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一所都會型公立實驗學校家長教養觀、家長參與及資本運用研究
    (2022) 林佳瑩; Lin, Chia-Yin
    實驗學校近年在臺灣備受家長和學生青睞,然而實驗教育相關研究以探討教育理念、法令制度、課程與教學實踐為主,較少關注家長如何參與子女的教育及可能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取徑,以一所都會型的公立實驗國中作為研究場域,針對家長、學生及教師進行訪談,並蒐集相關文件,藉此瞭解個案實驗學校家長的教養觀、家長參與方式,以及如何運用資本以確保孩子的學習歷程順遂,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一、實驗學校家長認同實驗學校探索式教育的理念,但受限於升學考試制度,在追求適性發展和文憑價值之間反覆拉扯。二、實驗學校的家長參與係藉由家長跟教師、同儕家長及孩子的互動關係,促使孩子兼顧多元學習和升學表現。三、積極動用各項資本的家長,有助於為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增進其教育優勢。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政策及實驗學校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宜與不同背景的家長分享參與實驗教育的方法。 (二) 教育主管機關和實驗學校持續宣揚實驗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二、對家長的建議 (一) 實驗學校家長可積極建立人際網絡,善用社會資本增進家長參與之成效。 (二) 實驗學校家長宜配合學校教育理念,鼓勵孩子多元探索。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資料蒐集方法宜納入參與觀察,以深入瞭解家長參與的實際情形。 (二) 可針對不同型態的實驗教育進行跨場域的比較。 (三) 可進一步分析國中三年期間家長參與和資本運用的轉變。 (四) 可針對實驗學校學生各階段的升學選擇進行深入探討。
  • Item
    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
    (2011) 林佳瑩
    體育班學生的學習情況較少受到關注,但是潛在課程影響深遠,課堂學習或師生互動經驗皆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因此本研究以臺灣北部地區一所高中體育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透過參與觀察和訪談,瞭解高中體育班學生從學校生活中學到何種潛在課程、這些潛在課程的本質、形式與影響,以及學生如何詮釋潛在課程,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中體育班學生從學校生活中學到「分流制度」、「課堂學習」、「專長訓練」、「師生互動」及「同儕關係」五個面向的潛在課程。 二、高中體育班潛在課程的本質是一種二元分類的觀點,並透過「善意或惡意」、「直接或間接」和「意識或未意識」三種不同的形式加以傳遞。 三、高中體育班潛在課程影響學生的「知識」、「行為」、「態度」、「人際關係」、「自我概念」及「生涯發展」。 四、受到角色認同和學習經驗的影響,高中體育班學生對潛在課程有不同的詮釋。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 學校宜重視體育班學生的學習權益,提供公平的學習機會。 二、 根據高中體育班學生的學習需求安排課表和教材。 三、 建立高中體育班任課教師和教練之間的溝通機制,共同促進學生學習。 四、 體育班任課教師宜對學生抱持適切的期望。 五、 術科教練宜關注體育班學生的學科表現。 六、 透過各種正式與非正式課程活動促進體育班和普通班的交流。 高中體育班學生宜以多元開放的態度參與學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