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以線上三級介入模式提升國中普通班教師正向行為支持知識之研究
    (2022) 潘淳威; Pan, Chun-Wei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以線上三級介入模式提升國中普通班教師正向行為支持知識之成效以及看法。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實驗之變更情境設計,以6名國中普通班教師為研究參與者,採用三級介入模式進行線上培訓,依序以自學、團體工作坊、一對一教練方式進行,每一階段評量結果未達90%之參與者進入下一階段接受介入,介入完成後填寫回饋調查。將所蒐集之量化資料進行視覺分析,並統整參與者回饋等相關質性資料,得到以下發現。一、 以線上三級介入模式實施正向行為支持課程,有2位教師能在次級達通過標準。二、 以線上三級介入模式實施正向行為支持課程,可提升6位教師正向行為支持的知識,其中2位教師達通過標準。三、 5位教師認同以行為技能訓練融入教材與教學有助於學習與操作,4位教師對本教材持肯定態度。四、 4位教師認同線上三級模式可提供他們在學習上不同程度的支持、能滿足其學習風格與偏好。五、 4位教師認為正向行為支持對處理學生行為問題有幫助,願意在未來使用,並有信心能預防行為問題。
  • Item
    個別化設計3D列印電腦鍵盤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打字功能介入之成效
    (2021) 張嘉恩; Chang, Chia-En
    3D列印技術在近年來蔚為風潮,常被使用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學習障礙學生可能受到識字、書寫困難及知覺動作不佳影響書寫表現,因而提供電腦打字服務。特殊需求學生使用電腦鍵盤打字容易出現同時按兩個鍵、重複按鍵、鍵盤不合適等情況,本研究透過個別化3D列印設計鍵盤改善其電腦打字之成效。研究目的在於使用3D列印技術印製個別化電腦鍵盤,並探討使用後是否能增進打字功能。研究採用單一受試法之交替處理設計,以一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為對象。研究方法使用「交替處理實驗設計」中B、C兩階段觀察鍵盤介入後打字功能改善情形。研究對象一週接受3次評量,共12週。以電腦打字速度及正確度為評量標準,將數據進行視覺分析及C統計進行結果解釋,並輔以「受試者訪談問卷」進行訪談了解其感受和滿意度。研究結論如下: 一、使用3D列印技術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個別化設計電腦鍵盤具有可行性。 二、學習障礙學生使用3D列印鍵盤能部分提升電腦打字速率。 三、學習障礙學生使用3D列印鍵盤能部分提升電腦打字正確率。 四、學習障礙學生使用3D列印鍵盤電腦打字態度保持正向且積極嘗試。 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說明及結果分析,並針對未來可研究之方向提供相關建議,期望將3D列印技術運用到更多教學現場。
  • Item
    交互教學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因式分解學習之成效
    (2020) 謝華馨; Hsieh, Hua-Hsin
    本研究透過交互教學法的介入,搭配數學課本的使用,使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學習四項閱讀理解策略:預測、提問、澄清、摘要,並探討其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因式分解學習成效。 研究者採用單一受試實驗法之A-B-M設計,並以三位國中八年級學習障礙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於基線期、介入期、維持期三個階段透過研究者自編之數學學習成效測驗評量其因式分解學習表現,並以目視分析及C統計的方式將測驗結果進行資料處理,以探究交互教學法介入之立即成效與維持成效。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透過交互教學法的介入,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因式分解學習表現具有立即成效。 二、撤除交互教學法的介入後,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因式分解學習表現具有維持成效。 三、在研究結束後,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具有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對於欲進行交互教學法介入數學課程者,提出教學應用及未來研究方面建議。
  • Item
    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在國中學習障礙學生之學習成效研究
    (2018) 鄭羽珊; Cheng, Yu-Shan
    本研究採取單一受試研究法之跨受試多探試設計,探討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於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及學生使用策略的學習情形。本研究的自變項為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依變項則為學生學習成效,包括數學學習成效及策略學習成效,研究對象為四名國中八年級以上之學習障礙且數學表現為全班後25%之學生,並分為三組,接受基線期、介入期與維持期之評量,介入期各組皆在四週內完成12次的教學介入。 將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視覺分析和效果值,得到下列三項發現: (一)三組研究對象經過三組兩次跨基線設計後,從數學表現的平均數和表現水準之差異,可推得四位研究對象的數學表現測驗得分的確因教學介入而提升數學表現。 (二)三組研究對象經過三組兩次跨基線設計後,從各策略使用得分情形可推得四位研究對象使用策略的能力確實因教學介入而提升;此外四位研究對象在學習四種策略使用的過程上無明顯差異,使用預測及提問策略的頻率與得分較高,澄清策略使用的頻率與得分較低。 (三)四位研究對象和其教師在接受數學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後,對於使用策略在數學學習皆給予正向回饋。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欲進行學習障礙學生數學課文本位相關教學之教學實務及研究建議。