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82
  • Item
    環境議題教學行為意向模式之研究-以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所學(職)生為例
    (2005) 莫皓帆
    教育部為順應世界環境教育潮流,將環境教育納入民國90年9月推動的九年一貫課程融入七大學習領域的六項重大議題之一,強調採取環境議題教學的方式,國外研究顯示環境議題教學以中學階段實施效果最好。而環境議題教學又與社會學習領域 關連最密切。在我國師資培育機構中,三所師範大學是負責中學師資培育的最主要機構,有關社會學習領域的系科,以地理系學習訓練與環境教育關連密切,故在師資培育機構中,以我國三所師範大學地理系大學部學生和碩士在職專班教師(以下簡稱師大地理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環境議題教學的行為意向和課程需求,毋寧是件極重要和有價值的事,因為未來可在師資養成過程和在職進修管道幫助師大地理生提高環境議題教學的意願和能力,使其未來畢業或回到教育職場之後,可做為種子教師擴充至其他學習領域,這對落實中學環境教育,提升國中生環境素養,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重要結果發現如下:1.師大地理生對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 AT)、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SN)和行為控制識覺(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PBC)會影響行為意向。影響力大小依序為主觀規範(β=0.393)、態度(β=0.363)、行為控制識覺(β=0.307)。2.外在變項會對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行為控制識覺和行為意向造成差異,其主要為「環境議題教學模式的瞭解程度」、「教導環境議題教學的課程」、「開設環境議題教學的課程」、「聽過環境議題教學一詞」、「老師」、「報章雜誌」和「書籍」等7個變項。3. 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各個信念結構上的差異:(1)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態度信念結構有交互作用,其中以利責性因素的「獲得成就感」、「滿足教學相長樂趣」、「提高國中生學習興趣」和利他性因素的「發展國中生批判思考能力」、「幫助國中生反思價值和信念」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2)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主觀規範信念結構有交互作用,其中以主群體的「同學」、「朋友」和次群體的「政府教育部門」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3)性別和行為意向類組在行為控制識覺信念結構無交互作用,行為意向類組在便利條件因素的「沒有同事邀請採用環境議題教學」、「沒有碰到傳播媒體報導機會」為重要顯著差異處,宜列為改善重點。4. 環境議題教學集群類型、預測機率和課程需求:(1)師大地理生環境議題教學集群類型可分為能力型、自我型、利他型、保守型、無懼型和開放型六群,各有特色。(2)環境議題教學的「態度」、「主觀規範」與「行為控制識覺」3個預測變項能有效預測發生「高行為意向」的趨勢。(3)師大地理生環境議題偏好構面可分為「危害生命」、「能礦物質」、「水源空氣」、「人口飢荒」4個因素。課程需求構面可分為「教法評量」、「鄉土生態」、「情意價值」、「媒體資訊」4個因素,而環境議題偏好和課程需求之間的關係可由典則相關關係來說明,這可做為未來規劃師大地理生有關環境議題教學課程設計的參考。(4)本研究最後提供我國師範大學地理系推動環境議題教學技能的SWOT分析,以協助師大地理生和現職地理教師因應當前教育職場的變化,提升教學競爭力。
  • Item
    從文化景觀探討安平的地方性
    (2005) 劉品亨
    安平原為位於臺江內海與臺灣海峽之間的沙洲島,在全球海外活動蓬勃發展的十七世紀,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東亞貿易據點,開啟了臺灣與安平歷史的新頁。歷經荷據時期的東亞國際貿易據點、明鄭時期的軍事和經貿雙重重心、清朝時期府城的門戶以及後期開港通商後的繁華港埠、日治時期衰退沒落的漁港到今日臺南市郊的觀光勝地,安平從傳統部落社會躍升國際舞臺,並成為全臺軍事要地及貿易中心,其間因港道淤塞而經歷數次興衰,最後終在地理形勢改變及新式產業的衝擊等因素之下,退而為臺南市的邊陲地區。四百年來多元化的歷史發展,積累了豐富多樣化的文化景觀,呈顯於安平的地表上。 由於文化景觀乃是一地文化群體歷經長時期與自然環境間的互動所產生之具體表徵,乃是其對於自我文化、社會全體認同的方式,並由此彰顯出該地的地方性。 因此本文嘗試以歷史發展脈絡為進路,首先透過文獻史料的追溯,探究各歷史時期所呈顯之文化景觀。再將各時期所累積而並置於當今安平地表上的文化景觀分為四類,包括歷史紀念性景觀、宗教景觀、商業景觀、居住景觀,透過對此四類文化景觀的發展歷程、目前景觀概況和象徵意涵的轉變三部分的分析,來探討其所形塑出來的地方性。由此分析過程中,發現海洋文化性格深深引領著安平的歷史發展,進而影響其文化景觀的塑造,充分說明了文化景觀乃是各地方自然環境與人文活動長期地互動之下,最具體的表徵,而其地方性也在此過程中逐漸地形塑出來。 然而不同風貌文化景觀的呈顯,象徵主導地方發展的力量有所不同,進而直接影響了地方性的確立和地方風格的塑造。文末藉由兩項近年來深刻主導安平文化景觀變遷的力量-老街的拓寬、改造與維護,以及觀光業的迅速興起,發現它們造成了安平文化景觀間的衝突性在擴大與緩和中拉鋸。從延平街的拓寬事件到觀光業的興起,而至「安平港國家風景特定區」計畫的進行,可以發現傳統古老的象徵景觀由遭受鄙棄到漸受重視,現代化景觀由一味地追求流行、時髦到今日開始講求復古、本土,足見失落的地方性有回復的跡象,然觀光業所帶來的無地方性景觀,卻使得其地方性的維繫產生了危機。因此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歷史文化保存間尋求平衡點,成為安平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作為臺灣歷史發展源頭的安平,在文化景觀的塑造上若能回歸到地方歷史發展的軌道,將使其成為一個深具歷史價值、文化內涵與地方特色的生活博物館,其地方性亦必能得以保存與延續!
  • Item
    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產業結合的區域研究
    (2005) 劉惠珍
    花蓮地區和台灣西部地區隔離,交通不便,經濟發展落後,超過十分之一以 上的居民從事初級產業(農、林、漁、牧業)。2001 年台灣加入WTO 後,初級 產業面臨激烈競爭;配合花蓮地區之山水勝景,轉型與休閒業結合,協助農民直 接進入第三級服務業,成為區域發展的共識。 本研究透過理論分析與文獻探討,配合實地訪談與問卷調查,以花蓮地區自 然與人文地理特性為基礎,掌握其由初級產業發展為第三級休閒服務業之環境資 源條件;再以實際案例探討花蓮地區各類初級產業轉型為休閒產業面臨的問題 等;最後對業者、輔導者、村里長及遊憩者三方面作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以檢 驗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產業結合後,在經濟效益、社會文化、環境問題, 以及遊憩滿意度等方面之區域發展的關係。 花蓮地區各類休閒產業在公部門大力推動下,近年快速成長。但是符合由初 級產業轉型與休閒業產結合、而且目前營運上軌道者並不多,歷經三年實地訪查 之後,選擇案例十二家,計有觀光農園七處、森林遊樂區兩處、觀光漁業兩處及 休閒牧場一處。它們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性上,深具區域的代表性。 為了掌握業者成功的條件,乃利用「環境資源與發展潛力評估表」,完成十 二個案例在發展潛力上的評估,這項評估表的應用價值,也可供花蓮地區未來規 劃初級產業轉型與休閒業結合時,了解新興業者在區域內之發展潛力。 根據本研究對花蓮地區之經營者(業者)、決策者(縣政府及農會輔導業務 者),以及村里長(居民)與外來遊客(遊憩者)各方面之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 掌握了花蓮地區初級產業轉型的主要原因、主要經營類型、轉型的過程與經營問 題,以及轉型後涉及區域經濟、社會及環境方面的問題,最後以遊憩滿意度檢驗 農業轉型與休閒業結合的成效。 研究發現相關部門除了積極協助資金、土地與建設問題之外,也輔導農漁民 最弱的行銷、服務訓練、導覽解說等。而農漁民也認真投入,學習各項新技能與 新知識,期望做好服務遊客的角色。業者的個別經營效益已經顯現,轉型之業者 大都有商業效益,僅少數略差。 在遊憩效益方面,遊憩經濟總價值高,消費者剩餘高、遊憩效益總價值高達 萬元以上;對社會文化正面影響高於負面影響;對環境正面影響亦高於負面影 響;遊客滿意度平均值為接近滿意。因此,目前已經蓬勃發展的花蓮休閒農漁業, 未來的前景更可期待。
  • Item
    台灣地區納骨堂榙選址及地理景觀構成之研究
    (2005) 陳燕釗
    台灣地區地狹人密,死亡火葬後將骨灰寄存於「納骨堂塔」之方式漸增, 「納骨堂塔」已成為各地常見的一項地理景觀。惟民間習俗上重視風水,冀希 納骨堂塔設置地點是廕福子孫之福地,於是選址時常依風水術擇山坡地或都市 邊緣而設,多未考量對周遭環境及地理景觀產生衝突影響。然此長期適用於陰 陽宅之傳統風水術,為綜合考慮自然、人文環境因素而發展出一獨特「人與環 境」之互動評估方法,其與透過地形、地質、水文、生態、景觀等環境因子予 以科學化系統化評估擇址之法相較,並非完全毫無可取之處,由此引發其是否 被「納骨堂塔」在擇址時大量使用之探討,進而觸動意欲探討了解「納骨堂塔 能具福地之象者則必擇優良地形及地理景觀為基址」之實際性究有多少的動 機;據此探討了解納骨堂塔之「選址」及「地理景觀」構成法則究竟為何,遂 成為本研究之主題及內容。 整項研究先從歷史過程探討,了解納骨堂塔空間在構成本質、意涵及外顯 文化語彙,同時亦分析了解台灣地區納骨堂塔設置分佈之結構性因素。之後, 再由現況調查統計或計量分析對選址解析出三個層面構成法則,包括:1.人文 社經條件(供需狀況、分佈狀態及法則、社經特徵);2.自然環境因子(地質、 坡度、土壤、水文、氣候、高度、植被及週遭土地使用等因子);3.風水因子 (巒頭派、理氣派、形煞及禁忌等)及其影響,並由現況景觀調查及透過視覺 景觀理論解析出影響地理景觀構成之三個層面及內容,包括1.空間本質意涵所 外顯於外觀及造型上之文化語彙;2.座落地點之地形、地勢與周遭環境於不同 景深下所形成視覺景觀面;3.納骨堂塔所細分之景觀元素在組織及變化上於不 同景深下所形成構景、視覺感受。各項分析結果亦透過分別對政府部門首長、 私人業者、寺廟住持(或負責人)、設計建築師以模糊層級分析法問卷所獲得 之偏好態度權重比例,予以檢驗印證其各項事實分析結果確為相符存在。 關於納骨堂塔在區位及地理景觀的特色,本研究之主要結論為:1.公立設 置者地點大多係舊有公墓更新而來,地點形成受制於台灣聚落拓墾等結構性因 子影響,然因乃位於平原地者居多,擇址上較無受自然環境因子所帶來的影 響,而以理氣三元派之堪輿擇址立向佔有較大影響,並主導擇址,常透過以建 廟奉祀、公園化或改變在外觀上具傳統文化語彙造型,化解或降低與週遭環境 產生衝突之手段。2.私立者多設置於群山之中,且更是以傳統風水術主導擇 址,以期獲得商業利益,較不考量可能遭自然環境因子帶來災害侵襲,且常常 透過改變為「文化會館」、「福座」之形象及增進優美庭園景觀手段,以化解或 降低與週遭環境的衝突,惟許多堂塔仍直接矗立山頭與其波浪性山脊稜線產生 扞格不協調景觀。3.寺廟附設者地點因受僧人修行所需,喜於有山有水之地擇 址興建寺廟,其擇址行為實際上仍暗藏符合風水術之要求,而所建塔型以八角 塔及方塔為主,更顯突出及強化佛教文化景觀之語彙。 調查分析結果也得知:納骨堂塔在分佈上受人口及社會經濟繁榮發展之影 響而呈現出規模愈大者愈向郊區之農村聚落及偏遠山區設置,致鄰避緩衝距離 加大而減輕其影響性,而鄰避緩衝距離低於五百公尺者只佔三成比例,又以寺廟附設納骨堂塔居多,但其因設置量體規模甚小,干擾市街各種活動及市街景 觀整體性甚小。 此外,針對納骨堂塔興建之決策者,本研究以模糊層級分析法問卷,了解 其偏好態度。得知大多數皆認為自然環境因子仍是在選址考量上佔有最重之權 重比例,風水因子才次之,與實際之情況不盡相同。本研究指出,在納骨堂塔 選址上實施傳統風水術主導力量,較大於以現代科學化地理學之評估選址主導 力量。而本研究提出結合二者所形成之兼具理性及理想性選址模式,只有學者 專家呼應,在實務界往往無法獲得多數贊同與實施。 至於地理景觀構成之研究方面,得知不同類別主體之納骨堂塔,其內外人 文活動及空間本質內涵對設置時周遭環境產生衝突的化解考量,將連帶對選址 及地理景觀之構成產生影響,且選址如受實施風水術而定,立地之環境場內容 於地理景觀上亦顯現出風水景觀之內容,風水景觀內容與巒頭派選址理論內容 形成互為表裏,卻成為實施風水術選址時之重要依據。 最後,本文提出火葬後骨灰寄存納骨塔之法並未符合《葬經》中「反氣入 骨廕福子孫」的要求,無存在風水適用之問題。希望能夠藉此改正大眾對納骨 堂塔選址應符風水之錯誤認知。
  • Item
    台中縣新社鄉休閒農業的發展
    (2004) 李明郎
      台灣農業是小農經營型態,農場規模小,隨著經濟快速成長,工資上漲,產銷成本提高,農業經營不易,再加上台灣加入WTO以後,必須履行相關規範及入會諮商承諾,面對貿易自由化的競爭,國內農業勢必需要調整轉型,才能永續發展。新社鄉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67%的居民從事農業,近年來由於台灣加入WTO,使得農產品價格下跦,農民收入每下愈況,傳統農業的生產受到打擊。隨著週休二日的實施,休閒旅遊逐漸蔚為風潮,新社鄉海拔350~1100公央之間,風景優美,氣候涼爽,適合旅遊。民國90年新社鄉辦理農委會一鄉一休閒農漁業園區計劃,公私部門投入資金、人力,使得新社鄉休閒農業逐漸成型,休閒景點在三年之中,從不到10處增加到50處,假日時可以看到數千名,來自外地的遊客湧入新社鄉,使得新社鄉主要道路為之塞車。   香草、咖啡是以前新社鄉從未見過的,民國90年起,陸續出現在新社鄉的角落中,這代表著新社鄉已不是過去封閉的小鄉鎮,而是逐漸要成為著名的觀光區,這裡的香草咖啡套餐,絕不輸給大都市的精緻餐廳,反而多一分清新之美,這裡沒有污染的空氣,喧擾的噪音,只有美麗的山水,伴隨著遊客。新社鄉休閒農場、觀光花卉水果農場、教育生態農場、民宿、以及歷史景點等,其中以休閒庭園香草咖啡店最多。   新社鄉發展休閒農業,遊客在景點停留時間,平均以2~4小時最多,每人平均花費250~500元之間,60%的遊客還會再到附近其它景點旅遊,旅遊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新近大自然與欣賞自然風景,77%的遊客願意推薦親友前來新社旅遊。77%的遊客願意重遊,82%的遊客來自中部五縣市。67%的居民支持新社鄉發展休閒農業,86%的經營者對未來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新社鄉由於新社鄉公所,農會、觀光導覽協會,白冷圳社區總體營造促進會、以及民間投資者等,共同的努力,促進了新社鄉休閒農業的發展,每弗創造了400多個工作機會,以及3億元的產值。
  • Item
    國家與地方: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1945)
    (2004) 許淑娟
    台灣的鄉街發展,通常是一個區域特性的反映,對於台灣鄉街特性的研究,有富田芳郎、陳正祥、施添福等學者,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本文著重於將鄉街發展視為國家施為與地方條件對應下的結果,並以位處沿山地區的旗山街,歷經清代與日治時代的發展作為討論對象。本文以「地點-位置」的特性,作為鄉街「地方」條件的分析,以清代與日治時代國家對地方經營管理態度與投入程度差異,包含行政區劃分、族群政策、基礎建設、產業政策等視為「國家施為」,將國家與地方彼此作用的結果,投射在區域的發展脈絡。 由於沿山鄉街有其限制性與優越性,在國家與地方的作用下,限制性與優越性的變動,帶動旗山鄉街市場圈的縮小與擴張。旗山街位在屏東平原的西北隅,卻和台南、高雄平原之間隔著內門丘陵,位於兩個地形區之間的經過性位置,旗山街前身的蕃薯寮,在清代就形成街肆,不過到清末止只發展成一條200公尺左右的街,人口約千人;日治時代卻逐日發展為萬人以上的沿山地區中心,究竟國家機制與地方條件如何在旗山街對應,帶來不同程度的發展?為主要研究焦點。 經研究分析,本文發現就地方特性與國家行政機制而言,旗山雖多山,還是具備一個對外開放的交通系統,其具有沿山、聯繫府城和平原、番界通過、閩客接觸的地理位置特性。在國家的行政管理機制操作下,行政區的劃分變化頻繁,從清代位於台灣縣、鳳山縣交界,到日治時代幾度變動下,最後成為高雄州的下級行政區,且為旗山郡的行政中心。 清代蕃薯寮街所在的羅漢外門里地區,由漢人取代原大傑顛社人的勢力後,慢慢在楠梓仙溪下游兩岸形成一個以福佬人為主的漢番雜錯的羅漢外門地區,人文劃定的番界與縣界沒有限制羅漢外門里福佬人活動的範圍。其以稻作、甘薯、姜黃、甘蔗等為主的為生活動,商業農作氣氛濃厚。清代對處於邊界的羅漢外門地區,立番界、設汛、置巡檢、開撫蕃機構,長期投以國家勢力經營。因為盜匪叢雜、清代軍事人員駐紮帶來的相對浮動、加上和鄰區瀰濃客家人長期的衝突,羅漢外門地區的社會風氣呈現浮動不安。在各聚落中,蕃薯寮街因其具有進出中路的起點、邊界要地、進出番界處、近河處形成渡口各優勢,乾隆中期蕃薯寮街慢慢形成街肆。受國家管理地方的消極態度影響,因防汛官兵軍紀不佳、台鳳邊界的浮動、閩客社會隔閡、楠梓仙溪中上游的封閉等作用,蕃薯寮街成為一個區域貨物流通受阻、腹地難以擴張的鄉街,街區並未擴大。不過蕃薯寮街也建立了天后宮來整合外門地區人群,成為羅漢外門地區集商業、軍事、行政、宗教的中地。 日治時代國家勢力介入開發蕃薯寮街附近的山區與平原、調解族群的對立僵局,逐漸打通區域間的隔閡,促進了區域內部和外部的流通,使得旗山街外部區域的擴張,以蕃薯寮街為行政、軍事、交通中心的區域逐漸擴大,區域內各地事業發展帶動了人口增加與貨物流通情形,以蕃薯寮街作為中心的放射狀交通網絡,連結了區域內各地。旗山街成為沿山的門戶,其發展機制正是清代地方發展所缺乏的國家勢力。 蕃薯寮街為治理沿山地區行政中心,帶來大量從事基本部門的人口,為了開發沿山與內山的資源,旗山連結了高雄、台南外部市場與沿山地區,國家勢力在旗山街的運作,一則強化「街」的中心地位,一則擴大其連結的區域;建立再度發揮旗山街「沿山位置」特性的結構。日治時代蕃薯寮街的門戶地位,比清代的經過性位置所提供的交易地點,更具有控制性。且將軍、政、警的國家服務部門,與民間商業、勞役、人力結合起來,成為旗山街吸引他地人口移入的潛力。 日治中期以後,因為香蕉、鳳梨、特用作物等農業的發展,又帶動街區各事業蓬勃發展。因工作機會大為增加,吸引人群的移入。雖然有各種人群在旗山街區進出,但社會運作是穩定的。街區也不斷的擴張。街區並非自然的伸展,而是街區改正計畫主導下形成的發展型態。 總言之,清代蕃薯寮街的發展,是自然的在地點的「限制性」、位置的「通過性」基礎上興起,卻因為國家沒有積極作為,所以「通過性」的優點並未積極發揮,因此,只有發展出一條鄉街。日治時代旗山街的發展,是政府積極降低對外聯絡的「限制性」,極力強化街區的「通過性」,提高其空間的輻輳性;被強化後的門戶地位,政府不斷投入經費維持其中心性。日治時代旗山街區的擴張,基本上就是國家徹底發揮了沿山鄉街門戶位置的結果。
  • Item
    利用衛星資料推估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地表反照率研究
    (2004) 齊國祥
    摘要 利用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可見光頻道窄譜的反照率推估,可藉地表與大氣環境中雲系的反照率灰度值不同區間分布特性,決定灰度門檻值,保留大部份地表的反照率灰度值。為得到晴空地表之反照率,必須去除雲系的干擾影響,同時引進紅外線頻道表面亮度溫度與地面實際觀測氣溫的溫度偏差濾雲法,由兩者之間的溫度偏差量,將可見光頻道地表反照率雲區影響部分濾除,獲得晴空之平均窄譜表面反照率。 經NCEP氣候資料庫的5年平均氣候反照率數據資料的再分析,與同步衛星平均窄頻反照率之統計分析,顯示兩者具有高度正相關結果,相關係數r=0.94,迴歸方程為αNCEP = 1.675 + 0.875αGMS 。由此迴歸修正方程可訂正衛星窄譜反照率資料,得到寬譜之平均地表反照率。 地表反照率的分布與降雨、氣象條件、地表狀況有顯著的相關性。中國大陸青藏高原、內蒙河套與中國東北地區持續存在降雨偏少且相對地表乾燥的高反照率區域,因此內蒙河套一帶為春季發生沙塵暴的源地。華中以南由於降雨集中的結果使得,因此地表反照率明顯偏低。台灣地區東部、東南部、西部與西南部反照率為全年較高地區,山區與部份西南、東北部地區有相對較低反照率表現;另外在台灣附近海域之島嶼亦出現較高反照率情形。 由衛星推估結果顯示,水體反照率為3~10%;其次為潮濕地表,平均反照率為8~15%;乾燥表面則有相對較高12~27%反照值。大氣環境中的對流雲反照率最高,約為33~79%;其次為霧區與層雲,反照率為23~58%;高層雲因其透光特性,故反照率較低,約為15~42%。
  • Item
    高中學生對現用塑膠袋政策的環境意識與環境行為之研究
    (2004) 洪肇呈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高中學生對「限用塑膠袋政策」的境意識與環境行為意圖,並為運用Ajzen與Fishbein(1980)的理性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Reasoned Behavior)及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的自我效能為架構,以預測並解釋高中學生之環境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研究方法採立意取樣方式,以台北市師大附中、台北縣板橋高中、宜蘭縣羅東高中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之一、二、三年級學生為抽樣母群體,本研究採分層叢集抽樣法進行抽樣,並以自編之「高中學生對『限用塑膠袋政策』環境意識與環保行為意圖相關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填答問卷方式收集資料,得有效樣本361位。研究資料以頻率分配、相關係數、t-檢定、以及逐步複迴歸等方法進行統計與高中各相關科目環境教材內容分析。進一步對學校行政措施訪談與學校週邊商家問卷調查。本研究後半段在讓學生研讀配合『限用塑膠袋政策』為主要議題設計的高中地理科環境試用教材後,採用問卷調查法,檢視教材對高中學生環境意識與環保行為意圖影響程度。研究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就高中不同科目而言,地理科教材中包括全球自然資源使用與人地互動關係為焦點去探討都市與垃圾污染的問題;生物科以生態平衡的角度去解釋不可分解性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化學科以塑膠物質的特色來說明塑膠污染的嚴重性;但是三科教材在「公害」、「空氣污染」、「水污染」、「廢棄物」、「有毒物質」方面概念較少涵蓋到,未來可以用「統整課程」與「議題教學」方式加以呈現。 二、研究對象的態度、主觀規範、自我效能之整體解釋量為24.0﹪,也就是說自我效能可以在態度、主觀規範之外有意義的增加環保行為意圖的解釋量。其中以態度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力最高;自我效能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力次之;主觀規範對行為意圖的影響力最低。另外,環境認知此一外在變項加入之後,使得解釋力提高了0.9﹪,因此環境認知得分高低對受測學生是否會從事環保行為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外在變項,環境教育對高中學生環保行為潛移默化的能力十分值得重視。 三、態度與行為信念(Bi)和結果評價(Ei)的交乘積和(ΣBi*Ei)之間的關係呈正相關,也就是說當行為信念(Bi)和結果評價(Ei)的交乘積和(ΣBi*Ei)的得分越高時,從事環保行為的態度也越正向。此結果支持理性行動論中以行為信念與結果評價之交乘積和來構成態度,以及以規範信念與依從動機之交乘積和來構成主觀規範的觀點。 四、有/無環保行為意圖組學生在行為信念、態度、行為規範、結果評價、自我效能、規範信念、依從動機、環境認知與行為承諾上,有明顯差異,且都達到顯著水準。 五、為了使學生明瞭「限用塑膠袋政策」及其環境意涵,將相關教材融入教學之中有其必要,還必須納入技能和價值觀的培養,甚至有效行動的養成,因此課外活動的配合也十分需要,透過學校行政管理的力量使學校垃圾減量並且讓資源充份回收再利用,也能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做之中,學習到正確的環境意識內涵。
  • Item
    台北市中山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之研究
    (2004) 李意文
    學區制度為我國目前國民中學的基本制度,為了保障學生的就學權益 ,與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學區劃分有其理論與原則,學校的區位選擇以獲得最大的社會福利為目標,具體的說,就是追求 ”效率” 和 ”公平” 兩大目標。因此,本研究從空間效率的角度,在符合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之原則下,透過學區規劃來分析目前台北市中山區國民中學學區分布的合理性 、最佳的學區分派,並探討理論與實際之差異及其原因。 本文採取作業研究之線性規劃模式,試圖兼顧通學的效率與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在學生人數、學校容量及學校位置受限之下,重新分派中山區七所國民中學學區,所得結論如下: 一、因設定條件之差異,會產生互相牽制的結果,例如學校規模與通學距離難以同時兼顧,因此得出三種模式:最佳效率、符合學校合理規模與以現行學校規模為劃分基準之模式。 二、三種理論學區,均有未能符合學區劃分原則之情況,如:部份學區里學生未能就近入學、部分地區學生通學距離過長、需跨越天然或人為障礙上下學、學校位置不佳、各校規模差異大等。理論與現實產生差異乃由於下列原因: 1.中山區北方丘陵地形、基隆河與高速公路的阻礙。 2.學校設置未考慮均衡分布,且受早期男女分校政策與現行學校規模的 限制。 3.學區劃分多依循往年,且未能整合必要參考的數據或資料。 4.中山區各里人口成長不一致,對國民中學的需求有區域差異,學區分 派未隨人口變遷而機動調整。 5.受升學主義影響,學區問題不易改善。 三、建議 以可行性為前提,依現有學校規模、設備、師資的教學資源為分派基礎的第三種規劃模式,與現行學區情況相比,其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學生通學距離的效率等,多數學校均較現況為佳,考量理想與現實狀況,此模式為較佳之學區劃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