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市國中生為例
    (2005) 陳澤寶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之現況,以自編「國 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之調查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台南縣市二年級國 中生為對象,取得有效樣本1266 份。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次數分配、百分比、 平均數、標準差、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迴 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發現研究假設大部份得到支持,研究結果歸納 如下: 一、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良好,為正向態度。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以Likert 五等第量表測量,平均分數為3.58 分,高 於中間值3.00 分,就整體而論趨於正向。 二、台南縣市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介於「很少」至「偶爾」之間,呈中間偏負向 之行為。 國中生對老人行為以Likert 五等第量表測量,平均分數為2.84 分,就整 體而論為中間稍偏負向。其中在「人際互動」、「尊重關懷」兩分層面上有較 正向的行為。 三、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因個人基本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會因城鄉別、宗教信仰、家庭社經地位、與老人 同住時間、與老人相處經驗、與老人相處頻率、相處時間、相處情形、祖孫 親密關係、外祖孫親密關係、幼時曾受外祖父母照顧時間、幼時曾受外祖父 母照顧、曾受祖父母任一方照顧、將來考慮與老人同住等變項之不同而有顯 著差異。 四、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因個人基本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國中生對老人的行為反應,會因城鄉別、宗教信仰、家庭社經地位、曾 與老人同住、與老人同住時間、與老人相處經驗、相處頻率、相處時間、相 處情形、祖孫親密關係、外祖孫親密關係、幼時曾受祖父母照顧、幼時曾受 外祖父母照顧、幼時曾受祖父母任一方照顧、受祖父母照顧時間、外祖父母 照顧時間、將來考慮與老人同住等變項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國中生在對老人的態度上,會因個人背景與對老人經驗變項之交互作用的影 響而有顯著差異。 國中生個人背景以居住在鄉村、女生、有宗教信仰、目前與祖父母同住、 雙親家庭、中高社經家庭、與老人接觸經驗愈多、及自覺與老人相處情形愈 良好、與祖孫關係愈親密、且將來願與老人同住等交互影響,對老人的態度 則愈佳。 六、國中生在對老人的行為上,會因個人背景與對老人經驗變項之交互作用的影 響而有顯著差異。 國中生個人背景以居住在鄉村、女生、有宗教信仰、目前與祖父母同住、 單親家庭、中高社經家庭、與老人接觸經驗愈多、及自覺與老人相處情形愈良好、與祖孫關係愈親密、且將來願與老人同住等交互影響,對老人的行為 互動則愈佳。 七、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與對老人的行為間有顯著正相關。 八、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可以有效預測對老人的行為。 根據本研究結論發現,提出下列建議: 一、加強代間教育課程方案的發展:提供正確的老化知識,將之融入課程中,幫 助學生學習與老人的代間相處。 二、對教師之建議:具體落實教學,進而影響學生對老人的態度與行為。 三、對家長、家庭之建議:提昇與老人接觸經驗的品質、增進祖孫關係之親密感、 帶領家人參與服務社會性活動,從做中學得付出愛心回饋社會、尊重老人促 進家庭之和樂。 四、對學生之建議:珍惜老人的關愛之情、多與老人相處及傳承學習、學習老化 知識教育。 五、對未來研究之建議:研究變項、對象可更多元化。可對非親屬老人或祖父母 之態度及行為方面做深入探討,並使研究工具更周全。
  • Item
    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
    (2003) 許珮榕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衣著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並發展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探討衣著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提昇、消費態度改變、與消費行為改變之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選擇台北市某國中二年級四個班級共13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n=69)接受的教育介入為每週一次,每次90分鐘的「國中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而對照組(n=70)則進行一般的家政課程教學。在介入前、後一週及介入後一個月分別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國中生衣著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的前、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後的成效。結果發現:一、國中生目前衣著消費知識尚可;衣著消費態度雖有積極傾向,但仍待加強;衣著消費行為雖偏良好,但仍待加強。二、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衣著消費知識提昇、衣著消費態度及衣著消費行為改變有顯著的教學成效。對實驗組學生追求消費者權利與義務的態度有顯著的教學成效,在追求正確資訊及消費者教育權利與義務的行為有顯著的教學效果。三、衣著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實驗組學生之衣著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的改變,並不會因學生性別及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差異。
  • Item
    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
    (2003) 楊斯雲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休閒旅遊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並發展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方案,探討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提升、消費態度改善與消費行為改變之效果。 本實驗採準實驗研究設計,選擇新竹市某國中一年級四個班共150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76人)接受的教育介入為每週兩次,每次45分鐘的「國中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活動」,而對照組(74人)則進行一般的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教學。在教育介入前後一週及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分別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國中生休閒旅遊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的前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後的成效。 結果發現: 一、 國中生目前休閒旅遊消費知識不足;休閒旅遊消費態度雖有積極傾向,但仍需加強;休閒旅遊消費行為雖偏正向,但仍需加強。 二、 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休閒旅遊消費知識提升、休閒旅遊消費態度改善、與休閒旅遊消費行為改變有顯著的教學成效,並具有顯著的學習保留效果。 三、 休閒旅遊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休閒旅遊消費知識的提升,女生的介入效果優於男生,家庭社經地位則不影響其知識的提升;而休閒旅遊消費態度改善、休閒旅遊消費行為改變皆不因性別與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教學成效。
  • Item
    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之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法
    (2003) 陳玫月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其研究目的有四: 一、 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瞭解國中生對老人的概念。 二、 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瞭解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 三、 比較國中生與老人相處經驗多寡對老人的態度之不同。 四、 探討焦點團體訪談運用於國中生以作為研究工具之可行性。 本研究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探討國中生對老人的態度。根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依照參與者與老人相處經驗的多寡、性別、不同班級原則共招募四個焦點團體,每個團體由五至六名參與者所組成,各進行1小時共四次的焦點團體訪談。 本研究流程包括:準備焦點團體、進行焦點團體訪談、資料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本研究之研究結論為: 一、 參與者對老人的概念呈現多元的面貌。包括外表、心理及人格特質、年齡、生活及社會關係等方面。參與者自己的想法及他們週遭的人、事、物都是他們對老人概念形成的來源。 二、 參與者對老人持較正向的態度。在老人的生理方面,參與者提出多項負向的描述,且存有刻板化的印象。參與者對老人心理、老人人格特質兩方面是正向與負向的態度兩者兼具。對老人人際互動持較正向的態度。參與者對老人的家庭生活傾向於持正向的態度並肯定老人對家庭與社會的貢獻。 三、 參與者與老人相處經驗的多寡與品質,與其對老人的態度有明顯的關連性。與老人相處經驗較多的參與者比與老人相處經驗較少的參與者對老人有較正向的態度。 四、 本研究佐證焦點團體以國中生為參與者之可行性。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學校、家庭、媒體、政府當局以及未來之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居住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
    (2003) 徐琮惠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的目前水準,並設計「國中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以進行實驗教學,研究其對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改變的成效,做為日後推廣消費者教育之教學參考。主題教學之內容為以「居住消費」及「消費者的權利義務」為架構來編擬,共六週總計十二節課之教學活動。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以桃園縣某高中國中部二年級四個班級學生(共109人)為對象,其中實驗組兩班(共55人)進行「國中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教學,對照組兩班(共54人)則未實施此教學課程。教學評量以自編之「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於教學前後一週及教學結束後一個月進行前測、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教學立即成效以及教學維持效果。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卡方考驗、t-考驗及共變數分析處理。主要結果如下: 一、 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為: (一) 整體居住消費知識偏低。 (二) 整體居住消費態度已偏向積極。以八大權利義務分析:對於追求正確資訊、消費者教育、基本需求及服務、求償的權利及義務之態度偏向積極。而對追求表達意見、選擇、健康環境的權利及義務之態度雖有積極傾向,但仍有加強的必要。 (三) 整體居住消費行為仍待加強。以八大權利義務分析:追求正確資訊的權利及義務的行為已出現,但追求健康環境、選擇、基本需求及服務、求償、安全、表達意見、消費者教育的權利及義務的行為,仍有待加強。 二、 「國中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對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提昇、消費態度改變與消費行為改變的成效 (一) 消費知識提昇: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居住消費知識提昇有顯著的立即效果,及非常顯著的維持效果。 (二) 消費態度改變: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居住消費態度的增進未有顯著立即效果,但態度增進的維持效果非常顯著。以八大權利義務分析:追求安全、正確資訊、表達意見、消費者教育的權利及其義務之態度,呈現非常顯著的維持效果,且追求選擇的權利及其義務之態度呈現顯著的維持效果。 (三) 消費行為改變:居住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居住消費行為改變無顯著的成效;但對實驗組學生立即及維持的居住消費行為,造成顯著的正向改變。 三、 個人變項對國中生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改變的影響 (一) 性別: 居住消費主題教學介入對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的成效,部份內容因實驗組學生之性別而呈現差異。 (二) 家庭社經地位 居住消費主題教學介入對居住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改變之成效,部份內容因實驗組學生之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而有所差異。
  • Item
    飲食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效果之試探性研究
    (2003) 楊佳欣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飲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目前水準,並發展飲食消費主題教學方案,探討飲食消費主題教學對國中生消費知識提昇、消費態度改變、與消費行為改變之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選擇台北縣某國中二年級四個班級共119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n=62)接受的教育介入為每週一次,每次90分鐘的「國中飲食消費主題教學活動」,而對照組(n=57)則進行一般的家政課程教學。在介入前、後一週及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分別對實驗組及對照組進行「國中生飲食消費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的前、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後的成效。結果發現:一、國中生目前飲食消費知識不足、飲食消費態度已雖有積極傾向,但仍待加強、飲食消費行為雖偏正向,但仍待加強。二、飲食消費主題教學活動介入後對受試學生的飲食消費知識提昇、飲食消費態度改變有顯著的教學成效。尤其就八大權利義務而言,在追求基本需求及服務、安全、選擇、表達意見、求償、健康環境權利義務態度有顯著的教學成效及保留效果,在追求正確資訊權利義務態度及追求求償權利義務行為有顯著的教學效果。三、在追求基本需求及服務權利義務態度及行為上,女生的介入成效優於男生。在追求選擇權利義務行為的教學效果上,中社經地位學生顯著優於低社經地位學生。追求基本需求及服務權利義務行為的教學保留效果,高社經地位學生顯著優於中社經地位學生。
  • Item
    國中生乳製品營養教育課程成效評估
    (2007) 鄭惠文; Cheng Hui-wen
    鈣攝取不足和骨質疏鬆症、高血壓、肥胖和胰島素抗性及乳癌等疾病的發生有關,而我國連續三次國民營養狀況調查都發現國人的鈣質攝取明顯低於衛生署建議的參考攝取量。乳製品是鈣質最豐富的來源,但各年齡層男女對乳品類的每日平均攝取量卻不到一份。青少年時期是增加骨質密度高峰的關鍵時期,同時成人期的飲食習慣多延續自青少年期。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評估以生態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計畫行為理論及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發展之營養教育課程,對國中生乳製品攝取成效的影響。以四所公立國中之八年級各兩班學生(N=232)為研究對象。研究設計分兩組,實驗組為實施每週一單元(45分鐘),共五個單元的國中生乳製品攝取營養教育課堂教學,以及兩份家長簡訊;控制組則無任何相關的營養教育活動。在介入前、後一週及後五週,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前測、後測及後後測評量。研究結果發現:介入後一週(後測),實驗組學生乳製品攝取之相關因素(包括營養知識、主觀規範及自我效能)和乳製品攝取行為(包括一般攝取行為、行為改變階段、總乳鈣攝取量)有顯著進步(p<.01);其中乳製品攝取之營養知識、主觀規範及行為改變階段有為期至少五週的短期延宕成效(p<.001);但乳製品攝取之態度則無顯著立即成效(p>.05),短期延宕效果亦不明確。分析此介入方案於不同背景(性別、區域、體型、居住狀況、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程度)學生的成效,除態度外,對不同背景學生均能顯著提升其乳製品攝取之相關因素和乳製品攝取行為(p<.05)。
  • Item
    台北市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
    (2007) 黃瓊慧; HUANG,Chiung-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九十四學年度七、八年級之全體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有效問卷1018份。本研究以「身體意象量表」、「休閒活動量表」、「重要他人對自身外表的評價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研究樣本參與休閒活動之類型,以娛樂性的休閒活動所佔比率最高,其次為體能性及知識性之休閒活動,較少參與社交服務性、藝文性的休閒活動。 二、男生對自己的外表評價最差,健康評價最好,重視體能鍛練;女生對自己的外表、體能評價普遍較低,對健康評價最好,較重視外表的裝扮,覺得自己過重,擔心自己變胖,比男生重視體重的變化。就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來看,男、女生對於健康、臉部較滿意,對身高及體重較不滿意。 三、較常從事休閒活動者,對於自己的外表、體能、健康有較好的評價,較滿意度身體各部位;另外,對於身材外表的修飾較重視,主動培養良好的體能,追求健康的身體。 四、在乎重要他人對自身外表的評價者,對自我的外表有較高的評價,重視外表的打扮及健康生活的要求,較關心體重的變化,且自認為體重較重。 五、整體而言,個人背景因素方面,以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對身體意象最具預測力,其次為身體發展成熟度、家庭社經地位、年級;休閒活動方面,以體能性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最具預測力,其次為知識性、娛樂性、社交服務休閒活動;藝文性休閒活動則不具預測力;在重要他人評價方面,父母評價、同儕評價對身體意象皆具有預測力。
  • Item
    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南市為例
    (2006) 吳美慧; Wu, Mei-hui
    本研究旨在探討內省智能、偶像明星及重要他人對國中生身體意象的影響。以台南市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全部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有效問卷629份。本研究以「身體意象量表」、「內省智能量表」、「偶像明星的身體意象訊息量表」、「對重要他人評價的看法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男生對自己整體身體的看法(外表、體能、健康等層面)較女生為正向、積極。男生比較重視體能運動;而女生則重視外表修飾。女生明顯比男生在意體重的變化,而且容易主觀的高估自身的肥胖程度。就身體各部分滿意度來看,男、女生皆對頭髮、健康、臉部較滿意,對體重和身高較不滿意,女生尤其對腰部以及容易囤積脂肪的下半身不滿意。 二、體重「過重」或「肥胖」、有被嘲笑經驗、發育「太早」和「太晚」的學生對自己的外表、體能、健康評價和身體各部分滿意度愈低,愈不注重體能訓練,但是較為關注體重變化及容易自覺體重較重。 三、青少年的內省智能愈高時,對身體意象的看法與評價愈正向、積極,其對於自己外表、體能和健康感到愈滿意,以及對於自己體能和健康的關注程度亦愈高。愈會去懷疑偶像明星身材外表的真實性。也愈不在乎外表被嘲笑。 四、女生比男生認同偶像明星的身材,承受偶像明星的身材外表所造成的社會壓力也比男生大。比較會學習、模仿偶像明星的外表裝扮,減肥的意願也比男生高,對外表的修飾也投入較多心力。 五、愈在乎父母、同儕評價者,其對體重的變化愈注意、自覺體重愈重、對身體各部分愈不滿意,在身體外表的修飾投入越多,但對自己的健康評價愈差。 六、整體而言,以內省智能為預測身體意象的最佳變項,其次是社會壓力、認同度、發育情形和性別等變項具顯著意義。
  • Item
    製造業輪班工作家庭之子女家務參與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生為例
    (2006) 于永輝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製造業輪班家庭子女之家務參與及其影響因素,針對就讀桃園縣之國中學生為研究母群,依桃園各鄉鎮從業人員數與廠別屬性比例,立意抽取學校進行問卷調查,共計發放問卷2430份,回收2136份,其中符合製造業輪班家庭條件者共404名。本研究將家務工作分為七個層面共計15個項目,自編「國中學生家務參與問卷」來探討製造業輪班家庭子女之家務參與。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製造業輪班家庭國中學生家務參與之平均數為2.94,此數值介於「很少參與」與「有時參與」之間。 二、製造業輪班家庭國中學生參與最多的家務層面是「衣物整理」;最常參與的家務項目是「倒垃圾」或「資源回收」。 三、個人因素中「出生序」、「年級」是影響製造業輪班家庭國中生家務參與的因素;家庭因素中「知覺父母學業期望」、「母親健康狀況」因素分別影響製造業輪班家庭與雙親輪班家庭國中生之家務參與。 四、「父母輪班組合」無法解釋製造業輪班家庭國中生的家務參與,但「母親輪班時段」是影響製造業雙親輪班家庭國中生家務參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