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身體活動介入對執行功能影響之後設分析(2013) 李漢岳近年來身體活動領域之研究焦點已從早期的基礎認知功能,轉向對執行功能之成效探討。然而,目前雖已累積大量的實驗研究,但結果卻分歧而難以形成共識,造成研究者解釋的困難,也使實務運用者在選用介入方案時無所適從。因此,本研究之目的為採取後設分析法,完整蒐集與統整過去相關研究,以探討身體活動介入對執行功能影響之成效。同時,亦探討不同身體活動介入特徵、參與者特徵、實驗設計、測量向度,對執行功能成效的影響。 經由國內外電腦資料庫(PsycArticles、ERIC、SPORTDiscus、MEDLINE、ASP、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搜尋、並複核過去後設分析研究與回顧性文獻所提及之研究報告,共計94篇文獻符合本研究之納入標準。接著,依據Hedges與Olkin(1985)所發展之技術進行各篇文獻之效果值整併與調節變項分析,並以Rosenthal(1991)之Fail-safe N方法,檢驗本研究結果受出版偏誤影響之情形。 結果顯示,身體活動介入對執行功能具有顯著低度正向效果(d+=0.205),且受出版偏誤影響不大。另外,調節變項分析結果則顯示,不同身體活動介入特徵、參與者特徵、實驗設計、與測量向度均能有效增進執行功能。其中,以「參與者年齡」和「測量向度」為影響介入效果之重要調節變項。就「參與者年齡」而言, 6~26歲參與者,隨著年齡增加,介入效果降低。就「測量向度」而言,身體活動介入對計畫/排序的影響,顯著高於工作記憶。其餘調節變項雖未達統計顯著性,但仍呈現可能趨勢。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對未來研究者與實務運用者提出相關建議。Item 執行功能對國小資優生創造力之預測分析(2018) 陳彥瑋; Chen, Yen-Wei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執行功能對創造力之預測,並了解執行功能中抑制能力、記憶廣度、更新能力和轉移能力與不同創造思維歷程的關係。本研究以臺北市164位國小五、六年級資優生與普通生為研究對象,以史楚普色字作業、線索回憶作業、中文閱讀廣度測驗、數字記憶作業、顏色形狀作業為執行功能評量工具,並以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和兒童版中文詞彙遠距聯想測驗為創造力評量工具。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及相依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混合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進行統計考驗。茲將本研究之主要結果說明如下: 1.資優生在執行功能與創造力的表現較普通生佳 資優生在抑制優勢反應能力、抑制前向干擾能力、記憶廣度、更新能力與轉移能力優於普通生,顯示資優生執行功能發展較普通生成熟。 2.資優生抑制優勢反應能力越好,封閉式解答創造力問題表現越好 在資優生群體中,抑制優勢反應能力越好,在遠距聯想測驗的表現越好。此外,資優生在封閉式解答創造力問題得分高於普通生,顯示資優生能產生較多的想法並進行聚斂,以得出正確的解答。 3.執行功能對擴散性思考能力的預測能力 預測語文創造思考能力方面,在資優生群體中,最能預測變通力之執行功能為記憶廣度;最能預測整體語文創造思考能力為轉移能力。在普通生群體中,以轉移能力最能預測流暢力、變通力與整體語文創造思考能力。 預測圖形創造思考能力方面,在資優生群體中,最能預測流暢力之執行功能為抑制前向干擾能力;最能預測獨創力為抑制優勢反應能力與抑制前向干擾能力。在普通生群體中,以抑制前向干擾能力最能預測流暢力、獨創力與整體圖形創造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