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親子關係對青少年離婚態度之影響
    (2012) 陳怡臻; Chen, Yi-Jen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對離婚的態度,並進一步分析個人背景變項、家庭背景變項及親子關係對青少年離婚態度之影響。採問卷調查法,針對全臺灣北、中、南、東四個地區就讀於高中職一年級到三年級、年齡介於15歲至18歲之間的學生進行抽樣,有效樣本共計1248人。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整體而言,青少年對離婚的態度為「普通」偏「不認同」。對離婚態度四個面向的認同程度,由高至低依序為「離婚的困難度」、「對離婚的接受度」、「離婚的可行性」、「個人及孩子的福祉」。 二、「性別」、「主要照顧者」、「宗教信仰」、「學校類別」及「知覺父母婚姻關係」對於青少年的離婚態度有顯著影響力。女性、主要照顧者為母親、無宗教信仰、就讀高中、父母婚姻關係愈不和諧之青少年,對離婚持較認同之態度。 三、親子關係在背景變項對青少年「離婚的困難度」、「個人及孩子的福祉」兩個離婚態度面向的影響中,具有中介作用;親子的親密情感,對青少年的離婚態度之影響力,大於父母的婚姻關係。
  • Item
    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父母教養差異對手足關係之影響
    (2013) 鄭珮秀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父母教養差異對手足關係之影響,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全國公立中學國一至高三具有一位以上手足的在學學生,共獲得有效問卷852份,研究以「個人基本資料」、「親子關係量表」、「父母教養差異感受量表」、「手足關係量表」為研究工具,研究資料以統計軟體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系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壹、青少年的親子關係 1.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良好。 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因不同年級而有差異性;國中階段的青少年,國一生與父母的關係最好,高中階段的青少年,高二生與父母的關係最差。 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因不同性別而有差異性;女孩與父母的關係比男孩好。 4.青少年的親子關係因出生序而有差異性;排行老大者與父母的「溝通」關係比老么好。 5.青少年的親子關係不會因為手足數目而有差異。 貳、青少年感受父母教養差異情形 1.青少年感受父母教養差異不會因為不同年級而有差異。 2.青少年感受父母教養差異因不同性別而有差異;女孩比男孩感受父親較公平對待,男孩感受父親較多的「控制」。 3.青少年感受父母教養差異因不同出生序而有差異;排行老大者感受父母「控制」高。 4.青少年感受父母教養差異因手足數目而有差異;只有一位手足者感受父母「控制」高。 參、青少年的手足關係 1.青少年的手足關係普通。 2.青少年的手足關係因不同年級而有差異性;高三生的手足關係最好。 3.青少女的手足正向關係比青少男好,但手足負向關係則無性別差異。 4.排行老大者的青少年其手足關係較差。 5.青少年的手足關係因手足數目而有差異;有兩位手足的青少年其手足關係最好。 6.同性別手足組合比異性別手足組合的青少年其手足正向關係較好,但手足負向關係則無手足性別組合差異。 7.手足負向關係會因手足年齡差距而有差異;年齡差距愈大者其手足關係愈好。 8.親子關係對手足關係有顯著解釋力;青少年感受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愈好,其手足關係也愈好。 9.父母教養差異對手足關係有顯著解釋力;父親教養差異對手足負向關係有顯著解釋力,母親教養差異對手足正向和負向關係都有顯著解釋力。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建議,提供青少年、青少年的父母、學校教育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與學習需求評估
    (2007) 李乃佳; Nai-Chia Lee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並評估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學習需求。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採方便取樣大台北地區國中、高中、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獲得有效樣本665份。研究工具包含「親子關係量表」、「親子關係學習需求量表」以及「個人基本資料」;其中,青少年親子關係之內涵是由「訊息交換」、「情感傳達」、「問題解決」、「生活參與」和「角色期望執行」等五個構面組成。所得資料以SPSS 10.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皮爾遜積差相關。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 青少年親子關係狀況: 1. 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品質仍有再提升的空間。 2. 女生與父、母親的關係優於男生。 3. 與父親關係好的青少年,與母親的關係也是好的。 4. 青少年親子關係在高中職階段存在轉折點:高二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最差,高三青少年的親子關係提升。 二、 青少年親子關係學習需求評估: 1. 家庭教育專家及青少年對親子關係學習需求的看法大致相同。 2. 對親子關係有學習需求的青少年,其親子關係是好的;反之,對親子關係沒有學習需求者,其親子關係較差。 3. 國中及高中職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優先學習議題包括「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使用多樣化的方式與父母交換意見」、「使用外顯的、多樣化的方式表露情感」和「尋求外界協助解決親子問題」。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相關建議給予青少年、青少年父母、學校教育及未來研究。
  • Item
    青少年之父母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2014) 薛重生
    本研究旨在發展設計適合青少年之父母的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並評估此課程介入後,對青少年之父母與其子女的親子關係產生正向改變的情形。 本研究以ISD之ADDIE模式進行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之規劃,並從心理社會發展論、愛之語觀點、薩提爾模式及父母效能訓練等理論觀點做為課程設計的內涵。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台北市某高中之家長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n=12)與對照組(n=19),實驗組接受為期六週、每週一次、每次約三小時的「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以「親子關係問卷」做為量化工具,檢驗兩組家長及其子女於前、後測驗分數的差異,並於課程結束四週後,對實驗組家長實施追蹤測驗。在質性工具部分則以「課程學習單」、「回家作業單」、「團體課程記錄表」、「團體課程總回饋表」、「團體訪談記錄表」及「網路社團」等資料,評估實驗組家長的學習成效及課程效果。 經課程實施後,由團體課程回饋表之量化統計及質性資料分析,得知多元理論觀點的課程設計能使家長獲益,支持本研究所設計「親職教育成長團體課程」具有成效。同時實驗組家長於前、後測成對樣本t檢定顯示親子衝突狀況顯著改善,並於前測與追蹤測驗之t檢定顯示整體親子關係、溝通及衝突項目之延宕效果有顯著提升。研究者並從家長特性、課程設計、帶領技巧及合作學校的回饋等方面進行成長團體課程教學反思,且根據研究結論,對家庭教育相關機構及高中學校辦理親職教育提出建議。
  • Item
    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行為與親子關係:跨文化比較
    (2015) 黃涵郁; Huang, Han-Yu
    本研究從文化背景差異的條件下,探究美加籍高中生知覺父母的教養行為與其親子關係。研究以便利取樣的方式,抽取在臺灣外僑學校以及在美國本土學校的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出324份問卷,回收264份問卷,將漏答過多以及不符合本研究對象條件等無效問卷剔除後,得有效問卷200份。研究工具包含三大部分:「父母的教養行為量表」、「與父母親親子關係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三部分。研究結果以統計軟體PASW Statistic V22(SPSS 22)進行分析,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相依樣本t檢定、相關係數、同時迴歸分析,來進行統計考驗。分析結果如下: 一、 美加籍華人與美加籍美加人學生知覺父母教養行為為何? (一)美加籍華人和美加籍美加人父母均最常一致性教養、嚴厲教養最低,正向教養行為均不高 (二)美加籍華人母親監督、一致性教養以及整體正向教養行為均顯著高於父親 (三)美加籍美加人母親監督教養以及整體正向教養行為均顯著高於父親 二、 美加籍華人與美加籍美加人學生知覺與其父母親子關係為何? (一)美加籍華人和美加籍美加人學生與父親的情感傳達較好、訊息交換較差,整體親子關係尚有進步空間 (二)美加籍華人和美加籍美加人學生與母親的情感傳達較好、問題解決較差,整體親子關係尚有進步空間 (三)美加籍華人與母親的訊息交換以及整體親子關係均顯著較與父親的好 (四)美加籍美加人與母親的訊息交換、情感傳達以及整體親子關係均顯著較與父親的好 三、 學生知覺父母的教養行為,是否與族群、生活環境有關聯? (一)美加籍華人學生知覺母親嚴厲教養頻率顯著高於美加籍美加人 (二)在臺灣,美加籍華人學生知覺父親監督、嚴厲教養以及母親監督、嚴厲教養均顯著高於美加籍美加人 (三)在臺灣,美加籍美加人學生知覺母親引導教養顯著高於美加籍華人 (四)在美國,美加籍美加人學生知覺母親監督教養顯著高於美加籍華人 (五)在美國的美加籍美加人學生知覺母親整體正向教養行為以及父母的監督、嚴厲教養均顯著高於在臺灣的美加籍美加人 四、 學生知覺與其父母的親子關係,是否與族群、生活環境有關聯? (一)在臺灣,美加籍美加人知覺與母親的情感傳達和問題解決以及整體親子關係均顯著較美加籍華人好 五、 學生之族群、生活環境、父母教養行為是否可解釋與父母的親子關係? (一)父親監督、引導教養的頻率越高,學生知覺與父親的訊息交換、情感傳達以及整體親子關係越好 (二)嚴厲教養的頻率越高,學生知覺與父親的問題解決越差 (三)母親引導教養的頻率越高,學生知覺與母親的情感傳達、問題解決以及整體親子關係越好
  • Item
    不同社經背景母親與子女親子互動探討—以課後活動為例
    (2015) 程湘芸; Cheng, Hsiang-Yun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課後活動中,高社經地位與低社經地位家庭之母親與孩子親子互動內涵。研究者以參與觀察的方式在課後時間進入兩個家庭,並以觀察紀錄的方式蒐集資料,試圖在家庭場域的自然脈絡中,瞭解不同背景親子互動之內涵。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在高社經家庭中,親子互動的特色為:一、以孩子為優先考量。二、視孩子為有能力個體。三、威嚴與親密關係並存。四、正向理性的教養策略。在低社經家庭中,親子互動的特色為:一、媽媽對孩子的付出。二、類平輩的親子關係。三、講求效率的教養策略。此外,本研究也發現高社經家庭和低社經家庭的父親角色、社會網絡及父母為孩子安排活動的差異。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相關研究建議及現場教師之輔導建議。
  • Item
    「早婚者」的婚姻品質:青少年期的父母婚姻關係與親子關係之影響
    (2019) 陳家容; Chen, Jia-Rong
    臺灣近年人口出生率下降,遲婚或是不婚的現象受到極大的關注,如何鼓勵結婚及生育成為政策的焦點。但在此同時,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哪些人會選擇較早進入婚姻?西方的研究多指出,早婚及早育與成年時期不利的經濟處境和社會發展等有顯著關聯,「早婚」被認為是不佳的選擇。因此,哪些因素攸關早婚者的婚姻品質?十分值得探究。本研究旨在探究早婚者的婚姻樣貌,並進一步由其青少年階段的原生家庭經驗切入,分析青少年期父母的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早婚者的婚姻關係之關聯。本研究運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TYP)長期追蹤調查資料的第一階段(國中時期)及成年調查之資料,以「低於同一出生世代」的平均初婚年齡一個標準差為標準定義「早婚者」(男性為18~27歲,女性為16~26歲),選取最終樣本數共263人。研究結果顯示,結婚年齡並不影響其婚姻品質,而男性、有婚前懷孕或生育經驗之早婚者其婚姻品質顯著較低。再者,原生家庭經驗確實與早婚者之婚姻品質有關聯,且男性早婚者的兩代婚姻品質會透過親子關係而呈現代間傳遞的效果,也就是說,當父母婚姻關係不好,則青少年期親子關係也會越不好,進而影響男性早婚者之婚姻品質。
  • Item
    親子關係課程發展與成效評估之研究-以國中階段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
    (2016) 趙佩抒; Chao, Pei-Shu
    本研究旨在以「建設性衝突」為主題,發展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親子關係課程,並針對此課程進行成效評估。本研究針對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的學生,進行為期七週、每周一堂課程的實驗研究。研究者以「親子關係量表」與「建設性衝突量表」前後測、學生之「課程評價」等量化資料,以及課堂觀察、學習單與課後訪談等質性資料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的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以「學生為中心」的概念來設計親子關係課程,由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探討其與父母發生衝突的原因及感受,並運用影片引導學生思考親子衝突的情境,聚焦於「建設性衝突處理」的核心概念,以期提升學生正向溝通的知能。課程設計採用講述、體驗、小組競賽與討論、及影片欣賞等教學方法,並透過體驗及省思,進而提升學生的生活實踐力。 二、 參與七周之親子關係課程,對於學生「建設性衝突」知能的提升具有顯著的影響,具體來說,學生更認同:衝突具有正向功能,能提供雙方機會檢視彼此立場的差異,並且願意釐清衝突發生的原因、採用支持性的方式進行溝通,最後提出雙方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進而實際解決問題。並且,此能力的提升不受到學生的性別、家庭結構與社經地位等背景變項影響。 三、 此課程之成效,整體來說,課程進行前建設性衝突知能好的學生,課後建設性衝突的知能也較好。而「家庭結構」對於學生課後建設性衝突知能的表現具有影響力,但若同時考量「家庭結構」及「親子衝突」對學生課後表現的影響,則「家庭結構」無顯著影響力,顯示:須同時考量此二變項,方能釐清家庭對學生課後建設性衝突知能表現的影響。
  • Item
    同志家庭之成家育兒歷程與親職經驗之個案研究
    (2015) 蕭巧梅; Hsiao, Chiao-Mei
    台灣現代社會對同志成家育兒議題日漸關心,同性婚姻在台灣尚未合法之際,已存在的同志家庭如何走過成家育兒的親職之路?親職對於子女人格發展具關鍵性影響,同志家長的親職經驗(親職角色觀點及其展現、親子關係、教養理念及教養方式)直接影響同志家庭子女。本研究旨在探究同志家庭成家育兒歷程及同志家長親職經驗,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邀請三個同志家庭(2個女同志家庭、1個男同志家庭)作為訪談個案。研究資料包括訪談稿、媒體公開資訊(新聞、社會團體網頁)、即時通訊內容(Messenger和LINE等),運用質性資料分析軟體NVivo 10輔助資料分析進行。研究結果與發現歸納如下:一、同志家庭成家育兒歷程大致經歷伴侶穩定交往、向原生家庭父母出櫃、結婚、生育子女。二、已成家育兒的男、女同志家長共同特徵為呈現高度同志身份自我認同與家庭認同。同志家長正面看待自己的家庭,其子女亦展現高度的家庭認同。三、同志家長具多重視角的親職觀點,包含從生理性別、家庭職務功能、與子女互動形式、以及性別特質等面向。四、親職角色展現樣態方面,男、女同志家長非以二元生理性別區分親職工作;同志雙親共同參與照顧養育子女的親職工作;同志家庭中兼具傳統異性戀家庭父職與母職工作,唯獨生理性別不同。五、同志家長教養方式為以身作則、重視人格養成、積極參與子女教育、獎勵與懲罰交替運用等。六、同志家長教導子女認同自身獨特家庭型態的方式有:不具性別刻板印象、接納孩子性傾向的性別教育、為子女教育向學校出櫃、自幼教導多元家庭概念以及反歧視和反偏見教育。本研究之結果可提供親職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者、政策制訂者、及性別研究學者作為同志相關教育、政策、及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