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中山區國民中學學區劃分之研究
Abstract
學區制度為我國目前國民中學的基本制度,為了保障學生的就學權益
,與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學區劃分有其理論與原則,學校的區位選擇以獲得最大的社會福利為目標,具體的說,就是追求 ”效率” 和 ”公平” 兩大目標。因此,本研究從空間效率的角度,在符合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之原則下,透過學區規劃來分析目前台北市中山區國民中學學區分布的合理性
、最佳的學區分派,並探討理論與實際之差異及其原因。
本文採取作業研究之線性規劃模式,試圖兼顧通學的效率與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在學生人數、學校容量及學校位置受限之下,重新分派中山區七所國民中學學區,所得結論如下:
一、因設定條件之差異,會產生互相牽制的結果,例如學校規模與通學距離難以同時兼顧,因此得出三種模式:最佳效率、符合學校合理規模與以現行學校規模為劃分基準之模式。
二、三種理論學區,均有未能符合學區劃分原則之情況,如:部份學區里學生未能就近入學、部分地區學生通學距離過長、需跨越天然或人為障礙上下學、學校位置不佳、各校規模差異大等。理論與現實產生差異乃由於下列原因:
1.中山區北方丘陵地形、基隆河與高速公路的阻礙。
2.學校設置未考慮均衡分布,且受早期男女分校政策與現行學校規模的
限制。
3.學區劃分多依循往年,且未能整合必要參考的數據或資料。
4.中山區各里人口成長不一致,對國民中學的需求有區域差異,學區分
派未隨人口變遷而機動調整。
5.受升學主義影響,學區問題不易改善。
三、建議
以可行性為前提,依現有學校規模、設備、師資的教學資源為分派基礎的第三種規劃模式,與現行學區情況相比,其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學生通學距離的效率等,多數學校均較現況為佳,考量理想與現實狀況,此模式為較佳之學區劃分方式。
Description
Keywords
國民中學, 學區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