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霧峰洋菇到金針菇的地方調適
    (2009) 莊雅涵
    霧峰交織其自然環境與人文條件等因素,發展出台灣獨有菇類產業的區域特質及產地。從過去國家政策刻意扶持下的洋菇罐頭產業開始,洋菇小農於冬季農閒時期投入栽培,一切產銷活動均在政府規範下展開。爾後罐頭外銷市場的萎縮,霧峰以自己獨特的地方調適力,再創多樣化菇類產業的發展,其中金針菇一項產量不僅佔全台近成之高,更締造霧峰成為菇類生產的重鎮。因此本文即立基在有「菇的故鄉」之稱的霧峰,利用「產銷結構」與「社會資本」的概念,瞭解洋菇與金針菇產銷過程的轉變,及網絡內行動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如何影響產業活動的進行與調適。藉此,探討霧峰菇類產業的農業地景,如何從數以千計的洋菇小農轉型到少數金針菇大農的經營型態。 研究結果發現,霧峰洋菇到金針菇地方調適力展現在下列三項區域資產中:1、難以複製的區域優勢—中部菇類聚集環境的強化:中部各式菇類生產系統的地理聚集,所帶來的效應不僅是周遭相關支援產業如木屑商、米糠販、設備商的分工明確與緊密整合,相對位置處於山線海線生產系統中央的霧峰,也成為全台菇類集散中心;2、難以抵擋的產銷變遷—行動者的調適力量:從產銷結構中發現,霧峰地方調適的活力已展現在純熟的養菌技術環境氛圍中,及農試所推廣新興菇類下而邁向多樣性的菇類發展。當中菇類產業轉型成功的要津,是菌種業者的思圖求變,引進金針菇的環控栽培技術以解決生物性生產限制,並逐漸排除小農生存空間,資本密集的金針菇大農儼然呈顯;3、難具名狀的社會關係—網絡內部的社會資本運作:從洋菇到金針菇,經濟活動的改變皆訴說著部分原有社會資本的弱化與消逝。然而當我們繼續檢視地方中再生的調適力時,發覺正是由一股稼接在血緣或地緣關係上的社會資本,積極運作菇類轉型的催生力量。
  • Item
    有機蔬菜產業發展限制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以彰化縣為例
    (2007) 張淑媚; Shu-Mei Chang
    台灣有機農業發展至今已逾二十年,且近年來亦是台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施政計畫之ㄧ,但目前台灣有機作物種植的面積仍相當有限。因此,本研究選擇彰化地區有機蔬菜產業為研究個案,研究觀點則基於農村社會網絡的基礎上,以一般蔬菜產業作為對照,利用「農業糧食供應鏈」與「社會資本」的概念,了解有機農民與一般農民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中。其社會資本運作,包括:網絡合作、信任關係與互惠關係,三面向如何影響其社會網絡的建構。經由產銷結構與其社會資本的運作的整理,以了解現今一般農業與有機農業所呈現出的社會空間特色,並比較兩者間的產銷結構、社會資本運作差異,從中探究限制彰化地區有機蔬菜產業發展的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限制彰化地區有機蔬菜發展的因素為:1、在生產結構上,有機農民須支付較多的費用高,資材使用的限制程度大,需要較專業的知識內容且對投入農民條件的要求高;2、在銷售結構上,有機產業整體市場小,且農民之間的競爭性大,銷售地點分散,交通的運輸與運費的負擔造成有機農民的不便。3、在生產的社會資本運作上,有機農業的知識型態較內隱性,且注重同業間學習與知識的分享,故要透過開放性的生產網絡的連結,以協助有機農民解決田間管理上所面臨的問題,但新加入的農民相對可擁有的資源較少,對其發展較不利;4、在銷售的社會資本運作上,有機蔬菜的市場需求量少,且其銷售網絡型態較封閉,新近加入的農民或作物供應量不穩定者,容易被排除於網絡之外。因此,不論在生產或銷售的社會空間上,有機農民所須聯繫的社會空間範圍皆大於一般農民。
  • Item
    社區營造與地方探討--以新竹市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為例
    (2008) 鄒萍萍
    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制度是台灣近年來推行的兩大社區政策,其主要的理念不僅是再造社區的地景,更希望激發民眾參與社區事務,凝聚社區意識,故這兩大政策最大的意義在於由下而上的充權,藉由社區營造的過程,培養社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的行動力。然而,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政策實行多年下來,卻有許多需要反省與檢討之處,本文藉由回顧新竹市兩個曾經參與社區營造的社區—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了解社區總體營造與社區規劃師政策實行的困境。 金山社區原是傳統客家聚落,六十年代末期因為科學園區進駐,當地的景觀與生活方式產生巨變,大量的外移人口與土地徵收,使得原有的人情網絡被迫打散,客家文化也漸漸式微,專家學者與當地里長藉由參與社區總體營造欲喚回過去的社區價值。內湖社區位於新竹市邊陲,過去因為鄰近港口曾有過繁華的老街榮景,但是因港口淤積使得老街生意不如往昔,社區規劃師進駐此區後,希望藉由老街再造,喚回過去的老街榮景以帶動當地觀光業的發展。本研究以地方、行動者網絡與社會資本等理論架構分析,研究發現社區營造網絡穩定與否,在於轉譯時必須尊重社區的地方傳統,轉譯若能鑲嵌於地方傳統之上,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比較兩社區,社區與社區營造專業者的連結程度在於結構縫隙的有無,若社區居民中有扮演結構縫隙的角色較能使橋樑資本順利連結,進而塑造穩定合諧的社區營造網絡。
  • Item
    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
    (2006) 余欣芳
    摘 要 茶業是龍潭的主要農作,但龍潭的茶產業發展在近年已進入一個發展瓶頸。 龍潭自民國七十八年引入椪風茶並於民國九十三起舉辦椪風節活動。龍潭茶產業因此產生再發展的契機。本究目的在從龍潭鄉茶產葉的變遷過程中,探討茶產業文化跟此地區發展的關聯。 龍潭地區的茶產業歷史發展過程大致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紅茶、綠茶 的外銷為主;第二階段以生產包種茶為主,由外銷轉向內銷;第三階段則轉校作椪風茶的生產,其生產結構以小農自產自銷為主。 本研究運用行動者網絡的觀點,以椪風茶為主要行動者,探究椪風茶的引入 後所連結與組成的新社會網絡關係。茶葉生產網絡透過網絡間的互動,產生信賴而造成知識及技術流動,並引起龍潭地區茶葉品質的轉向。同時在此一過程中形成龍潭與其他茶區的跨區域分工的情形,進一步改變傳統社會中農村地理上的網絡權力關係。
  • Item
    台灣蝴蝶蘭產業生產型態之研究--以台南地區為例
    (2009) 趙欣燕
    台灣的蝴蝶蘭從高價趣味蘭藝到成為平價的外銷主力,追溯其發展歷程,我們看到台灣不一樣的農業,由下而上展現著業者特殊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以台南地區個案的深度訪談為例,從農業地理的工業化、農企業的概念探討台灣蝴蝶蘭產業深具工業生產體系的特性,以及空間分工的型態;再從業者生產型態的選擇,以社會資產與社會網絡的概念來探討不同規模的民間蘭園如何建構其生產優勢。 台灣早期趣味蘭藝時代蘭花價格高但多為家庭小規模栽培,位置分散全台各地,又以北中南的大都市最多,成員多為具有資訊取得能力的知識份子。當產業成形之後,台南地區因自然的氣溫與日照條件、土地成本與取得與交通等條件適宜,且配合早期蘭協組織發達、趣味者眾多;加上之後全台最大的農企業台糖公司、縣政府支持的專業生產園區在此,故自蝴蝶蘭商品化量產以來一直是台灣產量最大且蘭園數目最多的主要生產區。 台灣蝴蝶蘭產業商業化量產的緣起於台糖面臨轉型而投入研發,建立本土化溫室產業的發展與企業化生產管理模式,因而樹立台灣蝴蝶蘭產業標準化、工業化的生產模式。加上早期蝴蝶蘭趣味者投入的育種創新所累積的豐富種源、組培技術成熟、生產體系完整發達,使台灣的蝴蝶蘭成為具有品種與種苗生產方面優勢之高價值精緻花卉產業。歸納台糖對台灣蝴蝶蘭產業的影響與示範作用包括:建構台灣工業化量產的設施環境,帶動專業化生產;使民間趣味蘭園面臨轉型或升級;帶動衛星蘭園的發展;打開台灣蝴蝶蘭的知名度,帶動海外市場的成長;以及將產業鏈延伸到美、加等國,形成「台灣育種、育苗,海外市場催花銷售」的產銷體系空間的再結構。 生產型態如台糖的公司型蘭園,因為屬於資本充裕的大型農企業公司,可採行垂直整合的生產方式,靠大規模的生產設施與設備,獨力一貫化生產。然而台灣多數的蘭園規模以中小型為主,為避免風險並以專業化提高產量,便如同台灣的中小企業,倚靠垂直分工的生產體系以建構起蝴蝶蘭產業完整的生產鏈。台灣蝴蝶蘭產業在空間分工上可見到以下特徵: 1.中游階段育苗型的蘭園以台南地區分布最多,因為外銷量最大,而外銷產品以苗株為主。 2.上游組培業與利用山地低溫的下游催花場以嘉義地區最發達。催花後的開花株以內銷為主,故在台南、嘉義之間容易見到產業的空間分工與交互作用。 此外本研究發現台南地區中小規模的家族式蘭園具有以下特徵: 1.信任關係優先:因產品是有生命的植物,分工後整合的效率與品質是生產組織競爭力的來源,常見業者間對技術和信用的信賴關係會凌駕空間距離的限制,上游組培階段尤其明顯。 2.進入路徑不同:資深業者從趣味時代發跡,他們原來活動的社會空間就比較大,因此靠早期的蘭協組織網絡為基礎累積豐富的人脈與專業技術知識。至於新進的年輕業者則多倚賴政府農會的輔導取得貸款資金及技術來源,以加入產銷班的方式運作,才能短時間內展開生產網絡。 3.「核心—衛星蘭園」的生產組織:多出現於外銷導向型蘭園,且呈現聚集 台南地區具有外銷優勢的核心蘭園,包括掌握專利品種研發優勢、與海外下游銷售通路兩種類型,因而成為附近衛星蘭園爭取育苗代工的合作對象。代工制度的穩定性是產品品質與生產組織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關鍵,故仍依賴彼此的信任關係。一般與民間蘭園的合作以口頭約定為主,所以幾乎都是靠長期合作累積的社會資本。 4.零售通路型蘭園多受限於規模或技術的有限性,且經營零售市場都需進入催花階段,故多數蘭園選擇到距離不遠的阿里山租溫室催花,甚至直接採購開花株。故此類業者的社會網絡都需擴張到嘉義地區。 5.產品多元差異化的市場:部分趣味者出身的資深業者,不走蝴蝶蘭苗低價大量外銷的方向,而走趣味化的小眾市場,以其掌握各種蘭花品種能力,進行跨屬育種繁殖栽培。以全力創新產品週期的蘭屬或品種,來獲取較高價的趣味蘭花市場的利潤。 6.產銷體系的重整:傳統貿易商的利潤空間萎縮,幾乎被具有與國外交流知識背景的蝴蝶蘭業者所取代。但業者為彈性採購以補足出貨量,也必須常到別的蘭園挑貨、並交流資訊。蘭園等於兼具生產、銷售、資訊交流節點(node)的功能。
  • Item
    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以屏東平原蓮霧產業為例
    (2003) 顏碧吟; Yen, Pi-Yin
      原產於熱帶南洋的蓮霧果樹,經過近三十年來栽培技術的發展,在台灣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蓮霧產業。在知識經濟時代,蓮霧栽培技術的發展歷程,引起我們研究的興趣。此種草根性農業知識是如何形成與運作?在原有的台灣農業知識推廣體系之外,過去較少討論到的農業資材行,在蓮霧產業中展現另一組推廣體系。他們兼有農民及資材販售身份,在蓮霧產業中,設有屏東平原各鄉鎮的連鎖分店,此社會群體如何在蓮霧栽培技術發展歷程中崛起?其社群互動過程對於栽培技術的創新發展有何作用力與影響力?本文從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行的視角著手,以地理學、及社會學社會網絡觀點加以探討。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首先,屏東平原蓮霧栽培技術的特色與發展歷程,因為屏東平原各鄉鎮地理環境的差異,促使各種產期調節管理模式的興起。1981年以前林邊黑珍珠蓮霧成功的經驗,帶給屏東各鄉鎮果農很大的啟示,而位於屏南適宜區以外的屏北,即以人為技術達成,現今果農常使用的蓋黑網、剃光頭…等方法,大部分來自屏北地區。在蓮霧栽培技術發展初期,對於栽培技術有所創新及掌握的果農,在其他果農的技術追逐下成立資材行,尤其是屏北地區為最。本文以屏東里港佳群、輝光、及潮州一心農業資材行說明。   就技術空間擴散型式而言,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系統與各地果農間的技術交流,形成了資材系統社會網絡,呈現栽培技術的階層式空間擴散,即是總店-分店-果農、技術來源區-技術接收區-果農的空間結構。藉由資材系統社會網絡的關係鄰近性,吸納收編分散各地果農田間經驗,在空間互動中,再一次促進栽培技術的創新,並連繫屏東以外嘉義梅山蓮霧栽培技術的改變,呈現再區位擴散型態。資材系統社會網絡在技術的空間擴散與空間互動,是屏東平原蓮霧產業重要的區域特色。   就其社會網絡運作而言,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系統社會網絡,是鑲嵌在經濟、社會關係中。資材行與果農間在技術交流、資材販售關係中,以巡園、技術諮詢、技術座談等方式進行。資材系統內各資材分店,在朋友、師徒關係中,藉由系統組織運作進行技術擴散。不同資材系統之間,技術互為評比。屏東平原蓮霧栽培技術的創新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藉由資材系統社會群體互動過程中形成。當蓮霧產業面臨市場飽合的變遷,資材系統以技術擴散社會網絡的互信基礎,帶領果農轉作他種作物,或轉換為社會資本,參與內外銷集貨作業,以社會網絡連繫的空間向度,突破在有限短暫時間內快速集貨的限制,減少交易成本,展現出彈性、即時的特色。   總而言之,屏東平原蓮霧產業資材行在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發揮重要的影響力。他們原居於蓮霧產業農糧體系農業生產部門,連繫到上游的農業技術部門,並在下游的行銷部門扮演要角,值得我們有系統地探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