灣學生為研究主體,針對其赴中國大陸的就學動機、適應問題,以及因應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度訪談,透過資料分析,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臺灣學生赴中國大陸就學動機主要受到文憑主義影響。 二、臺灣學生學校適應分期主要包含蜜月期、調適期與熟悉期,在文化衝擊上相對較少。 三、臺灣學生學校適應問題主要包含學習適應、人際適應與日常生活適應,學習適應與人際適應需要花費較長時間。 四、臺灣學生主要採取「問題取向策略」與「閒置取向策略」來因應學校適應問題。 五、臺灣學生學校適應會受到中國大陸高教優惠政策影響,可能導致更大的學習適應困難。Item 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學校適應(2021) 管潔明; Guan, Jie-Ming本研究旨在探究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對所處情境的初始觀點,並以此瞭解教師子女學校適應的問題,分析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建議以利作為參考。本研究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輔以觀察教師子女就學情形,呈現六位教師子女在校所經歷的事件,並試著分享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藉此呈現出教師子女學校適應歷程的真實樣貌,本研究更包含了六位教師子女的心境轉變以及對於現況的建議與反饋。 本研究將六位教師子女的資料針對所處環境的初始觀點、學校適應上的問題以及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經過整理與分析資料,歸納五點研究結論,羅列如下:(一)教師子女與前台常保持低調,並透過行為管理提升自我形象。(二)家庭教養是教師子女學校適應的助力,亦是阻力。(三)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因應策略以順從為主。(四)教師子女在教師父母的協助下通常適應良好,但也造成教師子女的心理矛盾與壓力。(五)教師子女的雙重身分與學校編班制度增加學校適應的負擔。Item 載浮載沉於行政海──偏遠國小初任教師適應學校歷程之探究(2020) 胡瑜秦; Hu, Yu-Chin本研究旨在瞭解偏遠國小初任教師適應學校歷程,包含任教動機、適應問題、因應策略及影響適應的社會脈絡。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教育政策與實務及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議,以供相關單位、偏遠國小初任教師及後續研究作為參考,並重視偏遠國小初任教師相關輔導及支援措施。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呈現出兩位偏遠國小初任教師的故事。兩位偏遠國小初任教師透過自身立場闡述任教所經歷的事件,讓教師回想其適應歷程及其因應策略,藉此呈現兩位偏遠國小初任教師在適應學校歷程中的真實樣貌。而訪談中更包含了兩位教師的心境轉變及他們對於身為偏遠國小初任教師的未來展望。 本研究將兩位偏遠國小初任教師的資料,針對適應歷程、適應問題及因應策略等面向將資料分析、整理後,得到以下結論:(ㄧ)偏遠國小初任教師適應學校歷程於不同層面的發展有所差異,且與教師長期生涯發展趨勢近似。(二)偏遠國小初任教師主要適應問題源自過度繁雜的行政工作。(三)偏遠國小初任教師因應策略影響適應歷程。(四)偏遠國小初任教師適應歷程存在多重社會脈絡的限制,同時也展現個體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