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的教學成效
    (2009) 陳曉春; Chen Hsiao-Chun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自我決策能力的立即表現、維持效果及類化程度。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設計的跨受試多探試設計,參與研究對象為三名智能障礙學生,包括一年級中度智能障礙女生、二年級輕度智能障礙男生及三年級中度智能障礙男生。自變項為自我決策教學方案,依變項為學生自我決策能力在「自知與獨立」、「心理賦權」、「自我調整」與「自我實現」等四方面的表現。教學實驗分為三階段進行:基線期、教學介入期及保留期,四大單元的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共有三十堂課,為期十週。   研究工具為根據教學內容所編的課程本位評量單,以學生在「我的自我決策學習小小評量」的得分蒐集基線期、介入期及保留期的量化資料,所蒐集的量化分數應用視覺分析法及C統計加以分析;以家長與教師於教學前後在「國小學童自我決策能力評定量表」評分的平均進步分數,加上訪談家長及學生蒐集教學方案實施後的質性資料,綜合評估自我決策教學方案的教學成效。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自我決策教學逐一介入研究對象的結果皆能看出明顯進步,顯示三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可立即提升。 二、撤除教學後對學生已習得的自我決策能力具維持的效果。 三、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效度。 整體上顯示自我決策教學方案具有良好學習成效及類化效果。
  • Item
    命令式教學法與互惠式教學法對國中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球類動作技能學習成效之比較
    (2016) 陳瑀如; CHEN, Yu-Ju
    本研究旨在針對探討Mosston體育教學光譜命令式教學法與互惠式教學法兩種不同教學形式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球類動作技能教學影響,分析學習成效、維持成效及社會效度。就新北市某國中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4人為研究對象,實施六週18節的羽球發球與排球低手發球之教學實驗,記錄基線期、介入期及維持期之資料,採用單一受試實驗設計之交替處理設計,以視覺分析、C統計與學習成效問卷進行資料處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 命令式教學法對國中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球類動作技能學習具有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二、 互惠式教學法對國中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球類動作技能學習具有立即成效及維持成效。 三、 對國中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球類動作技能學習互惠式教學法優於命令式教學法。 本研究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相關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