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7
  • Item
    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研究-以盧梭和福祿貝爾教育思想為例
    (2005) 李思穎
    本研究藉由探討中西歷代思想發展脈絡中,影響幼兒教育發展卓著的 教育學者-盧梭的「愛彌兒」和福祿貝爾的「人的教育」之全人發展教育思 想,探討全人理想教育之內涵,為未來幼兒「全人理想」教育目標,提出 相關建議。 本研究探討目的,可分為四點: 一、探究中西的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關係。 二、探究盧梭的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關係。 二、探究福祿貝爾的幼兒教育與全人理想之關係。 三、盧梭和祿貝爾的全人理想,對現代幼兒教育全人發展之啟示。 本研究除了蒐集多位中西相關教育學者的專書,及探討這兩位學者的 相關文獻,予以整理、分析和比較。盧梭和福祿貝爾在幼兒教育上,認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文化教育環境,影響幼兒教育的全人發展,他們主張回歸自然的教育本質及提倡全人理想教育目的,謙卑的自省,使人能夠充分認識自己,崇尚自然及上帝的真理,才能使人深刻體會生命的真諦。此外,他們認為全人理想的主旨在於尊重人權,培養自由、平等和博愛的精神,以愛和關懷、支持和鼓勵他人。這兩位學者除了注重身體的健康及家庭教育外,也強調學校教育必須以直觀教學理念,增進兒童學習及心智成長,使兒童返回自然,提升靈性修養,尋求上帝的真理和智慧,才能充分自由發展其潛能,實現全人理想教育目標。
  • Item
    兒童失諧幽默理解之研究
    (2004) 吳鈺婷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5-7歲兒童在失諧邏輯短篇幽默故事及笑話之欣賞與理解上的差異及詮釋情形。本研究對象共計60名,主要透過晤談方式進行,研究結果發現:5-7歲兒童在《春天到了》故事欣賞上有差異,在五類失諧笑話欣賞上無差異,在三則故事理解上無差異,在背離常態型、雙關歧義型及趣味比喻型三類失諧笑話理解上有差異。而「性別」的影響只在理解失諧笑話中之趣味比喻型上有差異。 兒童對短篇幽默故事「好笑語句」詮釋有十種理由:聯想到過去相關有趣經驗、覺得新奇、出現諧音造成雙重意義、出現醜的事物與愚蠢行為、不符合自己平日經驗或所預期、違反現實世界事物原則、理解故事中的前因後果、視為常理、似是而非的荒唐行為及發現不符合道德原則。對「好笑圖片」詮釋有12種理由:對圖片中自認為不合乎常理之處提出看法、結合故事文本內容解釋、圖中有違反現實原則、對圖片中的事物覺得新奇沒看過、圖片中有不符合道德原則、自行推敲不合邏輯的因果關係、其它(不符合物理現象…等)、單純看圖片外觀好笑特徵描述、自己想像成有趣比喻、嘲笑愚蠢行為/醜陋外表、聯想過去有趣經驗及圖片中有誇張的動作。 兒童對失諧邏輯笑話的詮釋有二種,第一種是能正確理解笑話中的關鍵語句,且會知道好笑的地方是行為、外觀或字義上出現不一致的情形;第二種是不理解笑話中的關鍵語句,又可分為二種情形:一是能找出關鍵語句,但解釋錯誤,可能的原因是關鍵語詞語意上的不理解、常識不足、自行推敲不合邏輯的因果關係、過渡類推或處於過渡階段;二是找錯關鍵語句,兒童在閱讀笑話時,其所關注焦點並不在關鍵語句上,而是在其它語詞或符號上。
  • Item
    親子對於幻想類圖畫書詮釋之研究
    (2004) 許海嬋
    本研究旨在瞭解親子個別與共讀時對幻想類圖畫書的詮釋。研究者以「新神話」與「魔法」兩類型圖畫書,以及依書中故事情節所自編之半結構式訪談問題為研究工具,對立意取樣之四、六、八、十歲年齡層兒童及其家長共三十二人進行故事詮釋與訪談。結果如下: 無論是兒童或家長皆是以逐幅將圖片串連的方式說出故事,故事內涵皆傾向原故事文本,在故事結構上年齡越大兒童的故事越完整,親子共讀時之故事又比個別時要完整;而親子皆對「新神話」類型之故事提出較多疑問。親子共讀時若兒童、家長間彼此提問與討論,詮釋出來的故事會比僅由兒童或家長主講的故事要豐富;共讀時專注傾聽子女的家長認為兒童的詮釋較成人更理解文本、更生動、也更為細膩。親子共讀歷程則以共讀型態、肢體動作、及口語對話三方面進行探討。 其次發現兒童對於幻想類故事中不符合現實情節的解釋類型有以下三種:相信故事文本的解釋類型、交錯使用類型、考慮現實條件的解釋類型,四歲兒童多持第一類型,年齡越大越能考慮現實狀況,十歲兒童的觀點已和成人一致。另外兒童對於故事情節的虛實判斷情形有以下三種:四歲、及部分六、八歲兒童認為只要符合某些條件,故事中的情節有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他六、八歲兒童認為故事只是故事,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而十歲兒童則認為只要人們想像或作夢,現實生活裡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對未來研究者、家長、教師、文學創作者提出建議。
  • Item
    初任父親最初一年父職經驗之研究
    (2009) 毛萬儀
    研究指出,早期父職經驗可以預測往後的父職模式,因此,探討最初父職經驗,有助於理解父職模式的形成。本研究以六位初任父親為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其回溯之父職經驗,探討其第一年的父職經驗歷程;父職脈絡因素;父職角色轉變、壓力與資源運用,以及對父職的感受和期待。 本研究主要發現結果摘要如下: 一、第一年父職經驗,依照時間順序,經歷「預備醞釀」、「父職概念模糊」、「衝 擊慌亂」、「父親親職角色緩衝適應」、「子女生活照顧」及「發展教養角色」 等六個階段。其關注焦點與父職內涵各不相同。 二、初任父親之成長性格、對父親的印象、觀察與學習經驗、夫妻互動關係、與 原生家庭的互動關係、工作時間與壓力、孩子的發展與特質等因素,共同影 響其父職經驗脈絡。 三、許多超過預期的轉變與壓力接踵而至,「經濟、時間、精力付出」、「掌握頭緒」、 「調整生活重心」都是初任父親亟需克服的難題。他們較常使用「資訊」及 「支援」性社會資源紓緩其壓力。 四、初任父親大多沒有理想父職角色模範,其父職角色發展的主要考量為:「避免 成為不適任的父親」及「根據孩子的狀況調整」。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於初任父親親職教育規劃,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 Item
    網際網路近用與權力取得對青少年親子權力關係影響研究
    (2007) 池俊吉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網際網路近用(時間、目的、應用項目、地點及能力)與網路權力取得對青少年親子權力關係的影響,為獲得大量而有代表性的樣本,採用量化研究為主的研究設計,並輔以深度訪談的質性資料,以協助建構網路權力及親子權力關係的概念。 研究進行方式是將臺灣地區依據2006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的結果,分成三大區域,對區域內的國中高中及高職學校二年級學生進行分層抽樣,共計獲得1117個有效樣本。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項目分析、次數分配、百分比、標準差、卡方分配、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方法進行分析。 主要研究結果描述如下: 一、性別及社經地位在網際網路近用上的差異降低,但親子間的數位落差與家庭型態對網路近用的差異性卻顯著提升,尤其是日益增多的祖孫家庭。 二、青少年網際網路近用目的與應用項目偏向社交性目的與應用。 三、性別對父(母)親親子權力關係的影響獲得驗證。父親的親子權力關係與青少年的性別無關,顯示不論男、女對於父親的權力知覺是相同的,但女生比男生卻在母親親子權力關係處於較被動的地位。 四、獨子在父親親子權力關係上的優勢。 五、高社經地位家庭的父親親子權力關係不易被打破。 六、青少年認同權力取得越佳,對父(母)親親子權力關係的認同就越高。 七、青少年資源轉換權力取得越佳對母親親子權力關係的認同就越低。 八、青少年在網路近用時間、近用目的、應用項目及電腦軟硬體問題修復能力上對父(母)親親子權力關係有顯著影響。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家長、研究者及家庭教育工作者參考。
  • Item
    臺灣社教體系中的家庭教育發展歷程
    (2007) 陳芳茹; Chen, fang-ju
    臺灣社教體系中的家庭教育發展歷程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社教體系中,家庭教育發展的歷程,並以生命歷程理論為研究之分析架構。研究資料蒐集的主要方法採用歷史研究法之文件、數量紀錄及口述歷史三種,進行資料之蒐集。口述史接受訪談人士,包括曾擔任或現職為家庭教育中心工作人員、社教單位主管及學界人士,共有十一位。 臺灣社教體系中家庭教育發展的軌跡依轉捩點,區分為三大階段,分別為「親職教育」推展階段(1986年至1998年)、「學習型家庭」推展階段(1999年至2003年)、「家庭教育法治化及專業化」推展階段(2003年之後)。以生命歷程理論分析這三大階段的家庭教育發展,重要發現如下: 一、 家庭教育措施的連續性 家庭教育措施的延續,可分為推展體系建置的延續性及推展內涵的延續性。 (一)家庭教育推展體系建置的延續性 1.行政體系的建置:從1986年試辦親職教育諮詢中心,持續至2003年之後,依法陸續設立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為二級單位。 2.推廣諮詢活動:從1986年以來的被動方式,至1999年學習型家庭階段則化為主動。 3.專業人員及志工培訓:三個階段皆持續辦理。 4.推展機構:由親職教育階段的初期,從委重學校發展為結合社會教育體系、學校體系、民間組織及媒體的完整宣導網。 5.課程教材研發:從親職教育推展階段的缺乏,到學習型家庭教育階段開始大量研發,持續至今。 6.立法:家庭教育法於親職教育階段開始草擬,於學習型家庭階段立法通過,家庭教育法治化及專業化階段持續公布相關子法 7.評鑑:親職教育推展階段以來實施的家庭教育單獨訪視評鑑,於立法通過後納入教育統籌評鑑,並積極表揚家庭教育人員及團體。 (二)家庭教育推展內涵的延續性:1986年以來著重「親職教育」的推展長達20年,其次以「婚姻教育」為次要推動重點,其他內涵亦持續推展,並受到社會現象影響,如外籍配偶現象、人口老化等現象,辦理相關家庭教育工作。 二、 影響家庭教育的歷史及地理因素 (一) 歷史背景的影響:受到青少年犯罪、教育改革、國際家庭年與外籍配偶人口的增加影響家庭教育推動措施之制定及推展。 (二) 地理因素:受到地形結構、人口結構及產業結構影響,推動工作需調整服務網絡、課程活動方式以及內容深度。 三、 家庭教育發展工作的推手:包括立法委員關注政策與經費、大學教授應用學術專長,民間人士運用民間組織力量、中央及地方行政部門主管提供資源、各縣市中心專職人員及志工投入家庭教育推展,皆是家庭教育發展的重要推手。 (一)推手的選擇:選擇推動親職教育、成立親職教育諮詢中心、選擇將「家庭需求」作為推展工作之依據、推展家庭教育走向「法治化」、推動家庭教育專業人員「專業化」認證、選擇參考「生命歷程」觀點擬定未來工作及選擇推展「新移民」之文化教育,皆是推手的選擇行動。 (二)推手的妥協:推動工作妥協於經費不足,妥協於中央要求的特定推動方式,以及透過協商達到家庭教育中心設立二級單位的法治化過程,皆可視為是推手的妥協。 四、 家庭教育推展的時機:青少年犯罪帶來推展親職教育的時機、終身學習教育及學習型組織的風潮帶來推展學習型家庭的時機、政府、民間組織、學界的合作,帶來「家庭教育法通過」的時機。 五、 家庭教育的生活連結:分為人及機構兩部分的連結,人的部分,單位主管對推動工作具有極大影響力,單位主管愈支持則愈易推動家庭教育。中央與地方推動家庭教育的工作系統之連結方式著重會議及會報方式進行。 本研究最後針對家庭教育發展的全程觀點、社會背景及地理區位觀點、家庭教育推動專業人力觀點、掌握推動時機的觀點及全國推動工作系統的連結提出建議。
  • Item
    台灣幼兒園委外計畫評估研究--以1994-2005年為例
    (2009) 歐姿秀
    政府提供場地設備委託民間經營幼稚園或托兒所(以下簡稱委外幼兒園或公辦民營)是1990年代以來臺灣幼托政策的新議題。截至2008年底,全台已經成立超過四十家的委外幼兒園,幼托各界對於公辦民營幼兒園也不再完全陌生;但是,幼托各界對於政府適不適合將幼兒園委外經營,以及幼兒園如何委外比較理想,仍有不同的看法。 為探討幼兒園委外經營的利弊得失,促進幼兒園委外計畫之正向發展,本研究從國內外幼兒園發展脈絡與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釐清臺灣幼兒園委外計畫的產生背景與特色,並針對1994-2005年全台各地依據政府採購法委託、成立且運作一年以上的27家委外幼兒園及其適用的十二個委託經營計畫,採用文件收集、結構式訪談、觀察評量及問卷調查等四種方法,分別從委託單位、受託機構及幼兒家長等不同成員的觀點,對臺灣幼兒園的委外計畫進行全面性的目標評估、過程評估與績效評估。 本研究發現,1994-2005年兼台灣幼兒園委外計畫屬於地方政府推動的租賃型特許式政府業務委託,除了「節省政府經費」與「結合民間資源」兩項共同的資源性目標之外,分別有「擴大社會責任」與「鼓勵幼托產業」的不同功能性目標;民間受託者除了有「促進幼兒發展」與「提供家長協助」等共同的托育性經營目標之外,另有「積極推動理念」、「嘗試參與委外」、「著重商業管理」等三種不同的策略性經營不同目標;至於幼兒家長的選擇使用目標,則有「教保品質」、「家長服務」、「托育費用」等。政府功能性委託目標與經費資源配置有關聯;民間策略性經營目標與非經費資源配置、服務輸送有關聯;家長的使用目標與經費配置、服務使用、教保品質有關聯;政府「擴大社會責任」與民間「積極推動理念」雙重目標之績效表現最好,也最能符合家長對幼兒園品質、服務與費用上的多元使用目標。 研究最後建議,未來政府應從幼托問題需求釐清合宜的委託經營目標,結合積極推動理念的民間受託者,加強對幼兒家長的宣傳與溝通;同時建議結合總體經濟、公共政策與幼兒教保等跨領域的研究,釐清台灣幼兒園委外經營之方針,並且針對不同幼托服務供給的績效進行比較研究。
  • Item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母愛的內涵與其影響因素之探究
    (2008) 黃淑滿; Huang, Shu-Man
    本研究透過十一位育有青少年子女之台灣母親的生命歷程訪談資料,分析出母親們對其兒女的母愛內涵,以及母愛的影響因素與變化歷程。本研究將母愛歸類為內隱母愛及外顯母愛。內隱母愛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情感、意志和期望,情感包含擔心、思念、心庝、渴望親近和自覺愧疚,意志包括為兒女犧牲的心志和不離不棄的責任感,期望則被歸類為母親期待兒女的健康、獨立、品德和成就;外顯母愛則包含母親對兒女的日常照顧、管教、陪伴、忍耐、為兒女提供資源和與兒女親親抱抱等行為。研究發現,外顯的母愛行為除了受內隱母愛所影響,還受母親對自我、對原生家庭和對信仰的反省所影響,也受母親的知識、婚姻關係、工作和時間,以及兒女本身的特質的影響。母親的母愛行為會影響兒女的母愛感受,此外,兒女的母愛感受還受兒女解讀母愛的能力、手足的爭競和兒女的經身親歷的影響,進而影響兒女對母親的回應,從感謝母親到報復母親都有。母親們很清楚自己對兒女的內隱母愛,但比起外顯母愛,前者更不易被兒女所感受,或許正因如此,本研究的參與母親皆認為自己給予下一代的母愛多於上一代母親給予自己的。也就是說,身受母親外顯母愛的兒女們不見得能解讀母親的內隱母愛。而那些因母親離家而無法享受外顯母愛的女兒們,對母親則表現出恨和報復。
  • Item
    由團體討論探究幼兒園主題課程的發展歷程—以Vygotsky的社會文化活動理論觀點
    (2008) 魏淑君; WEI, SHU-CHUN
    Vygotsky認為環境是發展的來源,人類較高功能的心智是與環境互動而來。他認為在人類與環境互動之際所產生的活動是一種動態且集體的形式,也是構成我們真實生活的情境脈絡。活動之關鍵在於參與者的動機與意圖,而活動的目標則是經由協商的歷程來達共識。主題課程的形成是由教室內老師、幼兒與事件互動所構築而成,其特色是透過師/生或生/生一起探究,以協助兒童建構自己的知識,主題課程的形式是在教室社會文化之下,老師、幼兒與每日事件互動所產生的活動。因幼兒園中團體討論是課程進行的最主要活動,故本研究聚焦於探究幼兒園教室內,在自然運作情境之下,如何經由團體討論而形成完整的主題課程,以及在主題課程發展的歷程中如何提升兒童心智的內涵。本研究採Vygotsky的活動理論觀點來分析主題課程的發展脈絡及其內涵;資料的收集以某幼兒園班級內對主題課程的團體討論為場景,再針對師/生對談語料,以社會互動的語意分析,探究主題課程目標的形成,課程及活動發展的脈絡,以及課程發展歷程中教學相關工具所扮演的意義與功能。研究結果發現,在主題課程活動脈絡發展方面,共由八個活動所構築而成,該八個活動的每個目標發展,皆有其階層與順序性,而且呈現出具體化與精緻化的發展趨勢。在主題課程整體情境脈絡的發展上,呈現出迴繞、終止與直線三種形式。本研究建議,對於幼兒原採取師生共建的主題課程取向時,老師除應隨時檢視每日的課程活動內涵外,還須反思整體情境脈絡中所產生的目標與目標之間的順序性,以及目標發展的精緻性。在教學相關的工具方面發現,由於工具是師/生互動的產物,故建議老師應以主題課程中對於幼兒有意義的相關工具為教材。就主題課程的整體情境脈絡對於提升兒童心智的影響而言,發現兒童自發性概念的運用與成人的教導二者同等重要,所以建議,教師應善用兒童的實用知識以協助兒童習得新概念。
  • Item
    幼兒家庭生活經驗
    (2009) 梁瀚云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幼兒在家庭的生活經驗內涵,並探究家庭背景因素及幼兒個人因素對其家庭生活經驗之影響。「家庭生活經驗」指的是幼兒在學校外的活動內涵,在本研究以幼兒在學校外的家庭活動總時數、從事的活動、共同參與者以及活動時間長度為代表。採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就讀於台北縣公私立幼稚園的五歲大班幼兒共104 位,與樣本幼兒的主要照顧者進行一對一訪談,並採用「時間日記法」來了解幼兒平日與假日的家庭生活經驗。訪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 檢定、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根據本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建議如下: 一、幼兒平日在家從事「個人照護」、「媒體使用」、「玩」、「學習活動」的時間最多,而「休閒活動」、「家務分工」最少,另一方面,幼兒在家獨自活動的時間是最多的,其次為與手足以及母親活動,與父親活動的時間最少。 二、幼兒假日從事「媒體使用」、「個人照護」以及「玩」的時間最多,而「家務分工」及「才藝課程」最少。幼兒在假日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增加許多,但與「父親」一起的時間仍相當少。 三、幾項值得擔憂之處:(一)媒體使用時間過長,運動/體能活動時間不足(二)學習時間過長,壓縮了幼兒「玩」的時間(三)家務時間比例低(四)母親仍擔負較多的育兒責任,父親參與時間少。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家庭以及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期能提供給幼兒更適宜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