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跨文化認同、自傳與圖像小說的結合——— 以《未來的阿拉伯人》為例
    (2020) 蔡宜家; Tsai, Yi-Chia
    擁有敘利亞籍父親與法國籍母親的圖像小說家黎亞德・薩圖弗(Riad Sattouf)以其得獎作品《未來的阿拉伯人》(L’Arabe du Futur)聞名。該作品描繪作者幼時於利比亞、敘利亞及法國等地生活的童年記憶,繼2000年出版的《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後成為同以中東世界為背景的暢銷自傳圖像小說。本文主要探究《未來的阿拉伯人》作為自傳圖像小說,如何藉圖像與文字表述歷史及其認同。首先從作者的身份與作品的出版背景及敘事背景爬梳法阿關係;接續探討圖像敘事與自傳敘事的結合及其發展;最後從自傳圖像小說的角度分析《未來的阿拉伯人》如何建構不同文化與國族的世界,透過圖像與文字的結合進行其生命書寫,從內容到形式,深度由內而外剖析《未來的阿拉伯人》作為暢銷自傳圖像小說,在法國社會的角色與意義。
  • Item
    文化遺產吸引力建構:以法國羅瓦河流域布洛瓦城堡和狂人國為例
    (2016) 陳品元; Chen, Pin-Yuan
    充滿文化和歷史意義的文化遺產若經適當開發,則能兼顧保存文化遺產、宣傳地方特色、推動觀光、提振當地經濟等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的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建構方式,以及觀光客對開發方式之觀感。內文將探討文化遺產與所在地文化、觀光如何相互作用,並將遺產吸引力建構此議題分為兩個子題,一為運用遺產本身元素、強化「比較性優勢」的建構方式,二為連結外界資源、運用創意強化「競爭性優勢」的建構方式,最後融合比較性優勢與競爭性優勢創造獨一無二的吸引力與競爭力,並以相關理論及個案進行探討與驗證。本研究以法國羅瓦河流域的布洛瓦城堡與狂人國主題公園為例,討論兩個較不具知名度的文化遺產如何透過不同的吸引力建構方式,藉由本身背景條件擬定策略,吸引本地或國際觀光客的注意,並進一步發展文化觀光。研究方法則採取實地觀察個案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建構與開發方式並輔以訪談,了解觀光客對於文化遺產進行建構後成果之觀感,進行跨個案比較後,期待能映證理論並歸納出可用的文化遺產吸引力建構與開發方式。本研究貢獻則在於從理論的整理為始,區分有形文化遺產與無形文化遺產,並以實際觀察個案開發方式作為基礎佐證,整理出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適合開發方式,並藉由個案的比較和遊客的觀感做為提供適當吸引力建構方式建議的基礎,使兩方可以互相參考、檢視現有的開發方式,進一步強化文化遺產現 有吸引理建構方式或發展嶄新的開發方式以提升競爭力,使文化遺產具備吸引力與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