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運用「工作站學習法」實踐文言文差異化教學 之行動研究
    (2023) 蘇千芷; Su, Chien-Chih
    本研究旨在規劃文言文差異化教學的工作站,探究運用「工作站學習法」實施差異化教學後,學生的學習表現與進步情形,並針對研究歷程與結果進行教學反省與課程調整。研究方法採取行動研究法,研究者即為教學者,研究對象為臺中市某國中42位八年級學生。研究者以《世說新語》作為教材,融入文言文閱讀策略,並規劃工作站學習法前導課程、核心課程以及統整課程。透過學生的學習日誌、課程回饋單、觀課紀錄、教師省思札記、課程學習單、態度量表等資料,分析歸納得出研究結論如下:一、 三階段課程設計有助於循序漸進地進入工作站學習情境中,前導課程協助學生熟悉文言文自學方法與工作站流程,而統整課程則能彌補工作站「碎片化學習」的缺失。二、 工作站佈置差異化任務,讓不同學習準備度、學習風格的學生得以彈性選擇學習內容,調整學習節奏,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三、 將閱讀理解策略融入工作站中,不僅能提升學生解讀生難字句的能力,還能提升閱讀流暢度。另外,實施本課程後,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學習興趣、自信心,並獲得成就感。四、 透過學習日誌,引導學生紀錄學習歷程、自我評估與反思,除了看見學習進展之外,也能提升後設認知能力。中文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差異化教學、工作站學習法、行動研究
  • Item
    希望感理論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之行動研究
    (2023) 陳惠霖; Chen, Hui-Lin
    本研究目的旨在運用希望感理論,設計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活動方案,探究方案實施歷程對學生英語口說希望感和能力之影響。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時程約三個月,以臺灣國中七年級學生(共18人)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的量化工具有兩項,一為英語口說希望感量表,該量表改編自唐淑華(2010)修訂的兒童希望感量表,另一量化工具為學生英語口說錯誤次數表,該表由研究者批閱學生英語錄音檔案,依據學生錯誤次數統計而成的數據表,兩項工具皆以統計軟體SPSS進行前、後測之相依樣本t檢定,並以質化資料之教師教學手札和半結構式訪談進行內容分析,以進一步瞭解本方案對學生英語口說希望感與能力之影響。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整體英口說希望感具有顯著成效。 二、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對國中七年級學生整體英語口說能力具有顯著成效。 三、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在國中七年級學生英語口說能力低、中、高分組的學生之中,存在不同差異。 四、實施希望感融入英語電影劇本配音方案,對提升國中七年級學生高分組學生英語口說能力整體表現較具有成效。 最後根據上述結論,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相關實務工作者及研究者參考。
  • Item
    解題歷程模式應用於國小五年級數學文字題教學之行動研究
    (2023) 嚴荷婷; Yen, Ho-Ting
    本研究旨在以行動研究法探討解題歷程模式應用於國小五年級數學課程的實施歷程、對學生的影響以及教師的省思成長。本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24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教材為南一版數學第九冊,共5個單元,共10堂課的時間。研究透過解題歷程模式設計五步驟課程,搭配教學策略,進行文字題的解題教學,資料蒐集包括:課程設計表、學生學習單、學生學習札記、學生學習經驗問卷、半結構訪談、教師教學省思札記及研究諍友觀察紀錄表等質性與量化資料。研究者根據所蒐集之各項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後,所得結論如下:一、教師在設計與實施解題歷程模式應用於教學的課程方案時,應評估學生需求,進行內容選擇及活動設計,建立正向支持的機制並融入多元評量設計。二、實施解題歷程模式應用於教學的課程,可提升學生理解題意、提出解題計畫以及自我監控等能力。三、實施解題歷程模式應用於教學的課程,使學生能積極投入課程,重拾解題信心,培養與他人互動、溝通的良好態度。四、應用解題歷程模式於數學教學的行動研究,能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知能與省思能力。
  • Item
    運用Polya解題策略教學對國中學生數學焦慮及數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
    (2022) 陳俊任; Chan, Chun-J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教學法對國中學生的數學焦慮與數學解題的成效之影響,採用行動研究法於奠基期歷程反思後再實施三次循環歷程與反思;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九年級學生且本身有數學焦慮者,透過解題策略觀察期間教師與學生所遭遇的困難與解決方法的分析,讓Polya解題策略的歷程能更為順利進行。在分析學生的數學解題的成效外,也利用訪談跟上課對話情形,更為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研究結果顯示:Polya解題策略教學法實施前後,學生的數學解題成效有明顯成長;而學生的數學焦慮有明顯降低。
  • Item
    國中階段重理解的全球議題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2022) 蔡曉慧; Tsai, Hsiao-Hui
    本研究於臺北市一所國民中學的社團活動課,設計重理解的全球議題課程,透過行動研究之兩個教學循環,改善教師在設計與執行全球議題課程時所遇到的困境。並且於執行兩個教學循環時,發現課程實踐歷程中的問題,進而加以修正,以發展出一套適切的國中階段重理解的全球議題課程。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以研究者109學年度任教的國中,參加彭博全球網路教育計畫社團的23位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並與協同研究者進行課程討論與反思。本研究兼採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的分析,質性資料的來源包含課堂觀察、學生訪談、文件分析以及研究者的教學省思札記等,量化資料的來源則是學生在「彭博全球網路教育計畫(Global Scholars)社團」調查問卷與實作任務的得分分析。根據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國中階段重理解的全球議題課程方案之特色為:1.以兩個大概念貫穿四個教學主題。2.每個教學主題緊扣大概念,並於概念之後發展出主要問題。和3.以終為始,教學目標優先於教學活動設計的課程方案。國中階段重理解的全球議題課程之研發與實施歷程為以三階段的課程設計與兩個教學循環為發展歷程,和行動與反思的循環。本行動研究增進行動研究者運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方法之能力,並且開展多元的觀點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根據研究結果,本專業實務報告也提供建議給教學現場與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對教學現場的建議為:1.以全球議題大概念為課程設計核心,發展重理解的課程;2.教學宜從本土到全球的脈絡;3.課程執行方式與規模可從學生人數較少社團活動課程,延伸至全年級的彈性課程。
  • Item
    交錯練習於高中一年級數學科的應用
    (2021) 江雨生; CHIANG, Yu-Sheng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探討交錯練習應用在高中一年級數學科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並且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本研究對象為桃園市一所公立高中的一年級普通科學生,全班總計33人,為期六周。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方式進行,一共三個循環,其中根據不同單元特性,分別採用組外交錯、組內交錯以及組內與組外同時交錯的方式進行。期間蒐集學生練習卷的作答狀況、段考試題卷、學生個人訪談紀錄及課堂觀察,進行質性分析並利用三角驗證法確保分析品質。研究者另蒐集前後測成績與對照班進行共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該班在實施交錯練習後雖然並未達到顯著,但可以觀察到兩班的平均數差距變小,且估計的邊緣平均值也高於對照班。最後,研究者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師及其他研究者參考。
  • Item
    Polya解題策略融入八年級數學課程之行動研究
    (2021) 李芷維; Lee, Chih-Wei
      本研究探討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數學課程在學生數學學習成效、解題行為和數學學習動機是否有提升。研究方法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17名國中八年級B組學生。在課程設計方面,採用Polya解題策略搭配同儕觀摩進行教學,配合教學進度做策略融入。行動研究時間共計八週。研究工具方面,量化研究工具為「前測與後測的試卷」、「數學解題行為問卷」、「數學學習動機量表」,質化研究工具為「Polya解題策略提問單」、「同儕觀摩單」、「解題策略融入課堂問卷調查」、「教師省思札記」、「訪談紀錄」。研究結果顯示,Polya解題策略融入數學課程後,學生於解題行為的學習成效有提升;學生於解題策略四階段中的「瞭解問題」、「擬定計畫」、「執行計畫」階段的解題行為有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於解題策略教學前後沒有顯著差異;教師嘗試解題策略融入教學後,教師自身數學教學與教學專業知能上獲得成長。
  • Item
    運用差異化教學於國中生英語學習之實踐探究
    (2020) 蕭惠芳; Hsiao, Hui-Fang
    本研究旨在探究差異化教學運用於國中生英語教學的實踐歷程。研究者以行動研究法在國中九年級的一個班級進行差異化教學研究。研究目的有三:一、建構國中英語科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方案;二、探究國中英語科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歷程與結果;三、省思國中英語科差異化教學的挑戰與專業成長。 本研究的差異化教學主要以第五冊前六課的單字、課文的對話與多元文本教學進行差異化教學的設計,並融入差異化教學的四要素:內容、過程、成果與學習情境加以規劃。研究設計共分兩階段實施,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觀察、訪談、問卷及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獲得以下結論: 壹、在建構差異化教學時應先掌握核心的理念與原則,然後透過觀察和訪談等方式做好需求評估,再從小的層面開始進行課程架構設計,以設計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情境,並結合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去規劃適性的內容、過程與評量;貳、在差異化教學的實施歷程中,研究者應先進行教學思維的轉化,然後著重於適性教材的規劃,並掌握實施的流程才能有效運用教學時間;在實施的過程,有關四要素的調整幅度大小則有賴整合研究者的觀察與省思、學生心得與建議和諍友的觀察與建議;參、差異化教學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各組學生的情意面向和在單字/心智圖/課文的對話的學習技能;肆、將教學思維轉化為差異化教學思維、規劃適性教學的主軸並提供程度較弱的學生學習輔助鷹架,幫助各組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是研究者在本次差異化教學實踐所面臨的挑戰;透過同儕觀摩與實施行動研究可以提升教學的專業省思與成長。 最後,在本研究論文結尾之際,研究者亦提供相關的差異化教學實踐建議,以作為後續研究改進的參考。
  • Item
    創意教學法提升國中生英語學習動機之行動研究
    (2020) 黃韻軒; HUANG,YUN-HSUAN
    本研究旨在建構一套英語科創意教學課程方案,期望透過創意教學實施,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研究以國中七年級兩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行動研究取向之課程設計,進行教學方案的實踐。從課程實施、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變化,及教師專業成長三個層面,探究創意教學課程的建構與實施情形。 本課程方案實施成效分析,主要運用質性蒐集方法,包含訪談、教師教學省思札記,及學生回饋單等文件分析資料;而量化部分,則以學習動機量表為輔。並於課程實施及資料蒐集後,進行統整及分析,藉此歸納出研究結果如下: 一、選用創新的教學方法、教材及環境,建構出有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 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二、 以小組合作方式,實施英語創意教學方案,提升多數學生學習動機。 三、 創意教學法能強化學生人際互動與社會團體觀念,讓學生感受在團體中存在的價值,並看見自己的潛能。 四、教師提升創意教學課程設計能力,開展學生的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